凿壁文学网

谕蜀文的意思

词语谕蜀文
解释【意思解释】1.汉番阳令唐蒙奉命赴夜郎﹐途中﹐"发军兴制﹐惊惧子弟﹐忧患长老﹐郡又擅为转粟运输"﹐武帝乃使司马相如责唐蒙﹐并草檄"喻告巴蜀民以非上意"。事见《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后遂以"谕蜀文"喻指安民告示。
组成 - - -
拼音 [yù]  [shǔ]  [wén] 
单字 [谕]:谕 (形声。从言,俞声。本义旧时上告下的通称。也指告诉) 同本义 谕,告也。--《说文》 以谕九税之利。--《周礼·掌交》 讶士掌四方之狱讼,谕罪刑于邦国。--《周礼·秋官》 又如谕葬(圣上发旨的葬仪);面谕;谕知(告谕而使人知晓) 明白、懂得 谕,晓也。--《广雅》 教之以事而谕诸德者也。--《周礼·师氏》注 其言多当矣,而未谕也。--《荀子·儒效》 又不能谕其内志。--《汉书·文帝纪》 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战国策·魏策》 谕 旧时用指上对下的文告、指示 谕yù ⒈告诉,叫人知道(旧时多用于上对下)~旨。面~。上~。手~。 ⒉〈古〉同"喻"。,● 谕(諭)yù ㄩˋ◎ 告诉,使人知道(一般用于上对下):面谕。手谕。谕
[蜀]:蜀 (象形。从虫。上目象蜀头形,中象其身蜎蜎。本义蛾蝶类的幼虫◇作蠋”) 同本义 蜀,葵中蚕也。--《说文》 蜎蜎者蜀。--《诗·东山》。传桑蚕也。” 欲小则化为蚕蠋。--《管子·水池》 鳣似蛇,禹似蜀,人见蛇则惊骇,见蜀则毛起。--《韩非子》 古族名、国名、郡名 蜀,西僻之国也。--《战国策·秦策》 南取汉中,西举巴、蜀。--汉·贾谊《过秦论》 又如蜀江(蜀郡之内的江河);蜀魄(杜鹃鸟的代称。传说蜀君杜宇死后,他的魂魄化作杜鹃鸟);蜀王春恨( 蜀shǔ ⒈周代诸侯国之一,在今四川省成都一带。 ⒉朝代名。三国(魏、~、吴)之一,又称"蜀汉",公元221-263年。第一代君主是刘备。辖区在今四川省、重庆市一带,后扩展到云南、贵州及陕西汉中等地。 ⒊四川的简称~道。西~。 ⒋,● 蜀shǔ ㄕㄨˇ◎ 中国四川省的别称:蜀本(宋代在四川刻印的书籍)。蜀客(旅游蜀地的人)。蜀椒。
[文]:文 (象形。甲骨文此字象纹理纵横交错形。文”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花纹;纹理) 同本义 文,错画也。象交文。今字作纹。--《说文》 五章以奉五色。--《左传·昭公二十五年》。注青与赤谓之文,赤与白谓之章,白与黑谓之黼,黑与青谓之黼。” 美于黼黼文章。--《荀子·非相》 茵席雕文。--《韩非子·十过》 织文鸟章,白旆央央。--《诗·小雅·六月》 斑文小鱼。--明·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 又如文驾(彩车);文斑(杂色的斑纹);文旆(有文彩的旗帜);文绣(绣有彩色花纹的丝织品;刺花图案);文织(有 文wén ⒈事物的纹理或形象,线条交错的图形、花纹水~。天~。蝮蛇多~。 ⒉刺画花纹~身。 ⒊字,记录语言的符号~字。甲骨~。 ⒋掩饰~饰。~过饰非。 ⒌温和,柔和,不猛烈~雅。~ 火。~绉绉。 ⒍外表,容态~质彬彬。 ⒎华美~采。 ⒏非军事的,关于知识分子的~职。~事。~人。能~能武。 ⒐旧时指礼乐典章制度虚~。繁~缛节。 ⒑量词。旧时铜钱一枚称一文。〈引〉金钱一~不值(毫无价值)。 ⒒ ⒓ ①错,● 文wén ㄨㄣˊ◎ 事物错综所造成的纹理或形象:灿若文锦。◎ 刺画花纹:文身。◎ 记录语言的符号:
近义词
反义词

谕蜀文相关的词语

谕蜀文造句

谕蜀文相关的成语

广譬曲谕指多方晓谕,委婉开导。
不言而谕谕:旧时指上对下的文告、指示。不用说话就能明白。形容道理很明显。
家谕户晓家家户户都知道。形容人所共知。同“家喻户晓”。
旁指曲谕从侧面委婉启发晓谕。
巴山蜀水巴、蜀指四川一带。四川一带的山山水水。
得陇望蜀陇:指甘肃一带;蜀:指四川一带。已经取得陇右,还想攻取西蜀。比喻贪得无厌。
获陇望蜀比喻得寸进尺,贪得无厌。
乐不思蜀很快乐,不思念蜀国。比喻在新环境中得到乐趣,不再想回到原来环境中去。
蜀锦吴绫蜀锦:四川生产的彩锦;吴绫:绫的一种,最初出于吴郡。泛指各种精美的丝织品。
蜀犬吠日蜀:四川省的简称;吠:狗叫。原意是四川多雨,那里的狗不常见太阳,出太阳就要叫。比喻少见多怪。
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比喻办事缺乏好手,让能力一般的人出来负责。
斯斯文文形容举目文雅。
文子文孙指周文王的子孙。后泛用为称美帝王的子孙。
广文先生①唐杜甫称郑虔为“广文先生”。②泛指清苦闲散的儒学教官。
百代文宗宗:被人所效法的人物。在久远的年代里堪为文人楷模的人物。
被发文身被发:散发;文身:身上刺花纹。原指古代吴越一代的风俗。后也用以泛指未开化地带的风俗。
不立文字佛家语,指禅家悟道,不涉文字不依经卷,唯以师徒心心相印,理解契合,传法授受。
班马文章汉代史学家司马迁与班固的并称。泛指可与班固、司马迁相比美的文章。
表面文章比喻浮夸或不切实际,敷衍塞责的做法。
不名一文名:占有。一个钱也没有。形容极其贫穷。
半文不白文言和白话夹杂。同“半文半白”。
半文半白文言和白话夹杂。亦作“半文不白”。
不文不武既不能文,又不能武。
秉文兼武犹言能文能武。
秉文经武执掌文事,经营武备。
博文约礼博:金我,广;约:约束。广求学问,恪守礼法。
不直一文鄙视之词,犹言毫无价值。比喻无能或品格卑下。
重厚少文持重敦厚而少于文饰。
才兼文武指人具有文武两方面的才能。
粗通文墨粗:略微;通:通晓。文墨:指写文章。稍微懂得一些写作方面的学问。
单文孤证仅有的证据。意指不足凭信。

谕蜀文相关的成语分类

谕蜀文相关的词语

谕蒙【意思解释】1.教导童蒙。唐冯伉有《谕蒙》十四篇。
谕然【意思解释】1.通晓明白貌。
谕饬【意思解释】1.谓官府行文告诫。饬﹐通"敕"。
谕单【意思解释】1.旧指上级给下级的手令或告戒的文书。
谕祭文【意思解释】1.文体名。天子遣使下祭的文辞。
谕票【意思解释】1.旧指官府对下属有所分付或勾取的文书。
谕教【意思解释】1.晓谕教诲。
谒飡【意思解释】1.乞食。
谒假【意思解释】1.请假。
谒过【意思解释】1.揭发罪过。
谒陵【意思解释】1.拜谒陵墓。
语数【意思解释】1.犹数语﹐常言。
语态【意思解释】1.说话的态度。
语弊【意思解释】1.语病。
语说【意思解释】1.合语之说。合语﹐谓旅酬时互相谈论义理。
语误【意思解释】1.语音不准。 2.语言谬误。
语语【意思解释】1.笑语。 2.鸣叫。 3.句句。

谕蜀文相关的成语补全

谕蜀文相关的成语接龙

谕蜀文相关的标签

谕蜀文相关的句子

谕蜀文其他造句

教谕造句1、宣统二年即,王国宪特受四等嘉禾章和状,选授广东省乐昌县教谕;民国初期担任广东省参议员,积极参政议政,意气风发。
2、经专家鉴定,该墓为明代万历年大宁教谕张吉言与母亲傅氏的合葬墓,古尸头发、鞋子等保存完好。
3、顾星楼的儿子、后为清嘉庆举人的顾地山,曾任上海县教谕、淮安府清河县训导。
4、分天下为九州,悬钟鼓求直言,立德教谕万民,四方皆归王化。
5、匡超人对李瑛感恩戴德,只承认李瑛是自己的老师,却不肯去拜教谕。
6、欧阳厚基为湖南安仁人,字青田,号树堂,贡生,权沅州府学教谕,终桂东县学教谕,毕生“传道授业解惑”,不以功名或诗名鸣世。
7、南宋时,在松阳任儒学教谕的杭州人俞德过世后,儿子俞义护送灵柩回杭,路过这里投宿时,停放在溪边的灵柩被紫藤缠绕起来。
8、同治元年中举人,初任肇庆府高要县教谕,后在香港以教学为生。
9、康熙三十三年二月,在德州乡宦、教谕训导、贡生等近百人的呈请下,田实栗入乡贤祠崇祀。
10、每当春秋此日,府县官吏、举人秀才、府学教谕,齐集大成殿祭孔,仪式隆重,庄严肃穆。
口谕造句1、啊哈,正巧皇宫的周公公捧皇上口谕,来请我做一个巧致玩意。
2、戒烟虽说不容易,有了认识就能忌,污染环境伤身体,坑了别人害自己。世界戒烟日,响应号召立做起,嗑嗑瓜子嚼嚼口香糖,时间长了烟忘记,有益健康人赞许,提升素质好口谕。
3、他知道这道旨只能是口谕不能形诸笔墨,好狡猾的昊天。
4、崇祯斜了一眼这边,随即点头口谕道:传他进来吧。
5、临近黄昏,本来在家里准本奏本,在笏板上抄词的大臣们,或早或晚的都获得了明日免朝的口谕。
6、传皇太后口谕:男性健康日,无欲则刚,有容乃大,恩泽天下。因君知书达理能文能武,胸襟宽广能忍能让,特赐名:男人大丈夫,仁者无敌。雷霆雨露,均是皇恩,钦此!
7、用金牌诏示我的口谕,快马传递我的命令,血洗花剌子模诸城,不要留下活着的士兵和敌人。
8、今日清晨,令弟高干公子从此路过,传主公口谕,令末将在一个时辰之内拆了桃园草桥,幸不辱命也!
9、一如帐中,李全忠也顾不得许多礼仪,直接出示道光帝信物,待僧格林沁验明之后,立马宣旨:“科尔沁郡王僧格林沁接圣上口谕”[小学生网]。
10、习宁奉了皇后的口谕,收拾得格外细致,小到夏衣,大到冬袄,无一不齐全,凑合起来都有好几包袱,到最后,永璟都有些怀疑自己不是去参加木兰秋狝而是搬家了。
晓谕造句1、只得强打精神,传旨让秦叔宝将龙头悬挂街市,晓谕长安黎民百姓。
2、现在我降旨晓谕我所统辖的全国人民,要在但以理的神面前,战兢恐惧。
3、宋江大喜,申达文书到中军报捷,请张招讨晓谕旧官复职,另拨中军统制,前去各处守御安民,退回水军头领正偏将佐,来苏州调用。
4、他在开封只停留半天,给地方长官们发了一道檄文,晓谕朝廷救民水火的“德意”。
5、本厅长不忍使莘莘学子废时失学,特颁布告,晓谕诸生,深冀翻然改悔,早日照常上课,以重学业,是所厚望。
6、这是上帝晓谕祂仆人的唯一方式。
7、地藏王菩萨以慈慧晓谕,我等莫敢不从。
8、你晓谕以色列人说,牛的脂油,绵羊的脂油,山羊的脂油,你们都不可吃。
9、你晓谕以色列人,从他们手下取杖,每支派一根。从他们所有的首领,按着支派,共取十二根。你要将各人的名字写在各人的杖上。
10、晓谕众位,孤年幼体弱,于京师出发时,身体偶感微恙。
谕旨造句1、为痛惩夹带之弊,乾隆帝曾下谕旨,令“步军统领、五城御史出示晓瑜,并密行查拿”,且在现场派遣军役搜检,以致扒光入场者的衣裤。
2、理大臣从二位勋一等伯爵伊藤博文、日本国全权办理大臣外务大臣从二位勋一等子爵陆奥宗光为全权大臣,彼此校阅所奉谕旨,认明均属妥实无阙。
3、为此,他预先将谕旨通知有关各省官民人等知悉,还专门派满汉御史各一员随往稽查,对于不遵规定者要随时参奏。
4、这些宦官成天在皇帝旁边,善于察言观色以迎合皇帝,又常常利用皇帝深居简出、和外廷官接触少的弱点,欺上瞒下,假传谕旨或歪曲篡改谕旨,以售其奸。
5、他的很多谕旨,就是简洁明了的大白话,连村童翁妪都能听懂。
6、虽然谕旨可以是律法的补充和解释,然而在许多时候,它却对法律起着破坏性作用。
7、禁止刊载的内容范围则比以前扩大了,如“凡谕旨章奏,未经阁抄、官报公布者,报纸不得揭载”一条,即为以往各律所未有。
8、然而陕西勤王军刚行至陕州,北京朝廷驰马传来崇祯皇帝谕旨,命令刘广生率军回转陕西不必勤王,万事以殄灭流寇为先。
9、嘉靖皇帝践祚之初,谕旨将文华殿鼎新修建,易以黄瓦。
10、而且,明代皇帝还通过颁发敕令、谕旨等特别规范,加重对邪教的打击力度。
告谕造句1、可是,如果清初真有太后下嫁摄政王多尔衮,封摄政王为“皇父”一事,必然有颁诏告谕之文。
2、光绪五年,入朝觐见皇帝,皇太后以温和的语气告谕他,勉励他共同挽救国家的艰难时局,不要萌发退休的念头。
3、你把经理的意思告谕给职员。
4、今遣斡罗阿里等为卿副贰,以抚斯民,其告谕所部,使知朕意。
5、承审法官长池健司在作出判决的时候,告谕竹田恒昭说“你的家长和自己本人都有良好的环境、教育和知识,希望你要自觉,日后切记不可再犯”。
6、圣旨作为中国封建社会帝王布告臣民、委任官吏、册封宗室、表彰功德、告谕外邦的一种专用的文书形式,起源于商周,规制于秦汉,发展于唐宋,最后完善于明清。
7、他的生命,似乎是在“要热爱自然,不要让它渐渐消失”的告谕之后,以另种形态转换升华了。
8、册封宗室、诸蕃或告谕外国,充正、副使。
9、旭烈兀率军携带大批石弩和火器,途经阿力麻里、撒马尔罕、到波斯碣石城,告谕西亚诸王协同消灭木剌夷。
10、张自忠亲笔写信,告谕五十九军各师、团主官:为国家民族死之决心,海不清,石不烂,绝不半点改变!愿与诸弟共勉之。
蜀地造句1、天仓山在蜀中大小十数剑派中鳌头独占,已领袖蜀地诸门派长达百年之久,威望可与玄清宫、羽山相较。
2、这个恶霸占了王家的宅子以后,又得陇望蜀地想占有王家的田产。
3、国兄曾与我言道,若在关中,斜切出渠,贯穿泾渭,连通江河;复在蜀地,圩堤成堰,分沙引水,灌溉沃野。
4、因为,黄云鹄在按察使的岗位上刚直不阿,反冤狱,蜀地*贵对他恨之入骨,总想找岔子把他整倒。
5、如相传明代嘉靖年间,官员冯清到蜀地为京城修建乾清宫择选良木,欲砍取祠堂古柏,却被空中突降的群鸦鸣噪啄咬,被迫放弃。
6、考古发现的成都平原宝墩文化的史前城址,标志着蜀地城市的起源。
7、“蜀”是四川的古称,因蜀地盛产桑而多有桑虫,桑蚕吐丝作茧而盛产丝,故蜀地自古便有“蚕丛古国”之誉。
8、五胡十六国:是指自西晋末年到北魏统一中原这一段时期,由主要的五个北方内迁民族在中国北部及蜀地建立政权,其中封邦命氏成为战国者有。
9、仔细想想,大蜀国的军师似乎也不错,有诸葛亮这个前辈做榜样,咱不能像他那样执掌蜀国,最起码可以在蜀地好好享受一下。
10、张咏的入蜀,对巴蜀地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蜀桧造句1、高的蜀桧、雪松连成一道道绿墙,围墓地栽种。
2、目前梅苑路、辽宁路及上海路、北京路遗留空白地已栽植大龙柏、蜀桧、黑松。
3、今年二期工程启动,截至目前,已栽植龙柏、雪松、蜀桧、云杉等乔、灌木,完成驳岸边的反碱土清理及换填种植、栽植水生植物工作。
4、乔木为乌桕,间隔栽植,定干高;灌木为金叶女贞和小蜀桧,高米。
5、根据施工方案,该路段两侧的花坛和树木主要为法桐、蜀桧、侧柏、龙柏、月季、金叶女贞、红叶小檗、黄杨等共计株需要移植。
6、道栖霞段绿岛上的几千棵蜀桧树枯死了。
7、今年二期工程启动,截至目前,已栽植龙柏、雪松、蜀桧、云杉等乔、灌木
8、城市干线和绕城公路蜀桧叶片中的N和S含量高于对照点,而城郊公路则接近对照。
9、昌平区在昌平新城滨河森林公园召开绿化美化工作现场会并进行义务植树,经过大家的努力,共栽植白皮松、国槐、蜀桧等各种乔灌木。
10、截至目前,该镇已投入资金万元,完成湖南路沿线绿化,生态修复,荒山自造林亩,栽植侧柏、蜀桧、小龙柏等苗木株。
蜀国造句1、他表示成都是中国盛唐诗仙李白的少年游历之地和创作源泉之一,也是蜀国的都城和三国时期的政权中心之一,从小他就非常向往这座城市。
2、天澜大陆,神州九国之一的蜀国的第一大城,名唤墨江,坐落在神州与蛮荒交界处,两条漫长山脉的夹侍之间。
3、成都是三国时期蜀国的首都。
4、蜀国能在和司马懿第一次对阵时,取得相当优势,无当飞军死战曹魏猛将张颌的军团,居功厥伟。
5、唐贞观二十三年,为旌表蜀国宰相诸葛亮奉刘备“托孤寄命,临大节而不可夺”的忠君爱国品质,更名为奉节县,一直沿用至今。
6、就这样三唬两吓,孟获不但不敢进犯蜀国,连僰道城也不敢守了,领着人马一溜烟逃过金沙江回老家去了。
7、当你回首三国的时候,会不会因为刘备的冲动,阿斗的昏庸导致蜀国在如此多精兵。
8、姜维拼光了蜀国所有钱和物资,是个曹魏和司马氏潜在的卧底。
9、诸葛亮一生小心谨慎,鞠躬尽瘁事必躬亲,常因差池痛责手下,忧国之心可鉴,人才从此断档,以致“蜀中无大将,廖化当先锋”,最终断送了蜀国的大业。
10、中新网电据中国军网记者频道报道,“子龙一身都是胆!”三国时期,因大战长坂坡蜀国名将赵云获得了主公刘备的盛赞。
西蜀造句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刘禹锡
2、咸阳百二山河:两字“功名”,几阵干戈!项废东吴,刘兴西蜀:梦里南柯。韩信功兀的般证果?蒯通言哪尽是风魔?成也萧何,败也萧何:醉了由他!马致远
3、西蜀遂日暮途穷,一步步走下坡路了。
4、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5、与杭州张叔训,重庆罗伯昭鼎峙而立,时人有俗谚曰:北方、南张、西蜀罗‘,蜚声海内外。
6、由于马谡刚愎自用,街亭一役西蜀全军覆没。
7、君不见君赤壁纵野火铁索连环,也不见御北敌连西蜀长江上鏖战,继遗志领江东屹立于神州东南,尽心力洒英血展伟业剑气指苍天。军帐内公瑾智张昭谋奇策频现,沙场上太史勇甘宁霸一骑当十千,纵使有千万种寂寞和孤单相伴,即受终冠帝冕龙椅上成败也笑看。洛天依
8、刘焉者,雄人也,然其子暗弱,西蜀诸将貌合心离,备欲争天下,必图益州,以吾观之,天下终将鼎足三分而立哉!兄为荆南上将,亦善为之。
9、问人间谁是英雄?有酾酒临江,横槊曹公。紫盖黄旗,多应借得,赤壁东风。更惊起南阳卧龙,便成名八阵图中。鼎足三分,一分西蜀,一分江东。阿鲁威
10、就在晚清黄遵宪等人倡导“诗界革命”和“新体诗”的前几年,西蜀诗人董湘琴却以一股子蓬勃的野劲儿,不动声色地率先完成了一次小小的“反动”。
蜀汉造句1、无论多讨厌刘备和蜀汉政权的人都举不出多少“大耳贼”屠杀百姓的证据,而曹操屠城的记载即便是在奉曹魏为正统的魏国和西晋史书中也俯拾皆是。
2、介你护主有功,特赏红缨枪,汗血马,望你为蜀汉多建战功,开疆辟土,驱魏吞吴!
3、如果刘备真的对诸葛亮说过这话,我相信他在和他最好的伙伴对赌,诸葛亮可以奉这句话而推翻刘禅,也可以继承那些亡命徒的血和忠诚辅佐蜀汉,刘备让他自己选择,垂死的眼里闪着狼一样的光。这是某一类亡命徒的方式,某一类男人的方式。江南
4、诸葛亮当轴处中,奉诏辅孤,为了蜀汉的兴盛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5、蜀汉帝国用严刑峻法统治百姓,所以百姓们才会跑到我们这边来,我们应该尽量用宽大的政策去安抚他们,老百姓自然就会安家乐业。
6、勉县定军山下出土过不少蜀汉制作的“扎马钉”。
7、公元刘备称帝,建立蜀汉,诸葛亮受任丞相、尚书事。
8、客寓士大夫凌驾于本土士大夫之上,至此成了蜀汉立国传统。
9、三国蜀汉的灭亡留下遗念,穿越千年。
10、他竭忠尽智,赴汤蹈火,为蜀汉的霸业立下了巨大功勋。
文文造句1、店家解释,绝无纵容孩子犯错之意,“当时文文买游戏机、汽枪时,曾当面打电话说是家里同意,没想到孩子在撒谎”。
2、藏文文法主讲藏语格词造句法和音势词义变化的规律,是学藏文者的必修课。
3、谢文文说,纺纱车就成了家里的闲置物,被搁在老屋的墙角。
4、虽然年纪轻轻白白净净斯斯文文,但是啰啰唆唆战战兢兢,既没钱也没权既不江湖也不幽默连一丝男人气概也没有,这样的男人若跟了他简直不堪设想。
5、基础英文文法的复习,进而深入浅出、更进一步分析细微末节的文法结构。
6、藏文文籍的抄写用不朱凡是都是烟不朱。
7、本文介绍了一种无字典的中文文档集特征词抽取方法,论述了相关技术,并给出示例。
8、本文针对目前基于模板方法在面向中文文本的本体学习中的缺陷,提出了基于知网和模式自举的中文概念间分类关系获取方法。
9、人家的孩子都是斯斯文文的惯了,乍见了你这破落户,还被人笑话死了呢。
10、为了方便英文读者阅读,特把所有英文文章集录在此有新的文章也会在此更新,请点击阅读。
文言文造句1、初中的学生能够读懂浅显的文言文。
2、可是对一个车轮师父而言,这些之乎者也的文言文是太深而难懂的。
3、一读起文言文,他就有如堕烟海的感觉。
4、翻译了成一大段文言文意思才加我们小组一分。
5、学习文言文,只是囫囵吞枣地死记硬背不是好办法,只有逐字逐句地品味消化吸收,才能真正学好。
6、1920年,北洋政府颁布第一个废除文言文、采用国语的法令,从此,言文一致、国语统一。与此相对的是,“之乎者也”远离教科书、远离口头语,取而代之的是“滴、咯、啥、哈、呀、耶”……
7、这篇文言文,我看了几遍都不懂,经老师条分缕析地讲解后,才完全明白了。
8、读文言文和写白话文不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件事,而是关系紧密。
9、现在新诗人似乎对语言就没有敏感,只能从外国诗、从文言文里去剽窃,并且画虎不成,自然很少有值得一看的了。
10、男友与女友比赛背诵文言文,约定谁要背不上来,就挨一脚。男友背《黔之驴》,背到“驴不胜怒”故意停下。女友踢他一脚,他接着又背:驴不胜怒,蹄之。
文文静静造句1、文文静静热热闹闹七七八八漂漂亮亮大大方方清清楚楚。
2、女儿很乖巧,文文静静,对妈妈从不隐瞒什么。这让妈妈很高兴。
3、是啦,你在学校里总是文文静静的。
4、当你向我说话时,你必须文文静静的说吗?
5、如果让一个人来代表崛起中的中国,不应该是某位政治局常委,也不是某位互联网行业大亨,而应该是一名文文静静、举止温和、名叫侯逸凡的少女。
6、午休时,她从餐厅回办公室,走到门口正好听到里面几个女同事在小声议论,只听刘姐说:“别说你们不信,我也没想到呢,许玉萌表面上文文静静的,竟是那样的人。
7、武爱华考取的是某省大学中文系,毕业回来她只想做个小编辑,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一支笔,一部电脑,静静地编读撰写,文文静静,很有诗意。
8、
9、
10、
文本文件造句1、赢赢抄写员抄写的文本是文本文件和工作流程管理系统.
2、代理扫描的服务器允许进口的代理人从文本文件.
3、这个例子告诉我们如何读取一个文本文件中的其中一行.
4、代理扫描的服务器允许出口发现代理人,以文本文件.
5、将一个文本文件转换成网页文件。
6、一个使用AES算法加解密文本文件的程序,使用MFC。
7、可压缩,因为文本文件,如SQL或配置文件压缩率很高。
8、Linux操作系统中有很多文件:配置文件、文本文件、文档文件、日志文件、用户文件,这个清单还在不断增长。
9、利用XML,纯文本文件可以用来存储数据.
10、若要确定某个文件或某一组文本文件是否有嵌入的控制字符,可以使用这些选项。
繁文造句1、在用饭过程中,也有一套繁文缛礼。
2、第二个因素该因素在美国比在欧洲更明显是繁文缛节。
3、杨昊十分厌恶这些繁文缛礼,他挥了挥手,不耐烦地说:“哪来的这么多规矩?都起来吧。
4、“人之孝行,根于诚笃,虽繁文末节不至,亦可动天地、感鬼神。
5、利用家族和文化纽带,香港企业家得以成功摆脱官僚的繁文缛节。
6、他俩怕受不了传统婚礼的繁文缛节,所以决定到法院公证结婚。
7、他非常率性,所以受不了这么多的繁文缛节,决定要好好地改革一番。
8、一个人自斟自饮,不须“关公巡城”,也无须“韩信点兵”,省了繁文缛节,倒也怡然自得。
9、微臣以为,随着时代的发展,雅的东西里也有过时的俗套,如繁文缛礼,烦言谦辞之类的俗套,就应该摒弃。
10、一切繁文缛节、枝枝蔓蔓,都是战斗力的大敌;一切繁琐哲学、文牍主义,都是高效益的障碍。
凿壁文学网
本站所有资源文件均出自网络,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如有侵犯你的版权,请通知我们,本站将立即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