醮祀的意思 | |
词语 | 醮祀 |
解释 | 【意思解释】1.斋醮,祭祀。 |
组成 | 醮 - 祀 - |
拼音 | [jiào] [sì] |
单字 |
[醮]:醮〈名〉
古冠、婚礼所行的一种简单仪式。尊者对卑者酌酒,卑者接受敬酒后饮尽,不需回敬
醮,冠娶礼祭。--《说文》。按,酌而无酬酢曰醮。
若不醴则醮用酒。--《仪礼·士冠礼》
父亲醮子而命之迎。--《礼记·昏义》
又如醮辞(古代举行冠礼时,父亲酌酒使其子饮用时所念的祝辞);醮醴(古代冠礼中的一种简单仪节);醮酒(奠酒;敬酒);醮影(倩影;美丽的影子)
祈祷神灵的祭礼,后专指道士、和尚为禳除灾祸所设的道场
醮,祭也。--《广雅》
醮诸神。--宋玉
醮jiào
⒈〈古〉用于冠礼和婚礼的一种斟酒仪式。
⒉旧时称妇女出嫁再~(再嫁)。
⒊旧时祭祀、祈祷神灵的迷信活动~诸神。〈引〉道士设坛祭祀(迷信)打~。
醮qiáo 1.憔悴,烦恼。,● 醮jiào ㄐㄧㄠˋ◎ 古代婚娶时用酒祭神的礼:再醮(再婚)。◎ 道士设坛念经做法事:打醮。 [祀]:祀 (形声。从示,巳声。示”常与祭祀有关。本义祭祀天神) 同本义 祀,祭无已也。--《说文》 祀,国之大事也。 左传·文公二年》 五祀。--《周礼·在宗伯》。郑注五色之帝。” 以雷鼓鼓神祀。--《周礼》。贾公彦疏天神称祀,地祗称祭,宗庙称享。” 一说指祭祀地神 祠,祭也,天祭也。祀,地祭也。--唐·玄应《一切经音义》 祭祀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左传·成公十三年》 祭祀必祝之。--《战国策》 瑞抚吴甫半岁,小民闻当去,号 祀(秚)sì ⒈指祭祀。 ⒉商代称"年"三~。,● 祀sì ㄙˋ◎ 祭:祭祀。祀天。祀祖。◎ 中国殷代指年:十有三 |
近义词 | |
反义词 |
醮祀相关的词语
- 祠醮
- 初醮
- 逼醮
- 符醮
- 冠醮
- 改醮
- 贰醮
- 科醮
- 搭醮
- 打醮
- 大醮
- 醮仪
- 醮疏
- 醮妇
- 醮酒
- 醮命
- 醮祀
- 醮水
- 醮辞
- 醮坟
- 种祀
- 祠祀
- 次祀
- 从祀
- 常祀
- 崇祀
- 承祀
- 不祀
- 百祀
- 邦祀
- 封祀
- 附祀
- 祔祀
- 方祀
- 房祀
- 燔祀
- 奉祀
- 丰祀
- 法祀
- 格祀
醮祀造句 |
醮祀相关的成语 | |
文君新醮 | 醮:旧指女子出嫁,这里指再嫁。原指汉代卓文君嫁司马相如事。后指寡妇再嫁。 |
覆宗灭祀 | 宗:祖庙。祀:祭祀。覆宗:推翻祖庙。灭祀:灭了香火,引申为绝了后代。毁坏宗庙,断绝后代。亦作“覆宗绝嗣”。 |
醮祀相关的成语分类
醮祀相关的词语 | |
醮水 | 【意思解释】1.额外的好处。 |
酱酻 | 【意思解释】1.作酱的谷皮。 |
酱甀 | 【意思解释】1.盛酱的小口瓦罐。 |
酒鳞 | 【意思解释】1.酒面的微波。 |
酒囊 | 【意思解释】1.盛酒的袋子。 2.喻无能的人。 |
酒罍 | 【意思解释】1.古代盛酒器。 |
酒魔 | 【意思解释】1.传说中的酒虫。唐冯贽《云仙杂记.酒魔》:"常元载不饮,群僚百种强之,辞以鼻闻酒气已醉;其中一人谓可用术治之,即取针挑元载鼻尖,出一青虫如小蛇,曰:'此酒魔也,闻酒即畏之;去此何患!'元载是日已饮一斗,五日倍是。"后用为不善饮之典。 |
酒党 | 【意思解释】1.谓以酒食相结党。 2.酒伴。 |
酒蟹 | 【意思解释】1.即醉蟹。用酒浸渍的螃蟹。 |
酒楼 | 【意思解释】1.有楼座的酒店。 |
酒态 | 【意思解释】1.醉酒时的情态。 |
酒适 | 【意思解释】1.谓酒后之快意。 |
酒膏 | 【意思解释】1.酒面上浮起的稠汁。 |
酒牓 | 【意思解释】1.见"酒榜"。 |
酒酵 | 【意思解释】1.亦作"酒教"。 2.酒曲。 |
酒榜 | 【意思解释】1.亦作"酒牓"。 2.酒店的招牌﹑匾额。常请名家书写以广招徕。 |
酒经 | 【意思解释】1.亦作"酒京"。 2.瓦制的小颈酒壶。 |
醮祀相关的成语补全
醮祀相关的成语接龙
醮祀相关的标签
醮祀相关的句子
醮祀其他造句 | |
再醮造句 | 1、三国时社会风俗对再醮之妇,并不歧视。 2、此非小人所有,乃是亲眷人家寡妇房氏之物,他起身再醮,权寄在此,岂是盗赃? 3、大家席地而坐,肉是无盐淡肉,按祖先规矩,狩猎、烧烤后的再醮盐分食。 4、似乎昆虫也要贞节,续弦或再醮,连做药资格也丧失了。 5、于是立格,州县佐史,三年而代之,九品妻无得再醮。 6、古哈系郑国宝妻,曾为命妇,国宝死后,遗产颇多,撒梯阴加艳羡,且见古哈尚在中年,自己又值丧偶,遂浼人往讽古哈,劝她再醮。 7、临终之时,多蒙彼服侍,吾死后,彼愿再醮,愿守节,悉从波便。 8、用这支金石符笔练习画符,不需要再醮兽血,下笔有神,符力聚而不散,用它练习一张,可以抵地上天哥平时练习十张! 9、至妻再醮日,屋角有赤练蛇垂首下视,意似眷眷。 10、举例言之,假如你持宋儒的观点,就会认为,全社会没有了再醮的寡妇,所有的女孩子都躲在家里等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
建醮造句 | 1、士民数万人拥道攀号,所历村市,悉焚香建醮,祈祐涟生还。 2、上午,由法师诵经,建醮起幽,施衣祭食。 3、在这一天,不仅要放河灯、办盂兰盆会、供奉瓜果,还要祭祖,道士建醮祈祷,同时围绕中元节还有鬼门大开的民间传说。 4、尤其是*弯的神农大帝宫庙举行“谢土”仪式和“建醮”仪式,将祭典大礼与民俗活动有机结合,更是显示了民间祭祀活动的巨大生命力。 5、现今我乡下建醮,家家户户,都还会张贴着“天赐祯祥”。 6、至武宗嗣位,母后弘吉剌氏,建筑一座兴圣宫,规模宏敞得很,常延西僧入内,诵经建醮,祷佛祈福,不但日间在宫承值,连夜间也住宿宫中。 7、北港镇武德宫配合百年大建醮将推出可爱的Q版令旗。 8、一些南音艺人出身于道观、斋堂内的醮师,即建醮打斋的乐师,为喃呒道士唱诵时伴奏。 9、嘉靖修道有个很奇怪的规矩,建醮时要给神仙写信。 10、现在的行祖庙已没有建醮、燃炮等内容,参拜仪式也简化了,人们大多是在北帝大小神像和观音像前双手合十低头默祷,然后投一些硬币在香炉里以求好运。 |
斋醮造句 | 1、论文的主体由四个部分组成,首先,本文介绍了道教斋醮仪式的基本情况,分析了全真道斋醮仪式的演变过程。 2、他们从事斋醮活动,从事道教养生实践。 3、青词创作反映了内容繁富的道教斋醮活动,折射出宋代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 4、道教音乐是道教斋醮法事不可或缺的重要构成。 5、所谓青词,就是道教斋醮时上奏天帝所用的表章,其用朱笔写在青藤纸上,故名。 6、王爷,咱们园子里去年建了一处醮坛,供龙虎山的张道长斋醮祈雨之用,不知那处醮坛成不成? 7、MH可见,他是从修身与治国相统一的观点出发,以‘劝善戒恶‘为宗旨,使斋醮仪范既成为整顿道教使之合于封建礼法的要求,又是得道成仙的根本。 8、衣衾棺椁,穷极华侈,斋醮追荐,自不必说。 9、神仙缥缈太虚私世俗无由得见之幸遇门庭开教化,临逢斋醮莫推辞担家造孽常终日,作福治心只暂时更到时来心不谨,终身何以报恩。 10、光禄岁供增数十倍,诸方织作,务为新巧,斋醮日费钜万。 |
打醮造句 | 1、五月十七晚,村民要为神舟点燃长明灯,通宵打醮守夜。 2、而打醮,正是以前请道士设坛做法事,求福禳灾的一种民俗法事活动。 3、男死者陆煜坚的灵柩由家人领出后,将运回拉萨基镇花园住家打醮;女死者殷惠玲的灵柩,则停放在谦街殡仪馆念经超度。 4、傩舞历史悠久,带有原始宗教色彩和图腾崇拜意识的舞仪,寄托了村民的美好愿望,古时每逢打醮、新春都跳傩舞,祈福禳灾,自娱自乐。 5、香港《大公报》观看打醮,可以从中了解有关乡村的历史和传统。 6、以前打醮期间全长洲只有素食供应,连麦当劳也不例外,只卖香菇包、薯条、苹果派等无肉食物。 7、一就是清虚观打醮一回及其随后的重要情节。 8、修仙法门万千,有专攻打醮祈请的,有修习符箓咒言的,有朝真降圣的,不一而足。 9、昨日是大鹏“太平清醮”活动最后一天,大鹏当地参加打醮的男女老少前往较场尾海边,举行“放生”和“放船灯”仪式。 10、香港围村举行一次的“打醮”活动。 |
打醮造句 | 1、长洲街坊称太平清醮为“打醮”,它其实是一场中国传统的道教活动。 2、昨日是大鹏“太平清醮”活动最后一天,大鹏当地参加打醮的男女老少前往较场尾海边,举行“放生”和“放船灯”仪式。 3、以前打醮期间全长洲只有素食供应,连麦当劳也不例外,只卖香菇包、薯条、苹果派等无肉食物。 4、修仙法门万千,有专攻打醮祈请的,有修习符箓咒言的,有朝真降圣的,不一而足。 5、香港围村举行60年一次的“打醮”活动。 6、一就是清虚观打醮一回及其随后的重要情节。 7、说明这平安醮是为胤礽而打醮。 8、五月十七晚,村民要为神舟点燃48盏长明灯,通宵打醮守夜。 9、而打醮,正是以前请道士设坛做法事,求福驱灾的一种民俗活动。 10、书中常常会有王熙凤对寿命满不在乎的调侃,清虚观打醮,她与张道士调笑,贾母戏谑她会下拔舌地狱;她哄贾母开心时,说自己要等老太太活到一千岁才肯死。 |
奉祀造句 | 1、峇里岛人每天早晨会奉祀白米给家里祭拜的神明,并且在收成期祭拜米神德威诗礼。 2、清晨在台北,市长郝龙斌担任祭孔大典的“正献官”,*弯内政部门负责人江宜桦代表马英九上香、恭颂祝文;新任奉祀官、孔子第七十九代嫡孙孔垂长行上香礼。 3、耶稣受难的十字架的一块小碎片被奉祀于大教堂里。 4、可见,秦汉之时,奉祀寿星可以祈福祈寿。 5、周迪以德报恩,塑桂父金像奉祀,取名“仙源观”,明代时重建时改“仙源观”为“明珠古刹”,现存下一块“明珠古刹”石匾。 6、其为官政简刑清,节俭奉公,勤修武备,保境安民,故为民所称颂,为同僚所敬佩,里人遂立祠奉祀至今。 7、官道村以前建有奎星楼,昭示出村中先祖对奎星的崇拜奉祀,以祈祷王氏族人文风昌盛人才辈出的良好愿望。 8、记者看到,陈家的墓碑上,左右两侧是对联“积善余庆裕后人,修齐古训先前德”,墓碑正中镌刻着“陈家历代之佳”“子孙永远奉祀”等字,此外还刻有“福建。 9、在把握祀神的最一般看法时,着重说明祀神奉祀的具体原因和情况。 10、这项世袭奉祀官支薪制度,是所颁订,原本孔子后裔,第嫡孙孔德成是世袭特任官待遇,至其孙嫡长孙孔垂长,要求不再支薪。 |
祀祖造句 | 1、祭如在,祭神如神在,意思是要有一颗虔诚的心,祭祀祖先或者神灵,就视他们真的存在。 2、中国古人的祭天与祀祖是密切地缠裹在一起的。 3、正房不住人,上层为祭祀祖先和供神的地方,下层是重大节日等喜庆的场所。 4、今个是腊八,按规矩家家都得喝腊八粥,而腊八的由来是古人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和吉祥的日子。 5、隆重祭祀祖先,聚族而居钟鸣鼎食,是封建家族制度下重要的日常活动。 6、起,崇福寺开始举行为期的“中国盂兰盆会”活动,祭祀祖先。 7、听信宠姬谗言,不祭祀祖宗,招诱四方的罪人和逃亡的奴隶,暴虐地残骸百姓,纣王的诸多罪行激发起从征将士的敌忾心与斗志。 8、公元前,楚成王最终以夔子不祭祀祖先为理由,冠冕堂皇地出兵灭掉了夔子国。 9、基督教在认同中国人祭天的同时,却反对中国人祀祖,这岂不是一种悖论。 10、用茶祭神祀祖,祭天谢地,告慰神灵,期望得到神灵保佑,在民间形成风俗。 |
祀奉造句 | 1、西王母的传说最早见于战国文献,而西王母与东王公一并被祀奉则发生在东汉时期。 2、是由中央美院的雕塑专家精心雕琢,并经过开光后祀奉于此的。 3、古希腊是个泛神论国家,人们把每个城邦,每个自然现象都认为受一位神灵支配着,因此希腊人祀奉各种神灵建造神庙。 4、小泉纯一郎成为最后一位参拜靖国神社的日本首相,因为靖国神社祀奉的军人中夹杂着一些战犯,中国对靖国神社持有异议。 5、府君殿祀奉的是崔府君,崔府君据说掌善恶、阴阳,唐宋以来在民间香火很盛,而崔府君据说是农历六月初六圣诞。 6、你曾和我们的家庭守护神一同受到祀奉,我崇拜家神时也就崇拜了你。 7、四贤祠位于南渠北岸,祠内祀奉历代修凿灵渠有过重大贡献的秦监史禄、汉伏波将军马援、唐桂管观察使李渤、唐桂州防御使鱼孟威四公而得名。【祀奉造句】 8、你曾同我们家的守护神一同受到祀奉,我敬拜家神时也就是敬拜了你。 9、既没有文王母、武王母那样的徽音之美,而又缺乏谨慎修身养怡之福,却阴险地怀抱妒害,包藏祸心,不可以承奉天命,祀奉祖宗。 10、你曾同我们家的守护神一同受到祀奉,我敬拜家神时也就敬拜了你。 |
祀神造句 | 1、灵应公义士庙是原南靖村民的主祀庙宇,建于明末时期,改建,主祀神明是福德正神。 2、在把握祀神的最一般看法时,着重说明祀神奉祀的具体原因和情况。 3、每年的农历三月初三为佛山祖庙北帝神诞,在诞期不仅要建醮贺诞,还举办各种祀神庆典活动。 4、其数量之多、祀神之众,说明了人们信仰的多元化。 5、这种祭祀不能仅视为纪念活动,其本义就是祀神。 6、又传,春节起源于原始社会末期的“腊祭”,当时每逢腊尽春来,先民便杀猪宰羊,祭祀神鬼与祖灵,祈求新的一年风调雨顺,免去灾祸。 7、第四章为*弯鲁班庙宇同祀神、配祀神与匾联分析。 8、严夜警,铜莲漏迟迟。清禁肃,森陛戟,羽卫俨皇闱。角声励,钲鼓攸宜。金管成雅奏,逐吹逶迤。荐苍璧,郊祀神祗。属景运纯禧。京坻丰衍,群材乐育,诸侯述职,盛德服蛮夷。 9、慈云宫主祀神祗为妈祖,配祀神祗为土地公与注生娘娘,慈云宫建筑富丽堂皇,常年香火鼎盛。 10、村里每年都要举行祭祀神祇的仪式。 |
奉祀造句 | 1、耶稣受难的十字架的一块小碎片被奉祀于大教堂里。 2、故后人即将本殿中军作为周坐之化身,烧香奉祀,并认定中军为妈祖保驾护庙,神庥庙区安宁。 3、峇里岛人每天早晨会奉祀白米给家里祭拜的神明,并且在收成期祭拜米神德威诗礼。 4、文帝晚年,变得深信佛教,他建造了佛龛并奉祀佛教遗物. 5、是三元三品三官大帝的简称,奉祀在三元宫庙内,是客家人最普遍的信仰. 6、可见,秦汉之时,奉祀寿星可以祈福祈寿. 7、长期以来,她一直被航海者和沿海居民作为保护神而奉祀。 8、因此,南北习俗均于十二月二十三日晚上奉祀灶君,焚香祀送。 9、在把握祀神的最一般看法时,着重说明祀神奉祀的具体原因和情况。 10、道教是一个多神结构的宗教奉祀庞大的神团系统,在实际的朝觐中,那些颇显亲近的地方神灵,更加受到当地民众虔诚的膜拜,茅山供奉“三茅真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