凿壁文学网

诲喻的意思

词语诲喻
解释【意思解释】1.见"诲谕"。
组成 - -
拼音 [huì]  [yù] 
单字 [诲]:诲 (形声。从言,每声。本义教导) 同本义 诲,说教也。--《说文》 慢藏诲盗,野容诲淫。--《易·系辞》 胥教诲。--《书·无逸》 诲尔序爵。--《诗·大雅·桑柔》 夫子诲之髽。--《礼记·檀弓》 使师曹诲之琴。--《左传·襄公十四年》 诲人不倦。--《论语·述而》 又如诲示(教导,晓示);诲诱(教导循诱);诲谕(教诲晓喻);诲翰(诲函。对对方书信的敬称) 明示,诱使 诲 教导的话 诲huì教导,指教教~。学而不厌,~人不倦。,● 诲(誨)huì ㄏㄨㄟˋ◎ 教导,明示:教诲。诲人不倦。
[喻]:喻〈动〉 (形声。从口,俞声。本义告知,把情况通知某人。同谕”) 同本义 喻,告也。--《广雅》 教之以利,而喻诸德者也。--《礼记·文王世子》 晓喻;开导 前后告喻,曾无悛改。--《三国志》 又如喻勉(开导勉励);喻教(开导教育) 知晓;明白 君子喻于义。--《论语·里仁》。皇疏喻,晓也。” 单足以喻则单。--《荀子·正名》。注喻,晓也。” 以喻客意。--《后汉书·杜笃传》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孟 喻yù ⒈比方比~。 ⒉知道,了解,明白已心~。不可理~。家~户晓。 ⒊告诉,说明,开导~意。~之以理。 喻yú 1.欢愉;使愉快。,● 喻yù ㄩˋ◎ 比方:比喻。譬喻。◎ 明白,了解:不言而喻。家
近义词
反义词

诲喻相关的词语

诲喻造句

诲喻相关的成语

诲盗诲淫原意是财物不仔细保管,招致别人来偷盗;女子打扮得十分妖艳,也是引诱别人来调戏。现指引诱人做奸淫盗窃的事。
诲淫诲盗原意是财物不仔细保管,招致别人来偷盗;女子打扮得十分妖艳,也是引诱别人来调戏。现指引诱人做奸淫盗窃的事。
不屑教诲认为不值得教训。
诲尔谆谆,听我藐藐教诲不倦的样子。藐藐:疏远的样子。讲的人不知疲倦,听的人若无其事。形容徒费唇舌。
诲奸导淫引诱人做奸恶淫荡等坏事。
诲人不惓教导人特别耐心,从不厌倦。同“诲人不倦”。
诲人不倦诲:教导。教导人特别耐心,从不厌倦。
慢藏诲盗慢藏:收藏不慎;诲:教导。收藏财物不慎,等于诱人偷窃。
谩藏诲盗指收藏东西不谨慎而招致盗贼。谩,通“慢”。
漫藏诲盗指因保管疏忽而招致盗窃。
冶容诲淫冶容:打扮得容貌妖艳;诲:诱导,招致;淫:淫邪。指女子装饰妖艳,容易招致奸淫的事。
麈尾之诲指高明的教诲。
麈尾之诲指高明的教诲。
不可理喻喻:开导,晓喻。没法跟他讲道理。形容蛮横或固执。
不可言喻喻:说明,告知。不能用言语来说明。
不言而喻喻:了解,明白。不用说话就能明白。形容道理很明显。
罕譬而喻说话用不着多比方,都能听懂。形容话说得非常明白。
借古喻今借:假借;喻:比喻。假借古人古事比喻现实中的今人今事。
家喻户习家家通晓,户户熟悉。
家喻户晓喻:明白;晓:知道。家家户户都知道。形容人所共知。
托物陈喻借事物设喻。
引古喻今征引古代史实或文献来喻说当前的现实。
以古喻今喻:说明。借用古代的事来说明今天的事情或道理。
引喻失义引喻:引用类似的例证来说明事理。义:公正合宜的道理。指说话不恰当,不合道理。
喻之以理喻:晓喻,开导。用道理来开导说服人。
舟水之喻舟:船。对船和水的比喻,即水可以载舟,也可覆舟。老百姓可以帮助君王建立朝廷,也可以起来反抗推翻朝廷。
舟水之喻舟:船。对船和水的比喻,即水可以载舟,也可覆舟。老百姓可以帮助君王建立朝廷,也可以起来反抗推翻朝廷。

诲喻相关的成语分类

诲喻相关的词语

诲殖【意思解释】1.教民生产。
訇轰【意思解释】1.象声词。多指雷声。 2.形容声势浩大。
訇礚【意思解释】1.亦作"訇磕"。 2.形容大声。 3.形容名声极大。
謼服【意思解释】1.啼号。一说为啼呼服罪。
话欛【意思解释】1.亦作"话霸"。 2.话柄。
话霸【意思解释】1.见"话欛"。
话阔【意思解释】1.叙谈久别后的情事。
话篓子【意思解释】1.比喻饶舌的人。
话声【意思解释】1.说话的声音。
话机【意思解释】1.电话机的简称。
讧炽【意思解释】1.讧乱炽烈。
讧溃【意思解释】1.毁败。
讧乱【意思解释】1.乱哄哄。
讧贼【意思解释】1.乱贼。
讧诈【意思解释】1.谓作乱行诈。
讧讧【意思解释】1.哄闹声。 2.乱貌。
讧侮【意思解释】1.争吵侮辱。

诲喻相关的成语补全

诲喻相关的成语接龙

诲喻相关的标签

诲喻相关的句子

诲喻其他造句

诲盗造句1、美妇悦目,贤妇愉心。慢藏诲盗,冶容诲淫。
2、谩藏诲盗,美貌带给女性的机会和风险,其实是一样多的。
3、不过,从另外一个角度,也证明了“谩藏诲盗”的古训确有道理。
4、门不关紧,狗就会进来;慢藏诲盗。
5、因为担心“慢藏诲盗,冶容诲淫,”甚至将财富转移到海外。
6、可是,像上边提到的那些培训内容,到底是在“预防艾滋”呢,还是在“诲淫诲盗”?
7、“《小辞店》在当时是和诲盗诲淫画上等号的,就连唱《小辞店》的人,也被视作下流,低人一等。
8、苗大侠若是与他们二人明剑相斗,自是无所畏惧,怕的却是梵罗双刹谩藏诲盗,运使诡计而来迫使苗大侠就范。
9、非常强调宗法观念和血缘继承关系的中国古代,则本能地反对“伤风败俗”、“诲淫诲盗”的人体艺术。
10、所以,对“两抢一盗”的案件要明白一个古训,漫藏诲盗,把物品随便放置,就等于诱发犯罪。
训诲造句1、我们要听从你父亲的教训,不可离弃你母亲的训诲。
2、“这是古代中华帝国的常用惩罚,”奥勃良一如既往地训诲道。
3、你当买真理,不可出卖;要买智慧、训诲和聪明。
4、他因不受训诲、就必死亡。又因愚昧过甚、必走差了路。
5、他不听从命令、不领受训诲、不倚靠耶和华、不亲近他的神。
6、她不听从命令,不领受训诲,不倚靠耶和华,不亲近她的神。
7、但伤诸女方当适人,而不渐训诲,不闻妇礼,惧失容他门,取羞宗族。
8、华族的调解人还兼任教育者,训诲争议双方遵纪守法,好好做人。
9、首领为贿赂行审判,祭司为雇价施训诲,先知为银钱行占卜。他们却倚赖耶和华,说,耶和华不是在我们中间吗。
10、你要听劝教,受训诲,使你终久有智慧。
诲盗造句1、美妇悦目,贤妇愉心。慢藏诲盗,冶容诲淫。
2、他常常劝告我们别把手表、戒指随意放置,以免慢藏诲盗。
3、许多非法出版物只求销路,不惜诲淫诲盗,刊载不道德的文字、图片。
4、它能逼迫正人君子诲淫诲盗,也能迫使平凡女人发掘真相。
5、他诲淫诲盗的讲述,仿佛将我引入到了神话世界里。
6、对于那些诲淫诲盗的音像制品,应当坚决取缔。
7、对那些诲盗诲淫的宣传要坚决制止。
8、门不关紧,狗就会进来;慢藏诲盗。
9、诲淫诲盗为历代社会所反对,*交易者历来为民众所鄙视。
10、古人云“慢藏诲盗,冶容诲淫”,意思是收藏财物不慎,等于叫人来偷,女子打扮得过于妖艳,无异于引诱人来调戏自己。
谆谆教诲造句1、老师的谆谆教诲,像一股暖流,流进她那早已枯竭的心田。
2、忘不了你的谆谆教诲,忘不了你的善意责备,忘不了你的辛苦劳累,忘不了你的热血腾沸。亲爱的老师,教师节即将到位,祝你幸福成对,快乐翻倍!
3、敬爱的老师,您的谆谆教诲如春风,似瑞雨,永铭我心。愿我这小溪的音乐,永远在您深邃的山谷中回响。
4、敬爱的老师,您的谆谆教诲如春风,似瑞雨,永铭我心。我虔诚地祝福您:康乐、如意!
5、敬爱的老师,您的谆谆教诲如春风,似瑞雨,永铭我心!
6、你的谆谆教诲牢记心房,你的苦口婆心念念不忘,望子成龙是你的梦想,盼铁成钢是你的愿望。为子女奔波劳忙,父亲节祝你安康!
7、老师的谆谆教诲,我将刻骨铭心,永志不忘。
8、风景如画的校园,谆谆教诲的老师,朝夕相处的同学,六年来无时无刻不陪伴着我们的事物即将离开我们,一想到这里,恋恋不舍的感情油然而生……
9、亲爱的老师,您的谆谆教诲让学生受益终生,忙碌了一年,您的节日又到了,祝您身体健康,天天快乐。
10、对于师长的谆谆教诲,我们千万不能当作是马耳东风,而必须要牢记在心。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造句1、学而不厌是我人生的乐趣,诲人不倦是我事业的追求。
2、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桃李芬芳,其乐亦融融.祝福您,节日愉快!
3、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於我哉?
4、孔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5、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治学修身,舍已为人。
6、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教书育人,真抓实干。
7、不耻下问,知错则改,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8、节食少求,多笑少愁,排除杂念,逍遥自由。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9、这位老师师德高尚,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诲人不倦,虚怀若谷。
10、这位老师师德高尚,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虚怀若谷。
神喻造句1、他借巫女比悠提娅之体降临人间,并在“大地之脐”前传授神喻。
2、不合常理的事往往是神喻,而在闪电没劈在我们头上之前,我们都天真地以为是独一无二的女主角,山河为我而改变。
3、在之前的比赛中,那八只脚的神喻正确地言中德国队将战胜同在D组的加纳和澳大利亚队。
4、起初,神喻示仲哀天皇征讨新罗,说那里多产金银珠宝,只要好好祭祀自己,就能让新罗臣服。
5、她的父亲非常沮丧,向阿波罗的神喻祈求办法。
6、在很久以前,这里的能工巧匠挥凿向石、剔地平铲、浓墨重彩,将战与猎的韵律、神喻天兆的意境、人间善恶的黑白,虔诚地体现于方尺之间。
7、周武王认为这是上天神喻是好兆头,才敢确定大动干戈。
8、今天,我们要根据上苍的神喻,解除与商王的契约。
9、他的声音从竖井下升起,如同天启神喻。
10、作者写花而让读者闻到现代生活的气息,除了这用古喻今、以神喻人的手法外,还用直面现实的手法。
喻世造句1、展览分“治国”、“修身”和“喻世”三部分,所有作品均是***总*记在各种场合讲话时引用的经典名言,据了解,这是我国首次以此为题材的书法展。
2、此篇序文,先是与“老僧”对话,最后拿“老僧”说话,借物喻世。
3、此签以管鲍分金,来劝喻世人不要因利忘义。
4、"南柯一梦"比喻世间荣华富贵不过是一场空梦。
5、“辞官居草庐著郁离,喻世讽元政称绝作;顺时佐明君定大计,驱胡光汉业为帝师”,足以概括刘基的一生。
6、生活的敏感浸透到生活的隐喻中,往往让人失去语言的表达能力,这就是为什么尽管对生活的隐喻世界有所感的人并不少,而叙事作家却不多。讲故事需要一种运用语言表达对生命中的微妙音色的感受、突破生活的表征言语织体的能力。生活在言语中,人人都在言语中生活。叙事家是那种能够反向运用语言、进入形而上的文字世界的人。刘小枫
7、南京大屠杀纪念馆里有一副喻世对联是这样写的,上联:将挟仇更化有情,人类开明之举。
8、白族“三道茶”,借茶喻世,将饮茶与茶艺、人生融为一体,茶道中饱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
9、与周先生观点相似的还有喻世国际日本古董店的胡峰。
10、上海收藏协会副会长、上海拍卖行副总经理陈克涛介绍,自古以来,扇子便与喻世言情有不解之缘,成为身份身价的体现。
换喻造句1、在某方面,它又是一个换喻的符号象徵满足的模式,我们不妨这样说。在此,我们立刻被引导到钱箱及守财奴的辩证法。
2、换喻和隐喻一样,是认知的重要手段,因其普遍性,对于词义的衍生有着重要的贡献。
3、另一方面在小说文本中,它还分别表现为隐喻过程的象征性和换喻过程的写实性。
4、一方面,英汉语都遵循同一换喻原则:通过情感的生理、心理或行为反应来表达情感。
5、本文从自然语言处理的角度,综述了国内外对隐喻和换喻的计算方法。
6、再次,本文在概念合成理论框架内对英汉名动转用换喻现象作了对比认知研究。
7、本文从结构、功能和运作机制等角度对隐喻和换喻进行分析。
8、对于隐喻本身的界定,厘清隐喻与明喻、换喻的内涵,探寻隐喻与真、思、美之间的关系,是展开博尔赫斯诗歌隐喻研究的理论前提。
9、通过收集和分析数据,本文发现中文中也是通过隐喻和换喻来认识“喜”的。
10、换喻和提喻是英语常用的修辞手法,二者既有区别,也有一定的联系。
晓喻造句1、红军沈毅力的后代沈晓喻先生闻讯,特地前来参观其父留下的遗物,并向藏家表示感谢。
2、边晓喻也认同风投的青睐能够帮助网贷平台迅速做大做强,不过也有所担忧。
3、近年来,立白以“洁白不伤手”的广告晓喻全国,洗衣粉、洗洁精等产品长期稳居销量榜首。
4、然为日一多,书生之论实又精警过人,一力晓喻,终使智禅师自己萌生了不敢坚持己见的念头[小学生网]。
5、据说,在金津岛登陆时,岛上的日本人望见赵良弼的船只就准备举刀来攻,赵良弼一行迅速登岸,用日本话对他们晓喻旨意,这才稳住了躁动的岛人。
6、s荷兰定居者将跳绳带到美国,并由移居新阿姆斯特丹的英国居民记录成文。很快,晓喻纽约。
7、教导互助合群的理念,培养宽厚待人的心性,晓喻见贤思齐,知恩报恩的道理。
8、临行前为晓喻赣南各县父老乡亲,兴立学社而颁布文告。
9、一桩可靠的婚姻向流苏晓喻了更广大的人生的不可靠。
10、应该按照公务招待费用超标的数额大小,明确相应的惩处,并晓喻公众。
训喻造句1、频繁的“编者按”和训喻式的结尾便是这种语体重要的外在表现。
2、“改变世界”不只是今年国际青年日的主题,而且是一条激励各个时代青年人的训喻。
3、李泌和李晟日后都是王朝的擎天玉柱架海金梁,但在乱世尚未降临之前,两位少年仍在玉真公主府其师的训喻之下刻苦用功,勇猛精进。
4、该母题本质上看是以暴抗暴,以恶制恶观念的一个直观形象的处理方法,其实,也体现了佛教对于以惩戒训喻的重要方式。
5、彦光训喻而遣之,后改过励行,卒为善士。
6、白天出门一打听,郡守果然派人到处张贴告示,训喻百姓们要安分守法,不得集结成帮。
7、大祭师,我们遵从您的训喻,白天从没出去过,可是他。
8、
9、
10、
凿壁文学网
本站所有资源文件均出自网络,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如有侵犯你的版权,请通知我们,本站将立即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