凿壁文学网

孰计的意思

词语孰计
解释【意思解释】1.仔细谋算;周密考虑。 2.指周密的考虑。
组成 - -
拼音 [shú]  [jì] 
单字 [孰]:孰 (会意。小篆字形。左上是享”,左下是羊”,表示食物是羊肉;右边是乵”,表示手持∠起来表示手持熟食来吃。本义熟,煮熟) 同本义。熟”的古字 孰,食饪也。--《说文》。字亦作熟。 宰夫胹熊蹯不孰。--《左传·宣公二年》 又如孰烂 通熟”。成熟 寒暑和节,而五谷以时孰。--《荀子·富国》 腥其俎,孰其俎。--《礼记·礼运》 五谷时孰。--《礼记·乐记》 群生而万民殖,五谷孰而草木茂。--《汉书·董仲舒传》 庄稼丰收;五谷有收成 夫妇节而天地和,风雨节而五谷孰,衣服节而肌肤和 孰shú谁,哪个,什么~能无惑?名与身~亲?是(这个)可忍,~不可忍?,● 孰shú ㄕㄨˊ◎ 谁,哪个:孰是孰非。◎ 什么:是可忍,孰不可忍?
[计]:计 (会意。从言,从十。言”有数的意思;十”是整数,表示事物成一个数目。数数字,所以有计算的意思。本义算账;总计;计算) 同本义 計,会算也。--《说文》 计数刚柔也,轻重也,大小也,实虚也,远近也,多少也,谓之计数。--《管子·七发》 学书计。--《礼记·内则》 命农计耦耕事。--《礼记·月令》 计亿事。--《国语·郑语》。注算也。” 计日而待。--诸葛亮《出师表》 计日以还。--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而计其长。--明·魏学洢《核舟记》 蹄躰各千计。--《聊斋志异·促织》 计jì ⒈算,算帐,核算~算。共~。~日程功。 ⒉测量或检算度数、时间等的仪表温度~。记时~。 ⒊谋略,策略~谋。~策。~巧。妙~。奇~。 ⒋谋划,盘算~划。~出万全。父母之爱子,则为之~深远。 ⒌ ①争论,较量跟他~较,没意思。 ②盘算,比较她从不~较个人得失。 ③商量,打算他们~较了半天,也没结果。,● 计(計)jì ㄐㄧˋ◎ 核算:计时。计量(liàog )。
近义词
反义词

孰计相关的词语

孰计造句

孰计相关的成语

此而可忍,孰不可忍这个如能容忍,还有什么不能容忍呢!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旧时指一般人犯错误是难免的。
是可忍,孰不可忍是:这个;孰:那个。如果这个都可以容忍,还有什么不可容忍的呢?意思是绝不能容忍。
将计就计利用对方所用的计策,反过来对付对方。
日计不足,岁计有余每天算下来没有多少,一年算下来就很多了。比喻积少成多。也比喻凡事只要持之以恒,就能有很大收获。
三十六计,走为上计原指无力抵抗敌人,以逃走为上策。指事情已经到了无可奈何的地步,没有别的好办法,只能出走。
不计其数没法计算数目。形容很多。
百计千方想尽或用尽一切办法。
百计千谋想尽或用尽一切办法。同“千方百计”。
百计千心指想尽或用尽一切办法。
不可胜计胜:尽;计:计算。不能全部计算完。形容数量极多。
百谋千计犹千方百计。
百年大计大计:长远的重要的计划。指关系到长远利益的计划或措施。
从长计较犹言从长计议。
从长计议用较长的时间慎重考虑、仔细商量。
楚歌之计指攻心之术。
操奇计赢奇:奇货;赢:盈利。掌握难得的货物,计算盈利。形容商人囤积货物,谋取厚利。
成家立计犹言成家立业。
长计远虑指长远打算。
持久之计持久:持之以久,即长久。长久的打算或谋略。
长久之计计:计划,策略。长远的打算。
才疏计拙指才识疏浅,不善谋算。
东窗计指谋害忠良的阴谋诡计。

孰计相关的成语分类

孰计相关的词语

孙业【意思解释】1.谓专心于学业。孙,通"逊"。
孙敬闭户【意思解释】1.汉人孙敬刻苦读书的故事。
孙孙【意思解释】1.孙儿。多用于爱称。
孙金【意思解释】1.《晋书.孙绰传》:"尝作《天台山赋》,辞致甚工。初成:,以示友人范荣期,云:'卿试掷地,当作金石声也。'"后因以"孙金"作孙绰的别称,亦用以指代文辞工丽的诗文。
孙囡【意思解释】1.方言。孙女儿。
孙山【意思解释】1.宋范公偁《过庭录》:"吴人孙山,滑稽才子也。赴举他郡,乡人托以子偕往。乡人子失意,山缀榜末。先归,乡人问其子得失。山曰:'解名尽处是孙山,贤郎更在孙山外。'"后以孙山作为考末名的代称。名落孙山﹑孙山之外,皆谓不中。
孠息【意思解释】1.延续后代。
属读【意思解释】1.连读。
属辞比事【意思解释】1.亦作"属词比事"。 2.连缀文辞,排比史事。后亦泛指撰文记事。
属车【意思解释】1.帝王出行时的侍从车。秦汉以来,皇帝大驾属车八十一乘,法驾属车三十六乘,分左中右三列行进。 2.借指帝王。
属耳目【意思解释】1.犹注意。
属付【意思解释】1.嘱咐。叮嘱;吩咐。
彡姐【意思解释】1.西羌复姓。见《汉书.冯奉世传》。
室属【意思解释】1.家属。
室迩人遥【意思解释】1.见"室迩人远"。
室迩人遐【意思解释】1.见"室迩人远"。
室庑【意思解释】1.房屋。

孰计相关的成语补全

孰计相关的成语接龙

孰计相关的标签

孰计相关的句子

孰计其他造句

孰是孰非造句1、孰是孰非,真金烈火,让时间来检验!
2、你们俩孰是孰非,泾渭分明,还用得着证明吗?
3、男人们不用苦恼这种孰是孰非的问题。
4、孰是孰非,这个学术性问题毫不影响我们以这些书信作祈祷和灵修用途。
5、耽于权衡举止的孰是孰非,是心智发展受困的表现。
6、我无法评判孰是孰非,但事实就是这样。
7、前后这些年,孰是孰非,多少潮涨潮落,终究不再是同一片海。玄默
8、在这种情况以及其他许多类似情况下,判断孰是孰非已经不仅仅是学术争论的问题。
9、孰是孰非,这里不拟遽下结论。
10、在这场激烈的“口水战”中,孰是孰非,各说各理,至今仍未有定论。
孰知造句1、毛嫱、丽姬,人之所美也;鱼见之深入,鸟见之高飞,麋鹿见之决骤,四者孰知天下之正色哉。
2、孰知鹰的特性,才能让鹰抓住猎物。苏轼
3、夫祸之与福兮,何异纠纆;命不可说兮,孰知其极!
4、木处则惴栗恂惧,猨猴然乎哉?三者孰知正处?民食刍豢,麋鹿食荐,蝍蛆甘带,鸱鸦耆鼠,四者孰知正味?猿猵狙以为雌,麋与鹿交,鳅与鱼游。
5、郑重道;万爱千恩百苦,疼我孰知父母?孩儿不问身世,哀哀父母,生我劬劳。
6、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此两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恶,孰知其故?
7、起早月尚明,微风响庭树。遥钟尽残河,池草盈白露。披衣行空庭,孤禽语平曙。酬措每疏慵,晨光起檐户。孰知愁虑牵,丘壑慕恬素。薄俗擅奸危,皇情感深顾。岁阑贫病侵,幽愤徒朝暮。张宇初
8、高考四计、孰知有益:书写清晰,分点作答;巧躲拦路虎,会杀回马枪;力求准确,欲速不达;转发本条高考贴示,提高临场信心。
9、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也。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
10、民食刍豢,麋鹿食荐,螂蛆甘带,鸱鴉耆鼠,四者孰知正味?猨猵狙以为雌,麋与鹿交,鰌与魚游。
孰能造句1、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你就原谅他这一次吧!
2、其将帅首鼠两端,唯利是视,孰能被坚执锐,长驱深入,系马埋轮,奋不顾命,以先士卒者乎!六也。
3、凡人孰能无过?但人有过,多不自任为过。朕则不然。于闲言中偶有遗忘而误怪他人者。必自任其过、而曰“此朕之误也。”惟其如此使令人等竟至为所感动而自觉不安者有之。大凡能自任过者,大人居多也。
4、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一个人即使曾做过坏事,但回头是岸,只要肯改过,前途仍大有可为。
5、夫众方嘻嘻之中,而独出涕嗟,若举世恬然以趋而独疾首蹙额以为忧,此其非病狂丧心,殆必诚有大苦者隐于其中,而非天下之至仁,其孰能察之?《全集》卷二。
6、“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情感激励在班主任队伍建设中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7、天地常久之道,天下常久之理,非知道者,(源自小学生网)孰能识之?
8、用之则宜从之,从之则弃其所习,逆其所顺,强其所劣,捐其所能,冲冲如也。非天下之至,孰能用之。
9、奇正相生,如循环之无端,孰能穷之。
10、孰能无为,故能使众为也。
孰与造句1、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
2、荆州大小孰与海内?俱应仇疾,谁当先后?若审此数,易於反掌。
3、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
4、将军何不还兵与诸侯为从,约共攻秦,分王其地,南面称孤;此孰与身伏鈇质,妻子为僇乎?
5、望时而待之,孰与应时而使之。荀子
6、浮云未敢凌其上,天下名山孰与其。燕垒生
7、将军何不还兵与诸侯为从,约共攻秦,分王其地,南面称孤;此孰与身伏斧质,妻子为戮乎?
8、忠不背国,勇不逃死,百世门户,宜思后计,孰与仰药自全,则身名俱泰,睿请先驱蝼蚁。
9、王业不偏安,惟坐以待亡,孰与伐之?
10、岁时伏腊犹祠庙,麟阁勋名孰与班?”。
孰若造句1、韩愈说,“与其有誉于前,孰若无毁于其后”,这句话很值得所有的机会主义者们深思。
2、”对于辈份较晚的陈寅恪也表示钦佩,告诫研究生选题切忌空泛过大,“与其大而难成,孰若其小而能精。
3、与其不入援而同归于尽,先后不过数月之间,孰若入援而以正纲常、以笃忠义?纵使百无一成,而死后不自悔于九泉,不诒讥于百世。
4、构千楹而招来宾客,孰若葺数椽之茅,以庇孤寒之士。
5、咱也不指望什么功名利禄了,与其生前有人唱赞歌,不如死后没人骂,“与其有誉于前,孰若无毁于其后”。
6、朕思与其违例潜居,孰若听从其便。
7、俗话说,扬汤止沸,孰若釜底抽薪。
8、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9、我国民曷亦深思,天下之子孰若天子之贵,降其九五之尊,下列干城之选。
10、朕今涕泣以告先庙,抗慨以示师徒,与其苟且图存,贻羞万古,孰若大张鞑伐,一决雌雄。
三十六计,走为上计造句1、情况紧急,三十六计,走为上计,咱们赶快溜呀!
2、现在情况危急,你最好是三十六计,走为上计。
3、所以趁没人注意时,三十六计走为上计,我便一溜烟跑回了爸爸的办公室,坐在沙发上假装没事发生过。
4、事情已经到了无法收拾的局面,你还是三十六计,走为上计为妙。
5、罪行已经败露,他选择了三十六计走为上计。
6、三十六计,走为上计,但走有多种走法,金蝉脱壳为走计之上计。
7、情况不妙,咱们最好还是三十六计,走为上计。
8、女婿比较机灵,一看形势不妙,三十六计,走为上计,溜之大吉。
9、同时,人们又把王敬则的歪曲之词,形成为‘三十六计,走为上计’、‘三十六策,走为上策’、‘三十六着,走为上着’的成语。
10、职场如战场,学习兵法很重要:老板不动你不动,老板欲动你先动,偷闲得摆空城计,承认错误将计就计,下班不要多呆三十六计走为上计!
定计造句1、想到这里,凯星也不禁有些心上心下,只盼妮雅这娇娇公主再发挥一次她的古怪脾气,临时改变她的既定计划,先一步离开去找慕容夜,好叫两个奸鬼空欢喜一场。
2、通过计算提出新疆杨单株耗水量指标及其防护林耗水量指标(小学生网),这为河套灌区制定计划用水方案提供了基础资料。
3、上午过,按照既定计划,我校本部派出了由近各型汽车组成的转运车队,由我院李景波院长带队,驱车公里,亲自赶赴灾区前接伤员。
4、在制定计划时,必须预先考虑和研究下一步的行动措施。不管是成功还是失败,或者只是局部性的成功,都要有预定的应付办法。
5、必然地,本课程将省略许多经济发展制定计画面向,因此并不能提供完整的综论或介绍经济发展实务。
6、创安教育从娃娃抓起,教育主管部门应将创安教育纳入学校德育工作重要内容之一,制定计划周密部署。
7、辅线速度链整定计算既是胎面挤出联动线控制高度协调性的表现,又是控制的难点所在。
8、,甚至未协商即自作决定,例如要将县府税务局并入市府财政局的税捐处,成为二级单位;决定计算机主机房设在税捐处,打算把税务局计算机主机移到税捐处。
9、经过大坝边坡稳定复核和渗流稳定计算,大坝除险加固后水库能发挥应有的效益。
10、办事不认真,无一定计划,无一定方向,敷衍了事,得过且过,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核计造句1、发言人称,为了解决相关的重大议题,包括伊朗核计划和人权问题,“保持沟通渠道的开放”是非常重要的。
2、考核实行量化评分标准,按照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原则,对照考核计分表和实施细则逐项打分,最终进行综合评价,形成考核报告。
3、那林哲打算整整这两个不知道天高地厚的臭小子,心里正在核计怎么整这两个倒霉鬼呢。
4、本老太婆一直囚在这小山村里,身边的同行也不多,有事情想找个人一起核计核计也非常难。
5、在比预定的大小,然后更大的气溶胶计算由凝结核计数器
6、复函认为此一建议“识议宏远”、“洞见症结”,并命李鸿章通盘核计。
7、其实娘俩都明白,家里现在的情况,虽不是穷的不行了,但真的是坐吃山空,满贵也知道,白小娥在卖家里的东西,荷花心里也核计着满贵的婚事,那是需要钱的。
8、小桃转身去取琵琶,心里核计着:傻呀,琵琶拿来了,不就不唱就不大好了嘛。
9、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还有德国一起召开了一次安全理事会议,准备与一个伊朗代表团召开一次有关伊朗核计划的关键性会议。
10、陆欢一核计,让张宝强联系人,就告诉那些大老板,想多买店铺的话,明天上午到烽火酒吧见一面,如果没有想法那就后天和张宝强细谈。
计发造句1、噪声测量仪已由一般的声级计发展到噪声实时分析仪[小学生网]。
2、据工作人员统计,自起,截止至下午,各办卡网点共累计发卡,共充值。
3、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是内部审计发展的最新动向。
4、截至目前,东莞已累计发布企业诚信“红黑榜”次,其中“红榜”企业次,“黑榜”企业次。
5、在研究了国内外辐射高温计发展现状的基础上,通过对燃煤锅炉火焰辐射特性的分析,建立了一种适合测量燃煤锅炉火焰温度的四波长光谱测温模型。
6、因金融海啸,各大企业相继裁减网络工程师,改向民间发包、论件计酬,搭上顺风车的吴家扬获得机会,靠网络设计发一笔小财。
7、在永恒的头发上设计发型,成绩的好坏依赖于专业的知识和科学的剪法。
8、电子地联接设计在欧洲和美国的中心,BDCI已经变得一个一积分一个全世界的设计发电所的一部分,带最新颖的积去符合变更世界需量。
9、据日本媒体报道,日本琦玉县自年末至年初,在入间、狭山、所泽、熊谷市的树林等多处,总计发现死乌鸦。
10、省人社厅发出通知,从明年起,上调企业参保人员因病或非因工死亡后供养直系亲属的救济费计发基数。
计时造句1、活动现场,张士军宣布第三届动漫交易会倒计时启动仪式正式开始,还向芜湖运泰集团负责人颁发了汽车巡游“金钥匙”。
2、你的计时器只是回到我从未输入过这些号码,我从没有按过这些按钮。
3、网费可以选择包月形式,也可以选择计时形式。
4、睡眠计时器模拟时发现,大多数电视。
5、法术计时器:修正法术计时器在现金被触发时无法重新开始计时的问题。
6、用单片机作为计时器在气垫导轨上验证了动量守恒定律,并给出了相应的电路及程序。
7、排练一下你的回答并计时。不要一直说超过钟。
8、客厅内两面墙不齐,设计时将一面短的墙补边和补角,让两面对称,在视觉和空间上都能给人更好的感觉。
9、自动计时报警装置,免去人工计时误差,确保烤版质量。
10、吹制玻璃术发明后,滴漏计时器便开始使用。
凿壁文学网
本站所有资源文件均出自网络,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如有侵犯你的版权,请通知我们,本站将立即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