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诽的意思 | |
词语 | 歡诽 |
解释 | 【意思解释】1.喧哗非议。 |
组成 | 歡 - 诽 - |
拼音 | [āi] [fěi] |
单字 |
[歡]:歡
表示招呼 。如歡,你过来
表示诧异或忽然想起。如歡,他怎么病了!歡,我三点钟还有一场电影呢!
表示不以为然 。如歡,这话可不对呀!
表示答应或同意 。如歡,我就来!
歡ǎi
⒈[歡乃]像声词。船上摇橹声~乃一声山水绿。
⒉见ei。
歡ěi 1.叹词。表示不以为然。
歡āi 1.呵斥。 2.叹息。 3.指叹声。
歡èi 1.应答声;承诺声。,● 歡huān ㄏㄨㄢˉ◎ 见“欢”。 [诽]:诽 (形声。从言,非声。本义背地议论,指责他人) 同本义 诽,谤也。--《说文》。按,放言曰谤,微言曰诽、曰讥。” 诽,明恶也。--《墨子经上》 至于怨诽之多,则固前知其如此也。--宋·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又如;诽怨(责备怨恨);诽议(责难,非议) 毁谤 经诽誉。--《淮南子·本经》 贤者诽。--《吕氏春秋·决胜》 而废格沮诽。--《汉书·食货志》。注谓非上所行。” 赏者有诽焉,不足以劝。--《韩非子·八经》 又如诽诽(众说纷纷的样子);诽章(谤书,谤毁他人的奏章);诽讥(毁谤讥讽); 诽 fěi毁谤,说别人的坏话~议。~谤。不恐于~(恐恐惧)。,● 诽(誹)fěi ㄈㄟˇ◎ 捏造事实,说别人坏话:诽谤。诽章。腹诽心谤。 |
近义词 | |
反义词 |
歡诽相关的词语
- 冯歡弹铗
- 冯歡券
- 冯歡铗
- 冯歡折券
- 歡惊
- 歡嚣
- 歡噪
- 歡扰
- 歡谤
- 歡声
- 歡谑
- 歡设
- 歡讼
- 歡动
- 歡国
- 歡浃
- 歡举
- 歡奋
- 歡头国
- 歡骇
- 诽诽
- 谗诽
- 谤诽
- 诽讟
- 诽议
- 诽誉
- 诽讥
- 诽谤之木
- 诽戏
- 诽谑
- 诽谐
- 诽诮
- 诽语
- 诽訿
- 诽毁
- 诽訾
- 诽诋
- 诽章
- 诽讪
- 诽笑
歡诽造句 |
歡诽相关的成语 | |
诽谤之木 | 诽谤:引以为谏言;木:木牌。在交通要塞竖立木牌,让人们写上谏言。 |
腹诽心谤 | 腹诽:口里不说,心里不满。指心怀不满,暗中发泄。 |
诽誉在俗 |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面从腹诽 | 诽:毁谤。表面顺从,心里不以为然。 |
面谩腹诽 | 指当面欺诳,心怀毁谤。 |
歡诽相关的成语分类
- 梅特林克最有名的成语_词语
- 雪赋中最有名的成语_词语
- 关于广告的成语大全_词语
- 拟声词的成语100_词语
- 关于木的成语大全_词语
- 什么什么有名的成语_词语
- 形容有水和木的成语_词语
- 包含诽字的成语_包含诽字的词语
- 包含谤字的成语_包含谤字的词语
- 关于发泄情绪的成语_词语
- 表达对工作不满的成语_词语
- 对自己生活不满的成语形容_词语
- 形容心里不满而怨恨的成语_词语
- 表示对别人不满的成语形容_词语
- 形容对你不满的成语_词语
- 对生活的不满成语形容_词语
- 形容对别人不满的成语_词语
- 形容心中不满的成语_词语
- 形容别人对你有不满成语_词语
- 形容上古风气的成语_词语
- 形容风气很正的成语是_词语
- 形容公司风气的成语_词语
- 用一个成语形容风气_词语
- 形容一个地方风气好成语_词语
- 形容良好风气的成语句子_词语
- 形容风气建设的成语_词语
- 形容学校风气的成语_词语
- 形容一种流行风气的成语_词语
- 形容公司风气好的成语_词语
- 形容回头是岸的成语_词语
- 以面字开头的成语_词语
- 包含诽字的成语_包含诽字的词语
- 包含诽字的成语_包含诽字的词语
歡诽相关的词语 | |
讙趣 | 【意思解释】1.欢呼趋奉。讙﹐通"欢"。 |
歡说 | 【意思解释】1.喜悦。讙﹐通"欢"。 |
讙舞 | 【意思解释】1.欢呼歌舞。讙﹐通"欢"。 |
讙嘑 | 【意思解释】1.欢呼。讙﹐通"欢"。 |
讙嗷 | 【意思解释】1.见"讙敖"。 |
讙聚 | 【意思解释】1.喧噪相聚。 |
歡传 | 【意思解释】1.众声传说﹐哄传。 |
歡哗 | 【意思解释】1.见"歡哗"。 |
讙咍 | 【意思解释】1.欢笑。讙﹐通"欢"。 |
讙呶 | 【意思解释】1.喧哗叫闹。 |
歡呼 | 【意思解释】1.喧哗呼叫。 2.欢呼。讙﹐通"欢"。 |
讙咋 | 【意思解释】1.大声喧哗。 |
讙言 | 【意思解释】1.谓众口嘈杂地传说。 |
讙迎 | 【意思解释】1.欢乐地迎接。讙﹐通"欢"。 |
讙呀 | 【意思解释】1.指喧闹的琴声。 |
歡朱国 | 【意思解释】1.即讙头国。 |
讙朱 | 【意思解释】1.见"歡朱国"。 |
歡诽相关的成语补全
歡诽相关的成语接龙
歡诽相关的标签
歡诽相关的句子
歡诽其他造句 | |
诽谤之木造句 | 1、古先哲王立诽谤之木,置敢谏之鼓,犹惧不闻过。 2、“古之治天下,朝有进善之旌,诽谤之木,所以通治道而来谏者。 3、正所谓的人生意义,也是人世间的流传了几千年的诽谤之木。 4、在我国历史上,比如,在尧舜时代,尧置“敢谏之鼓”,舜立“诽谤之木”,清代发生过有名的“杨乃武案”等等,就是类似当代信访的相关制度和活动。 5、几千年前的尧舜时代,官方已设置了供人们议政论事的“诽谤之木”。 6、尧设置谏言之鼓,让天下百姓尽其言;立诽谤之木,让天下百姓攻击他的过错。 7、为此,他还在自己的办公室门口设了“敢谏之鼓”和“诽谤之木”。 8、早在远古时代,舜就设立了“敢谏之鼓”和“诽谤之木”,通过这两种方式,来了解自己的缺点和听取采纳别人的意见,终于成为了一位受人爱戴的部落首领。 9、“舜有诽谤之木”,这是《吕氏春秋·自知》明文记载的。 10、按有关典籍的描述,远古时代是“众人不与政,闻君过则诽谤”,“尧有欲谏之鼓,舜有诽谤之木”。 |
腹诽心谤造句 | 1、毕竟袁世凯现在并没有做出背叛共和的事情,我们总不能以腹诽心谤的罪名来反对他吧? 2、有意见就说出来,别把气闷在肚子里,腹诽心谤,于别人丝毫无损,却有损于自己的健康。 3、曹操认为崔琰对他腹诽心谤,于是就把崔琰逮捕、下狱、赐死。 4、有意见就说出来,别把气闷在肚子里,腹诽心谤,于别人丝毫无损,却有损于自己的名声。 5、报复的行为是多种多样,可能是恶语相项,可能是飞短流长、腹诽心谤,也可能是暴力冲突。 6、轻挑的语气,直接就让黄世仁的脸变成了猪肝色,就连他旁边的大学生也腹诽心谤起来:活该,让你喜新厌旧!“***,看我不收拾你!”。 7、 8、 9、 10、 |
诽议造句 | 1、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学会曾一度和政治结合甚密,这一方面也招致了世人的诽议。 2、最是注重儿孙品行,家主不按齿序,只重贤德,如今的当家人李仲显在家族仲字辈便是排行第三,执掌李氏一门十数载,却是稳稳妥妥,从没听过点星诽议。 3、在德国,新议员安吉拉默克尔因建议改变健康系统的财政而饱受诽议。 4、在宗门内肯定是不好动手的,你们这次是公开的比斗,我要是现在去教训石炎一番,必定会惹来无数的诽议。 5、石炎两人一出现,便立马惹来了一阵诽议。 6、邓大人所言极是,立后立诸,当在社稷,皇上不应再拖下去,否则会引来外人诽议。 7、于学士所言极是,其实某也正有此意,只是陛下似乎还在犹豫是否派咱们右军入川,某又不好主动去请战,只怕遭人诽议,所以…… 8、肯定不会,象这种事,很容易无中生有,经你这么一闹,哪个男人在外人的冷嘲热讽诽议之下,都会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当场吃醋受不了。 9、易尔一面色不变心中却恶意的诽议道。 10、庄子著作里,有许多诽议孔子的文章,好在庄子写文章时,孔子已死,而且当时中国又没有关于毁坏名誉的法律。 |
腹诽造句 | 1、腹诽口谤,莫此之甚;不敬不讳,罕与为二。 2、十一娘腹诽着,忙把谨哥儿抱了以前:“谨哥儿是来找娘讲故事的吗?”。 3、钟菀白面从腹诽,硬着头皮钻了进去。 4、毕竟袁世凯现在并没有做出背叛共和的事情,我们总不能以腹诽心谤的罪名来反对他吧? 5、报复的行为是多种多样,可能是恶语相项,可能是飞短流长、腹诽心谤,也可能是暴力冲突。 6、王冲暗自腹诽着,别说之前的王冲不通人情,看王秀才居然能把儿女托付给王麻子夫妇这种人,就知道也是个没眼力价的迂腐措大。 7、偶语者弃市,腹诽者诛,道路以目。 8、有意见就说出来,别把气闷在肚子里,腹诽心谤,于别人丝毫无损,却有损于自己的健康。 9、有意见就说出来,别把气闷在肚子里,腹诽心谤,于别人丝毫无损,却有损于自己的名声。 10、轻挑的语气,直接就让黄世仁的脸变成了猪肝色,就连他旁边的大学生也腹诽心谤起来:活该,让你喜新厌旧!“***,看我不收拾你!”。 |
诽语造句 | 1、总之,已经有好长一段时间没听到什么关于嘲笑他跟何晴儿是男女朋友之类的流言诽语了。 2、我国当代有一名爱国墨客叫伸本,他遭诽语被流放后,有力救济危亡的国家,悲忿过分,因而投江自杀,以生就义。 3、幸亏简临事从容不迫,柔和镇定,好容易才忍受了这些谗言诽语。 4、总而言之,一大堆流言诽语吵得满天飞。 5、而湘潭县的冯爹爹却因为同事之间的几句谣言诽语,蒙面将的老同事陈爹爹打伤。 6、命运的伦泉降落在一户平凡人家,这个村子从那个时候起流传出了一些诽语,是福?是祸?不为人知。 7、身后开始响起流言诽语,顿时飞散开来。 8、一时间流言诽语到处传扬,有的说是因为大肆开发,造成天怒人怨,天神下来处罚来了。 9、我这么推设并非无端诽语,现实的事例早已司空见惯。 10、流言诽语经不起时间考验,时间一久大家看这莫家的“小家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