凿壁文学网

谤嫉的意思

词语谤嫉
解释【意思解释】1.诽谤嫉妒。
组成 - -
拼音 [bànɡ]  [jí] 
单字 [谤]:谤 (形声兼会意。从言,旁声。本义在背后公开地议论或批评某人的短处) 同本义 谤,毁也。--《说文》。按,谤者道人之实,事与诬谮不同。大言曰谤,小言曰诽,曰讥。 厉王虐,国人谤王。--《国语·周语上》 有能谤讥于市朝。--《战国策·齐策》 以致天下怨谤也。--宋·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又如谤书(攻击别人或揭发别人隐私的文书;亦专指《史记》) 诽谤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是故事修而谤兴。--唐·韩愈《原毁》 又如谤言(公开指责他人的话。同 谤 bàng ①公开指责别人的过失厉王虐,国人~王。(《国语·周语上》) ②诽谤~书(诽谤人的信件或书籍)。,● 谤(謗)bàng ㄅㄤˋ◎ 恶意攻击别人,说别人的坏话:谤讥。谤讪。谤议。
[嫉]:嫉 (形声。从女,疾声。本义忌妒才德地位等美好的人) 同本义。泛指忌妒 嫉,妒也。--《广雅》 各兴心而嫉妒。--《楚辞·离骚》 世溷浊而嫉贤兮,好蔽美而称恶。 众女嫉予之娥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 又如嫉诬(因嫉妒而诬告);嫉病(忌妒指责);嫉心(嫉妒之心);嫉毁(嫉妒毁谤) 憎恨 荀卿嫉浊世之政。--《史记·荀卿列传》 屈平既嫉之。--《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又如嫉恶(憎恨邪恶的人。也作疾恶);嫉邪(憎恨邪恶);嫉俗(憎恨不良的社会习俗) 嫉jí ⒈由于别人比自己强而怨恨~妒。妒~。~才。~贤。 ⒉憎恨~(也写作"疾")恶如仇(痛恨坏人坏事,如同仇敌一般)。,● 嫉jí ㄐㄧˉ◎ 因别人比自己好而怨恨:嫉妒。嫉恨。嫉羡。◎ 憎恨:
近义词
反义词

谤嫉相关的词语

谤嫉造句

谤嫉相关的成语

诽谤之木诽谤:引以为谏言;木:木牌。在交通要塞竖立木牌,让人们写上谏言。
腹诽心谤腹诽:口里不说,心里不满。指心怀不满,暗中发泄。
腹非心谤心怀不满,暗中发泄。
飞谋钓谤以流言蜚语阴相攻讦。
飞谋荐谤以流言蜚语阴相攻讦。同“飞谋钓谤”。
谏尸谤屠向尸体劝谏,向屠伯指责杀牲的过失。比喻劝谏无济于事。
使性谤气发脾气;撒气。亦作“使性傍气”。亦作“使性掼气”。
心谤腹非口里不说,心里谴责。指暗地里反对。
薏苡蒙谤比喻被人诬蔑,蒙受冤屈。同“薏苡之谤”。
薏苡之谤比喻被人诬蔑,蒙受冤屈。
妒贤嫉能妒、嫉:因别人好而忌恨。对品德、才能比自己强的人心怀怨恨。
愤世嫉俗愤:憎恶,痛恨;嫉:仇恨,痛恨;世、俗:当时的社会状况。有正义感的人对黑暗的现实社会和不合理的习俗表示愤恨、憎恶。
忿世嫉俗有正义感的人对黑暗的现实社会和不合理的习俗表示愤恨、憎恶。同“愤世嫉俗”。
刚肠嫉恶刚肠:性情刚直;嫉:憎恨。性情刚直,憎恨邪恶。
矜名嫉能矜:夸耀;嫉:嫉妒。夸耀自己的名声而嫉妒贤能。
好善嫉恶崇尚美善,憎恨丑恶。
嫉恶如仇指对坏人坏事如同对仇敌一样憎恨。
嫉恶若仇指对坏人坏事如同对仇敌一样憎恨。同“嫉恶如仇”。
嫉贪如雠对贪污如同对仇敌一样痛恨。
嫉贤傲士嫉妒和轻慢有才德的人。
嫉贤妒能对品德、才能比自己强的人心怀嫉妒。
嫉闲妒能嫉、妒:因别人好而忌恨。对品德、才能比自己强的人心怀怨恨。
人神共嫉人与神都憎恨厌恶。极言民怨之甚。
人神同嫉人与神都憎恨厌恶。极言民怨之甚。同“人神共嫉”。
深恶痛嫉嫉:憎恨。极其厌恶、痛恨。
外巧内嫉外貌乖巧,内心刻忌。犹言口蜜腹剑。

谤嫉相关的成语分类

谤嫉相关的词语

谤伤【意思解释】1.诽谤中伤。
谤怒【意思解释】1.指责。
谤怨【意思解释】1.指责和怨恨。
谤勃【意思解释】1.毁骂和争吵。
谤政【意思解释】1.受到指责的政事。
谤沮【意思解释】1.谤毁。
谤咎【意思解释】1.毁谤和责罪。
谤帖【意思解释】1.毁谤别人的帖子。
谤刺【意思解释】1.毁谤讥刺。
谤忌【意思解释】1.诽谤猜忌。
谤言【意思解释】1.怨恨﹑指责的话。 2.造谣中伤的话。
谤史【意思解释】1.旧时指直书统治者过﹑罪的史书。
谤口【意思解释】1.毁谤人的嘴。
辬华【意思解释】1.斑驳陆离﹐五彩缤纷。
辬白【意思解释】1.头发花白貌。因借指老人。
办护【意思解释】1.料理﹔主持。
办房【意思解释】1.犹茶房。旧指在轮船﹑旅馆等处干杂务的服务人员。

谤嫉相关的成语补全

谤嫉相关的成语接龙

谤嫉相关的标签

谤嫉相关的句子

谤嫉其他造句

弭谤造句1、西周厉王暴虐奢侈,以杀“弭谤”,对批评其过失者,格杀勿论,终使“国人莫敢言”。
2、周厉王之败始于用荣夷公为卿,成于专利,终于弭谤。
3、以仍闻延边诸将不谋方略、不练士卒、结援弭谤、固禄求荣。
4、《国语·周语上》中《召公谏厉王弭谤》说:“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
5、可是不用说也能想象的到,见过最现代的“弭谤”手段,周历王就是做了什么也自然不在话下。
6、当年周厉王弭谤之时,辅佐大臣召公就告诫他,“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
7、“厉王弭谤”的故事仍然以各种各样的版本一遍一遍上演着。
8、“今以本会为保障,苟人人能守会约,则谤因既灭,不弭谤而自弭。
9、根据收录到中学课本的《召公谏厉王弭谤》:厉王虐,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10、首先是以红头文件或行政命令削减或打压舆论的空间,以封堵的方式“弭谤”。
怨谤造句1、刘锡鸿还指控郭嵩焘自己及让小妾学英语、看洋戏是重大罪状,郭嵩焘和英国驻华公使威妥玛谈话是“闭门密语,怨谤国家”,有叛国嫌疑。
2、苟新政府成立,仍用专制之手段,必大失人心之所望,窃意数月之后,执政者必厚集天下之怨谤,而为众矢之的,上下冲突之事,或仍发生于斯时也。
3、一增一删维持平衡的假日设计,相信甫一出台就会引来怨谤。
4、“既然是办公事,就应事事秉公,如果不能尽如人意,必致社会上怨谤丛积,”朱昌琳认为当前环境,并不利于做事,因此婉谢陈宝箴的任命。
5、所以我才叫安哲鲁代理我的职权,他可以凭藉我的名义重整颓风,可是因为我自己不在其位,人民也不致对我怨谤。
6、厉王叫巫师算卦,看谁怨谤,格杀勿论。
7、如此重困民力,真犹如以犬食人,市人苦于虐政,怨谤载道,恨幕府入骨,直呼徳川纲吉以“犬公方”。
8、,所谓的周末王政衰弱,故有变风变雅,所谓的物不平则鸣,都是说的这种怨谤而生歌谣的观点。
9、
10、
诽谤之木造句1、古先哲王立诽谤之木,置敢谏之鼓,犹惧不闻过。
2、“古之治天下,朝有进善之旌,诽谤之木,所以通治道而来谏者。
3、正所谓的人生意义,也是人世间的流传了几千年的诽谤之木。
4、在我国历史上,比如,在尧舜时代,尧置“敢谏之鼓”,舜立“诽谤之木”,清代发生过有名的“杨乃武案”等等,就是类似当代信访的相关制度和活动。
5、几千年前的尧舜时代,官方已设置了供人们议政论事的“诽谤之木”。
6、尧设置谏言之鼓,让天下百姓尽其言;立诽谤之木,让天下百姓攻击他的过错。
7、为此,他还在自己的办公室门口设了“敢谏之鼓”和“诽谤之木”。
8、早在远古时代,舜就设立了“敢谏之鼓”和“诽谤之木”,通过这两种方式,来了解自己的缺点和听取采纳别人的意见,终于成为了一位受人爱戴的部落首领。
9、“舜有诽谤之木”,这是《吕氏春秋·自知》明文记载的。
10、按有关典籍的描述,远古时代是“众人不与政,闻君过则诽谤”,“尧有欲谏之鼓,舜有诽谤之木”。
腹诽心谤造句1、毕竟袁世凯现在并没有做出背叛共和的事情,我们总不能以腹诽心谤的罪名来反对他吧?
2、有意见就说出来,别把气闷在肚子里,腹诽心谤,于别人丝毫无损,却有损于自己的健康。
3、曹操认为崔琰对他腹诽心谤,于是就把崔琰逮捕、下狱、赐死。
4、有意见就说出来,别把气闷在肚子里,腹诽心谤,于别人丝毫无损,却有损于自己的名声。
5、报复的行为是多种多样,可能是恶语相项,可能是飞短流长、腹诽心谤,也可能是暴力冲突。
6、轻挑的语气,直接就让黄世仁的脸变成了猪肝色,就连他旁边的大学生也腹诽心谤起来:活该,让你喜新厌旧!“***,看我不收拾你!”。
7、
8、
9、
10、
毁谤造句1、她的毁谤损害了他的名誉。
2、[新译]北风带来雨水;暗中毁谤人的舌头,使人怒容满面。
3、这些作梦的人,也像他们污秽身体,轻慢主治的,毁谤在尊位的。
4、林前若谢恩而吃、为甚麽因我谢恩的物被人毁谤呢。
5、世界上没有一个永远不被毁谤的人,也没有一个永远被赞叹的人。当你话多的时候,别人要批评你,当你话少的时候,别人要批评你,当你沈默的时候,别人还是要批评你。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人不被批评的。
6、我要求他不再在私下向报馆编辑毁谤我。
7、他毁谤亡人,以谰言玷污其美名,用这种下流手段来达到政治上的成功,使有道德之人甚为沮丧。
8、具体来说,没有自由言论是在司法上禁止毁谤、造谣、淫秽。
9、要毁谤人,不要争竞,乃要谦让宜人,向众人显出十分的温柔。
10、西拿基立的臣仆还有别的话毁谤耶和华神和他仆人希西家。
嫉恶造句1、我们用他自己的话说,他过去生活的态度,一向是嫉恶如仇,遇有邪恶,则“如蝇在食,吐之乃已”。林语堂
2、他勇于献身拼命工作;他酷爱学习如饥似渴;他嫉恶如仇爱恨分明;他不畏艰难挑战病魔。
3、秦简生乃是进士及第开始,为官二十余年,先后任过知县、知州、知府、转运史等地方官,嫉恶如仇,不考虑个人的祸福进退,为平民百姓称颂,使王公贵人害怕。
4、君子从善如流,勇士嫉恶如仇。
5、他嫉恶如仇,却为了一个女子险些堕入魔路。
6、我嫉恶如仇,不要得罪我,要对我好点。
7、呃,一个嫉恶如仇、打遍南城混混无敌手的普通高中生……
8、方教主襟怀坦荡、光明磊落,行侠仗义、扶危济困,嫉恶如仇、心忧天下,师兄心里敬佩不已。
9、出生高贵的敖烈天生乐善好施,嫉恶如仇,而且颇有治国之才,北平在他的治下,人人安居乐业,夜不闭户路不拾遗。
10、俗话说:有仇不报非君子。可俗话又说:冤冤相报何时了。看来我们不仅要有一身嫉恶如仇的胆气,还需要有一颗宽宏大量的心啊。
妒嫉造句1、那些非处女的人妒嫉是处女的人。
2、她们恨蛇,那只是出于同业的妒嫉心。
3、妒嫉往往就是培养爱情的东西。
4、总会发生些情愿与不情愿、知道与不知道、清醒与迷误的那种痛苦与幸福的事儿。但如果心里存在虔诚情感,那么在痛苦中也会得到安宁。否则,便只能在愤怒争吵、妒嫉仇恨、唠唠叨叨中讨活了。泰戈尔
5、他们也许妒嫉他的成功。
6、妒嫉是对别人幸运的一种烦恼。
7、我九分庆幸,一分妒嫉,你们睁开眼就是花的世界,一下子就沉浸在幸福里;我一声祝贺,九声期冀,愿你为后人创造更美的天地!
8、我的子孙,骄傲,贪婪,好色,愤怒,贪食,妒嫉,懒惰,这七宗罪,若你犯了其中三四项,那就不要来天国见我,下地狱去吧。如果你全犯了,好吧,我承认你是我的子孙,我在天国庇佑你。烽火戏诸侯
9、奉承可以用金钱买到,妒嫉却必须努力才能赢得。
10、大妒嫉者,野心炽盛,并以机狡为乐。
嫉忌造句1、原来他知道,他们是由于嫉忌才把他解送来的。
2、也有人落在贪念、嫉忌或渴望被人接受的试探中。
3、要想吸引朋友,须有种种品性。自私、小器、嫉忌,不喜欢成*之美,不乐闻人之誉的人,不能获得朋友。
4、这种嫉忌心理本身,虽和革命的教义吻合,但却也秉承了在君主国革命不可避免的遗教。
5、相反,神对嫉忌和谋杀的行为大表震怒。
6、他惶恐不安,嫉妒万分,然而,他却摆出热情友善的姿态来掩饰不安的嫉忌心理。
7、祖母特别偏爱老大,其他几个当然很嫉忌。
8、自私小器嫉忌不喜欢成*之美不乐闻人之誉的人不能获得朋友。
9、
10、
嫉羡造句1、南宫朗则被嫉羡的眼神暗杀了千百回!南宫朗一脸的无赖,他万万想不到,南宫姐妹还有如此大的魅力。
2、慕容云霜面上动容,身形一震,深幽的眼中是嫉羡又是挣扎,他愿放弃半壁江山,只得心爱之人。
3、睡眠这东西是穷人的法宝,富人常常在此嫉羡不已。它并不听命于任何人的。夜神为它开启了天堂之门,它随心所欲,一意孤行,谁召唤它,它全然不顾,反倒去敲打那些并不在等它的人们的门扉。大仲马
4、也难怪普通武者要嫉羡八大世家子弟。
5、作为一个女人,莫清有着令绝大多数同类为之嫉羡不已的生理资本。
6、寒令漠然地任凭礼娘为她梳妆打扮,麻木地听着女友嫉羡的祝福。
7、还是粗野男子的声音,言语中带着一丝嫉羡。
8、此时,另一名看门少女手中青剑抖了一抖,便是略带嫉羡的目光说道。
9、这个胡人能在仕途上一升再升,惹人嫉羡,自有他的独特本领。
10、两人一对上眼的时候习惯性地又将周围的人当成了透明,对投来的嫉羡的,咬牙的,愤怒的还有关切的目光统统无视。
嫉羡造句1、睡眠这东西是穷人的法宝,富人常常在此嫉羡不已。它并不听命于任何人的。夜神为它开启了天堂之门,它随心所欲,一意孤行,谁召唤它,它全然不顾,反倒去敲打那些并不在等它的人们的门扉。大仲马
2、当我听一对夫妇夸口说他们从未争吵过时,我没有嫉羡却有怀疑。
3、作为一个女人,莫清有着令绝大多数同类为之嫉羡不已的生理资本。
4、也难怪普通武者要嫉羡八大世家子弟。
5、南宫朗则被嫉羡的眼神暗杀了千百回!南宫朗一脸的无赖,他万万想不到,南宫姐妹还有如此大的魅力。
6、还是粗野男子的声音,言语中带着一丝嫉羡。
7、此时,另一名看门少女手中青剑抖了一抖,便是略带嫉羡的目光说道。
8、寒令漠然地任凭礼娘为她梳妆打扮,麻木地听着女友嫉羡的祝福。
9、这个胡人能在仕途上一升再升,惹人嫉羡,自有他的独特本领。
10、慕容云霜面上动容,身形一震,深幽的眼中是嫉羡又是挣扎,他愿放弃半壁江山,只得心爱之人。
凿壁文学网
本站所有资源文件均出自网络,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如有侵犯你的版权,请通知我们,本站将立即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