凿壁文学网

谤怒的意思

词语谤怒
解释【意思解释】1.指责。
组成 - -
拼音 [bànɡ]  [nù] 
单字 [谤]:谤 (形声兼会意。从言,旁声。本义在背后公开地议论或批评某人的短处) 同本义 谤,毁也。--《说文》。按,谤者道人之实,事与诬谮不同。大言曰谤,小言曰诽,曰讥。 厉王虐,国人谤王。--《国语·周语上》 有能谤讥于市朝。--《战国策·齐策》 以致天下怨谤也。--宋·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又如谤书(攻击别人或揭发别人隐私的文书;亦专指《史记》) 诽谤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是故事修而谤兴。--唐·韩愈《原毁》 又如谤言(公开指责他人的话。同 谤 bàng ①公开指责别人的过失厉王虐,国人~王。(《国语·周语上》) ②诽谤~书(诽谤人的信件或书籍)。,● 谤(謗)bàng ㄅㄤˋ◎ 恶意攻击别人,说别人的坏话:谤讥。谤讪。谤议。
[怒]:怒〈动〉 (形声。从心,奴声。本义发怒,明显地表形于外的生气) 同本义 怒,恚也。--《说文》 怨而不怒。--《国语·周语》 薄言往愬,逢彼之怒。--《诗·邶风·柏舟》 驴不胜怒。--唐·柳宗元《三戒》 吏呼一何怒。--唐·杜甫《石壕吏》 王怒。--晋·干宝《搜神记》 又 瞋目大怒。 又如怒烘烘(怒哄哄,怒叿叿,怒吽吽。怒气冲冲的样子);怒恶(噆怒,发恨);怒心(愤怒之心);怒忿(气愤);怒恚(愤怒);怒猊(愤怒的狮子);怒恼(恼怒);怒愤(愤怒);怒噪(愤怒 喧哗) 谴责 若不可教,而后怒之。--《礼记·内则 怒nù ⒈生气,气愤~责。大~。愤~。忿~。~不可遏。 ⒉气势强盛~吼。~潮。鲜花~放。 ⒊,● 怒nù ㄋㄨˋ◎ 生气,气愤:怒色。怒视。怒叱。
近义词
反义词

谤怒相关的词语

谤怒造句

谤怒相关的成语

诽谤之木诽谤:引以为谏言;木:木牌。在交通要塞竖立木牌,让人们写上谏言。
腹诽心谤腹诽:口里不说,心里不满。指心怀不满,暗中发泄。
腹非心谤心怀不满,暗中发泄。
飞谋钓谤以流言蜚语阴相攻讦。
飞谋荐谤以流言蜚语阴相攻讦。同“飞谋钓谤”。
谏尸谤屠向尸体劝谏,向屠伯指责杀牲的过失。比喻劝谏无济于事。
使性谤气发脾气;撒气。亦作“使性傍气”。亦作“使性掼气”。
心谤腹非口里不说,心里谴责。指暗地里反对。
薏苡蒙谤比喻被人诬蔑,蒙受冤屈。同“薏苡之谤”。
薏苡之谤比喻被人诬蔑,蒙受冤屈。
勃然大怒勃然:突然。突然变脸大发脾气。
冲冠发怒形容极为愤怒。
冲冠怒发形容极为愤怒。
藏怒宿怨藏、宿:存留。把愤怒和怨恨藏留在心里。指心怀怨恨,久久难消。
春笋怒发春天的竹笋迅速茂盛地生长。比喻好事层出不穷地产生。
东怒西怨比喻迁怒于人。
东怨西怒指任意指责别人。
发怒穿冠毛发竖起的样子。形容极度愤怒。同“发上冲冠”。
发怒冲冠形容极度愤怒。同“发上冲冠”。
敢怒而不敢言心里愤怒而嘴上不敢说。指慑于威胁,胸中愤怒不敢吐露。
敢怒敢言敢于愤怒,又敢于说出来。
横眉怒目耸起眉毛,瞪大眼睛。形容怒视的样子。
横眉怒视犹言横眉努目。形容怒目相视,态度凶狠的样子。
赫然而怒形容大怒。火冒三丈的样子。
狂风怒号怒:愤怒,发怒;号:号叫。大风刮得像发怒一样号叫。
鲸波怒浪犹言惊涛骇浪。比喻险恶的环境或尖锐激烈的斗争。
惊风怒涛比喻生活中的艰辛险恶。
金刚怒目怒目:睁大眼睛,眼珠突出。形容面目威猛可畏。
惊涛怒浪汹涌吓人的浪涛。比喻险恶的环境或尖锐激烈的斗争。同“惊涛骇浪”。
积羞成怒犹恼羞成怒。指羞愧至极,转生愤怒。

谤怒相关的成语分类

谤怒相关的词语

谤怨【意思解释】1.指责和怨恨。
谤勃【意思解释】1.毁骂和争吵。
谤政【意思解释】1.受到指责的政事。
谤沮【意思解释】1.谤毁。
谤咎【意思解释】1.毁谤和责罪。
谤帖【意思解释】1.毁谤别人的帖子。
谤刺【意思解释】1.毁谤讥刺。
谤忌【意思解释】1.诽谤猜忌。
谤言【意思解释】1.怨恨﹑指责的话。 2.造谣中伤的话。
谤史【意思解释】1.旧时指直书统治者过﹑罪的史书。
谤口【意思解释】1.毁谤人的嘴。
辬华【意思解释】1.斑驳陆离﹐五彩缤纷。
辬白【意思解释】1.头发花白貌。因借指老人。
办护【意思解释】1.料理﹔主持。
办房【意思解释】1.犹茶房。旧指在轮船﹑旅馆等处干杂务的服务人员。
办治【意思解释】1.谓治政有方。 2.指事情办成﹐办好。
办具【意思解释】1.备办。

谤怒相关的成语补全

谤怒相关的成语接龙

谤怒相关的标签

谤怒相关的句子

谤怒其他造句

弭谤造句1、西周厉王暴虐奢侈,以杀“弭谤”,对批评其过失者,格杀勿论,终使“国人莫敢言”。
2、周厉王之败始于用荣夷公为卿,成于专利,终于弭谤。
3、以仍闻延边诸将不谋方略、不练士卒、结援弭谤、固禄求荣。
4、《国语·周语上》中《召公谏厉王弭谤》说:“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
5、可是不用说也能想象的到,见过最现代的“弭谤”手段,周历王就是做了什么也自然不在话下。
6、当年周厉王弭谤之时,辅佐大臣召公就告诫他,“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
7、“厉王弭谤”的故事仍然以各种各样的版本一遍一遍上演着。
8、“今以本会为保障,苟人人能守会约,则谤因既灭,不弭谤而自弭。
9、根据收录到中学课本的《召公谏厉王弭谤》:厉王虐,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10、首先是以红头文件或行政命令削减或打压舆论的空间,以封堵的方式“弭谤”。
怨谤造句1、刘锡鸿还指控郭嵩焘自己及让小妾学英语、看洋戏是重大罪状,郭嵩焘和英国驻华公使威妥玛谈话是“闭门密语,怨谤国家”,有叛国嫌疑。
2、苟新政府成立,仍用专制之手段,必大失人心之所望,窃意数月之后,执政者必厚集天下之怨谤,而为众矢之的,上下冲突之事,或仍发生于斯时也。
3、一增一删维持平衡的假日设计,相信甫一出台就会引来怨谤。
4、“既然是办公事,就应事事秉公,如果不能尽如人意,必致社会上怨谤丛积,”朱昌琳认为当前环境,并不利于做事,因此婉谢陈宝箴的任命。
5、所以我才叫安哲鲁代理我的职权,他可以凭藉我的名义重整颓风,可是因为我自己不在其位,人民也不致对我怨谤。
6、厉王叫巫师算卦,看谁怨谤,格杀勿论。
7、如此重困民力,真犹如以犬食人,市人苦于虐政,怨谤载道,恨幕府入骨,直呼徳川纲吉以“犬公方”。
8、,所谓的周末王政衰弱,故有变风变雅,所谓的物不平则鸣,都是说的这种怨谤而生歌谣的观点。
9、
10、
诽谤之木造句1、古先哲王立诽谤之木,置敢谏之鼓,犹惧不闻过。
2、“古之治天下,朝有进善之旌,诽谤之木,所以通治道而来谏者。
3、正所谓的人生意义,也是人世间的流传了几千年的诽谤之木。
4、在我国历史上,比如,在尧舜时代,尧置“敢谏之鼓”,舜立“诽谤之木”,清代发生过有名的“杨乃武案”等等,就是类似当代信访的相关制度和活动。
5、几千年前的尧舜时代,官方已设置了供人们议政论事的“诽谤之木”。
6、尧设置谏言之鼓,让天下百姓尽其言;立诽谤之木,让天下百姓攻击他的过错。
7、为此,他还在自己的办公室门口设了“敢谏之鼓”和“诽谤之木”。
8、早在远古时代,舜就设立了“敢谏之鼓”和“诽谤之木”,通过这两种方式,来了解自己的缺点和听取采纳别人的意见,终于成为了一位受人爱戴的部落首领。
9、“舜有诽谤之木”,这是《吕氏春秋·自知》明文记载的。
10、按有关典籍的描述,远古时代是“众人不与政,闻君过则诽谤”,“尧有欲谏之鼓,舜有诽谤之木”。
腹诽心谤造句1、毕竟袁世凯现在并没有做出背叛共和的事情,我们总不能以腹诽心谤的罪名来反对他吧?
2、有意见就说出来,别把气闷在肚子里,腹诽心谤,于别人丝毫无损,却有损于自己的健康。
3、曹操认为崔琰对他腹诽心谤,于是就把崔琰逮捕、下狱、赐死。
4、有意见就说出来,别把气闷在肚子里,腹诽心谤,于别人丝毫无损,却有损于自己的名声。
5、报复的行为是多种多样,可能是恶语相项,可能是飞短流长、腹诽心谤,也可能是暴力冲突。
6、轻挑的语气,直接就让黄世仁的脸变成了猪肝色,就连他旁边的大学生也腹诽心谤起来:活该,让你喜新厌旧!“***,看我不收拾你!”。
7、
8、
9、
10、
毁谤造句1、她的毁谤损害了他的名誉。
2、[新译]北风带来雨水;暗中毁谤人的舌头,使人怒容满面。
3、这些作梦的人,也像他们污秽身体,轻慢主治的,毁谤在尊位的。
4、林前若谢恩而吃、为甚麽因我谢恩的物被人毁谤呢。
5、世界上没有一个永远不被毁谤的人,也没有一个永远被赞叹的人。当你话多的时候,别人要批评你,当你话少的时候,别人要批评你,当你沈默的时候,别人还是要批评你。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人不被批评的。
6、我要求他不再在私下向报馆编辑毁谤我。
7、他毁谤亡人,以谰言玷污其美名,用这种下流手段来达到政治上的成功,使有道德之人甚为沮丧。
8、具体来说,没有自由言论是在司法上禁止毁谤、造谣、淫秽。
9、要毁谤人,不要争竞,乃要谦让宜人,向众人显出十分的温柔。
10、西拿基立的臣仆还有别的话毁谤耶和华神和他仆人希西家。
怒色造句1、出乎张阔等人意料的,黑龙没有任何怒色,反而和颜悦色的望着陈墨问道:“怎么讲?”。
2、使他惊奇的是他发现琪妮的脸上现出了怒色。
3、项梁才知道自己是被戏耍了,脸上颇有怒色,正要拂衣而去。
4、可过来一会儿,老天爷也像个调皮的孩子似的,收起了怒色,又喜笑颜开起来了。
5、正想问他山路该如何走,冲赶羊的疾言怒色道:“赶羊的,到东华山怎么走?”。
6、他们注意到那个老师在听到他们的谈话之后脸上已经布满怒色。
7、他因受扰而难掩怒色。
8、武逍遥摸着下巴,目光闪烁着邪魅,来时脸上怒色足以吓死小猫小狗,回时春风满面,脸上桃花朵朵开。
9、叶豪苦笑着冲李湘点了点头,随即往前一步挡在她俩身前,脸色一变,疾言怒色道,“左威,不想再跟你玩了!让开!”。
10、年底妻子对妻管严的丈夫说:给你,去买十斤鸡蛋,五斤肉,再稍点毛尖茶来。丈夫未动,妻有怒色,催快点。夫揶揄道:五年前正好,现在要加倍。
微怒造句1、羡慕有之、嫉妒有之,蔑视有之,众口纷纭,声音极低,怒放虽听不全,但能猜出七八分,心里微怒,但惦记二女,暂时没有细想。
2、而凌云这时还没有走远,这些刺耳的话语自然一字不落的清晰传到他的耳朵里,让他心头微怒。
3、把自己的沮丧分个级,从微怒,极度恐慌或暴怒。
4、看着冰那一脸卖关子的表情,蓝凰虽然脸上有些微怒,但却遮掩不住双眼中流露出的欣喜。
5、坐在身边政治课代表章慕容,有些奇怪,微怒道:季缘,你笑什么。
6、林总厨却有点微怒地盯着这只酱鸭,分明是在表示这还不完全合格。
7、龙飞看虎啸有些冷冷微怒的样子,心急如火的对着虎啸说道。
8、刘苏对着那个保镖显得很不满的训责了一句,脸上露出微怒的样子。
9、
10、
怒叱造句1、闻言,秦林连忙将自己独闯神武门,怒叱大皇子,喝毒酒的事情简单给秦中山说了一遍。
2、翌日,大地还被黑暗笼罩之时,一道怒叱响彻在整个杂学院中。
3、神怒叱曰:“悍妇乃敢伤我吏!速受杖。
4、只听两声怒叱,一颗明珠电射而来,放射出湖蓝色的光芒,将男子护在其中。
5、未等紫烟说完,太乌真人脸色一变,怒叱道。
6、也未待凤天傲回答,他身旁那性格暴烈的凤云却是回头一声怒叱:“谁?到底谁是奸细?”。
7、应春香与罗敏等四人受那袁师伯怒叱,刚一冲近光刃,突然间呼吸困难,手足无力,所有的速度与力量在这一刻都化成了零。
8、而季马刚迈步没走几步,便听到一道熟悉的清脆怒叱声从不远处传来:“给我滚开,我对你没兴趣!”。
9、一位身穿白衣,英姿勃勃的男子起身,怒叱王禹。
10、华贵人怒叱着,可是这会儿刘安双眼通红,哪里听得进去。小学生网
息怒造句1、旱魅才息怒,龙王又逞威,泥流千里泻,风雨满天飞。青鸟无眠处,白鸥夜不归。人间多动荡,百姓最悲催。李暮寒
2、元宵节,老虎想吃汤圆,动物们都不会搓。老虎大发雷霆!狐狸灵机一动:大王息怒,我想到一个专业的。虎:谁?狐:屎壳郎!呵呵,愿你元宵节开心一笑!
3、请息怒,他不是有意要侮辱你的儿子。
4、最后那个太阳一看大事不妙,连忙认罪求饶,羿才息怒收弓,命令这个太阳今后按时起落,好好儿为老百姓造福。
5、【快速息怒的小方法】降低音量和语速;闭上眼睛,可以快速浇灭怒火;转转脖子,放松心情,缓解僵硬;拥抱你自己,用双臂交叉紧紧拥抱自己一下;闻闻植物,靠近健康的绿色植物深呼吸;住:冲动是魔鬼!
6、阿弥陀佛!罪过!罪过!五蕴伤身,杀戒一开,阿鼻地狱待君来,施主还望息怒!
7、岳父息怒,子青知错了,但有一点子青发誓,护商队绝无半点不臣之心,还望岳父明察。
8、世伯息怒!圣上的上一道圣旨有提到,让世伯带着玄霸前去面圣。
9、大人息怒,此时不一定是羽灵军做的,也许是故意冒名顶替。
10、三法王冷不防教主大发雷霆,惊得走三魂,失七魄,扑通一声,俱都跪地,惶惧道:“属下无能,恳请圣教主息怒,准许属下立功赎罪。
易怒造句1、长年饮酒令钱远恒冲动易怒,并从其供述中查见钱远恒在作案过程中存在幻听、幻视、关系妄想、被害妄想等精*病症状。
2、研究还发现,家庭背景在个人处理愤怒的问题上骑着某种作用。易怒的人通常来自不和睦的、混乱的且不善于情感交流的家庭。
3、溥仪成为伪满洲执政府的傀儡后,她狂躁易怒嗜毒成瘾甚至与溥仪身边的侍卫私通,开始的冷宫生活,最后在吉林延吉的监狱结束了她悲苦的一生。
4、钠缺乏会影响大脑活动,所以水中毒的早期症状包括易怒、嗜睡等其他精神上的变化。
5、据说他个性急躁易怒,甚至曾经在争执中杀掉他的异母兄弟。
6、现在你看着这一串症状,你可能会想:“等等,我的爱人一点都不抑郁,只是易怒,需要被改变而已。
7、过食肥甘厚腻,吸烟饮酒过度所致阳痿,表现为口苦、心烦易怒、腰痛、会阴胀痛、小便黄。
8、钠的流失会影响大脑活动,所以水中毒的早期症状包括易怒,嗜睡和其他精神变化。
9、早期可有头昏、头痛、失眠、记忆力减退、乏力等神经衰弱症状以及精神改变如胆怯、害羞、易怒等,此外,流涎、口腔炎和齿龈炎也是慢性汞中毒的早期表现。
10、症状为头晕而痛,多烦易怒,目赤耳鸣,不能入眠,治疗选取行间、足窍阴、风池、神门,耳鸣目赤加太阳、翳风。
凿壁文学网
本站所有资源文件均出自网络,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如有侵犯你的版权,请通知我们,本站将立即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