凿壁文学网

陟恪的意思

词语陟恪
解释【意思解释】1.犹登假。谓升天。
组成 - -
拼音 [zhì]  [kè] 
单字 [陟]:陟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阜,从步。左边是山坡,右边是两只向上的脚,表示由低处向高处走。本义由低处向高处走;升;登高) 同本义,与降”相对 陟,登也。--《说文》 陟,陞也。--《尔雅》 陟降庭止。--《诗·周颂·闵予小子》 汝陟帝位。--《虞书》 省幽明以黜陟。--张衡《东京赋》 陟彼崔嵬。--《诗·周南·卷耳》 人陟降大艰。--柳宗元《井铭并序》 又如陟屺(登屺山。比喻思念母亲。屺,无草木的山);陟岵(登岵山。比喻思念父亲。岵,草木繁茂的山) 登程,上路 若升高,必自下;若陟遐,必 陟zhì ⒈登,上~山。 ⒉提升。 陟dé 1.得,应验。,● 陟zhì ㄓˋ◎ 登高:陟山。◎ 晋升,进用:黜陟(指官吏的进退升降)。“陟罚臧否,不宜
[恪]:恪 (形声。从心,各声。本义谨慎、恭敬) 同本义 愙,敬也。--《说文》 敬恪恭俭。--《鲁峻碑》 追存二代三恪之礼。--《孔子庙碑》 恪,恭也。--《字林》 严威俨恪。--《礼记·祭义》 又如恪忠(恭敬忠诚);恪恭(恭敬,恭谨);恪虔(恭敬虔诚);恪敬(谨慎,恭敬) 庄严 容止严恪,须眉甚伟。--汉·应劭《风俗通》 恪守 宜恪守吾言以无负。--《福惠全书》 恪kè谨慎,恭敬~守信义。~守不渝。~遵诺言。,● 恪kè ㄎㄜˋ◎ 恭敬,谨慎:恪遵。恪守。恪慎。
近义词
反义词

陟恪相关的词语

陟恪造句

陟恪相关的成语

陟岵陟屺陟:登、升;岵:有草木的山;屺:无草木的山。指久居在外的人想念父母。
陟岵陟屺陟:登、升;岵:有草木的山;屺:无草木的山。指久居在外的人想念父母。
黜幽陟明指黜退昏愚的官员,晋升贤明的官员。
黜陟幽明指黜退昏愚的官员,晋升贤明的官员。
登山陟岭陟:蹈、踏。即翻山越岭。形容旅途艰辛劳累。
陟罚臧否赏罚褒贬。
陟岵瞻望陟:登、升;岵:有草木的山。指久居在外的人想念父母。
陟罚臧否赏罚褒贬。
陟岵瞻望陟:登、升;岵:有草木的山。指久居在外的人想念父母。
恪守不渝严格遵守,决不改变。
恪守成宪恪守:谨守。谨守既定的法令,毫不通融。

陟恪相关的成语分类

陟恪相关的词语

陟降【意思解释】1.升降﹐上下。《诗.大雅.文王》﹕"文王陟降﹐在帝左右。"朱熹集传﹕"盖以文王之神在天﹐一升一降﹐无时不在上帝之左右﹐是以子孙蒙其福泽﹐而君有天下也。"马瑞辰通释﹕"《集传》之说是也……古者言天及祖宗之默佑﹐皆曰陟降。《敬之》诗曰﹕'无曰高高在上﹐陟降厥土﹐日监在兹。'此言天之陟降也。《闵予小子》诗曰﹕'念兹皇祖﹐陟降庭止。'《访落》诗曰﹕'绍庭上下﹐陟降厥家。'此言祖宗之陟降也。天陟降﹐文王之神亦随天神为陟降。故曰'文王陟降﹐在帝左右'。"后因以为祖宗神灵暗中保佑之义。 2.犹往来。 3.谓中晷影的长短变化。
陟阜【意思解释】1.峻岭。
陟冈【意思解释】1.《诗.魏风.陟岵》﹕"陟彼冈兮﹐瞻望兄兮。"后因以"陟冈"为怀念兄弟之典。
陟岵【意思解释】1.《诗.魏风.陟岵》﹕"陟彼岵兮﹐瞻望父兮。"后因以"陟岵"为思念父亲之典。 2.借指父亲。 3.借指父亲谢世。
陟明【意思解释】1.谓进用贤能。语本《书.舜典》﹕"黜陟幽明。"
陟卓【意思解释】1.远行。
陟里【意思解释】1.即陟厘。
陟屺【意思解释】1.《诗.魏风.陟岵》﹕"陟彼屺兮﹐瞻望母兮。"郑玄笺﹕"此又思母之戒﹐而登屺山而望也。"后因以"陟屺"为思念母亲之典。 2.借指母亲。
陟方【意思解释】1.犹巡狩。天子外出巡视。 2.犹升遐。谓帝王之死。 3.皇帝被俘虏的委婉语。
陟升【意思解释】1.登﹐升登。
阼阶【意思解释】1.东阶。
阼席【意思解释】1.主人的席位。
阻挡【意思解释】1.阻止﹔拦住。
阻险【意思解释】1.亦作"阻崄"。 2.险阻。
阻迟【意思解释】1.推延﹐拖延。
阻鋭【意思解释】1.高而危险。
阻辽【意思解释】1.犹阻远﹐辽隔。

陟恪相关的成语补全

陟恪相关的成语接龙

陟恪相关的标签

陟恪相关的句子

陟恪其他造句

陟罚造句1、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
2、可见,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赏罚不信,则禁令不行,这一法治原则自古到今都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
3、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4、陟罚臧否,本是星君掌管之事,交给星君做主最好不过。
5、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6、城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背后告密者,及为忠善者,宜付云长,论其刑赏,以昭学生平明之治;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7、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治;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8、
9、
10、
陟罚造句1、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
2、可见,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赏罚不信,则禁令不行,这一法治原则自古到今都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
3、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4、陟罚臧否,本是星君掌管之事,交给星君做主最好不过。
5、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6、城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背后告密者,及为忠善者,宜付云长,论其刑赏,以昭学生平明之治;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7、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治;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8、
9、
10、
陟罚造句1、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
2、可见,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赏罚不信,则禁令不行,这一法治原则自古到今都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
3、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4、陟罚臧否,本是星君掌管之事,交给星君做主最好不过。
5、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6、城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背后告密者,及为忠善者,宜付云长,论其刑赏,以昭学生平明之治;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7、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治;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8、
9、
10、
黜陟幽明造句1、“三载考绩,三考黜陟幽明”,“黜退其幽者,升进其明者”,说的就是通过考核对领导干部进行资格筛选。
2、自敷奏以言,明试以功,三载考绩,三考黜陟幽明,始于《舜典》。
3、三载考绩,三考黜陟幽明,庶绩咸熙,分北三苗。
4、爵公侯伯子男,咸爱其民,以黜陟幽明,子养有若父与兄。
5、“黜陟幽明承宣庶绩念念存戴高履厚,权衡淮海镇守名邦时时思利国泽民。
6、惟时亮天功,三载考绩,三考黜陟幽明。
7、爵公侯伯子男,咸爱其民,以黜陟幽明。
8、“立诽谤之木,申命九官,黜陟幽明。
9、黜陟幽明,承宣庶绩,念念存戴高履厚,更须持茹檗尝冰。
10、三载考绩,黜陟幽明,斯则先王之令典,政道之通塞。
黜陟造句1、三载考绩,黜陟幽明,斯则先王之令典,政道之通塞。
2、三载考绩,三考黜陟幽明,庶绩咸熙,分北三苗。
3、清代职方“掌天下舆图,以周知险要,叙功核过以待赏罚黜陟”。
4、“三载考绩,三考黜陟幽明”,“黜退其幽者,升进其明者”,说的就是通过考核对领导干部进行资格筛选。
5、赵启霖着即行革职,以示惩做,朝廷赏罚黜陟,一秉大公。
6、“黜陟幽明承宣庶绩念念存戴高履厚,权衡淮海镇守名邦时时思利国泽民。
7、爵公侯伯子男,咸爱其民,以黜陟幽明。
8、博者不限人数,依序掷骰比色,以定进退黜陟,亦有筹码投注,至终局而分胜负、定输赢。
9、“立诽谤之木,申命九官,黜陟幽明。
10、爵公侯伯子男,咸爱其民,以黜陟幽明,子养有若父与兄。
恪遵造句1、你和徐志摩都是过来人,我希望从今以后你能恪遵妇道,检讨自己的个性和行为,离婚再婚都是你们性格的过失所造成的,希望你们不要一错再错自误误人。
2、也用不着那样害臊,惟有恪遵亲命,静候吉期而已。
3、但同时,我们必须记住历史的训诫,并且恪遵敬爱的华盛顿总统给我们的警告,绝不与外国有任何联盟或瓜葛。
4、大国手门下,只能出二国手;二国手门下,却能出大国手。因大国手的门生,往往恪遵师意,不敢独立思考,故不能大成;而二国手的门生,在老师的基础上,不断前进,往往能青出于蓝。
5、并奉大总统明令,责成教育部督饬办学各员,恪遵迭令,凡学生有轶出范围之举,立予从严制止。
6、恪遵佛陀所制戒律规范,誓不违犯。
7、且此项番地,旧以土牛为界,乾隆年间,复立石碑,例禁綦严,自应恪遵旧章,永昭法守。
8、
9、
10、
凿壁文学网
本站所有资源文件均出自网络,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如有侵犯你的版权,请通知我们,本站将立即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