凿壁文学网

跻陟的意思

词语跻陟
解释【意思解释】1.晋升,升迁。 2.踏进,跨入。
组成 - -
拼音 [jī]  [zhì] 
单字 [跻]:跻 (形声。从足,齐声。本义升,登) 同本义 跻,登也。--《说文》 跻于九陵,勿逐。--《易·震》 跻彼公堂,称彼兕觥。--《诗·豳风·七月》 跻踬连绝。--王褒《洞箫赋》 又如跻踬(或上或下);跻览(登高眺望);跻险(登上高险处);跻登(攀登;登上);跻峰造极(登上山峰绝顶) 达到 晋升 大事于大庙,跻僖公,逆祀也。--《左传·文公二年》 又如跻陟(晋升,升迁);跻升(升迁) 下坠 今尔无指告予颠跻。--《书·微子》 跻(躴)jī升,登~彼公堂。,● 跻(躋)jī ㄐㄧˉ◎ 登,上升:跻于世界先进之列。跻身。跻攀。<
[陟]:陟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阜,从步。左边是山坡,右边是两只向上的脚,表示由低处向高处走。本义由低处向高处走;升;登高) 同本义,与降”相对 陟,登也。--《说文》 陟,陞也。--《尔雅》 陟降庭止。--《诗·周颂·闵予小子》 汝陟帝位。--《虞书》 省幽明以黜陟。--张衡《东京赋》 陟彼崔嵬。--《诗·周南·卷耳》 人陟降大艰。--柳宗元《井铭并序》 又如陟屺(登屺山。比喻思念母亲。屺,无草木的山);陟岵(登岵山。比喻思念父亲。岵,草木繁茂的山) 登程,上路 若升高,必自下;若陟遐,必 陟zhì ⒈登,上~山。 ⒉提升。 陟dé 1.得,应验。,● 陟zhì ㄓˋ◎ 登高:陟山。◎ 晋升,进用:黜陟(指官吏的进退升降)。“陟罚臧否,不宜
近义词
反义词

跻陟相关的词语

跻陟造句

跻陟相关的成语

跻峰造极指登上山峰绝顶。
陟岵陟屺陟:登、升;岵:有草木的山;屺:无草木的山。指久居在外的人想念父母。
陟岵陟屺陟:登、升;岵:有草木的山;屺:无草木的山。指久居在外的人想念父母。
黜幽陟明指黜退昏愚的官员,晋升贤明的官员。
黜陟幽明指黜退昏愚的官员,晋升贤明的官员。
登山陟岭陟:蹈、踏。即翻山越岭。形容旅途艰辛劳累。
陟罚臧否赏罚褒贬。
陟岵瞻望陟:登、升;岵:有草木的山。指久居在外的人想念父母。
陟罚臧否赏罚褒贬。
陟岵瞻望陟:登、升;岵:有草木的山。指久居在外的人想念父母。

跻陟相关的成语分类

跻陟相关的词语

跻升【意思解释】1.见"跻升"。
蹻蹻【意思解释】1.骄慢貌。 2.壮武貌。
蹶弩【意思解释】1.用脚踏发射的弩弓。 2.用脚踏强弩而发箭。
蹶拔【意思解释】1.掘取;拔出。
蹶劣【意思解释】1.疾起貌。
蹶穴【意思解释】1.亦作"蹷穴"。 2.掘洞穴。
蹶仆【意思解释】1.跌倒,颠仆。
蹇骧【意思解释】1.飞举腾跃貌。
蹇踬【意思解释】1.困顿颠仆;不顺利。 2.指驽马。 3.文辞滞涩;不通畅。
蹇辞【意思解释】1.忠直之言。蹇,通"謇"。
蹇蹷【意思解释】1.亦作"蹇蹶"。 2.困顿颠蹶。 3.步履缓慢貌。
蹇难【意思解释】1.犹言困苦艰难。
蹇纵【意思解释】1.犹言傲慢放纵。
蹇蹇【意思解释】1.忠直貌。蹇,通"謇"。 2.平直貌。蹇,通"謇"。 3.迟缓貌。
蹇谔【意思解释】1.亦作"蹇咢"。亦作"蹇愕"。亦作"蹇鄂"。 2.忠直敢言貌;正直貌。蹇,通"謇"。
蹇薄【意思解释】1.驽钝浅薄。 2.命运不好。
蹇偃【意思解释】1.高低偃仰貌。

跻陟相关的成语补全

跻陟相关的成语接龙

跻陟相关的标签

跻陟相关的句子

跻陟其他造句

跻攀造句1、自古竟传蜀道艰,九盘犹不易跻攀。
2、时膺韶景陟兰峰,不惮跻攀谒粹容。
3、说着黎人影挽起月容的手,和梁绸许三人踏雪蹬壁,跻攀如飞。
4、谷口仙禽常唤语,山巅神兽任跻攀。
5、无形无影仙路难,未经师授莫跻攀。
6、跻攀分寸不可上,失势一落千丈强。
7、后有醉翁醉流连,跻攀石磴披云烟。
8、事向机缘寻凑合,人从捷径妄跻攀。
9、
10、
跻升造句1、最后战利品塞满整个后车厢,果然已跻升好莱坞级明星等级,花钱豪迈绝对不手软。
2、广东潮州“海龙腊肠”跻升“中华名小吃”行列。
3、他一生领导新加坡走向独立,让新加坡从第三世界国家跻升为一流的发达国家,成为廉能、效率治理最佳典范。
4、最后战利品塞满整个后车厢,果然已跻升顶级明星行列,花钱也绝对不手软。
5、此外,融创跻升前三,被认为是最大的变化,但多位业内人士却否认了“黑马”的说法。
6、
7、
8、
9、
10、
跻攀造句1、自古竟传蜀道艰,九盘犹不易跻攀。
2、说着黎人影挽起月容的手,和梁绸许三人踏雪蹬壁,跻攀如飞。
3、后有醉翁醉流连,跻攀石磴披云烟。
4、事向机缘寻凑合,人从捷径妄跻攀.
5、时膺韶景陟兰峰,不惮跻攀谒粹容。
6、谷口仙禽常唤语,山巅神兽任跻攀。
7、无形无影仙路难,未经师授莫跻攀。
8、跻攀分寸不可上,失势一落千丈强。
9、
10、
跻升造句1、最后战利品塞满整个后车厢,果然已跻升好莱坞级明星等级,花钱豪迈绝对不手软。
2、他一生领导新加坡走向独立,让新加坡从第三世界国家跻升为一流的发达国家,成为廉能、效率治理最佳典范。
3、广东潮州“海龙腊肠”跻升“中华名小吃”行列。
4、最后战利品塞满整个后车厢,果然已跻升顶级明星行列,花钱也绝对不手软。
5、此外,融创跻升前三,被认为是最大的变化,但多位业内人士却否认了“黑马”的说法。
6、
7、
8、
9、
10、
跻身于造句1、他梦寐以求的愿望,是跻身于见义勇为、扶弱挤贫的侠士行列,从而能名垂青史。
2、如果没有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雄赳赳气昂昂,就不可能跻身于世界发达国家的行列。
3、如果没有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雄心壮志,就不可能跻身于世界发达国家的行列。
4、要跻身于世界经济大国之林,我们就要自力更生,自强不息。
5、然而,巴西的女性正跻身于这个以男性为主导的职业,不仅参与里约穷街陋巷的治安工作,还在企业中占据某些最高级别的职位。
6、企业目标:20年内跻身于世界一流耳机制造企业行列.
7、矿工和招待就跻身于报酬最少的工人之列了.
8、随着我国电焊机行业的不断发展与壮大,国产焊机将跻身于国内核电施工领域。
9、天元衡器以先进的科技跻身于国内衡器业的前列.
10、在过去的几年里连续数年跻身于开发区百强企业.
陟罚造句1、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
2、可见,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赏罚不信,则禁令不行,这一法治原则自古到今都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
3、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4、陟罚臧否,本是星君掌管之事,交给星君做主最好不过。
5、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6、城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背后告密者,及为忠善者,宜付云长,论其刑赏,以昭学生平明之治;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7、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治;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8、
9、
10、
陟罚造句1、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
2、可见,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赏罚不信,则禁令不行,这一法治原则自古到今都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
3、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4、陟罚臧否,本是星君掌管之事,交给星君做主最好不过。
5、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6、城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背后告密者,及为忠善者,宜付云长,论其刑赏,以昭学生平明之治;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7、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治;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8、
9、
10、
陟罚造句1、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
2、可见,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赏罚不信,则禁令不行,这一法治原则自古到今都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
3、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4、陟罚臧否,本是星君掌管之事,交给星君做主最好不过。
5、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6、城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背后告密者,及为忠善者,宜付云长,论其刑赏,以昭学生平明之治;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7、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治;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8、
9、
10、
黜陟幽明造句1、“三载考绩,三考黜陟幽明”,“黜退其幽者,升进其明者”,说的就是通过考核对领导干部进行资格筛选。
2、自敷奏以言,明试以功,三载考绩,三考黜陟幽明,始于《舜典》。
3、三载考绩,三考黜陟幽明,庶绩咸熙,分北三苗。
4、爵公侯伯子男,咸爱其民,以黜陟幽明,子养有若父与兄。
5、“黜陟幽明承宣庶绩念念存戴高履厚,权衡淮海镇守名邦时时思利国泽民。
6、惟时亮天功,三载考绩,三考黜陟幽明。
7、爵公侯伯子男,咸爱其民,以黜陟幽明。
8、“立诽谤之木,申命九官,黜陟幽明。
9、黜陟幽明,承宣庶绩,念念存戴高履厚,更须持茹檗尝冰。
10、三载考绩,黜陟幽明,斯则先王之令典,政道之通塞。
黜陟造句1、三载考绩,黜陟幽明,斯则先王之令典,政道之通塞。
2、三载考绩,三考黜陟幽明,庶绩咸熙,分北三苗。
3、清代职方“掌天下舆图,以周知险要,叙功核过以待赏罚黜陟”。
4、“三载考绩,三考黜陟幽明”,“黜退其幽者,升进其明者”,说的就是通过考核对领导干部进行资格筛选。
5、赵启霖着即行革职,以示惩做,朝廷赏罚黜陟,一秉大公。
6、“黜陟幽明承宣庶绩念念存戴高履厚,权衡淮海镇守名邦时时思利国泽民。
7、爵公侯伯子男,咸爱其民,以黜陟幽明。
8、博者不限人数,依序掷骰比色,以定进退黜陟,亦有筹码投注,至终局而分胜负、定输赢。
9、“立诽谤之木,申命九官,黜陟幽明。
10、爵公侯伯子男,咸爱其民,以黜陟幽明,子养有若父与兄。
凿壁文学网
本站所有资源文件均出自网络,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如有侵犯你的版权,请通知我们,本站将立即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