凿壁文学网

邨塾的意思

词语邨塾
解释【意思解释】1.旧时乡村的学塾。
组成 - -
拼音 [cūn]  [shú] 
单字 [邨]:● 邨cūn ㄘㄨㄣˉ◎ 同“村”。
[塾]:塾 (形声。从土,孰声。本义古时门内东西两侧的堂屋) 宫门外两侧房屋,为臣僚等候朝见皇帝之处 先辂在左塾之前,次辂右塾之前。--《书·顾命》 古时又指门内东西两侧的屋 春, 旧时私人设立的学校 老人邻有西塾,闻其师为弟子说前代事。--清·周容《芋老人传》 射垛,箭靶 使长安中官署及天下乡亭皆画伯升象于塾,旦起射之。--《后汉书》 塾shú旧时称私人教学的地点家~。私~。,● 塾shú ㄕㄨˊ◎ 旧时私人设立的教学的地方:塾师。家塾。私塾。◎ 古代指门内东西两侧的
近义词
反义词

邨塾相关的词语

邨塾造句

邨塾相关的成语

邨塾相关的成语分类

邨塾相关的词语

邨墟【意思解释】1.村庄。
邨肆【意思解释】1.乡村店肆。
邨酤【意思解释】1.犹村酒。
财览【意思解释】1.裁决审察。财,通"裁"。
财寶【意思解释】1.钱财珍宝。
财薮【意思解释】1.财物聚集的富饶之地。
财赆【意思解释】1.财货,财物。
财器【意思解释】1.财产器物。
财殚力竭【意思解释】1.见"财竭力尽"。
财赋【意思解释】1.财货贡赋;财货赋税。 2.财物。
财绅【意思解释】1.有财产的绅士。亦指资本家等。
财货【意思解释】1.钱财货物;财物。
财票【意思解释】1.奖券;彩券。
财气【意思解释】1.谓获得财利的运气。
财贡【意思解释】1.财赋贡物。
财红【意思解释】1.财礼。
财计【意思解释】1.财货。计,登记财物的簿册。 2.指理财之事。

邨塾相关的成语补全

邨塾相关的成语接龙

邨塾相关的标签

邨塾相关的句子

邨塾其他造句

村塾造句1、再后来,这里先后就成为了村塾、官绅富商的家塾、有声名人士的馆塾、行业、帮会、会馆的义塾等私塾学馆和武林人士的武术馆等事实公用场所。
2、这位老爷爷很小的时候就入了村塾。
3、余乃本村塾师,姓郭名田仁,其余都是小人家眷,本欲往山上逃难,不意冲撞了大驾,万请恕罪。
4、在村塾里,曾云一直就不是安分守己的学生,只要李秋恒不在时,他便成为孩子头,带领一帮小家伙儿闹腾。
5、阖家老小聚在一处,谈笑融融,有子女在村塾求学的山民,虽然本身连字都不认识几个,却还是饶有兴致地问起儿女今日学了些什么。
6、玄天功法必须修炼,村塾即将复学,但没时间再上,影响修炼。
7、姚景轻轻叹了口气,他虽然满腹经纶,才智卓绝,但此次的意外之行,却在一个山村塾师身上产生了不小的挫折感,“这人……还真是个奇才…”。
8、他自幼聪明超群,在村塾就读,常为塾师称道:这百余蒙童之中,独有秀夫为非凡儿。
9、用饭后,看了些时候的书,见时间已近申时,苏醒携了上课用的书本,便朝村塾所在走去。
10、但是几十年下来,村民们早已经接受了这个入赘铁家庄的性格温和,知书达理的村塾先生,被给予了足够的尊敬。
家塾造句1、不过说家塾学堂离家里太近,容易耽搁,不如外出安静。
2、学塾、教馆、书房、书屋、乡塾、家塾,等等,私塾的学生既有儿童,也有成年人,以儿童为主的私塾主要教授蒙学,以成*为主的私塾则主要教授经学。
3、作品以《红楼梦》原着为背景,讲述了宝玉,黛玉,宝钗等大观园的孩子在家塾读书,迫参加高考的故事。
4、资料显示,私塾古人称学塾、教馆、书房、书屋、乡塾、家塾等,产生于春秋时期,年延绵不衰。
5、再后来,这里先后就成为了村塾、官绅富商的家塾、有声名人士的馆塾、行业、帮会、会馆的义塾等私塾学馆和武林人士的武术馆等事实公用场所。
6、占旺相四美钓游鱼,奉严词两番入家塾。
7、少耽文史,恣意浏览,久之,则知凡治古学,师今人不若师古人,故自出家塾,未尝师事人,盖以四部古籍具在,善学者自能得师。孙诒让
8、在现代化进程中,乡土建筑遗产和乡土文化的保护日益成为重要的课题。香港大埔头村敬罗家塾文物修缮工程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区文物古迹保护杰出项目奖。源自小学生网
9、为此“欲别建家塾一区,俾子弟肄业其中”,但终“以年高不及为,赍志以殁。
10、他过继给伯父为嗣,并进家塾读书。
家塾造句1、不过说家塾学堂离家里太近,容易耽搁,不如外出安静。
2、学塾、教馆、书房、书屋、乡塾、家塾,等等,私塾的学生既有儿童,也有成年人,以儿童为主的私塾主要教授蒙学,以成*为主的私塾则主要教授经学。
3、作品以《红楼梦》原着为背景,讲述了宝玉,黛玉,宝钗等大观园的孩子在家塾读书,迫参加高考的故事。
4、资料显示,私塾古人称学塾、教馆、书房、书屋、乡塾、家塾等,产生于春秋时期,年延绵不衰。
5、再后来,这里先后就成为了村塾、官绅富商的家塾、有声名人士的馆塾、行业、帮会、会馆的义塾等私塾学馆和武林人士的武术馆等事实公用场所。
6、占旺相四美钓游鱼,奉严词两番入家塾。
7、少耽文史,恣意浏览,久之,则知凡治古学,师今人不若师古人,故自出家塾,未尝师事人,盖以四部古籍具在,善学者自能得师。孙诒让
8、在现代化进程中,乡土建筑遗产和乡土文化的保护日益成为重要的课题。香港大埔头村敬罗家塾文物修缮工程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区文物古迹保护杰出项目奖。源自小学生网
9、为此“欲别建家塾一区,俾子弟肄业其中”,但终“以年高不及为,赍志以殁。
10、他过继给伯父为嗣,并进家塾读书。
乡塾造句1、起初,周佛海在乡塾接受启蒙教育,后考入沅陵县高等小学堂。
2、自青少年时代起,在身为乡塾先生和书院山长父亲的督导下,林伯渠读书学习的范围非常广泛,对中国古代典籍、清末维新思潮都有涉猎。
3、幼年随父耕读,中秀才,补廪生,先后执教于南充乡塾和广安紫荇书院。
4、郭远梁从小读私塾、乡塾,再读新式的小学、中学,一直到他结婚。
5、他自小就酷爱读书,父母于是省吃俭用、聚集余财,将儿子送进了乡塾。
6、山后的民俗文化村,为旅日华侨王国珍父子延请大陆匠师历时二十余载筑成,计有十六栋闽南式二进民宅及乡塾、家庙各一。
7、而且还仿照中国科举制度,以儒家经典取士,从乡塾到太学,都学习和使用汉文。
8、古人称这个为“蒙馆对法”,乡塾教童子的活计。
9、其书饾飣补缀,类乡塾兔园册子。
10、祖父胡祖伦上过几年乡塾,粗通文墨。
学塾造句1、大三岁,自小一起长大,父亲山刀是村里的猎户,山娃子继父业,以打猎采药为生,还有个十岁的弟弟山嬴在学塾读书,是林卫的学生。
2、多年以前,叔祖的学塾中有个聪明年少的门生。
3、时辰已经不早,我现在和你父亲前去学塾,后面几天还要去其余的村巡视,再将成绩回城上报文院。
4、离都之中并没有学塾,也没人有闲工夫教读书写字,更何况读书无用,因此三人这时大眼瞪小眼,浑不知那些鬼画符是什么。
5、然而,让他深感意外的是,这位一向不苟言笑的族学塾师竟是嘴角微微上翘,露出了一个难得的笑容。
6、县衙公差李氏小二名佑者四月初六作于家宴,族学塾师宋某不胜惶恐代笔。[学塾造句]
7、资料显示,私塾古人称学塾、教馆、书房、书屋、乡塾、家塾等,产生于春秋时期,年延绵不衰。
8、在我们的村里,同样的学塾,不下五六所。
9、小南山,结束完晨练的林菱已经回到家中,因为学童例考的关系,林卫一早就去了学塾。
10、可是他每天清早把我送到学塾。
凿壁文学网
本站所有资源文件均出自网络,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如有侵犯你的版权,请通知我们,本站将立即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