凿壁文学网

奠文的意思

词语奠文
解释【意思解释】1.祭祀时诵读的哀悼文词。
组成 - -
拼音 [diàn]  [wén] 
单字 [奠]:奠 (象形。金文字形,上面是酋”(即酒”),下面象放东西的基物。本义设酒食以祭) 同本义。特指初死时的备供品敬礼 奠,置祭也。--《说文》 于以奠之。--《诗·召南·采蘯》 共其奠牛。--《周礼·牛人》。注丧所荐馈曰奠。” 舍奠于其庙。--《礼记·祭统》。注非时不而祭曰奠。” 故既奠。--《礼记·郊特牲》。注谓荐熟时也。” 有司以几宴舍奠于其墓。--《礼记·檀弓》 奠汝又不见汝食。--清·袁牧《祭妹文》 又如祭奠(为死者举行仪式,表示追念);奠馔(置食物以祭 奠 diàn ①对死者陈设祭品表示悼念。 ②奠定~基。 【奠定】建立、打下(基础)~事业的基础。 奠dìng 1.存放食物。,● 奠diàn ㄉㄧㄢˋ◎ 向死者供献祭品致敬:祭奠。奠酒。◎ 稳固地安置:奠都(
[文]:文 (象形。甲骨文此字象纹理纵横交错形。文”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花纹;纹理) 同本义 文,错画也。象交文。今字作纹。--《说文》 五章以奉五色。--《左传·昭公二十五年》。注青与赤谓之文,赤与白谓之章,白与黑谓之黼,黑与青谓之黼。” 美于黼黼文章。--《荀子·非相》 茵席雕文。--《韩非子·十过》 织文鸟章,白旆央央。--《诗·小雅·六月》 斑文小鱼。--明·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 又如文驾(彩车);文斑(杂色的斑纹);文旆(有文彩的旗帜);文绣(绣有彩色花纹的丝织品;刺花图案);文织(有 文wén ⒈事物的纹理或形象,线条交错的图形、花纹水~。天~。蝮蛇多~。 ⒉刺画花纹~身。 ⒊字,记录语言的符号~字。甲骨~。 ⒋掩饰~饰。~过饰非。 ⒌温和,柔和,不猛烈~雅。~ 火。~绉绉。 ⒍外表,容态~质彬彬。 ⒎华美~采。 ⒏非军事的,关于知识分子的~职。~事。~人。能~能武。 ⒐旧时指礼乐典章制度虚~。繁~缛节。 ⒑量词。旧时铜钱一枚称一文。〈引〉金钱一~不值(毫无价值)。 ⒒ ⒓ ①错,● 文wén ㄨㄣˊ◎ 事物错综所造成的纹理或形象:灿若文锦。◎ 刺画花纹:文身。◎ 记录语言的符号:
近义词
反义词

奠文相关的词语

奠文造句

奠文相关的成语

斯斯文文形容举目文雅。
文子文孙指周文王的子孙。后泛用为称美帝王的子孙。
广文先生①唐杜甫称郑虔为“广文先生”。②泛指清苦闲散的儒学教官。
百代文宗宗:被人所效法的人物。在久远的年代里堪为文人楷模的人物。
被发文身被发:散发;文身:身上刺花纹。原指古代吴越一代的风俗。后也用以泛指未开化地带的风俗。
不立文字佛家语,指禅家悟道,不涉文字不依经卷,唯以师徒心心相印,理解契合,传法授受。
班马文章汉代史学家司马迁与班固的并称。泛指可与班固、司马迁相比美的文章。
表面文章比喻浮夸或不切实际,敷衍塞责的做法。
不名一文名:占有。一个钱也没有。形容极其贫穷。
半文不白文言和白话夹杂。同“半文半白”。
半文半白文言和白话夹杂。亦作“半文不白”。
不文不武既不能文,又不能武。
秉文兼武犹言能文能武。
秉文经武执掌文事,经营武备。
博文约礼博:金我,广;约:约束。广求学问,恪守礼法。
不直一文鄙视之词,犹言毫无价值。比喻无能或品格卑下。
重厚少文持重敦厚而少于文饰。
才兼文武指人具有文武两方面的才能。
粗通文墨粗:略微;通:通晓。文墨:指写文章。稍微懂得一些写作方面的学问。
单文孤证仅有的证据。意指不足凭信。

奠文相关的成语分类

奠文相关的词语

带鞓【意思解释】1.束腰的皮带。
带罪立功【意思解释】1.让犯罪的人立功赎罪。
帝属【意思解释】1.犹皇族。
帝闉【意思解释】1.京都的城门。亦泛指京城。
得筹【意思解释】1.指博局中获得筹码。筹码,计胜负之具。 2.金朝监税官倍增税课之称。
得脸【意思解释】1.得宠;露脸。
得获【意思解释】1.获取;捕获。
得数【意思解释】1.数学名词。即答数。
帝阊【意思解释】1.天门。亦指宫门。
帝图【意思解释】1.帝王治国的谋略。 2.引申为帝业。 3.指帝王应天命的图箓。 4.犹帝位。
帝晖【意思解释】1.帝王的光辉。指代皇帝。
帝策【意思解释】1.指天帝的策命。
帝桑【意思解释】1.见"帝女桑"。
帝流浆【意思解释】1.药石名。一种不吸铁的磁石。道家谓月华精气中含有帝流浆。
夺劳【意思解释】1.古代对犯罪官吏剥夺其职务令服劳役的一种制度。
夺彩【意思解释】1.失去光彩。
夺眶而出【意思解释】1.谓眼泪从眼眶涌出。

奠文相关的成语补全

奠文相关的成语接龙

奠文相关的标签

奠文相关的句子

奠文其他造句

奠都造句1、这不但施行于起义之前,而且起义乃至奠都之后在重要军政活动中仍屡屡用之。
2、十五年二月,刘福通迎立韩山童之子韩林儿为帝,号小明王,国号宋,奠都亳州,改元龙凤。
3、我把开原、清河、沈阳、宽奠都用红点标了出来。
4、国民政府奠都南京后,决定将地质调查所从北京搬迁到南京。
5、国民政府奠都南京后,运量逐年上升。
6、芳伯乃为之奠都邑,定官制,修军备,开商场,兴矿冶,抚民庶,建元兰芳,建国号曰兰芳大总制。
7、奠都以来,青年之遭杀戮者,报纸记载至三十万人之多,而失踪监禁者更不可胜计。
8、志丹是红色革命的摇篮,曾是中华苏维埃中央人民政府的奠都之地,被誉为中国继江西瑞金之后的第二个“红都”。
9、努尔哈赤死后,第八子皇太极继承汗位,北伐蒙古、南征朝鲜,并于明崇须九年称帝,国号清,建元崇德,奠都盛京,与明朝遥相对峙。
10、自日本桓武天皇迁都平安京,到东京奠都为止,年里,京都一直都是日本的首都。
奠礼造句1、在演礼上,七十余名中外师生身穿古代释奠礼服装,以献官、陪祭官、执事、佾舞生等鲜明形象手捧笏板、翟龠,依次步入祭祀会场。
2、一般来说,殡葬程序包括竖灵、收殓、丧事协调、引灵、接体、奠礼、火化、出殡、安厝等。
3、新北市在三重市体育馆举行孔子释奠礼,以传统祭孔大典仪式举行,参与祭典的师生人。
4、唐代宫廷礼制,连丧葬奠礼都要焚香;庄重的政务场所也要焚香,朝堂设熏炉、香案。
5、葛底斯堡战役结束四个月之后的,林肯在葛底斯堡联邦军队阵亡将士公墓落成奠礼上发表了演说。
6、第二次高考,我以大学录取通知书作为奠礼,告慰了父亲的在天之灵。
7、
8、
9、
10、
奠祭造句1、妇女说,我们向天后烧香,浇奠祭,作天后像的饼供奉她,向她浇奠祭,是外乎我们的丈夫吗。
2、’这些祭要在你们的节期献给耶和华,都在所许的愿并甘心所献的以外,作为你们的燔祭,素祭,奠祭和平安祭。
3、你也向他浇了奠祭,献了供物,因这事我岂能容忍吗?
4、在这坛上不可奉上异样的香,不可献燔祭、素祭,也不可浇上奠祭。
5、为这一只羊羔,要同献奠祭的酒一欣四分之一。在圣所中,你要将醇酒奉给耶和华为奠祭。
6、又要献一只公山羊为赎罪祭。这是在常献的燔祭和同献的素祭并同献的奠祭以外。
7、又献一只公山羊为赎罪祭。这是在赎罪祭和常献的燔祭,与同献的素祭并同献的奠祭以外。
8、’当安息日,要献两只没有残疾,一岁的公羊羔,并用调油的细面伊法十分之二为素祭,又将同献的奠祭献上。
9、痛悼称心不已,于宫中构室,立其形像,列偶人车马于前,令宫人朝暮奠祭。
10、又要将一只公山羊为赎罪祭,献给耶和华,要献在常献的燔祭和同献的奠祭以外。
释奠造句1、州县吏春秋帅其属释奠于其堂,而学士者或不豫焉。
2、在韩国首尔成均馆举行祭祀孔子的“释奠大祭”,成均馆大学舞蹈系学生们进行“八佾舞”表演。
3、新北市在三重市体育馆举行孔子释奠礼,以传统祭孔大典仪式举行,参与祭典的师生人。
4、宋元嘉旧事,学生到,先释奠先圣先师,礼又有释菜,未详今当行何礼?用何乐及礼器?
5、在演礼上,七十余名中外师生身穿古代释奠礼服装,以献官、陪祭官、执事、佾舞生等鲜明形象手捧笏板、翟龠,依次步入祭祀会场。
6、当地时间,韩国首尔,成均馆大成殿举行祭祀孔子的“释奠大祭”,大学生穿传统服装参加祭祀典礼。
7、凡始立学者,必释奠于先圣先师天子视学,也须祭先师。
8、
9、
10、
奠立造句1、若想为快乐奠立可靠的基础,美好的名声便是奠基的石头。
2、接受美学的引入,为古典文学接受史研究奠立了理论基础。
3、在此我们指出这群勤奋的人建立了一个殖民地,为后继者立定了一个高标准,也为美国早期文化奠立了基础,这样的评语也就足够了。
4、埃涅阿斯在抵达拉丁姆平原前,奠立或建造了四个城市的基础。
5、交蒙好教的引入,为古典文教交蒙史研讨奠立了实际基本。
6、因为除已奠立了的根基,即耶稣基督外,任何人不能再奠立别的根基。
7、中国特区文学作为中国当代文学的一种新现象,有可能通过“文化离散”的思路奠立一个有效的阐释基础。
8、信仰并不奠立于那种穷根究底的徒劳。
9、在清代画史中的地位与影响力实际上也主要通过晚清北京的推崇,由书画古物市场而得以奠立。
10、若想为欢快奠立可靠的基础,美好的名声便是奠基的石头。
文文造句1、店家解释,绝无纵容孩子犯错之意,“当时文文买游戏机、汽枪时,曾当面打电话说是家里同意,没想到孩子在撒谎”。
2、藏文文法主讲藏语格词造句法和音势词义变化的规律,是学藏文者的必修课。
3、谢文文说,纺纱车就成了家里的闲置物,被搁在老屋的墙角。
4、虽然年纪轻轻白白净净斯斯文文,但是啰啰唆唆战战兢兢,既没钱也没权既不江湖也不幽默连一丝男人气概也没有,这样的男人若跟了他简直不堪设想。
5、基础英文文法的复习,进而深入浅出、更进一步分析细微末节的文法结构。
6、藏文文籍的抄写用不朱凡是都是烟不朱。
7、本文介绍了一种无字典的中文文档集特征词抽取方法,论述了相关技术,并给出示例。
8、本文针对目前基于模板方法在面向中文文本的本体学习中的缺陷,提出了基于知网和模式自举的中文概念间分类关系获取方法。
9、人家的孩子都是斯斯文文的惯了,乍见了你这破落户,还被人笑话死了呢。
10、为了方便英文读者阅读,特把所有英文文章集录在此有新的文章也会在此更新,请点击阅读。
文言文造句1、初中的学生能够读懂浅显的文言文。
2、可是对一个车轮师父而言,这些之乎者也的文言文是太深而难懂的。
3、一读起文言文,他就有如堕烟海的感觉。
4、翻译了成一大段文言文意思才加我们小组一分。
5、学习文言文,只是囫囵吞枣地死记硬背不是好办法,只有逐字逐句地品味消化吸收,才能真正学好。
6、1920年,北洋政府颁布第一个废除文言文、采用国语的法令,从此,言文一致、国语统一。与此相对的是,“之乎者也”远离教科书、远离口头语,取而代之的是“滴、咯、啥、哈、呀、耶”……
7、这篇文言文,我看了几遍都不懂,经老师条分缕析地讲解后,才完全明白了。
8、读文言文和写白话文不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件事,而是关系紧密。
9、现在新诗人似乎对语言就没有敏感,只能从外国诗、从文言文里去剽窃,并且画虎不成,自然很少有值得一看的了。
10、男友与女友比赛背诵文言文,约定谁要背不上来,就挨一脚。男友背《黔之驴》,背到“驴不胜怒”故意停下。女友踢他一脚,他接着又背:驴不胜怒,蹄之。
文文静静造句1、文文静静热热闹闹七七八八漂漂亮亮大大方方清清楚楚。
2、女儿很乖巧,文文静静,对妈妈从不隐瞒什么。这让妈妈很高兴。
3、是啦,你在学校里总是文文静静的。
4、当你向我说话时,你必须文文静静的说吗?
5、如果让一个人来代表崛起中的中国,不应该是某位政治局常委,也不是某位互联网行业大亨,而应该是一名文文静静、举止温和、名叫侯逸凡的少女。
6、午休时,她从餐厅回办公室,走到门口正好听到里面几个女同事在小声议论,只听刘姐说:“别说你们不信,我也没想到呢,许玉萌表面上文文静静的,竟是那样的人。
7、武爱华考取的是某省大学中文系,毕业回来她只想做个小编辑,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一支笔,一部电脑,静静地编读撰写,文文静静,很有诗意。
8、
9、
10、
文本文件造句1、赢赢抄写员抄写的文本是文本文件和工作流程管理系统.
2、代理扫描的服务器允许进口的代理人从文本文件.
3、这个例子告诉我们如何读取一个文本文件中的其中一行.
4、代理扫描的服务器允许出口发现代理人,以文本文件.
5、将一个文本文件转换成网页文件。
6、一个使用AES算法加解密文本文件的程序,使用MFC。
7、可压缩,因为文本文件,如SQL或配置文件压缩率很高。
8、Linux操作系统中有很多文件:配置文件、文本文件、文档文件、日志文件、用户文件,这个清单还在不断增长。
9、利用XML,纯文本文件可以用来存储数据.
10、若要确定某个文件或某一组文本文件是否有嵌入的控制字符,可以使用这些选项。
繁文造句1、在用饭过程中,也有一套繁文缛礼。
2、第二个因素该因素在美国比在欧洲更明显是繁文缛节。
3、杨昊十分厌恶这些繁文缛礼,他挥了挥手,不耐烦地说:“哪来的这么多规矩?都起来吧。
4、“人之孝行,根于诚笃,虽繁文末节不至,亦可动天地、感鬼神。
5、利用家族和文化纽带,香港企业家得以成功摆脱官僚的繁文缛节。
6、他俩怕受不了传统婚礼的繁文缛节,所以决定到法院公证结婚。
7、他非常率性,所以受不了这么多的繁文缛节,决定要好好地改革一番。
8、一个人自斟自饮,不须“关公巡城”,也无须“韩信点兵”,省了繁文缛节,倒也怡然自得。
9、微臣以为,随着时代的发展,雅的东西里也有过时的俗套,如繁文缛礼,烦言谦辞之类的俗套,就应该摒弃。
10、一切繁文缛节、枝枝蔓蔓,都是战斗力的大敌;一切繁琐哲学、文牍主义,都是高效益的障碍。
凿壁文学网
本站所有资源文件均出自网络,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如有侵犯你的版权,请通知我们,本站将立即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