凿壁文学网

识货造句

造 句识货造句
组 成 - -
识货造句 1、可外国人识货,那时李提摩太、高葆真在上海主持广学会,正编辑世界名人图册。
2、不识货,半世苦;不识人,一世苦。
3、呃,你说的对,但现在妖巫两族老死不相往来,我哪敢去啊?既然碰到个识货的,您给八十金吧。
4、到,消费维权有诀窍;生产日期盯牢,注册商标识好;如遇假货莫焦,找到卖家论公道;消协投诉打报告,权威质检鉴定好;祝慧眼识货,心情大好!
5、谈到古画和珠宝方面,福吐纳托跟他同胞一样,夸夸其谈,不过谈到陈酒方面,倒是真正识货。
6、充分认识货币政策效应的时滞问题,借鉴美联储运用防微杜渐、先发制人的前瞻性策略,寻求敏感性较好的先行指标,及时把握宏观经济的转折点,避免“临阵磨刀”使经济出现剧烈的波动或“大震”。
7、即使是最识货的美食家也会着迷的美味佳肴。
8、陡然间有识货的人立刻认出了这种妖龟的来历,顿时众人的好奇心在此人的下一句话中,变成了惶恐,争前恐后的朝着外面亡命而去。
9、三个郎中是识货的,对于仁丹的功效和前景都十分看好,而账房先生更是比郎中们还要高兴,因为仁丹可以成为医馆的一大财源。
10、如果你识字,可以读懂文章;如果你识货,可以读懂商品;如果你识大体,可以读懂局势;如果你识我心,才能读懂这真心的祝福:世界阅读日快乐。
11、在通到马利容桥的拱形长巷中,有一个拾破烂的背篓保存得完好无缺,识货的人啧啧称赞。
12、明珠投暗的意思,就是把珍贵的东西送给不识货的人。
13、恩恩,好好,来,赶紧吃了它,我告诉你,你可别不识货,这一颗你口中的糖可是无价之宝,你有福了我告诉你。
14、她未曾见过此剑的威力,但也是识货的人,懂得越是宝贵的宝贝越是韬光隐晦。
15、龙飞宇已经决定在他成长之前尽量不暴露他的混沌之力和神龙遗珠了,说不定有一个识货点的人就能看出自己的潜力,在自己没有成长起来之前就扼死于摇篮中。
16、就在梁虎转身想要离开的时候,他目光一瞥忽然看到另一个博古架上摆着块扇坠,这扇坠雕工如何梁虎不太识货,所用的玉石却是一块寿山石。
17、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
18、嘿嘿,你倒是很识货,我们还真是冤家路窄。
19、我以前说过,我不会崇拜任何人,但是如果我要崇拜谁,一定是我未来的老公,能够跟我结婚的人,就是真正能够欣赏我、明白我价值的人。能成为我老公的人,真是太有品位、太有眼光、太识货啦!金星
20、我知道这绝对不是恭维,板爹做的饭菜真的很赞,尤其是糖醋鱼,堪称一绝,而米彩也很识货,尽挑着糖醋鱼吃。
21、识货呀,想当年高祖就是用它平定的天下,斩尽各种奇魂异兽。
22、多你一个不少,少你一个不多,愚弄短信满天飞,关键看你识货不识货。我心本善良,实无心之过。你若还看完,着实是个笨脑壳。还得安慰你一番,祝你愚人节快乐!
23、珍稀药材竞卖!识货的人留意了,进来看看!
24、被公司的鉴定师鉴定为赝品仿品后,还执迷不误,说拍卖公司没眼光不识货,气呼呼走掉的不在少数。
25、不要把珍贵之物送给不识货的人;勿明珠暗投;勿对牛弹琴。
26、纯天然食物可为最识货的您带来最大限度的愉悦。
27、搞笑的是,真实的玄奘在游记里记载了印度地区的棉布衣服,却不识货地以为是“野蚕丝”制成的。
28、我们只有一条命,要卖给识货的人。
29、这是夜明珠,今天真是巧呀,微服私巡之时,碰到有老板和顾客不识货,我骗他们说,这个不值钱,就被我低价购下来了。
30、不怕货比货,就怕不识货。
31、小伙子,我一看你就是识货之人,我也就不诓骗你了。
32、文章主要比较两者在货币定义、货币职能、货币流通规律三个方面的论述差异,从而更深刻地认识货币学说。
33、我说吧,偌大的吕贝克怎么就没一两个识货的呢?来,来,我跟你介绍介绍……
34、蓝黛眼睛笑成柳芽儿道:除非是这沧澜界界面的人都是不识货的,不然的话还能够卖的更高。
35、王天现在的摆摊在卖一些小摆件之余,更多的,他是希望能够再遇到一个识货的买家,能够看中马踏飞燕的檀木雕。
36、店家指出,被抢走的沉香木重达台斤,市价超过元,分析抢匪应是识货的内行人。

识货其他造句

陋识造句1、保长,老夫久病多日,未能及时前来为贤侄传授浅见陋识,耽搁了贤侄的锦绣前程,还望保长见谅!
2、一则有幸,一则不幸,小兄弟愿否略闻贫道陋识?
3、灵与肉两重性的古老命题终于被众多科学术语淹没,我们仅仅将其作为一重过时的浅见陋识而加以嘲笑。
4、张天师上前奏道,回陛下,下界近日水患不断,似有妖孽作乱,我等陋识,竟无法看出何物所为,请陛下定夺…
5、依我陋识,但凡国家元首叫总统的,大概是民主政体。
6、
7、
8、
9、
10、
史识造句1、实证与史识、全面与客观,是学术史研究的基本原则。
2、两者从不同侧面程度不一地反映出王劭如实求真的史识,这有助于增进对隋代史学的认识。
3、我国古代史学传世精品著作成因之一,是由于其著作具有突出的治史能力,其中包括史德、史才、史学、史识、史力、史胆。
4、皎然认为钟嵘缺乏史识,又不是诗人,因而不具备批评家的资格。
5、他认为史识主要指史家的观察力,并介绍了如何做到具有敏锐的观察力。
6、戏剧与历史中柳敬亭形象的异同,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剧作者取舍材料的匠心及其超人的史识艺胆。
7、
8、
9、
10、
唯识造句1、历史意义卷首有作者自序,说明撰写此书的用意,同时对《成唯识论》的题目作了解释。
2、三界唯心,万法唯识,大师可是要入那杀生地狱享受果报?
3、唯心所现唯识所变一念为神一念修罗。
4、然而,他父亲怎么也没有想到,生长在王侯家里的窥基,后来竟成为玄奘法师的高足弟子,唯识宗的一代祖师。
5、“万法唯识”的意思就是,一切都是意识的结果,所有外在世界都是通过人的意识呈现的,实质上也都是虚假的。玄奘
6、本文从现代心理学角度考察了唯识学之心法八识所建构的认识结构。
7、成唯识论卷四说,有情众生,由四根本烦恼,轮回生死,不能出离。
8、隋唐之际,有天台宗智顗、三论宗吉藏、华严宗贤首,乃至法相唯识宗玄奘等等都提出自己的判教主张。
9、关于现代心理学中的人格结构,从唯识论来看,人格可以分成现实的我、理想的我和圆成实的我。
10、佛教唯识论的八识观结构与精神分析理论中的三层结构有相同之处。
识度造句1、因此老人手机还要具备音量上更大的辨识度,包括来电铃声和通话声音在内,都需要特别的优化。
2、二是如何在浩瀚的作品里脱颖而出,一些辨识度不高却精心结撰的作品,很可能被淹没在文字的洪流里。
3、直瀑式隔栅极具品牌辨识度,采用乌光电镀特殊工艺与钢琴漆内衬,很有质感。
4、导演说,朱兴东的偶像潜质在这三个月里逐渐爆发了,他极具辨识度的形象,以及过人的实力,让他成为“偶像”这件事有不可辨驳的说服力。
5、歌曲的主唱大黑摩季的高音极具辨识度,这首歌是她的成名作,或许也可以算是她的巅峰之作。
6、蜿蜒潆绕的柳江,在柳州市区勾勒出了马蹄形的半岛轮廓,从高处俯瞰,那种“天然大盆景”般的独特观感,造就了全球最具辨识度的一座城市。
7、这个迹象表明,印度消费者日益青睐在线预订模式,意识度也日益增加,虽然他们现在没有在线预订,但转化为在线预订也为时不远了。
8、至于殷浩,一纸空函,自毁前程,栽在书信礼仪上,传中称其“识度清远”“有德有言”,也许水分不少。
9、王昶开济识度,掌统方任,垂称著绩。
10、上海老凤祥一位相关负责人也认为,这么多“周”姓珠宝品牌,对这些珠宝品牌自身不见得就有好处,因为品牌辨识度不高。
识记造句1、气预报要常看,遇到狂风多穿衣,遇到下雨要带伞,出门不忘关门窗,家用电器关电源,气象知识记心间,防患未然不能少。祝世界气象日快乐相伴。
2、淡泊年光谁识记,天涯消息着人肠。
3、阅读的功能在于"熏陶"而不是"搬运"。眼前可能看不出什么,但只要他读得足够多,丰厚底蕴迟早会在孩子身上显现出来。苏霍姆林斯基发现,"人所掌握的知识的数量也取决于脑力劳动的情感色彩:如果跟书籍的精神交往对人是一种乐趣,并不以识记为目的,那么大量事物、真理和规律性就很容易进入他的意识"。
4、天气预报要常看,刮风下雨早判断,遇到狂风多穿衣,遇到下雨要带伞,出门不忘关门窗,家用电器关电源,节气知识要多懂,气象知识记心间,防患未然不能少,事事才能保平安。祝世界气。
5、再说到把名言印在人民币上,单纯从识记名人名言来说,不可辨驳。
6、请选手注意,即将展示一组的数字,识记时间两分钟。
7、这首女声歌曲呼出了女性的特权,而那些伤心欲绝的歌词容易识记,所以高歌、四处乱跳。
8、不相信你的回忆,健康小常识记忆里的那个人,未必同样想念你。
9、突然,柳川心中一动,即刻闭目凝神,运转神识记下呆牌残留的气息。
10、比如,要识记质数、质因数、互质数这三个概念的区别,就可列成表来帮助学生记忆。
存货造句1、其中材料采购预算数量由存货和产品需求数量所决定。
2、有人提议,哪怕去外面买点好桃,提高“盖帽儿”桃中好桃的比例,也得尽快把积压的存货卖出去。
3、舒瓦兹表示,这项科技比较适合用于追踪存货,而非人民身上。
4、销售降低,因而存货也减少。
5、由于我们的存货渐少,我们力劝你们接受。
6、那产品我们只有存货。
7、那时,由于他们缺钱因而急于卖出所有的存货。
8、温室管理专业学习经营温室的实践和商业方面的知识。课程包括温度调节,灌溉和存货控制等。
9、原料及制成品都不会在香港存货。
10、三千担不是小数目,我家店里没那么多存货,就叫他们多等上一阵子,要到外边运来才成。
趸货造句1、戏楼周围是保定最早形成的干鲜果品批发早市,每天清晨,走街的货郎和四乡农村小商小贩,纷纷汇集这里趸货。
2、六十年代的时候,海河已经建了闸,葛沽镇在闸里,村里那帮跑海的再不愿一百多里地去东、西沽趸货,都改了行种起地来。
3、当时因陆路交通不发达,商家去天津趸货都依靠南运河的水运。
4、首先就是价格虚高,趸货商爆炒,导致原料价格与价值背离。
5、她每天都去市场趸货,然后再驮到集市上去卖。
6、据出境游导游刘莉莉介绍,圣诞节前的一两个月,境外商品集中进入折扣季,这时候往往是“海外代购”们趸货的好时节。
7、洋画儿玩的最紧那阵,我们隔三差五就奔官园“趸货”,放学后从庆丰小学直接出发,穿中廊下,再官园胡同北口左手一抹,溜溜达达十来分钟就到了。
8、码头石级下去是船帮趸货的临时货栈,挨近货栈有两行棚寮形成一条简陋的小街。
9、他是来趸货的,赛蒙是他的雇主。
10、山西商务国旅出境部导游小张向记者介绍,圣诞节前的一两个月,境外商品集中进入折扣季,这时候往往是“海外代购”们趸货的好时节。
红货造句1、刘老板昨天刚吃进一批红货,今天又吃大餐,两人之间的感情立刻变得热络起来。
2、如果是今日那位兄弟摸到了什么红货也按规矩由店里出手对半分钱,五郎是这方面的行家他总能把东西卖个好价钱,单这一点便叫店里的“食客”。
3、把你们押运的红货乖乖交出,给你们个全尸!
4、反正宋云生再三言明货物损失认了,只要争口气,那价值起码一千五百两的红货,还有暂时无法估价的二十几块金刚石,也足够他们几方面分润。
5、说起来这年头的人命的确没有后世那么值钱,而且不久前自己也干过取红货的买卖,可真的听到周围有人被山贼杀死,侯雨夏还是心有戚戚的。
6、胡先生,听前面的雇员说,你想购买一批红货?
7、那些从古墓中弄出的红货,如果不能顺利地卖出去,烂在他们手中那就损失惨重了。
8、这你都不知道?那天在古墓现场被哄抢红货里,有一片玉简上刻有殉葬品清单,里面就提到了这金匮六壬盘!
9、两年前他曾经跟随雷老镖头去双熊寨讨回了一批红货。
10、波恩家的家将托雷多,要偷运一批红货。
货仓造句1、同时我们还生产手推车、工具车、服务车、货仓车及其零部件。
2、香港唐人新村发生四级大火货仓焚烧时被救熄。
3、接着将产品送到货仓,等待出货。
4、店面成了货仓,乃一家书店开始朽坏的迹象。
5、荷兰恩斯赫德消息,在一所烟花爆竹货仓发生爆炸后,救援小组星期天正在寻找生存者。
6、黴特灵防黴片却能彻底消灭黴菌,所需费用远低于抽湿机,更可以在货品运离货仓后仍然发挥保护功效。
7、你睡在甲板还是货仓随你便,伊西拉会给你找点铺盖。
8、地标式的“季华货仓商场”将告别季华路。
9、经大队消拯人员的奋力灌救之后,终成功将火势扑灭,但货仓内大批粮食已遭烧燬。[小学生网]
10、货仓里装满了货物。
货声造句1、大约半小时过后,一些三轮车载货归来,停靠在路边等待再次出动,搬货声在清晨显得尤其闹心。
2、中国货声名狼藉,有些莫斯科商店门口挂出牌子:本店概不售劣质产品和中国商品。
3、讨价声、装货声、熙熙攘攘、真是热闹非凡。
4、《燕市货声》:脆瓤儿的落花生啊,芝麻酱的一个味来,抓半空儿的,多给。
5、没有仪式、没有送别,只有龙门架的来回滑动抓货声和铿锵前行的列车声,老牌的东风车头,拉着来自各个物流商的货箱前行,像条五彩斑斓的长龙。
6、“每晚这里热闹得跟白天菜市场一样,卸货声、叫嚷声都会把人从梦里吵醒。
7、蔡绳格在《一岁货声》里,说起除夕晚间,北京街市上常会有人卖“荸荠果”,荸荠,其实就是“必齐”的意思。
8、如此粗犷耍威风的正是维茨,这货声大口直,匪性十足,此时根本无需刻意做作,本色演出就完全能把那种恃强凌弱的骄横和霸气演绎出来。
9、
10、

识货相关造句

识货相关的词语

粗识【意思解释】1.略知。
藏识【意思解释】1.佛教语。法相宗"八识"中第八识"阿赖耶识"的意译。谓含藏一切善恶因果种子之识。
聪识【意思解释】1.谓聪明而记忆力强。
朝识【意思解释】1.朝中有识之士。指朝官。
材识【意思解释】1.才能与见识。
察识【意思解释】1.明察识别。
常识【意思解释】1.普通知识。
测识【意思解释】1.推测知悉。
爱口识羞【意思解释】1.怕羞不肯开口。
哀识【意思解释】1.爱重赏识。
谙识【意思解释】1.练达。
阿罗耶识【意思解释】1.即阿赖耶识。
阿黎耶识【意思解释】1.见"阿赖耶识"。
阿赖耶识【意思解释】1.亦作"阿黎耶识"。 2.梵语?layavij?na的译音。意译为"藏识"。为佛教大乘唯识宗的内在心识的第八识﹐是世界和众生"自我"的本源﹐它含藏着一切事物的种子﹐也是轮回的主体和解脱的依据。
不打不相识【意思解释】1.谓经过交手,相互了解,能更好地结交﹑相处。
不识抬举【意思解释】1.指责别人不理解或不珍视自己对他的优待或礼遇。
不识得有【意思解释】1.古方言。无,没有。
不识起倒【意思解释】1.不知好歹;不识时务。
不识相【意思解释】1.不知趣,不知好歹。
不识局面【意思解释】1.犹不识时务。
陈货【意思解释】1.贮藏时间较长的货物。
雠货【意思解释】1.亦作"雠货"。 2.检验成品。
迟货【意思解释】1.滞销的货物。
重货【意思解释】1.指金银等贵重财物。
蠢货【意思解释】1.詈词。犹言笨家伙。
川货【意思解释】1.指四川土产。
菜货【意思解释】1.犹下等货,劣货。
炒货【意思解释】1.商店里出售的干炒食品的总称。如瓜子﹑蚕豆﹑花生等。
次货【意思解释】1.质量较差或质量低于规定标准的物品。
存货【意思解释】1.把货物储存起来。亦指商店里储存待售的货物。
楮货【意思解释】1.楮钱。
仇货【意思解释】1.敌对国家的商品和货物。
賨货【意思解释】1.古代西南少数民族作为赋税交纳的货物。往往是当地所出特产。
财货【意思解释】1.钱财货物;财物。
出货【意思解释】1.拿出钱财。 2.提取货物。 3.指出外接送货物。
呆货【意思解释】1.滞销的货物。
备货【意思解释】准备供销售的商品:营业前要备好货ㄧ应节的商品应及早~。
闭货【意思解释】1.谓堵塞财货来源。
贝货【意思解释】1.古代用贝作货币,称"贝货"。
舶货【意思解释】1.犹舶物。

识货相关的成语

碍口识羞碍口:说不出口。指怕羞而不说话。
不打不成相识指经过交手,彼此了解,结交起来就更投合。
不打不相识指经过交手,相互了解,能更好地结交、相处。
不识不知没有多少知识。旧喻民风淳朴。
不识东家指不识近邻是圣贤。
不识大体大体:关系全局的道理。不懂得从大局考虑。
博识多通博:广博。识:学识。通:精通事理。指学识广博,精通事理。
不识高低指说话或做事不知深浅、轻重。
不识好歹不知好坏。指愚蠢,缺乏识别能力。
不识局面犹不识时务。
不识庐山真面目比喻认不清事物的真相和本质。
不识马肝相传马肝有毒,食之能致人于死。比喻不应研讨的事不去研讨。
不识起倒指不知好歹;不识时务。
不识人间有羞耻事不知道人世间还有羞耻之事。形容恬不知耻。
不识时务时务:当前的形势和潮流。指不认识当前重要的事态和时代的潮流。现也指待人接物不知趣。
不识抬举识:认识,理解;抬举:赞扬,器重。不懂得人家对自己的好意。
不识泰山不认识泰山。比喻见闻太窄,认不出地位高或本领大的人。
不识一丁形容一个字也不认识。
不识之无连“之”字、“无”字都不认识。形容人不识字,文化水平很低。
博闻多识博:广博;闻:见闻;识:学识。知识丰富,见闻广博。
百宝万货指大量珍宝财物。
隔皮断货指隔着封皮,判断货物的好坏。比喻凭外部现象推测内部底细。
货而不售想卖却卖不出去。货:卖。
贿货公行指公开行贿受赂。同“贿赂公行”。
货贿公行指公开行贿受赂。同“贿赂公行”。
货赂大行指公开行贿受赂。同“贿赂公行”。
货赂公行赂:贿赂;公行:公开。公开用金钱、财物收买别人进行不正当的活动。
货真价实货物不是冒牌的,价钱也是实在的。形容实实在在,一点不假。
奇货可居指把少有的货物囤积起来,等待高价出售。也比喻拿某种专长或独占的东西作为资本,等待时机,以捞取名利地位。
杀人越货越:抢劫。害人性命,抢人东西。指盗匪的行为。
声色货利货:指钱财;利:指私利。贪恋歌舞、女色、钱财、私利。泛指寻欢作乐和要钱等行径。
狱货非宝指法官断狱受贿赂,也难逃法网。
一路货色一路:同一类;货色:货物。比喻同一类丑货。
赃货狼藉指贪污受贿,行为不检,名声败坏。
赃货狼藉指贪污受贿,行为不检,名声败坏。

识货相关的成语分类

识货相关的成语补全

识货相关的成语接龙

相关的句子

凿壁文学网
本站所有资源文件均出自网络,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如有侵犯你的版权,请通知我们,本站将立即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