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什么什么耨的成语 | |
补 全 | 刀耕火耨 |
相 关 | 刀什么火耨 - 刀什么什么耨 - 什么什么什么耨 - 什么什么火耨 - 什么耕火耨 - |
什么什么什么耨的成语大全 | |
刀耕火耨 | 耨:除草。古人播种前先伐去树木烧掉野草,以灰肥田。泛指原始的耕作技术。 《旧唐书·严震传》:“梁汉之间,刀耕火耨。” |
火耕水耨 | 耨:除草。用火来耕种,用水来除草。古代一种原始耕种方式。 《史记·平准书》:“江南火耕水耨,令饥民得流就食江淮间,欲留,留处。” |
深耕易耨 | 易耨:勤于除草。深耕细做,及时除草。比喻精心耕种。 《孟子·梁惠王上》:“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 |
什么什么什么耨的相关词语 | |
锄耨 | 【意思解释】1.锄土薅草。 2.指锄耨后的碎土块。 |
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 【意思解释】1.梵语的译音。意译为"无上正等正觉"。一译为"无上正遍知"。是佛无上觉智。佛教认为得到这种无上的﹑正确的﹑普遍的觉智﹐即名为"佛"。 |
阿耨多罗 | 【意思解释】1.梵语Anuttara的译音。意译为"无上"。 |
阿耨达山 | 【意思解释】1.即昆仑山。《史记.司马相如列传》﹕"经营炎火而浮弱水兮"张守节正义引唐李泰等《括地志》﹕"阿耨达山﹐一名昆仑山﹐其山为天柱﹐在雍州西南一万五千三百七十里。"耨﹐一本作"傉"。宋李石《续博物志》卷三﹕"释氏《西域志》﹕阿耨达山上有大渊水﹐宫殿楼观甚大。即昆仑山。穆天子所至﹐即阿耨达宫也。"一说﹐即冈底斯山﹐在西藏自治区南部。 |
阿耨达池 | 【意思解释】1.梵语Anavatapta的译音。意译为"无热恼"。池名。唐代称为无热恼池。此池在五印度北﹐大雪山北香山南﹐二山之中。唐玄奘《<大唐西域记>序》作"阿那婆答多池"。 |
阿耨 | 【意思解释】1.佛教语。意译为极微。今译为原子。 2.见"阿耨达池"。 |
白笃耨 | 【意思解释】1.笃耨香中色白而透明者。产于真腊(今柬埔寨)。为名贵的香料。 |
耕耨 | 【意思解释】1.耕田除草。亦泛指耕种。 2.喻辛勤钩稽探索。 |
薅耨 | 【意思解释】1.除草。 |
火耨 | 【意思解释】1.犹火耕。 |
火耨刀耕 | 【意思解释】1.犹火耕。多指比较原始的耕作方法。 |
火耕水耨 | 【意思解释】1.古代一种耕种方法。烧去杂草,灌水种稻。 |
耨盌温敦 | 【意思解释】1.女真姓。金有耨盌温敦思忠﹑耨盌温敦谦﹑耨盌温敦兀带。《金史》并有传。 |
耨斡 | 【意思解释】1.契丹语。皇后的尊称。 |
耨耕 | 【意思解释】1.泛指农活。 |
垦耨 | 【意思解释】1.犹耕耘。 |
铫耨 | 【意思解释】1.亦作"铫鎒"。 2.铫和耨。锄田的用具。 |
笃耨 | 【意思解释】1.亦作"笃?"。亦作"笃傉"。亦作"笃禄"。 2.香木名。树如杉桧﹐羽状复叶﹐夏日开小花﹐圆锥花序﹐切破其茎﹐则树脂流出﹐香气浓郁﹐名笃耨香﹐可作香料及供药用。 |
刀耕火耨 | 【意思解释】1.刀耕火种。 |
讲耨 | 【意思解释】1.犹讲治。治草为耨﹐借指治学。语本《礼记.礼运》﹕"陈义以种之﹐讲学以耨之。" |
相关成语接龙
相关成语分类
什么什么什么耨的相关成语 | |
刀耕火耨 | 耨:除草。古人播种前先伐去树木烧掉野草,以灰肥田。泛指原始的耕作技术。 《旧唐书·严震传》:“梁汉之间,刀耕火耨。” |
火耨刀耕 | 犹火耕。多指比较原始的耕作方法。 唐·罗隱《别池阳所居》诗:“黄尘初起此留连,火耨刀耕六七年。” |
火耕水耨 | 耨:除草。用火来耕种,用水来除草。古代一种原始耕种方式。 《史记·平准书》:“江南火耕水耨,令饥民得流就食江淮间,欲留,留处。” |
深耕易耨 | 易耨:勤于除草。深耕细做,及时除草。比喻精心耕种。 《孟子·梁惠王上》:“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 |
相关的句子
相关的造句 | |
耒耨造句 | 1、“神农氏作,断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盖取诸益。 2、“神农氏作,断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 3、包牺氏没,神农氏作,斫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 4、“庖牺氏没,神农氏作,斫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盍取诸益。 5、包羲氏没,神农氏作,斲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盖取诸益。 6、包牺氏没,神农氏作,所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盖取诸益。 7、在中华文明史上,炎帝神农氏是农耕文化的奠基人,《周易·系辞》载神农氏“斫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 8、 9、 10、 |
耒耨造句 | 1、“神农氏作,断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盖取诸益。 2、“神农氏作,断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 3、包牺氏没,神农氏作,斫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 4、“庖牺氏没,神农氏作,斫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盍取诸益。 5、包羲氏没,神农氏作,斲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盖取诸益。 6、包牺氏没,神农氏作,所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盖取诸益。 7、在中华文明史上,炎帝神农氏是农耕文化的奠基人,《周易·系辞》载神农氏“斫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 8、 9、 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