凿壁文学网

同雠的意思

词语同雠
解释【意思解释】1.同"同仇"。
组成 - -
拼音 [tónɡ]  [chóu] 
单字 [同]:同〈动〉 (会意。从冃,从口。冃,重复。本义聚集) 同本义 同,合会也。--《说文》 同重体合类。--《墨子·经上》 同人亲也。--《易·杂卦》 六曰同衣服。--《周礼·大司徒》 又如云同(云彩聚集);同天(共存于人世间);同合(使相一致;融会);同流(诸水合流) 相同,一样,共同(侧重于同样,齐一) 同事之人,不可不审察也。--《韩非子·说林上》 鸟兽不可与同群。--《论语·微子》 同予者何人。--宋·周敦颐《爱莲说》 同于真耶。--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同于幻耶。 又如同心戮力(同心 同tóng ⒈一样~样。~等。~感。~工~酬。一视~仁。 ⒉共,一起共~。~学。~甘共苦。 ⒊和,跟我~你一道走。 ⒋相似如~。她的面貌~她妈一样。 ⒌指相同~上。~前。"弍"~"贰"。 ⒍ ⒎ ①志同道合的人。特指政治理想相同的人。 ②我国人民之间平等的称呼。 ⒏ ①同父母所生的人,即亲的兄弟姐妹。 ②同一国的人台湾~胞。千万万~胞一条心。 ⒐ ①对于别人的遭遇在感情,● 同tóng ㄊㄨㄥˊ◎ 一样,没有差异;相同。同一(a.一致,统一;b.共同的一个或一种)。同侪(同辈)。
[雠]:雠 (形声。从言。雔声。本义应答) 同本义 雠,犹应也。--《说文》。按,以言相当也。 雠,对也。--《三苍》 无言不雠。--《诗·大雅·抑》 忧必雠也。--《左传·僖公五年》 著之盘盂,属之雠柞。--《战国策·赵策一》 又如雠祚(在筵席上宾主互相敬酒) 校对文字 雠 (为仇的异体字) 同仇”。仇恨;仇怨 怨偶曰雠。--《一切经音义》引》《三苍》 又众兆之所雠。--《楚辞·惜诵》。注大怨曰雠。” 又如雠怨(仇恨,憎怨);雠隙(猜忌、仇恨) 同仇”。 雠 chóu ①同'仇', ②校对文字校~。 雠(讐)chóu ⒈校对~校。~正。 ⒉应答。〈引〉应验不~。 ⒊售,卖出去酒~数倍。,● 雠(讎)chóu ㄔㄡˊ◎ 校对文字:校雠。雠校。雠定(校对并加以考证)。
近义词
反义词

同雠相关的词语

同雠造句

同雠相关的成语

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指各地各有各的风俗习惯。
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指合情合理的事,大家想法都会相同。
书同文,车同轨车轨相同,文字相同。比喻国家统一。
同德同心谓思想行动完全一致。同“同心同德”。
同袍同泽袍:长衣服的通称;泽:内衣。原形容士兵互相友爱,同仇敌忾。比喻共事的关系(多指军人)。也指有交情的的友人。
同声同气比喻亲密无间,志趣相合。同“同声共气”。
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同类的事物相互感应。指志趣、意见相同的人互相响应,自然地结合在一起。
同心同德同德:为同一目的而努力。指思想统一,信念一致。
有福同享,有祸同当指患难与共,和衷共济。同“有福同享,有难同当”。
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幸福共同分享,苦难共同分担。指患难与共,和衷共济。
八纮同轨指天下一统。八纮,指八方极远之地。
不敢苟同苟:苟且。不敢随便地同意。指对人对事抱慎重态度。
不期而同指不约而同。
不可同日而语不能放在同一时间谈论。形容不能相提并论,不能相比。
百口同声大家所说的都一样。
毕力同心犹言齐心协力。
不谋而同谋:商量;同:相同。事先没有商量过,意见或行动却完全一致。
不谋同辞指事前没有商量而意见完全一致。
白首同归归:归向、归宿。一直到头发白了,志趣依然相投。形容友谊长久,始终不渝。后用以表示都是老人而同时去世。
冰炭不同炉比喻两种对立的事物不能同处。
报雠雪恨报冤仇以洗雪心中之恨。参见“报仇雪恨”。
公报私雠假借公事报私人的仇恨。同“公报私仇”。
疾恶若雠憎恨坏人坏事就象憎恨仇人一样。同“疾恶如仇”。
疾恶如雠憎恨坏人坏事就象憎恨仇人一样。同“疾恶如仇”。
嫉贪如雠对贪污如同对仇敌一样痛恨。
贸首之雠形容仇恨极深,乃欲谋取对方的头颅才甘心。贸,通“牟”。
深雠大恨深而大的仇恨。同“深仇大恨”。
视为寇雠比喻极端仇视。
枕干之雠指不共戴天的仇恨。
枕干之雠指不共戴天的仇恨。

同雠相关的成语分类

同雠相关的词语

同欢【意思解释】1.共同欢乐。亦指共相欢乐之人。
同轝【意思解释】1.见"同舆"。
同怀【意思解释】1.同心。指情投意合。 2.指志趣相合或志趣相合者。 3.谓同胞兄弟姐妹。
同类【意思解释】1.指同姓。 2.同一种类。 3.指同一类人。如同僚﹑同辈﹑同行﹑同伙等。
同辙【意思解释】1.同道者。谓思想﹑行为一致。 2.比喻统一。
同归于尽【意思解释】1.一同毁灭或死亡。
同舆【意思解释】1.亦作"同轝"。 2.同车。形容亲密无间。
同泽【意思解释】1.《诗.秦风.无衣》:"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郑玄笺:"泽,亵衣近污垢。"后以"同泽"用于军人相称或借指军中共事。
同侪【意思解释】1.同等。 2.同伴,伙伴。
同源字【意思解释】1.音﹑义相同或相近,属同一语源的字,如"古"和"故","志"和"识"等。
同义字【意思解释】1.意义相同的字。
同会【意思解释】1.指与会结盟之诸侯。 2.犹会合。
同路人【意思解释】1.一路同行的人。 2.比喻在某一阶段在某种程度上追随或赞同革命的人。
同感【意思解释】1.同受感动。 2.指同样的感想或感受。
同幕【意思解释】1.同僚。指在同一幕府任职者。
同贺【意思解释】1.共同庆贺。后集体祝人结婚﹑寿辰等,多于礼品或礼单上写"某某同贺"。
同然【意思解释】1.犹相同。

同雠相关的成语补全

同雠相关的成语接龙

同雠相关的标签

同雠相关的句子

同雠其他造句

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造句1、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当地人尊呼与自己父母同辈的男女均为“阿伯”。
2、中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正所谓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
3、只是“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
4、中国有句老话讲得好“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道出了中国各地不同民俗习惯的特色所在。
5、本报讯(记者武鹏)“‘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取地名一定要有地方特色,反映乡土文化及良好的道德风范和理想追求。
6、“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情。
7、75岁的民俗学家齐守成说,春节期间,各民族都要举行各种活动庆祝,虽说“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虽然细节不同,但活动基本相同。
8、那文明背后有独特文化的形成、传播、更替过程,这些文化的记忆如今还影响着这一方水土,让你明白“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的原因所在。
9、
10、
有福同享,有祸同当造句1、大哥,你这是什么话?我们兄弟有福同享,有祸同当,人是我们兄弟杀的,我们就一死谢罪!
2、什么白干不白干的,你是我兄弟,我们有福同享,有祸同当,再说,你也是一个堂堂高手,不会如此无赖,想要打劫你自己的兄弟吧。
3、黑子,这一次如果我俩大难不死,以后定要有福同享有祸同当。
4、苍天在上,关二哥面前示忠义,我们四兄弟,义结金兰,有福同享,有祸同当,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
5、呵呵,收你现在还不是时候,只是我们或许会成为好朋友,有福同享有祸同当,互帮互助,你说呢!
6、
7、
8、
9、
10、
同工不同酬造句1、在此之前,他曾多次试图起诉这家公司“同工不同酬”等问题。
2、第二部分,对我国劳务派遣下“同工不同酬”现状的分析。
3、农民工和正式工人同工不同酬,不同时,不同权,一直是城市的边缘群体。
4、同工不同酬对公司而言,是一件十分机密的事情。
5、目前不少企业实行“一企两制”的用人制度,职工同工不同酬,企业达到了降低人工成本的目的,但却侵害了职工的合法权益。
6、到亚洲工作的女性也会遇到与西方国家相同的问题,比如男女同工不同酬。
7、农民工与本单位从事相同工作的城市人因工作竞争存在利益冲突,且现实生活中存在同工不同酬的现象。
8、一项8月19日公布的结果表明,在英国,女性工作者还要等上57年,才能有希望看到男女同工不同酬的结束。
9、一项8月19日公布的研究结果表明,在英国,女性工作者还要等上57年,才能有希望看到男女同工不同酬的现象结束。
10、对此,部队近年已以工作能力赋予适合的任务,两性间的性别隔阂渐渐消除,男性较少抱怨劳逸不均或同工不同酬。
书同文,车同轨造句1、在书同文,车同轨等共同生活习惯及文化特征的影响下,许多古老的氏族被集合到了一起,更在一个强大的朝代汉朝的影响下,摧生了汉人及后来的汉族。
2、从此华夏大地书同文,车同轨,而嬴政也完成了足以傲视一生的成就。
3、天下归一,书同文,车同轨,行同伦;星辰之下皆皇土,四海之民借皇臣。
4、要玩书同文,车同轨?几位师傅,福伯,这几日,我在外面转了转,街市上、码头上、店铺里、各个匠坊我也去看了看。
5、如果是野心的话,那么还有什么可以勾起已经横扫六国,统一天下,书同文,车同轨的秦始皇的野心呢?
6、
7、
8、
9、
10、
车同轨,书同文造句1、想秦始皇统一六国,车同轨,书同文。
2、因为秦国实行车同轨书同文,所以车辙是一样宽,天长日久车走的都是同一个地方,压过的地方千百年了依旧没有长出草来。
3、从今已去,六十年之外,车同轨,书同文,恨不及见也。
4、教育的事情基本敲定,王汉章还需要车同轨、书同文、同意度量衡,这些东西都是非常繁杂的东西。
5、大秦帝国横扫六国独尊宇内,统一法度衡,车同轨,书同文。
6、当年秦始皇灭六国,一统天下,车同轨,书同文,天下就此变成了他一个人。
7、铸九鼎定九州,封千侯,车同轨,书同文。
8、那是秦篆,为秦朝丞相李斯所创,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就是那个时代的故事。
9、
10、
寇雠造句1、两派各视对方为寇雠,誓不两立。
2、他认为,宣称“爱*弯”的民视及三立新闻台也该负很大的责任,因为以前党内改革派一出声就被这些“亲绿”电视台骂得半死,还被视如“寇雠”。
3、“有个通缉犯跑到国外,检察官跟他谈条件,回来奉如上宾,执政八年的‘总统’反被视为寇雠。
4、这个人,事明背明,降清叛清,就连本阶级视为寇雠的李自成,他也考虑过投降。
5、不但没有,还把这些事件视如威胁“政权”的寇雠,不是视而不见,就是认定只是少数个案。
6、有的甚至把普世性的现代性视若寇雠。
7、“没有证据”也出重拳,有则制止,无则预防,且罕有地以刑责警诫炒作者,足以证明视游资为寇雠的坚定立场。
8、今若许倭以数千万之巨款,部库既空,洋债又积,无论若何罗掘,要归竭百性之脂膏,饱寇雠之溪壑,一旦民穷财匮,盗贼乘之而起。
9、试想,一个如此视党*席如寇雠,视所属政党如无物的从政党员,如果继续被党提名,以后还需要党纪吗?这一票还投得下去吗?责任编辑:薛洋。
10、两方人马都是做秀的专家、布桩的高手,不断鼓吹意识形态令各自选民视对方为寇雠,造成你死我活的对立之势。
仇雠造句1、仇雠有善,不得不举;亲戚有恶,不得不诛。
2、行赏不遗仇雠,用戮不违亲戚。
3、嫉恶如仇雠,见善若饥渴。
4、学成文武艺,卖于帝王家,人头做酒杯,饮尽仇雠血。天下归元
5、李靖严于治军,赏罚分明,不避亲疏与仇雠,以惩恶劝善,激励将士。
6、且久据朝廷,捷给便佞,见忠于君者,犹仇雠然。
7、土崩鱼烂,贯盈恶稔,普天之下,莫匪仇雠,左右之人,皆为敌国。
8、无数象征噩运和不祥的乌鸦在天空盘旋,遮天蔽日;本来相安无事素不相识的人互相攻击如仇雠;高高在上的*贵,率兽食人。
9、若能弭兵互市,缔和结连,约为兄弟之国,不胜今日之为仇雠?李闯自成,我国之大寇,背祖违天,怙恶不悛。
10、而当地驿人则将此归罪于朝鲜使团的到来,以致“我国人所经之地,人皆怨苦,疾视若仇雠焉”。
雠敌造句1、虽然,以国士而论,豫让固不足以当矣;彼朝为雠敌,暮为君臣,腆然而自得者,又让之罪人也。
2、其时同乡刘氏与睢阳人李永为雠敌,典韦便为刘氏报怨。
3、1986年赶集网见哈雷慧星百度千百万武动乾坤当中,有几多黄希扬能够长寿到足以眼见寻秦记在二十巴黎拜金女世纪愿意雠敌回归呢?
4、其时官养卢龙,宠以金紫,奉以名州,养之已极,而不能怀我好音,举兵内伐,遂成雠敌也。
5、但琅起卒伍,于赐姓有鱼水之欢,中间微嫌,酿成大戾,琅于赐姓,剪为雠敌,情犹臣主。
6、
7、
8、
9、
10、
凿壁文学网
本站所有资源文件均出自网络,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如有侵犯你的版权,请通知我们,本站将立即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