凿壁文学网

甄识的意思

词语甄识
解释【意思解释】1.犹辨识。
组成 - -
拼音 [zhēn]  [shí] 
单字 [甄]:甄 审查,鉴别~审。~别。~选。~录(选择录用)。~品(鉴别品评)。~拔(甄别人材而荐举使用)。 制造陶器的转轮;制造陶器~陶(引申为对人的陶冶和造就)。 姓。 甄zhēn ⒈制做陶器的转轮。 ⒉培养,造就可~。 ⒊鉴别,考察~别。~选。~拔。 ⒋ ①制做陶器。 ②培养,造就。,● 甄zhēn ㄓㄣˉ◎ 审查,鉴别:甄审。甄别。甄选。
[识]:识 (形声。从言。戠声。善于言谈,表示有知识,故从言。本义知道;懂得) 同本义 譺,知也。--《说文》 君子是识。--《诗·大雅·瞻卬》。笺知也。” 壹宥曰不识。--《周礼·司刺》 草荣识节和,木衰知风厉。--陶潜《桃花源诗》 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识众寡之用者胜。--《孙子·谋攻》 不识有诸?--《孟子·梁惠王上》 苟有险,余必下推车,子岂识之?--《左传·成公二年》 使汝不识诗书,或未必艰贞若是。--清·袁枚《祭妹文》 又如识味(知味);识空便(知趣;识相);识道(知圣道);识义(知义 识(譺)shí ⒈知道,认得,能辨别~字。认~。~别。~途老马。 ⒉学问,应知的,所知道的学~。知~。常~。有~之士。 ⒊见解,辨别是非的能力见~。远见卓~。 ⒋ 识(譺)zhì ⒈记住,做记号,也指记号、标志博闻强~。表~。款~。,● 识(識)shí ㄕˊ◎ 知道,认得,能辨别:识辨。识破。识相(<
近义词
反义词

甄识相关的词语

甄识造句

甄识相关的成语

甄奇录异指选拔录用优秀的人才。
甄心动惧敬慎而保持警惕。
甄奇录异指选拔录用优秀的人才。
甄心动惧敬慎而保持警惕。
碍口识羞碍口:说不出口。指怕羞而不说话。
不打不成相识指经过交手,彼此了解,结交起来就更投合。
不打不相识指经过交手,相互了解,能更好地结交、相处。
不识不知没有多少知识。旧喻民风淳朴。
不识东家指不识近邻是圣贤。
不识大体大体:关系全局的道理。不懂得从大局考虑。
博识多通博:广博。识:学识。通:精通事理。指学识广博,精通事理。
不识高低指说话或做事不知深浅、轻重。
不识好歹不知好坏。指愚蠢,缺乏识别能力。
不识局面犹不识时务。
不识庐山真面目比喻认不清事物的真相和本质。
不识马肝相传马肝有毒,食之能致人于死。比喻不应研讨的事不去研讨。
不识起倒指不知好歹;不识时务。
不识人间有羞耻事不知道人世间还有羞耻之事。形容恬不知耻。
不识时务时务:当前的形势和潮流。指不认识当前重要的事态和时代的潮流。现也指待人接物不知趣。
不识抬举识:认识,理解;抬举:赞扬,器重。不懂得人家对自己的好意。
不识泰山不认识泰山。比喻见闻太窄,认不出地位高或本领大的人。
不识一丁形容一个字也不认识。
不识之无连“之”字、“无”字都不认识。形容人不识字,文化水平很低。
博闻多识博:广博;闻:见闻;识:学识。知识丰富,见闻广博。

甄识相关的成语分类

甄识相关的词语

甄酬【意思解释】1.表彰赏赐。
甄品【意思解释】1.甄别品评。
甄物【意思解释】1.陶冶百姓。
冢竁【意思解释】1.冢圹。
冢园【意思解释】1.墓地。
冢息【意思解释】1.长子。
冢臣【意思解释】1.大臣;朝廷重臣。
冢人【意思解释】1.《周礼》官名。
准算【意思解释】1.犹折算;抵帐。
准信【意思解释】1.确信。 2.确实的消息。
准伏【意思解释】1.在供词或公文上签画的花押。
兆献【意思解释】1.祭奠。
兆数【意思解释】1.卜筮的征兆。
兆众【意思解释】1.犹兆民。
兆朕【意思解释】1.亦作"兆眹"。 2.形体。 3.机微,征兆。 4.指预示机微。
兆物【意思解释】1.犹万物。
兆民【意思解释】1.古称天子之民,后泛指众民,百姓。

甄识相关的成语补全

甄识相关的成语接龙

甄识相关的标签

甄识相关的句子

甄识其他造句

甄拔造句1、哥,每次您提到甄拔城都唏嘘不已,大家都是人,有什么好怕的?
2、他一定要亲手来甄拔那些代办商,在这上面他一向引以自豪。
3、各级主管部门对考试制度有明确的规定,采取各种措施规范考试,注重高素质、有能力的人才选拔,但具体操作起来还是以考试来甄拔优秀者。
4、昔王子师为豫州,未下车,即辟荀慈明,既下车,又辟孔文举;山涛作冀州,甄拔三十余人,或为侍中、尚书,先代所美。
5、马甄拔湘电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党委副*记。
6、第二,建立从律师中甄拔法官、检察官的制度。
7、文莱为君主制国家,政府要员多甄拔自苏丹亲信,政党政治发展受限。
8、当前一步考试方式,存在不小弊端,不能真正达到甄拔英才之目的,反而因降低考试通过标准而有司法资格泛滥的倾向。
9、湘潭电机集团总经理马甄拔向记者透露,湘潭电机正在酝酿与株洲时代集团进行电动大巴项目合作。
10、出为冀州刺史,甄拔隐屈,搜访贤才三十余人。
甄试造句1、澎湖马公高中学生黄彦文,昨天只身到台大牙医系甄试,该系推甄、申请共只录取四人,竞争激烈。
2、甄试地点:台北医学大学。
3、他召集了全国知名的画师到宫中来参加甄试。
4、在庆熙大学的入学甄试中,学测成绩的比重要比术科测验的比重高。
5、教师甄试阶段:重视师资生专业技能成长与教学经验。
6、历经了重重阻碍,比利通过英国皇家芭雷舞学院的甄试。
7、教育部每年举办的全国高中职技艺竞赛,获得优胜的学生,参加甄试时都可以加分。
8、
9、
10、
甄审造句1、一九九九年,该局曾甄审香港演艺学院及香港教育学院所开办的课程。
2、她在为人民纳税钱把关的政府预算甄审作业中,表现受到高度肯定,气势锐不可当。
3、而“甄选入学制”中的甄审,则给了高校相当大的招生标准制订权,也给了考生展示自己各种才能的机会。
4、莲舫当前的政绩只有在事业甄审作业上受到肯定,她还得在财政、金融、外交等政治核心领域有做出一番成绩才行。
5、莲舫目前的政绩只有在事业甄审作业上受到肯定,其它还得在财政、金融、外交等政治核心领域做出一番成绩才行。
6、国民党教育部颁布《甄审收复区中等以上学校学生的办法》以及《收复区中等学校教职员甄审办法》,遭到天津广大师生一致反对。
7、她在为人民纳税钱把关的政府预算甄审作业中,表现受到高度肯定,气势锐不可挡。
8、她在为人民纳税钱把关的事业甄审作业中,表现受到高度肯定,气势锐不可当。
9、受训学员不仅要在入学时接受严格的甄审与选拔,还须在训练过程中接受严格的训导与考核。
10、据此信息,民警判断该盗窃案极可能为熟人作案,遂对当日至的小区视频监控进行调取并甄审。
甄审造句1、一九九九年,该局曾甄审香港演艺学院及香港教育学院所开办的课程。
2、受训学员不仅要在入学时接受严格的甄审与选拔,还须在训练过程中接受严格的训导与考核。
3、评审局的评审工作范围已扩大至甄审副学位学历.
4、对于不同的案件要用不同的方式甄审.
5、她在为人民纳税钱把关的政府预算甄审作业中,表现受到高度肯定,气势锐不可当。
6、她在为人民纳税钱把关的事业甄审作业中,表现受到高度肯定,气势锐不可当。
7、莲舫当前的政绩只有在事业甄审作业上受到肯定,她还得在财政、金融、外交等政治核心领域有做出一番成绩才行。
8、嘉义县香草园区招商、甄审缺失多。
9、邱毅说,谢长廷在高雄捷运招标、甄审等过程中涉及图利、官商勾结。
10、而“甄选入学制”中的甄审,则给了高校相当大的招生标准制订权,也给了考生展示自己各种才能的机会。
甄试造句1、历经了重重阻碍,比利通过英国皇家芭雷舞学院的甄试。
2、甄试地点:台北医学大学。
3、他召集了全国知名的画师到宫中来参加甄试。
4、教师甄试阶段:重视师资生专业技能成长与教学经验。
5、在庆熙大学的入学甄试中,学测成绩的比重要比术科测验的比重高。
6、澎湖马公高中学生黄彦文,昨天只身到台大牙医系甄试,该系推甄、申请共只录取四人,竞争激烈。
7、教育部每年举办的全国高中职技艺竞赛,获得优胜的学生,参加甄试时都可以加分。
8、
9、
10、
陋识造句1、保长,老夫久病多日,未能及时前来为贤侄传授浅见陋识,耽搁了贤侄的锦绣前程,还望保长见谅!
2、一则有幸,一则不幸,小兄弟愿否略闻贫道陋识?
3、灵与肉两重性的古老命题终于被众多科学术语淹没,我们仅仅将其作为一重过时的浅见陋识而加以嘲笑。
4、张天师上前奏道,回陛下,下界近日水患不断,似有妖孽作乱,我等陋识,竟无法看出何物所为,请陛下定夺…
5、依我陋识,但凡国家元首叫总统的,大概是民主政体。
6、
7、
8、
9、
10、
史识造句1、实证与史识、全面与客观,是学术史研究的基本原则。
2、两者从不同侧面程度不一地反映出王劭如实求真的史识,这有助于增进对隋代史学的认识。
3、我国古代史学传世精品著作成因之一,是由于其著作具有突出的治史能力,其中包括史德、史才、史学、史识、史力、史胆。
4、皎然认为钟嵘缺乏史识,又不是诗人,因而不具备批评家的资格。
5、他认为史识主要指史家的观察力,并介绍了如何做到具有敏锐的观察力。
6、戏剧与历史中柳敬亭形象的异同,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剧作者取舍材料的匠心及其超人的史识艺胆。
7、
8、
9、
10、
唯识造句1、历史意义卷首有作者自序,说明撰写此书的用意,同时对《成唯识论》的题目作了解释。
2、三界唯心,万法唯识,大师可是要入那杀生地狱享受果报?
3、唯心所现唯识所变一念为神一念修罗。
4、然而,他父亲怎么也没有想到,生长在王侯家里的窥基,后来竟成为玄奘法师的高足弟子,唯识宗的一代祖师。
5、“万法唯识”的意思就是,一切都是意识的结果,所有外在世界都是通过人的意识呈现的,实质上也都是虚假的。玄奘
6、本文从现代心理学角度考察了唯识学之心法八识所建构的认识结构。
7、成唯识论卷四说,有情众生,由四根本烦恼,轮回生死,不能出离。
8、隋唐之际,有天台宗智顗、三论宗吉藏、华严宗贤首,乃至法相唯识宗玄奘等等都提出自己的判教主张。
9、关于现代心理学中的人格结构,从唯识论来看,人格可以分成现实的我、理想的我和圆成实的我。
10、佛教唯识论的八识观结构与精神分析理论中的三层结构有相同之处。
识度造句1、因此老人手机还要具备音量上更大的辨识度,包括来电铃声和通话声音在内,都需要特别的优化。
2、二是如何在浩瀚的作品里脱颖而出,一些辨识度不高却精心结撰的作品,很可能被淹没在文字的洪流里。
3、直瀑式隔栅极具品牌辨识度,采用乌光电镀特殊工艺与钢琴漆内衬,很有质感。
4、导演说,朱兴东的偶像潜质在这三个月里逐渐爆发了,他极具辨识度的形象,以及过人的实力,让他成为“偶像”这件事有不可辨驳的说服力。
5、歌曲的主唱大黑摩季的高音极具辨识度,这首歌是她的成名作,或许也可以算是她的巅峰之作。
6、蜿蜒潆绕的柳江,在柳州市区勾勒出了马蹄形的半岛轮廓,从高处俯瞰,那种“天然大盆景”般的独特观感,造就了全球最具辨识度的一座城市。
7、这个迹象表明,印度消费者日益青睐在线预订模式,意识度也日益增加,虽然他们现在没有在线预订,但转化为在线预订也为时不远了。
8、至于殷浩,一纸空函,自毁前程,栽在书信礼仪上,传中称其“识度清远”“有德有言”,也许水分不少。
9、王昶开济识度,掌统方任,垂称著绩。
10、上海老凤祥一位相关负责人也认为,这么多“周”姓珠宝品牌,对这些珠宝品牌自身不见得就有好处,因为品牌辨识度不高。
识记造句1、气预报要常看,遇到狂风多穿衣,遇到下雨要带伞,出门不忘关门窗,家用电器关电源,气象知识记心间,防患未然不能少。祝世界气象日快乐相伴。
2、淡泊年光谁识记,天涯消息着人肠。
3、阅读的功能在于"熏陶"而不是"搬运"。眼前可能看不出什么,但只要他读得足够多,丰厚底蕴迟早会在孩子身上显现出来。苏霍姆林斯基发现,"人所掌握的知识的数量也取决于脑力劳动的情感色彩:如果跟书籍的精神交往对人是一种乐趣,并不以识记为目的,那么大量事物、真理和规律性就很容易进入他的意识"。
4、天气预报要常看,刮风下雨早判断,遇到狂风多穿衣,遇到下雨要带伞,出门不忘关门窗,家用电器关电源,节气知识要多懂,气象知识记心间,防患未然不能少,事事才能保平安。祝世界气。
5、再说到把名言印在人民币上,单纯从识记名人名言来说,不可辨驳。
6、请选手注意,即将展示一组的数字,识记时间两分钟。
7、这首女声歌曲呼出了女性的特权,而那些伤心欲绝的歌词容易识记,所以高歌、四处乱跳。
8、不相信你的回忆,健康小常识记忆里的那个人,未必同样想念你。
9、突然,柳川心中一动,即刻闭目凝神,运转神识记下呆牌残留的气息。
10、比如,要识记质数、质因数、互质数这三个概念的区别,就可列成表来帮助学生记忆。
凿壁文学网
本站所有资源文件均出自网络,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如有侵犯你的版权,请通知我们,本站将立即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