凿壁文学网

拾纂的意思

词语拾纂
解释【意思解释】1.收拾编纂。
组成 - -
拼音 [shí]  [zuǎn] 
单字 [拾]:拾 (形声。从手,合声。本义捡取,从地上捡起来) 同本义 拾,掇也。--《说文》 犹拾遗于涂,摭弃于野。--《论衡·逢遇》 故周之夺殷也,拾遗于庭。--《韩非子·安危》 犹拾瀋也。--《左传·哀公三年》 俯有拾,仰有取。--《史记·货殖列传》 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况拾遗求利以污其行乎!--《后汉书·列女传》 拾视之,非字而画。--《聊斋志异·促织》 又如拾粪;拾麦穗儿;拾毛(拣界外球。毛用毛充塞内部的球);拾芥(拾取地上的小草。比喻取之极易);拾石为砚(从地上拾起一块石头用作砚台);拾夺(拾 拾shí ⒈"十"的大写。 ⒉捡起来~谷穗。~得一个皮包。~金不昧。 ⒊整理,修理收~。~掇。  拾jié 1.更递;轮流。 拾shè 1.蹑足而上。,● 拾shí ㄕˊ◎ 捡,从地上拿起:拾草。拾粪。拾零(捡取某方面的零碎材料,常用于文章标题)。
[纂]:纂 (形声。从糸,算声。本义赤色的丝带) 同本义 纂,似组而赤。--《说文》 锦乡纂组,害女红者也。--《汉书·景帝纪》 缕纂以为奉。--《国语·齐语》 又如纂组(赤色绶带。亦泛指精美的织锦) 织物,织品 给张姑娘插在纂儿上。--《儿女英雄传》 又如纂儿(妇女的一种发髻);纂心(妇女发髻的中心部分) 纂 收集;汇集 纂就前绪,遂成考功。--《楚辞·天问》 自结绳之代以及秦事,无不纂录。--韩愈《毛 纂zuǎn ⒈〈古〉赤色的丝带锦绣~组,害女红者也(女红纺织刺绣的女工)。 ⒉收集,编辑编~。 ⒊集中~集。,● 纂zuǎn ㄗㄨㄢˇ◎ 搜集材料编书:纂修(a.编纂,亦指做这方面工作的人;b.继承并加强修养、治理)。纂绣(编织和刺绣)。纂
近义词
反义词

拾纂相关的词语

拾纂造句

拾纂相关的成语

补过拾遗拾遗:纠正帝王的过失。填补、纠正帝王的过失。也指匡正、改掉自己的过失、缺点。
不可收拾收拾:整顿、整理。指事物败坏到无法整顿或不可救药的地步。
补阙拾遗阙:通“缺”,缺失。拾遗:补录遗漏。补录缺失遗漏的内容。
抱枝拾叶犹言舍本逐末。比喻不抓根本环节,而只在枝节问题上下功夫。
道不拾遗遗:失物。路上没有人把别人丢失的东西拾走。形容社会风气好。
道无拾遗路上没有人把别人丢失的东西拾走。形容社会风气好。同“道不拾遗”。
掇青拾紫指获取高官显位。青、紫,古时公卿的服色。
掇拾章句掇:拾取。摘取别人文章的句子。指东摘西抄地拼凑文章。
俯拾地芥象低头拾一根小草那样。比喻容易得到或容易成功。
俯拾皆是只要低下头来捡取,到处都是。形容多而易得。
俯拾即是俯:低头,弯腰;即:就。只要低下头来捡取,到处都是。形容多而易得。
俯拾仰取低头拾地上的东西,抬头拿上面的东西。形容一举一动都有收获。
虎珀拾芥琥珀摩擦后生电,能吸引细小的东西。比喻互相感应。
举如鸿毛,取如拾遗举一根羽毛,拾一件东西。比喻事情容易做,不费气力。
路不拾遗遗:失物。路上没有人把别人丢失的东西捡走。形容社会风气好。
路无拾遗指东西掉在路上,人们不会捡起据为己有。形容社会风尚好。
弃琼拾砾比喻丢弃珍贵的而拾取无用的。琼,美玉;砾,瓦砾。
如拾地芥象从地下拾起一根芥菜。比喻非常容易得到(多指官职、名位)。
拾陈蹈故因袭陈词滥调。
拾带重还比喻拾到财物,物归原主,不占为己有。
露钞雪纂指勤于收辑抄录,昼夜寒暑不停。
露纂雪钞指勤于收辑抄录,昼夜寒暑不停。同“露钞雪纂”。

拾纂相关的成语分类

拾纂相关的词语

拾萤【意思解释】1.晋车胤少时家贫,点不起灯,夏天夜里捉了许多萤火虫,放在囊里,利用萤光读书。见《晋书.车胤传》。后以"拾萤"喻勤学。
拾翠羽【意思解释】1.词牌名。取自三国魏曹植《洛神赋》"或拾翠羽"句。双调六十八字,前后片各七句,四仄韵。参阅《词谱》卷十六。
拾诵【意思解释】1.犹习诵。
溲恶【意思解释】1.小便与大便。
溲浡【意思解释】1.见"溲勃"。
溲勃【意思解释】1.亦作"溲浡"。亦作"溲渤"。 2."牛溲马勃"之略语。语本唐韩愈《进学解》:"玉札丹砂,赤箭青芝,牛溲马勃,败鼓之皮,俱收并蓄,待用无遗者,医师之良也。"后多用以喻粗贱之物。 3.指尿﹐小便。
溲血【意思解释】1.尿血;便血。
斯翚【意思解释】1.指雉。语本《诗.小雅.斯干》:"如翚斯飞﹐君子攸跻。"朱熹集传:"翚,雉。"
斯斯文文【意思解释】1.举止言谈文雅。
斯世【意思解释】1.此世﹐今世。
拾袭【意思解释】1.重重包裹。
拾栌【意思解释】1.木名。传说用以做棒可杀鬼,用以做器物可压邪。
拾翻【意思解释】1.翻检。
拾头【意思解释】1.撞头,用头去撞。
拾遗补阙【意思解释】1.补正别人的缺点过失。 2.采录遗逸的事迹。
拾翠人【意思解释】1.指游春的妇女。
拾尘【意思解释】1.传说孔子困于陈蔡之间,七日不得食。后得米,由颜回﹑仲由二人在一间破屋里烧饭。颜回见一块烟灰落到饭里,感到被弄污的饭弃之可惜,就取来吃了。子贡从远处望见,以为他偷食,告诉了孔子。孔子说颜回不会做这种事。后来问明情况,孔子说:我也会这样做的。见《孔子家语.颜回》。《吕氏春秋.任教》亦载此事,稍异:谓孔子亲见而怀疑,后查明情况,叹道:"所信者目也,而目犹不可信;所恃者心也,而心犹不足恃。弟子记之,知人固不易矣。"后以"拾尘"喻因误会而致疑。

拾纂相关的成语补全

拾纂相关的成语接龙

拾纂相关的标签

拾纂相关的句子

拾纂其他造句

捡拾造句1、礼拜天,我们去食堂帮采购员卸白菜,替锅炉房的叔叔捡未烧尽的煤核儿,帮保洁阿姨捡拾晾洗散落的床单、枕巾。
2、教师节到了,捡拾起这些“缤纷落英”,眼前总有一片片“烛影摇红”。我的健在的和已经作古的老师们,我和我的同学们一起,祝您节日快乐!
3、赶海的孩子们赤着脚踝在浅滩上合着大海的节奏,趁着涌浪间歇的那阵去捡拾大海的馈赠,在他们小小的铅桶里装着贝、装着蟹、装着他们的欢笑。
4、我想念每一个时刻的靖港,它的天空在清晨是鱼肚的白色,黄昏是令人心醉的玫瑰红,有可能刚刚放晴,有可能雨还没有落下。我喜欢这样的行走,它随时可以捡拾生活的美味。汪涵
5、名亚裔拾贝者在英格兰莫克姆湾海滩捡拾鸟蛤时突遇涨潮,中国人丧生。
6、有人说,如果今世一个愿望屡屡瞩目,就会埋下一个伏笔,待来世苦苦地追索与厮守。那么,请让我一辈子体味成长的喜悦与艰辛,让我在阳光下,捡拾到成长的足迹。
7、怒江州贡山县茨开镇发生一起泥石流灾害事故,两名上山捡拾柴火的村民被泥石流掩埋。
8、青春就是匆匆披挂上阵,末了战死沙场。你为谁冲锋陷阵,谁为你捡拾骸骨。青春是一场没有返程的旅行。旅客下站,带着行李。而旁边的座位逐渐模糊,风景丢失在山和海之间,都要储存起来。张嘉佳
9、往往是:在追不上的时候,才去追;在味道尽去的时候,才想品;在不得已时候,才珍惜得已;在人生的大片美好过到支离破碎后,才去捡拾一些碎片,拼凑美好。马德
10、刘嫌以新生北路、德惠街口的停车格为家,靠捡拾资源回收过活。
拾捡造句1、冬天冰雪覆盖大地,但在一片雪白之中不是会有几个身影在沙滩上拾捡贝壳。
2、我喂那些小鸡,拾捡鸡蛋,然后把它们擦干净。
3、赶海、拾捡海产品似乎是去每个海岸都必做的事情。
4、当欧洲的传统市场还在债务危机中挣扎求生时,中国和印度则欢快地跑在了前面,还不断拾捡着煤屑。
5、五月二十九日在美国加州的南太浩湖市,一只黑熊从放置室外、等待收取的垃圾堆中拾捡宝特瓶汽水来喝。
6、侍卫们手忙脚乱的拾捡干树枝架起柴堆,擦火镰点篝火,但为时已晚,黑雾瞬时间包围了大家。
7、为了控制贝壳捡拾的数量,英国政府自起,总共签发了份拾捡鸟蛤许可证,对拾贝者进行统一的管理。
8、距离悦悦第一次被撞七分钟后,一个拾捡垃圾的阿婆发现了小女孩并把她抱到路边。
9、而当一名罢工者在威灵顿被拍到乱丢垃圾并严责在公园中拾捡垃圾的一家人时,工会的形象就变得更糟糕了。
10、多少情缘匆匆来去,到最后,我们都成了那个拾捡往事的人。
拾荒造句1、一名拾荒老人突然翻过护栏,迅速跳入江中。
2、思考的时候,你是思想者。行走的时候,你是孙行者。工作的时候,你是拾荒者。恋爱的时候,你是第三者。“愚乐”的时候,你是受骗者。愚人节快乐!
3、对感情有着绝高要求的人来说,谋取感情是比谋生更为艰难的事,要时刻做好最坏的打算,并准备扮演尝百草的神农、研究猩猩的珍妮。古道尔,或者具有文物鉴别常识的拾荒者等等角色。韩松落
4、拾荒者将可以直接从来自家庭的较为干净的垃圾,而不是从四处堆起的垃圾堆和填埋场中捡取可回收的部分。前者的价格往往更高。
5、与其猥琐拾荒,不如跳出去大杀四方。蝴蝶蓝
6、福建一女大学生雨中为拾荒老人撑伞。
7、昨日,一则“拾荒老人为老伴买钻戒”的新闻,引起了网友的广泛关注。
8、那拾荒的老头,两眼贼溜溜地在街上东瞧西看,等走到司马灰所在的木棚前,忽然停下了脚步,假意蹲下来提鞋,同时伸头探脑地向棚内张望。
9、你拥有的一切都超过我所能供给的能力范畴,我像是一个被遗弃在时光中的拾荒者,而你本身,就是我拾到的唯一的瑰宝。独木舟
10、现代文明是一堆垃圾,我们都在扮演着拾荒者的角色,将自己越掏越空。汪峰
拾趣造句1、设有“考考你”“对比拾趣”“名家改笔”“名作赏例”“名言隽语”“逸闻趣事”等知识窗,内容丰富,形式新颖。
2、慕容复见邓百川拾趣,笑道:也好,邓大哥请。
3、不过这柄匕首也有一个比较恶心的地方,拾取绑定,也就是说,只要玩家拾趣了,就无法再交易给别人了。
4、清丽淡雅的她,常是溪水潺湲在古书中踏歌拾趣,含着青瓷般细腻的笑意,间或透出些许惆怅和忧伤,低眉调筝,一曲高山流水,流淌着她心底的希冀。
5、在时间的沙滩,拾趣快乐的贝壳,在珍藏的照片,拼贴幸福的浪花,在周末的光阴,祝福轻松自在的你,轻轻踏在柔软的沙滩,是否让你周末的心觉得幸福呢?
6、杨宗主很拾趣,今后我青龙洞天一定会给你们莫大好处。
7、《天桥拾趣》这篇文章讲的是老北京天桥艺人们的零散故事。
8、恭谢同悲,亦谢传阅《拾趣逸》短篇。
9、你叫谁兄弟呢?小崽子?不要以为篮球赢了我们打架就能赢我们!少不拾趣!
10、
拾起造句1、秋天的清晨,秋高气爽,风儿很凉爽。铺面吹过,很是舒服。秋风伴着鸟儿的叽喳声,小虫子的叫声。树上的叶子随着秋风飘落,飘到了这里,落在了地上。拾起一片秋叶,写着冬春夏秋,自然的美丽。
2、历史的点点滴滴如散落在偌大沙滩上的沙石贝壳,我们悄悄地走过,贪婪地看着这些晶莹珍贵的财富,时而拾起一两颗打动心灵的贝壳,怀着一份爱的心情、感恩的心情,好好收藏,以作纪念。
3、我拾起了一些苹果,其中一部分已经摔坏了。
4、他从地上捡拾起掉下去的书本。
5、他拾起一块石头,将它向狗掷去。
6、我一转身,一片桃叶又落在我身旁,我弯腰拾起,捧在手上,细细地端详,好特别地一片秋叶呀!它还没来得急完全退去绿色,仍散发着一股浓浓的香气。
7、我弯下身,拾起脚边的一朵梨花,轻轻地托入掌心,借着直射而来的暖暖阳光静静端详她。隐隐地,鼻子有些发酸。然后,眼前一片模糊。泪光中,叠印在我眼前的是母亲那和善慈祥的面容。
8、吉姆弯腰从地上拾起钢笔。
9、如果有人用钞票扔你,跪下来,一张张拾起,不要紧,与你温饱有关的时候,一点点自尊不算什么。亦舒
10、请从帐蓬和小道上拾起狗的排泄物。
修纂造句1、方志修纂大多采用自上而下的官修形式,统一的编纂体例,在编修中重视援引国史编纂的方法和要求。
2、把家谱看得比自己的生命还珍贵,四代人修纂和保存了清朝末年。
3、先后任翰林院修纂、军机处章京、右春坊右中允等职。
4、今年,第四次修纂工作会议在上海召开。
5、这些著作的修纂意义不只在于为皇帝歌功颂德,更为后人提供统治的样板。
6、介绍了广西历代地方志的修纂概况,分析了广西历代方志的价值,并讨论了广西历代方志的整理与保护问题。
7、芜湖县编修方志始于宋代,盛于明清,前后修纂志书。
8、
9、
10、
纂辑造句1、成,无逾数年,今熹庙七载,书不过八十余卷,翰林有起居之职,六曹有章奏之抄,内阁有票拟之籍,纂辑磨对,企待九年,何徇何疑,坐成废阁,此固非一改一事之偷惰。
2、所纂辑《骨董琐记》、《骨董续记》、《骨董三记》涉及金石、书画、陶瓷、雕绣,其中记明清两代朝章国故、遗闻轶事,尤为详备。
3、武夷山人徐表然德望甫纂辑,邑人孙世昌登云甫劂梓。
4、天子新祚……纂辑《中鉴录》三册寄麟阳世丈。
5、因特就各国政体荟萃,编为《欧美政治要义》一书,酌派妥员,专司纂辑,去其繁杂,撷其精华,是以于政治大端业已粲然具备。
6、魏忠贤为了加速陷害东林党人,开馆纂修《三朝要典》,在霍维华的基础上纂辑万历、泰昌、天启三朝有关三大案的档案资料,加上案语而成。
7、此《唐六典》一书,系唐玄宗时,大体依唐代现行法规而纂辑,可说是当时的具体事实与现行制度,与本之理想和希望者不同。
8、一是学术性专著,二是诗文集,三是读书笔记,四是文献史料的纂辑,五是古代文献的校订、注释、评述等等。
9、
10、
纂修造句1、史学家魏澹、王劭、牛弘等对纂修前代史和当代史做了大量工作。
2、魏忠贤为了加速陷害东林党人,开馆纂修《三朝要典》,在霍维华的基础上纂辑万历、泰昌、天启三朝有关三大案的档案资料,加上案语而成。
3、章学诚是清代著名的史学家、目录学家,毕生致力于讲学、著述和纂修史志。
4、在校勘过程中,经总纂修纪晓岚复勘过的文津阁藏本竟查出谬误之书,坊本抵换的,文字有误的条,而其余六阁藏书也大抵如此。
5、“族之有谱,犹国之有史”,重视族谱的纂修是我国重要的文化现象。
6、嘉靖二十年,杨慎应四川巡抚刘大谟之邀回成都纂修省志。
7、论述了该志之纂修过程及其内容、特点和价值。
8、为整理、保存、继承、利用通江地区的资源遗产,通江街道以经世致用为出发点,发动社会力量,广征博采,启动新一轮史志编纂修改工作。
9、凡例部分,以经为单位,分析了御纂诸经纂修的纲领和宗旨。
10、举子科场写诗作赋,既要牢记字韵,又不能犯讳,这就催生了韵书的纂修。
纂修造句1、“族之有谱,犹国之有史”,重视族谱的纂修是我国重要的文化现象。
2、史学家魏澹、王劭、牛弘等对纂修前代史和当代史做了大量工作。
3、明代纂修的历朝实录是史学研究的重要资料。
4、第一部分,考述清代的赋役全书的纂修过程及其地位。
5、论述了该志之纂修过程及其内容、特点和价值。
6、凡例部分,以经为单位,分析了御纂诸经纂修的纲领和宗旨。
7、纂修方志是我国史学的优良传统.
8、魏忠贤为了加速陷害东林党人,开馆纂修《三朝要典》,在霍维华的基础上纂辑万历、泰昌、天启三朝有关三大案的档案资料,加上案语而成。
9、纂修官按纂修凡例加以选编,以编年体详尽记载皇帝的用人行政和朝章国故。
10、在校勘过程中,经总纂修纪晓岚复勘过的文津阁藏本竟查出谬误之书61部,坊本抵换的5部,文字有误的1000余条,而其余六阁藏书也大抵如此。
凿壁文学网
本站所有资源文件均出自网络,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如有侵犯你的版权,请通知我们,本站将立即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