谴诘的意思 | |
词语 | 谴诘 |
解释 | 【意思解释】1.谴责诘难。 |
组成 | 谴 - 诘 - |
拼音 | [qiǎn] [jié] |
单字 |
[谴]:谴
(形声。本义责备,斥责)
同本义
谴,谪问也。--《说文》
谴,呵也。--《苍颉篇》
畏此谴怒。--《诗·小雅·小明》
闻而谴友。--《孔子家语·五行》
某时有客过而予汝金,因谴之。--《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前者,失救泾河老龙,获谴于我皇后帝。--《西游记》
又如谴谪(责备);谴斥(受责备);谴告(谴责警告);谴呵(谴责申叱);谴咎(谴责罪过);谴怒(怒责)
旧时官吏被贬或谪戍
又不得已而谴,则为之择地而居。--刘禹锡《上杜司徒书》
又如谴谪(官吏因罪降级,调往边
谴qiǎn
⒈责备~责。
⒉〈古〉指官吏被贬谪承(受)朝~。,● 谴(譴)qiǎn ㄑㄧㄢˇ◎ 责备:谴让(斥责)。谴责。◎ 贬谪: [诘]:诘 jie (形声。从言,吉声。本义询问,追问) 同本义 诘,问也。--《说文》 度作刑以诘四方。--《书·吕刑》 五曰刑典以诘邦国。--《周礼·大宰》 毅诘之曰。--唐·李朝威《柳毅传》 直诘袁曰。--清·梁启超《谭嗣同传》 终不敢诘。--清·方苞《狱中杂记》 又如反诘(反问);究诘(追问究竟);诘询(追问,询问);诘辩(刨根问底) 责备;质问 诘,责也。--《广雅》 诘奸慝。--《左传·昭公十四年》 仲冬之月…农有不收藏积聚者,马牛畜兽有 诘jié ⒈盘问,追问盘~。反~。〈引〉查,查办~查。~诛慢暴(慢怠慢)。 ⒉见jí。 诘jí,● 诘(詰)jié ㄐㄧㄝˊ◎ 追问:反诘。盘诘。诘究。 |
近义词 | |
反义词 |
谴诘相关的词语
- 笞谴
- 朝谴
- 斥谴
- 薄谴
- 负谴
- 告谴
- 诃谴
- 祸谴
- 横谴
- 呵谴
- 怒谴
- 羁谴
- 咎谴
- 谴责
- 谴让
- 谴谪
- 谴黜
- 谴举
- 谴诫
- 谴罚
- 酬诘
- 查诘
- 参诘
- 謷牙诘屈
- 按诘
- 聱牙诘屈
- 聱牙诘曲
- 辩诘
- 辨诘
- 逼诘
- 反诘
- 诟诘
- 攻诘
- 诃诘
- 呵诘
- 摩诘
- 密诘
- 面诘
- 难诘
- 睨诘
谴诘造句 |
谴诘相关的成语 | |
聱牙诘曲 | 聱牙:不顺口;诘曲:曲折。指文章读起来不顺口。 |
聱牙诘屈 | 聱牙:不顺口;诘屈:曲折。形容文辞艰涩难读。 |
不可究诘 | 究:追查;诘:追问。无法追问到底。 |
诘诎聱牙 | 形容文句艰涩,不通顺畅达。同“诘曲聱牙”。 |
诘屈聱牙 | 诘屈:同“佶屈”,曲折,引申为不顺畅;聱牙:读起来拗口、别扭。形容文字晦涩艰深,难懂难读。 |
诘曲聱牙 | 形容文句艰涩,不通顺畅达。 |
诘屈磝碻 | 形容语言生硬难懂。 |
诘屈謷牙 | 形容文句艰涩,不通顺畅达。同“诘曲聱牙”。 |
诘戎治兵 | 指整治军事。 |
莫可究诘 | 究:追查;诘:追问。无法追问到底。 |
谴诘相关的成语分类
- 关于肝胆相照的成语_词语
- 形容文笔优美的成语_词语
- 形容写得生动的成语_词语
- 形容牙成语有哪些_词语
- 形容人的身体情况的成语_词语
- 形容含人体部位的成语_词语
- 形容特别难懂的成语_词语
- 形容长而曲折的成语_词语
- 形容文章写不好的成语_词语
- 形容有困难曲折的成语_词语
- 关于肝胆相照的成语_词语
- 形容文字水平的成语_词语
- 形容文字精美的成语_词语
- 形容牙成语有哪些_词语
- 形容文字有深度的成语_词语
- 形容文字简单的成语_词语
- 形容人的身体情况的成语_词语
- 形容含人体部位的成语_词语
- 形容特别难懂的成语_词语
- 形容长而曲折的成语_词语
- 关于坚持爱好的成语_词语
- 究是研究意思的成语_词语
- 包含究字的成语_包含究字的词语
- 包含诘字的成语_包含诘字的词语
- 包含诎字的成语_包含诎字的词语
- 形容看不懂艺术的成语_词语
- 形容令人印象深刻的成语_词语
- 形容记忆深刻的成语有哪些_词语
- 形容看不懂自己的成语_词语
- 形容读书的声音成语有哪些_词语
- 形容晦涩难懂文章的成语_词语
- 形容看不懂的成语_词语
- 形容读书声的二字成语有哪些_词语
- 形容非常痛快写成语_词语
- 形容读书声的成语有哪些_词语
- 形容晦涩难懂文章的成语_词语
- 形容写作水平低的成语_词语
- 形容文章晦涩难懂的成语_词语
- 包含碻字的成语_包含碻字的词语
- 包含磝字的成语_包含磝字的词语
- 包含謷字的成语_包含謷字的词语
- 包含诘字的成语_包含诘字的词语
- 形容戎的成语有哪些_词语
- 包含戎字的成语_包含戎字的词语
谴诘相关的词语 | |
谴毁 | 【意思解释】1.谴责毁谤。 |
谴罪 | 【意思解释】1.责罪。 |
谴发 | 【意思解释】1.谴责揭发。 |
谴弃 | 【意思解释】1.遭谴谪而被弃置。 |
谴诃 | 【意思解释】1.亦作"谴呵"。 2.谴责呵叱。 |
谴问 | 【意思解释】1.责问。 |
谴讶 | 【意思解释】1.犹怪罪。 |
谴笞 | 【意思解释】1.责其罪而鞭挞之。 |
谴累 | 【意思解释】1.谓受牵累而遭谪降。 |
谴勒 | 【意思解释】1.犹谴责。 |
谴域 | 【意思解释】1.指谪迁之地。 |
谴责小说 | 【意思解释】1.中国旧体小说的一种﹐指清末戊戌变法维新运动失败后大量出现的暴露社会黑暗﹑指摘政治腐败的小说。代表作家﹑作品有李伯元的《官场现形记》﹑吴趼人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等。 |
谴祟 | 【意思解释】1.谓天或鬼神所显示于人的灾祸。 |
谴悟 | 【意思解释】1.谓谴责而使之感悟。 |
请佃 | 【意思解释】1.接受﹔承受。 |
请告 | 【意思解释】1.请求休假或退休。 |
请见 | 【意思解释】1.请求接见。 2.宋代士人的一种礼节。 3.相见。请﹐敬辞。 4.邀请会见。 |
谴诘相关的成语补全
谴诘相关的成语接龙
谴诘相关的标签
谴诘相关的句子
谴诘其他造句 | |
自谴造句 | 1、待悼心将李钭朵刚自谴入栈内客房,悼严俱已是尾随而至。 2、隔了这么久,恐怕连谢罪自谴的有效期也早过了吧。 3、玄黄天地,自有定数,泄漏天机,天自谴之。 4、但这并不能消解他对若梅母女的自愧与自谴。 5、自谴自责,一是道德感所支使,一是受理性所制约。 6、 7、 8、 9、 10、 |
天谴造句 | 1、此书乃旷世奇书也,所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望学成者只能救人,不可害人,否则必遭天谴,切记,切记…… 2、这是固执己见、杀死唐朝大敌宇文成都后遭遇的天谴?还是他本就是这世界的匆匆过客?又或是。 3、身为可能是天谴军中最巨大可怖的存在,梅格纳斯的力量绝对是不可小觑的。 4、这显然是不太好的,因为一个缺少天谴打击而用灭寂来代替的邪恶天赋确实不好玩。 5、天建大国之君,即为天下共主,何独构怨于我国也?今助天谴之叶赫,抗天意,倒置是非,妄为剖断,此恨七也!欺凌实甚,情所难堪,因此七恨之故,是以征之。 6、一个人所有的,不过是那几年青春力气,白白糟蹋人家时间,会遭天谴。 7、我们可不能厚今薄古无情倒义,坐在祖宗的树荫下一边纳凉一边嚼舌头骂祖宗,那是要遭天谴的。 8、天予不取,必遭天谴。--杜维。跳舞 9、这种生活让人联想到剥夺、受虐狂,还有负罪感和天谴。 10、然而因为他拒绝接受天谴,他即使在炼狱中也无法找到同伴。 |
自谴造句 | 1、隔了这么久,恐怕连谢罪自谴的有效期也早过了吧。 2、但这并不能消解他对若梅母女的自愧与自谴。 3、玄黄天地,自有定数,泄漏天机,天自谴之。 4、待悼心将李钭朵刚自谴入栈内客房,悼严俱已是尾随而至。 5、自谴自责,一是道德感所支使,一是受理性所制约。 6、 7、 8、 9、 10、 |
天谴造句 | 1、你不应该这么助纣为虐,早晚会遭天谴。 2、知过能改,善莫大焉;怙恶不悛,终遭天谴! 3、宁愿遭天谴,我也要做一个顶天立地的男人。 4、珍惜你已拥有的,别再贪图得寸进尺,否则会遭天谴。 5、你不应该这么助桀为虐,早晚会遭天谴。 6、昭言……洛家的天谴……结束了……我很累……想休息了……洛埋名 7、死亡骑士们在谈到天谴打击与灭寂的时候,也有类似的讨论。 8、这种生活让人联想到剥夺、受虐狂,还有负罪感和天谴。 9、君邪冰:天谴?哈哈!就算是老天想要惩罚我也要看它有没有这个本事!我的命从来都是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墨邪尘 10、这显然是不太好的,因为一个缺少天谴打击而用灭寂来代替的邪恶天赋确实不好玩。 |
受到谴责造句 | 1、他因造谣生事而受到谴责。 2、在知识领悟,不思进取的人只配受到谴责和鄙视。法拉第 3、那些帮忙给女孩暂住的妇女活动家,在议会上受到谴责。 4、散布流言的人将受到谴责。 5、克拉默先生说反政府示威者的暴力活动应该受到谴责。 6、然而,国会共和党和奥巴马总统都不想因此而受到谴责,所以,这强迫他们一定要达成协议。 7、玛吉就是典型的受害者;她因渴望寻求知识反而受到谴责与处罚。 8、当权的人犯错误,可以得到大家原谅,下台以后就要受到谴责。巴尔扎克 9、应该受到谴责者是谁?我们是因为认识到,只有反省、探求罪恶的原动力,祈求不再犯错误,才是日中友好的根基。 10、gsk的罪行可能很严重,但悲哀的是,制药公司强推不合适药品、操纵研究结果和款待医生周末去花天酒地的做法并不新鲜:这些做法应该受到谴责,但它们并不令人意外。 |
不可究诘造句 | 1、这一手,真乃飞来奇峰,不可究诘。 2、但以后历代篇帙日繁,往往伪妄荒唐,不可究诘。 3、厥后既入中国,习见儒言,则因缘假借以文其说,乃渐至蔓衍,支离不可究诘,自以为超出三教上矣。 4、由于酒过三巡,所以,“诡诞百出,不可究诘”。 5、本地班但工技击,以人为戏,所演故事类多不可究诘,言既无文,事尤不经。 6、总之,李家拳之来历不可究诘,说什么金刚李胡子,固然无稽,说是李巴山,亦因小说而来。 7、 8、 9、 10、 |
反诘造句 | 1、此时霍宗神这一大串反诘问句提出来,一时间却也令得颜海天无言以对了。 2、以反诘把读者说成是反英雄,恬不知耻的享乐主义者,某一先入主题或无意识的囚徒,或随心所欲的意义发明家。 3、现在是我在向你进行反诘,不是你来问我!马上回答我,是还是不是? 4、那人反诘道:“这样说来,那么吃白米饭的,难道都在办丧事?” 5、但这些人抗议父母,乃至有人对亲戚朋友劝婚反诘“关你屁事”,就有点不近人情、不识好歹,分不清饭香屁臭了。 6、那人反诘道:“这样说来,那么吃白米饭的,难道都在办丧事?”。 7、提问启发式、反诘启发式、追问启发式、对比启发式、讨论、辩论式是启发式教学的常用教学方法。 8、美国讲英语的人经常在说话时使用反诘问句。 9、本文通过句法、语义和语用描写,运用替换、省略等方法考察了反诘语气副词的功能。 10、他反诘责:这几十年来,你无偿使用国有土地,甭得了便宜还在这儿卖乖。 |
盘诘造句 | 1、我们辩护很有力,尤其在对他们的证人的盘诘方面。 2、在桥的两端,开始详细验查护照,盘诘身份。 3、尽管如此,但我还是没有差到那位就在我前面被盘诘的瘦高个子农科学生那种程度。 4、巡检司为州县衙门的分出机构,主要由巡检与弓兵组成,职掌巡逻盘诘、巡缉私盐、缉捕盗贼与协同防御。 5、赵守贞见状盘诘,方知湘灵为当年赠囊之人,敬为上宾,结为金兰,助湘灵一家团圆。 6、“海丝特,”他说,“我不对你盘诘:出于什么原因或以何种方式,你堕入了深渊,或者宁可说,你登上了耻辱的刑台我正是在那儿见到你的。 7、张万户见他说得有理,并不疑虑,就依允了,写下问候书札,上寿礼帖,又取出一张路引,以防一路盘诘。 8、对走出大厦的人都一一加以盘诘。 9、一旦肯尼亚的案件在法庭上开庭审理,就能够受到该国有史以来最详尽的盘诘。 10、 |
究诘造句 | 1、责将帅,将帅曰资粮不足;责有司,有司曰须给无乏;更相为解,而朝廷含糊,未尝究诘。 2、钟秀文宽慰道,事实上也有几分莫可究诘的困惑。 3、今计外省衙门人数之众莫可究诘,婪赃更多,不啻千万。 4、这就莫可究诘了,要以前生的宿业而定。 5、三月,诏权三司使曾布、翰林学士吕惠卿同究诘市易事。 6、如左右要求供应究诘人,以便相识我的事项情形和性格,我乐于餍足左右要求。 7、阴侧恐怖的鬼魅哭声,引发出一段莫可究诘的隔世孽缘…… 8、交警在究诘这起交通事故的真相。 9、司以光这段批答写得是很绝妙的,这分明是借皇帝之口,究诘王安石把天下搞得乱了套,自己欲推卸责任,把乱摊子扔给别人。 10、但以后历代篇帙日繁,往往伪妄荒唐,不可究诘。 |
驳诘造句 | 1、“平时请款辄驳诘,临事而问兵船,兵船果可恃乎?”这是最早的经费不足失败论者。 2、尤其是“余编”中多半驳诘的是“支余派”,与“余秋雨”并无直接关联。 3、朱嶟的奏折最为有名,他的驳诘理直气壮。 4、这个过程充满了反复的讨论、辩难、驳诘与权衡。 5、幸亏如此,人们才读到了那一篇又一篇互相驳诘的天下妙文,让你禁不住拍案叫绝,回肠荡气。 6、黄氏对徐氏兄弟的《修史条议·理学四款》一一驳诘,最终促使徐氏兄弟放弃设置《道学传》。 7、不用正词驳诘,已见其志在偷生。 8、我认为,这种貌似有力的驳诘,其实是枉立靶子而放矢。 9、幸亏如此,人们才读到了那一篇又一篇互相驳诘的天下妙文。 10、论辩中,用反问句直接进行驳诘,很有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