凿壁文学网

谴黜的意思

词语谴黜
解释【意思解释】1.谪降贬黜。
组成 - -
拼音 [qiǎn]  [chù] 
单字 [谴]:谴 (形声。本义责备,斥责) 同本义 谴,谪问也。--《说文》 谴,呵也。--《苍颉篇》 畏此谴怒。--《诗·小雅·小明》 闻而谴友。--《孔子家语·五行》 某时有客过而予汝金,因谴之。--《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前者,失救泾河老龙,获谴于我皇后帝。--《西游记》 又如谴谪(责备);谴斥(受责备);谴告(谴责警告);谴呵(谴责申叱);谴咎(谴责罪过);谴怒(怒责) 旧时官吏被贬或谪戍 又不得已而谴,则为之择地而居。--刘禹锡《上杜司徒书》 又如谴谪(官吏因罪降级,调往边 谴qiǎn ⒈责备~责。 ⒉〈古〉指官吏被贬谪承(受)朝~。,● 谴(譴)qiǎn ㄑㄧㄢˇ◎ 责备:谴让(斥责)。谴责。◎ 贬谪:
[黜]:黜〈动〉 (形声。从黑,出声。本义黑暗) 降职或罢免 黜,贬下也。--《说文》 黜,贬也,下也。--《玉篇》 黜陟幽明。--《虞书》。传退其幽者。” 何以黜朱于朝。--《左传·襄公二十六年》 咸黜不端。--《左传·昭公二十六年》 台臣惭,追受其牒,为复太守官而黜臧使者。--高适《书博鸡者事》 理乱不知,黜涉不闻。--韩愈《送李愿归盘谷序》 又如罢黜百家;黜落(罢免,除名);黜升(官吏的罢免与升迁);黜放(革职放逐) 废除;取消 汤既黜夏命。--《书·汤诰序》 爱季佗而黜仆 黜 chù罢免;去掉~退、罢~。 【黜免】罢免(官位)。 黜chù降职,罢免~职。~退。废~。,● 黜chù ㄔㄨˋ◎ 降职或罢免:罢黜。废黜。贬黜。黜退。&l
近义词
反义词

谴黜相关的词语

谴黜造句

谴黜相关的成语

罢黜百家罢黜:废弃不用。原指排除诸子杂说,专门推行儒家学说。也比喻只要一种形式,不要其他形式。
黜昏启圣贬退昏庸,开启圣明。
黜奢崇俭革除奢华,崇尚俭仆。
黜邪崇正斥退奸邪,崇尚正直。
崇雅黜浮指在文风上崇尚雅正,摈弃浮华。
黜衣缩食节衣缩食,指在生活上省穿省吃,力求节约。
黜幽陟明指黜退昏愚的官员,晋升贤明的官员。
黜陟幽明指黜退昏愚的官员,晋升贤明的官员。
扶正黜邪扶助正道,除去邪恶。
进善黜恶进用贤善,黜退奸恶。同“进善退恶”。
进贤黜恶犹言进贤黜佞。进用贤良,黜退奸佞。
进贤黜奸犹言进贤黜佞。进用贤良,黜退奸佞。
进贤黜佞进用贤良,黜退奸佞。
迁善黜恶犹言向善而去除邪恶。
劝善黜恶惩罚坏人,奖励好人。同“劝善惩恶”。

谴黜相关的成语分类

谴黜相关的词语

谴举【意思解释】1.责罚或荐举﹐指赏罚之事。
谴诫【意思解释】1.见"谴戒"。
谴罚【意思解释】1.谴责惩罚。
谴夺【意思解释】1.责其罪而革其官。
谴逐【意思解释】1.贬谪放逐。
谴勑【意思解释】1.谴责告戒。
谴辱【意思解释】1.谴责并羞辱。
谴怒【意思解释】1.犹谴责。
谴客【意思解释】1.贬谪的人。
谴负【意思解释】1.犹罪责。
谴咎【意思解释】1.谴责﹔责罪。
谴咒【意思解释】1.谴责咒骂。
谴呵【意思解释】1.见"谴诃"。
谴何【意思解释】1.责问。
谴告【意思解释】1.谴责警告。
谴却【意思解释】1.见"谴却"。
谴戒【意思解释】1.亦作"谴诫"。 2.谴责告戒。

谴黜相关的成语补全

谴黜相关的成语接龙

谴黜相关的标签

谴黜相关的句子

谴黜其他造句

自谴造句1、待悼心将李钭朵刚自谴入栈内客房,悼严俱已是尾随而至。
2、隔了这么久,恐怕连谢罪自谴的有效期也早过了吧。
3、玄黄天地,自有定数,泄漏天机,天自谴之。
4、但这并不能消解他对若梅母女的自愧与自谴。
5、自谴自责,一是道德感所支使,一是受理性所制约。
6、
7、
8、
9、
10、
天谴造句1、此书乃旷世奇书也,所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望学成者只能救人,不可害人,否则必遭天谴,切记,切记……
2、这是固执己见、杀死唐朝大敌宇文成都后遭遇的天谴?还是他本就是这世界的匆匆过客?又或是。
3、身为可能是天谴军中最巨大可怖的存在,梅格纳斯的力量绝对是不可小觑的。
4、这显然是不太好的,因为一个缺少天谴打击而用灭寂来代替的邪恶天赋确实不好玩。
5、天建大国之君,即为天下共主,何独构怨于我国也?今助天谴之叶赫,抗天意,倒置是非,妄为剖断,此恨七也!欺凌实甚,情所难堪,因此七恨之故,是以征之。
6、一个人所有的,不过是那几年青春力气,白白糟蹋人家时间,会遭天谴。
7、我们可不能厚今薄古无情倒义,坐在祖宗的树荫下一边纳凉一边嚼舌头骂祖宗,那是要遭天谴的。
8、天予不取,必遭天谴。--杜维。跳舞
9、这种生活让人联想到剥夺、受虐狂,还有负罪感和天谴。
10、然而因为他拒绝接受天谴,他即使在炼狱中也无法找到同伴。
自谴造句1、隔了这么久,恐怕连谢罪自谴的有效期也早过了吧。
2、但这并不能消解他对若梅母女的自愧与自谴。
3、玄黄天地,自有定数,泄漏天机,天自谴之。
4、待悼心将李钭朵刚自谴入栈内客房,悼严俱已是尾随而至。
5、自谴自责,一是道德感所支使,一是受理性所制约。
6、
7、
8、
9、
10、
天谴造句1、你不应该这么助纣为虐,早晚会遭天谴。
2、知过能改,善莫大焉;怙恶不悛,终遭天谴!
3、宁愿遭天谴,我也要做一个顶天立地的男人。
4、珍惜你已拥有的,别再贪图得寸进尺,否则会遭天谴。
5、你不应该这么助桀为虐,早晚会遭天谴。
6、昭言……洛家的天谴……结束了……我很累……想休息了……洛埋名
7、死亡骑士们在谈到天谴打击与灭寂的时候,也有类似的讨论。
8、这种生活让人联想到剥夺、受虐狂,还有负罪感和天谴。
9、君邪冰:天谴?哈哈!就算是老天想要惩罚我也要看它有没有这个本事!我的命从来都是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墨邪尘
10、这显然是不太好的,因为一个缺少天谴打击而用灭寂来代替的邪恶天赋确实不好玩。
受到谴责造句1、他因造谣生事而受到谴责。
2、在知识领悟,不思进取的人只配受到谴责和鄙视。法拉第
3、那些帮忙给女孩暂住的妇女活动家,在议会上受到谴责。
4、散布流言的人将受到谴责。
5、克拉默先生说反政府示威者的暴力活动应该受到谴责。
6、然而,国会共和党和奥巴马总统都不想因此而受到谴责,所以,这强迫他们一定要达成协议。
7、玛吉就是典型的受害者;她因渴望寻求知识反而受到谴责与处罚。
8、当权的人犯错误,可以得到大家原谅,下台以后就要受到谴责。巴尔扎克
9、应该受到谴责者是谁?我们是因为认识到,只有反省、探求罪恶的原动力,祈求不再犯错误,才是日中友好的根基。
10、gsk的罪行可能很严重,但悲哀的是,制药公司强推不合适药品、操纵研究结果和款待医生周末去花天酒地的做法并不新鲜:这些做法应该受到谴责,但它们并不令人意外。
废黜造句1、他因拒绝接受世界冠军候选人卡尔波夫的挑战而被国际棋联宣布废黜王位。
2、这一次他就会宣布皇帝昏庸无能,为了宗庙社稷,实在不能再这样误国了,然后给顺治废黜掉,自己当皇帝。
3、姗姗来迟的中国革命开始了。,的小皇帝被废黜。
4、如果国王不退位那他只能被废黜了。
5、像流放中的君王,被废黜到地狱。
6、此次投票废黜了尼泊尔不得人心的国王,结束了的君主制度,化解了政治上的僵局。
7、汉少帝刘辩继位,董卓率西凉重兵,猛将吕布,浩浩荡荡进入洛阳,据兵擅政,毫不留情地废黜少帝,杀何太后,立陈留王刘协为汉献帝,自己担任相国。
8、泰坦神。在被他独生子宙斯废黜前一直统治着宇宙。
9、旗奴是世代沿袭的,若是因公犯罪,只废黜本人的旗籍,其子孙依然位列隶属的旗谱之中;若是因私犯罪,则连同子孙一起被从旗中除籍。
10、正是这件事导致了国王被废黜。
罢黜百家造句1、而且中华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开始,便是等级严明的宗法社会,整个国家的精英阶层都是信封儒教,尊崇孔子至圣先师。
2、罢黜百家之后,“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3、只认朗诵词和诗。笔者却不能够赞成这“罢黜百家”的作风。
4、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不仅创建太学,而且也确立了汉代的选举制度。
5、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局面奠定了基础。
6、焚书坑儒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虽法得一时,儒统盛世;但结果是经典流失。
7、九流并起,这里没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各家思想在这里碰撞,孕育着一个不一样的人间。
8、时势造英雄,先圣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圣策。
9、虽有汉董仲舒罢黜百家,但巫医鬼事,《史记》中连篇累牍,俯拾即是。
10、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孔子定于一尊,儒家思想成了正统思想。
黜奢崇俭造句1、一般来说,黜奢崇俭是中国封建时期占支配地位的经济思想。
2、世界勤俭日,送你三勤四俭,勤学苦练身体好,勤能补拙学习好,勤劳致富生活好!俭可养廉事业好,俭以养德品质好,黜奢崇俭心态好,俭故能广日子好!祝你三勤四俭好好好!
3、中国古代的消费思想主要是以黜奢崇俭为主,节俭消费观对中国社会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4、考查研究古人关于消费方面的论述,可以发现“黜奢崇俭”是我国古代消费思想的主题。
5、那么,既然民怨很大,官员就不能稍稍戒口,黜奢崇俭吗?殊不知,茅台亦非我所想,拉菲亦非我所愿,官员也有满腹的苦水。
6、就消费思想而言,司马迁提倡自由的消费思想,在“黜奢崇俭”的古代社会独树一帜。
7、
8、
9、
10、
黜陟幽明造句1、“三载考绩,三考黜陟幽明”,“黜退其幽者,升进其明者”,说的就是通过考核对领导干部进行资格筛选。
2、自敷奏以言,明试以功,三载考绩,三考黜陟幽明,始于《舜典》。
3、三载考绩,三考黜陟幽明,庶绩咸熙,分北三苗。
4、爵公侯伯子男,咸爱其民,以黜陟幽明,子养有若父与兄。
5、“黜陟幽明承宣庶绩念念存戴高履厚,权衡淮海镇守名邦时时思利国泽民。
6、惟时亮天功,三载考绩,三考黜陟幽明。
7、爵公侯伯子男,咸爱其民,以黜陟幽明。
8、“立诽谤之木,申命九官,黜陟幽明。
9、黜陟幽明,承宣庶绩,念念存戴高履厚,更须持茹檗尝冰。
10、三载考绩,黜陟幽明,斯则先王之令典,政道之通塞。
黜陟造句1、三载考绩,黜陟幽明,斯则先王之令典,政道之通塞。
2、三载考绩,三考黜陟幽明,庶绩咸熙,分北三苗。
3、清代职方“掌天下舆图,以周知险要,叙功核过以待赏罚黜陟”。
4、“三载考绩,三考黜陟幽明”,“黜退其幽者,升进其明者”,说的就是通过考核对领导干部进行资格筛选。
5、赵启霖着即行革职,以示惩做,朝廷赏罚黜陟,一秉大公。
6、“黜陟幽明承宣庶绩念念存戴高履厚,权衡淮海镇守名邦时时思利国泽民。
7、爵公侯伯子男,咸爱其民,以黜陟幽明。
8、博者不限人数,依序掷骰比色,以定进退黜陟,亦有筹码投注,至终局而分胜负、定输赢。
9、“立诽谤之木,申命九官,黜陟幽明。
10、爵公侯伯子男,咸爱其民,以黜陟幽明,子养有若父与兄。
凿壁文学网
本站所有资源文件均出自网络,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如有侵犯你的版权,请通知我们,本站将立即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