僚庶的意思 | |
词语 | 僚庶 |
解释 | 【意思解释】1.庶僚,众官。 |
组成 | 僚 - 庶 - |
拼音 | [liáo] [shù] |
单字 |
[僚]:僚〈名〉
(形声。从人,尞声。本义官,官职)
同本义
百僚师师。--《书·皋陶谟》
百僚是试。--《诗·小雅·大东》
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左思《咏史》
又如僚吏(僚属。属官部下);僚佐(僚属,部下);僚侍(侍臣);僚故(故吏);僚品(众官);僚俊(才能杰出的属官)
古代一种服苦役的官奴
隶臣僚,僚臣仆。--《左传·昭公七年》
又如僚朴(同主之仆);僚隶(僚与隶,皆为服苦役的罪人)
一起作官的人
僚友称其弟也。--《礼记·曲礼》
显誉成于僚友。--《后汉书·郑玄传》
又如
僚liáo
⒈官,官吏官~。同~。~属。
⒉
僚liǎo 1.美好貌。
僚lǎo 1.魏晋以来对分布于今四川﹑陕西﹑贵州﹑云南﹑广西﹑湖南﹑广东等省(区)部分少数民族的泛称。,● 僚liáo ㄌㄧㄠˊ◎ 官:官僚。◎ 旧指同在一起做官的:僚属(下属的官吏)。僚友。& [庶]:庶 众多 庶,屋下众也。--《说文》 既庶且多。--《诗·大雅·卷阿》 明庶风至。--《春秋考异郵》 庶众也。--《尔雅》 庶明厉翼。--《书·皋谟》 制义庶乎以行之。--《国语·周语》 寒暑不时,以伤庶物。--《庄子·渔夫》 且地学之家,历验各种僵石,知动植庶品,率皆递有变迁。-- 又如庶常(众多有养德的官员);庶类(众多物类);庶官(百官,众官);庶士(众士,多士;军士);庶事(诸事,众事);庶草(百草众草);庶征(许多迹象);庶尹(百官之长。同庶正”) ;庶卉(众草);庶兄弟(众兄弟); 庶shù ⒈众~物。富~。 ⒉百姓,平民~人。~民。 ⒊差不多(〈表〉可能或期望)~几。~免于难。 ⒋〈古〉宗法制度下指家庭的旁支,跟"嫡"相对~子(妾生的儿子)。 庶zhù 1.煮。用蒸煮消除毒害。,● 庶shù ㄕㄨˋ◎ 众多:庶务。庶物。庶绩。富 |
近义词 | |
反义词 |
僚庶相关的词语
- 采僚
- 朝僚
- 寀僚
- 常僚
- 参僚
- 霸僚
- 百僚
- 宾僚
- 班僚
- 凡僚
- 府僚
- 馆僚
- 革僚
- 宫僚
- 官僚资产阶级
- 官僚资本主义
- 官僚资本
- 官僚主义
- 官僚
- 贵僚
- 庶庶
- 臣庶
- 长庶男
- 长庶
- 稠庶
- 侧庶
- 卑庶
- 繁庶
- 蕃庶
- 肥庶
- 富庶
- 凡庶
- 寒庶
- 萌庶
- 氓庶
- 民庶
- 甿庶
- 明庶风
- 明庶
- 孽庶
僚庶造句 |
僚庶相关的成语 | |
黎庶涂炭 | 形容人们处于水深火热的境地。 |
王子犯法,庶民同罪 | 王子犯了法,和老百姓一样处以罪刑。指王法对于王子、平民是一样的。 |
僚庶相关的成语分类
僚庶相关的词语 | |
僚俊 | 【意思解释】1.才能杰出的属官。 |
僚故 | 【意思解释】1.故吏。 2.指同官旧友。唐刘禹锡有《和武中丞秋日寄怀简诸僚故》诗。 |
僚采 | 【意思解释】1.同僚。 |
僚侍 | 【意思解释】1.侍臣。 |
六纛 | 【意思解释】1.六面军中大旗。唐节度使军中所用。 2.泛指军中主帅的大旗。 |
六变 | 【意思解释】1.谓乐章改变六次。古代祭百神﹐乐章变六次祭典始成。 |
六辔 | 【意思解释】1.辔﹐缰绳。古一车四马﹐马各二辔﹐其两边骖马之内辔系于轼前﹐谓之軜﹐御者只执六辔。《诗.秦风.小戎》:"四牡孔阜,六辔在手。"孔颖达疏:"四马八辔,而经传皆言六辔,明有二辔当系之。马之有辔者,所以制马之左右,令之随逐人意。骖马欲入,则逼于胁驱,内辔不须牵挽,故知纳者,纳骖内辔系于轼前,其系之处以白金为觼也。"后以指称车马或驾驭车马。 |
六属铠 | 【意思解释】1.由六叶兕牛皮组连而成的铠甲。 |
六鹢 | 【意思解释】1.亦作"六鶂"。 2.《春秋.僖公十六年》:"六鹢退飞﹐过宋都。"杜预注:"鹢﹐水鸟。高飞遇风而退。宋人以为灾﹐告于诸侯﹐故书。"《史记.宋微子世家》:"六鶂退蜚﹐风疾也。"后以指灾异或局势逆转。 |
六鳌 | 【意思解释】1.见"六鳌"。 |
六籍 | 【意思解释】1.即六经。 2.佛教著作《大般若经》﹑《金刚经》﹑《维摩诘经》﹑《楞伽经》﹑《圆觉经》﹑《楞严经》﹐号称禅家六籍。 |
六齍 | 【意思解释】1.谓六谷。 |
六识 | 【意思解释】1.佛教所称之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谓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对色﹑声﹑香﹑味﹑触﹑法六尘﹐而生见﹑闻﹑嗅﹑味﹑觉﹑知六种认识作用。"六识"为大﹑小乘之共说﹐而位于大乘八识中之前六识﹐故亦称"前六识"。 |
六兽 | 【意思解释】1.谓麋﹑鹿﹑熊﹑麕﹑野豕﹑兔。或谓"熊"当为"狼"。 2.指皇后发簪上的熊﹑虎﹑赤熊﹑天鹿﹑辟邪﹑南山丰大特等六种饰物。 |
六关 | 【意思解释】1.六个关卡。《左传·文公二年》:"仲尼曰:臧文仲﹐其不仁者三﹐不知者三。下展禽﹐废六关﹐妾织蒲﹐三不仁也。"杜预注:"塞关、阳关之属凡六关﹐所以禁絶末游﹐而废之。"一说关卡名。 2.指作诗应把握的六个主要之点。 |
六彝 | 【意思解释】1.祭祀所用的六种酒器。因刻画图饰各异﹐而名目不同。 |
六转儿 | 【意思解释】1.见"六轮子"。 |
僚庶相关的成语补全
僚庶相关的成语接龙
僚庶相关的标签
僚庶相关的句子
- 关于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方面的意见建议
- 形容领导官僚的句子
- 形容领导官僚的句子
- 形容领导官僚的句子
- 形容领导官僚的句子
- 形容领导官僚的句子
- 形容官僚主义的成语
- 形容领导官僚的句子
- 形容领导官僚的句子
- 形容领导官僚的句子
- 形容领导官僚的句子
- 形容领导官僚的句子
- 诸葛亮赞誉徐庶时说的话是什么
- 望海潮中具体描写杭州富庶繁华的词句望海潮描写西湖美景的千古名句
僚庶其他造句 | |
僚属造句 | 1、神武宴僚属,于坐失金叵罗,窦太令饮酒者皆脱帽,于珽髻上得之,神武不能罪也。 2、他向我提出忠告,必须设法做到使僚属忠贞不二。 3、所有总统的僚属,对现在的决定,均表满意。 4、僚属星散。 5、翰就馆,以笔纸置于案,谓僚属曰:入其境,其政可知,愿荐使君美於朝,毋久留。 6、僚属说,布什本周末与竞选失败的民主党总统候选人马萨诸塞州州长杜卡基斯举行一次化干戈为玉帛的会议。 7、或有人言,亲王不阻攻蜀之议,追根揭底,皆江哲之过也,罪莫大焉,然从亲王僚属处得知江哲所言,实一心为楚矣。 8、所有总统的僚属,对现在的决定,均表满意。 9、待到袁术欲称帝,其僚属“众莫敢对”,以消极的态度表明反对的立场,主簿阎象更直接言明“汉室虽微,未至殷纣之敝”,进行劝阻。 10、他们都生长于湖南的资江之泮,既有深厚的友谊[小学生网],又以幕主和僚属的关系长期共事。 |
僚机造句 | 1、吏员是汉代官僚机构的基本组成*员,在秦汉政治、行政制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2、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官僚机构和每个签约国,将互相监督他们如何审查和制裁境外行贿。 3、它还准备试验给贫困人口发放“智能卡”,以图压缩官僚机构。 4、贝塔个性的人既有胆大心细的僚机驾驶员,也有千方百计回避争执、把焦虑留给自己的极端内向人士。 5、其中一架僚机坠落在高平县东宅村外的大地上,另一架僚机坠落在高平县大阳村附近,均系机毁人存。 6、在估算紧密编队飞行中长机翼尖涡对僚机的影响时,本文在所用到涡模型中也考虑了由空气粘性引起的涡流随时间的衰减效应。 7、因为你赢得了今晚的夜场测试,你将有权力保护两个僚机。 8、他也明白,我若是在官僚机构的你争我夺中败绩过多的话,也是不能够这样出人头地的。 9、在宋代非常复杂的官僚机构当中,这并不是一个重要的位置,但是王炎是一位能臣,也是一位不怕得罪权豪势要的人物。 10、随着美国和欧洲多家银行纷纷倒闭,中国银行业已经从深陷呆账的共产主义官僚机构转变成天下无敌的赢家。 |
僚机造句 | 1、吏员是汉代官僚机构的基本组成*员,在秦汉政治、行政制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2、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官僚机构和每个签约国,将互相监督他们如何审查和制裁境外行贿。 3、它还准备试验给贫困人口发放“智能卡”,以图压缩官僚机构。 4、贝塔个性的人既有胆大心细的僚机驾驶员,也有千方百计回避争执、把焦虑留给自己的极端内向人士。 5、其中一架僚机坠落在高平县东宅村外的大地上,另一架僚机坠落在高平县大阳村附近,均系机毁人存。 6、在估算紧密编队飞行中长机翼尖涡对僚机的影响时,本文在所用到涡模型中也考虑了由空气粘性引起的涡流随时间的衰减效应。 7、因为你赢得了今晚的夜场测试,你将有权力保护两个僚机。 8、他也明白,我若是在官僚机构的你争我夺中败绩过多的话,也是不能够这样出人头地的。 9、在宋代非常复杂的官僚机构当中,这并不是一个重要的位置,但是王炎是一位能臣,也是一位不怕得罪权豪势要的人物。 10、随着美国和欧洲多家银行纷纷倒闭,中国银行业已经从深陷呆账的共产主义官僚机构转变成天下无敌的赢家。 |
阁僚造句 | 1、熊桂芬巧妙救出周阁老和干儿子后,再三叮嘱他们要善于团结阁僚,遇事要冷静对待,在君主面前遇事要三思而行。 2、埃亨获得一些阁僚和党内同仁力挺,渡过难关。 3、日本政府当天上午通过了解散众议院的内阁决议,安倍内阁全体阁僚在内阁决议书上签字。 4、朝廷的各级官吏官差在风气上也都渐渐松懈倦怠,上自宰辅阁僚下至宫女、侍卫、太监都是如此。 5、他就近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向靖国神社供奉祭品、内阁阁僚前往参拜一事表示,日本一些为中日关系“开倒车”人要负历史责任,应拿出行动纠正错误。 6、不过平心而论,阁僚接二连三爆出丑闻,倒也不能全怪安倍个人,“金权政治”是自民党的老毛病了,安倍内阁如今的表现不过是旧伤复发而已。 7、而且在许多细微之处,菅直人的高层阁僚都代表着一次清新振作而大胆的选择。 8、一名阁僚建议提高公司所付工薪税,并用多征收的部分,抵偿工人所交的工薪税。 9、野田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关于内阁官房长官在内的阁僚人事安排,“将尽早作出决定,希望能够适材适所”。 10、这就是为什么总统就任第一天,就冻结了白宫高级职员的薪金,继而又冻结今年所有高级阁僚的薪金。 |
僚佐造句 | 1、牢固控制一个地区,和将藩镇僚佐除授权收归中央,两者是互为因果的,而且只有实现了对一个地区的牢固控制,才能收归僚佐除授权。 2、后来,其父任泰州判官,依然非正官而为僚佐。 3、其夜,呼僚佐文武樗蒲,谓众曰:“卿诸人欲令我作何计?”莫敢先答。 4、从这十一首诗歌看,李白是同情永王璘的,因此愿为其僚佐,以期日后能消灭安禄山。 5、例如,汉末的刺史和唐末的节度使等均集军民两政大权于一身,对直属僚佐均有自行辟除的大权。 6、于是知事及其僚佐们的荷包,只好空着。 7、于是牢之大集僚佐,议据江北以讨玄。 8、判官不是正式的官职,是类似于僚佐的职务,也就是现在的秘书。 9、玄宗规定,几位刺史到任之后不负责具体州务,一切政务都交给僚佐处理。 10、各朝代都规定全国官吏的任免权掌握于中央,各地县官必须由其他地方的人担任,地方官不能自用僚佐等,使中央集权制十分严密。 |
庶几造句 | 1、庶几能够找个工作,就可以挣钱自立了。 2、既名且哲,以保其身,夙夜匪懈,以事一人。不庶几,不要幸,先其难乎而后幸,得之时其所也,失之非其罪也,可谓保其身。 3、凡欲解经,必先反诸其身,而安措之天下而可行,然后为之说焉。纵未能尽圣人之心,亦庶几矣。 4、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 5、王者以天下为家,何必物在陵中,乃为己有。今因九嵕山为陵,不藏金玉、人马、器皿,用土木形具而已,庶几好盗息心,存没无累。 6、区区数万言一拙作,庶几发古今中外文人骚客之先光,明哲之心据为己有,网罗些愤世嫉俗之言,聊作无病呻吟,供芸芸众生食罢茶间解颐喷饭,待中饱私囊。 7、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 8、“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文天祥就义之后的衣带诏,正气浩荡千古,实乃读书人的最高境界。 9、放眼千岭万壑,水叠山重,不觉望峰息心,庶几连做神仙也看得无可无不可了。 10、不怕遭人嫌忌、坚持报道事实的记者,庶几近于“乌鸦嘴”———给一些人带去“晦气”,让一些人又恨又怕。 |
庶人造句 | 1、黄色原来属于庶人服色,在盛唐时期才开始在宫中流行。 2、贞观十八年,冬十二月壬寅,庶人李承乾卒于黔州。 3、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 4、在这些人物身上,何尝能见到一星半点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见到所谓“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5、庶人孝,谨身节用,承顺颜色;天子孝,安国家,定社稷。 6、本文按贵族之妻和庶人之妻两个子场分类,获得了词位。 7、《尚书·洪范》说周武王问政于箕子,箕子建议他除了“谋及卿士”、“谋及卜筮”外,还要“谋及庶人”。 8、庶人官员以牛僧孺为首,故称牛党。 9、春秋时期“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出现于庶人婚姻,是基于消解原始对偶婚影响、巩固一夫一妻制婚姻家庭的特定背景,有其进步意义。 10、曰司命,曰中霤……曰灶……;庶士、庶人,立一祀,或立户或立灶。 |
黎庶造句 | 1、及夫化矛盾,解纠纷,送温暖,走街入户,廉顽立懦,分忧以黎庶,造福于社区,遂赢来熙皞之象、升平之景焉。 2、地产欣荣,民生幸福,喜黎庶登百尺高楼,而今安居雅墅,通达九域康庄,骋怀游目,赏心观胜景,新城美奂画中诗。 3、“边城晏闭,牛马布野,三世无犬吠之警,黎庶无干戈之役。 4、四百万黎庶惊雷之哭,声震四宇苍穹,宝岛上,风云色变,若无天地【小学生网整理】。 5、拜迎长官心欲碎,鞭挞黎庶令人悲。 6、在这些立碑者中,不仅有常见的墓主的门生故吏之类,同时也不乏黎庶平民。 7、有一次到乡邑巡视,见到一棵郁郁苍苍,覆地一亩的棠梨树,欣喜异常,就在树下处理政事、狱事,上至侯伯,下至黎庶都各得其所,无不称宜。 8、史载,昭君出塞后出现了“边城晏闭,牛马布野,三世无犬吠之警,黎庶无干戈之役”的和平景象,这是说王昭君的历史功绩不容抹杀。 9、吾尝闻将军三人立誓要上报国家,下安黎庶,同心协力,救困扶危,而二位将军却为兄弟小义而忘天下大义,不是有愧玄德公又是什么! 10、念卢俊义,史文恭,许贯忠,虽然异姓,既结为兄弟,则同心协力,救困扶危;上报国家,下安黎庶。 |
黎庶造句 | 1、及夫化矛盾,解纠纷,送温暖,走街入户,廉顽立懦,分忧以黎庶,造福于社区,遂赢来熙皞之象、升平之景焉。 2、地产欣荣,民生幸福,喜黎庶登百尺高楼,而今安居雅墅,通达九域康庄,骋怀游目,赏心观胜景,新城美奂画中诗。 3、“边城晏闭,牛马布野,三世无犬吠之警,黎庶无干戈之役。 4、四百万黎庶惊雷之哭,声震四宇苍穹,宝岛上,风云色变,若无天地【小学生网整理】。 5、拜迎长官心欲碎,鞭挞黎庶令人悲。 6、在这些立碑者中,不仅有常见的墓主的门生故吏之类,同时也不乏黎庶平民。 7、有一次到乡邑巡视,见到一棵郁郁苍苍,覆地一亩的棠梨树,欣喜异常,就在树下处理政事、狱事,上至侯伯,下至黎庶都各得其所,无不称宜。 8、史载,昭君出塞后出现了“边城晏闭,牛马布野,三世无犬吠之警,黎庶无干戈之役”的和平景象,这是说王昭君的历史功绩不容抹杀。 9、吾尝闻将军三人立誓要上报国家,下安黎庶,同心协力,救困扶危,而二位将军却为兄弟小义而忘天下大义,不是有愧玄德公又是什么! 10、念卢俊义,史文恭,许贯忠,虽然异姓,既结为兄弟,则同心协力,救困扶危;上报国家,下安黎庶。 |
庶乎造句 | 1、家门和顺,虽饔飧不继,亦有余欢。国课早完,即囊橐无余,自得至乐。读书志在圣贤,为官心存君国。守分安命,顺时听天。为人若此,庶乎近焉。 2、读书志在圣贤,为官心存君国。守分安命,顺时听天。为人若此,庶乎近焉。 3、自古明王圣帝,犹须勤学,况凡庶乎! 4、尝砥砺言行以庶乎中庸,虑造次颠沛忽忘之,因以中庸自号,故人亦从而称之。 5、守分安命,顺时听天。为人若此,庶乎近焉。 6、不知贵人意下若何?北征之事庶乎可行否? 7、其尚致知以穷其理,力行以履其事,穷则淑诸身以及其族,达则淑诸时以其人,庶乎不负故家乔木之称,而实尽乎高山景行之道也! 8、荀攸、贾诩,庶乎算无遗策,经达权变,其良、平之亚欤!张良,留侯。 9、先置诸难胜,以求不败之心庶乎近矣。 10、又恐昭穆失序,爰会合族人,共立家谱,庶乎昭穆朗朗,炳若星辰,支泒绵绵,显同江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