凿壁文学网

纳贽的意思

词语纳贽
解释【意思解释】1.初次拜见长者时馈赠礼物。
组成 - -
拼音 [nà]  [zhì] 
单字 [纳]:纳 (形声。从糸,内声。本义丝被水浸湿) 同本义 纳,丝湿纳纳也。--《说文》 衣纳纳而掩露。--刘向《九叹·逢纷》 又如纳纳(潮湿的样子) 收藏;收入 察纳雅言。--诸葛亮《出师表》 又如采纳;容纳;藏垢纳污(包藏容纳污秽之物。比喻包容坏人坏事) 纳”假借为接纳”;接受 几以不纳死。--宋·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遂开门纳众。--《资治通鉴·唐纪》 诬守纳己赇。--明·高启《书博鸡者事》 纳钱案上。--《聊斋志异·促织》 又如纳质(接受质证;接受质询);纳采( 纳nà ⒈收进,接收~入。接~。吐故~新。 ⒉接受采~。 ⒊缴付~税。~公粮。 ⒋享受~凉。~福。 ⒌缝补~鞋底。补补~ ~。 ⒍ ⒎ ⒏,● 纳(納)nà ㄋㄚˋ◎ 收入,放进:出纳。藏污纳垢。◎ 接受:采
[贽]:贽 (形声。从贝,执声。从贝,与财富有关。本义古时初次求见人时所送的礼物,见面礼) 同本义 交贽往来。--《左传·成公十二年》 出疆必执质(贽)。--《孟子》 三帛、二生、一死贽。--《虞书》 男贽,大者玉帛,小者禽鸟,以章物也;女贽,不过榛粟枣脩,以告虔也。--《左传·庄公二十四年》 撰长书以为贽。--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又如贽币(见面礼);贽敬(备礼物来拜见,以表示敬重);贽然(站立不动的样子);贽宝(献赠的宝物);贽献(献赠的礼物);贽礼(见面礼) 贽 持物 贽(贄)zhì〈古〉初次拜见尊长时所送的礼物~见。 贽zhí 1.见"贽然"。,● 贽(贄)zhì ㄓˋ◎ 古代初次拜见尊长所送的礼物:贽见(拿着礼物求见)。贽敬。
近义词
反义词

纳贽相关的词语

纳贽造句

纳贽相关的成语

半筹不纳筹:古代计算工具,引伸为计策;纳:缴纳。半条计策也拿不出来。比喻一点办法也没有。
闭门不纳纳:入,进来。关上门不让人进来。
称臣纳贡旧时指小国向大国臣服而年年进贡。
藏垢纳污垢、污:肮脏的东西。包藏容纳肮脏之物。比喻隐藏或包容坏人坏事。
穿花纳锦以穿纱的方法做成的刺绣花样。
出纳之吝舍不得拿出去,出手小气。
藏污纳垢污、垢:肮脏的东西。比喻隐藏或包容坏人坏事。
川泽纳污以湖泊江河能容纳各种水流的特性。比喻人有涵养,能包容所有的善恶、毁誉。
格格不纳指难以接受。
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走过瓜田,不要弯下身子提鞋;经过李树下面,不要举起手来整理帽子。比喻避嫌疑。
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比喻避嫌疑。同“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
含垢纳污垢:耻辱;污:污蔑。容忍耻辱和污蔑。指气度大,能包容一切。
海纳百川纳:容纳,包容。大海可以容得下成百上千条江河之水。比喻包容的东西非常广泛,而且数量很大。
揽权纳贿揽:把持。纳:接纳。把持权势,并接受贿赂。
纳贡称臣缴纳贡品,自称为臣下。后来也用以比喻心悦诚服,甘拜下风。
纳垢藏污垢、污:肮脏的东西。比喻隐藏或包容坏人坏事。
纳谏如流纳:采纳,接受;谏:旧指规劝君主或尊长,使改正错误;如流:迅速。接受劝谏就像流水那样自然。形容非常乐意听取别人意见。
纳屦踵决纳:穿;屦:鞋;踵:脚后跟;决:破裂。穿上鞋子,破了后跟。形容衣着褴褛。
纳履决踵纳:穿;履:鞋;决:破裂;踵:脚后跟。穿鞋而后跟即破。比喻穷困、窘迫。
纳履踵决纳:穿;履:鞋;踵:脚后跟;决:破裂。提上鞋,鞋的脚后跟处却破裂。形容处境困难。

纳贽相关的成语分类

纳贽相关的词语

纳礼【意思解释】1.旧时婚礼中男方向女方送财礼。
纳锡【意思解释】1.入贡。
纳头【意思解释】1.低头。
纳履【意思解释】1.穿鞋。 2.借指辞别。
纳质【意思解释】1.送纳人质。
纳鞋底【意思解释】1.见"纳鞋"。
纳币【意思解释】1.古代婚礼六礼之一。纳吉之后,择日具书,送聘礼至女家,女家受物复书,婚姻乃定。亦称文定,俗称过定。
纳说【意思解释】1.犹言进谏。
纳种【意思解释】1.下种。
纳新吐故【意思解释】1.犹吐故纳新。吸入新鲜的吐弃陈旧的。语出《庄子.刻意》:"吹呴呼吸,吐故纳新。"
纳节【意思解释】1.纳还朝廷所赐的旌节。亦借指辞官。
纳贿【意思解释】1.受贿。 2.行贿。
纳禄【意思解释】1.归还俸禄。谓辞官。
纳税【意思解释】1.缴纳赋税。
纳喇【意思解释】1.复姓。清有显祖继妃纳喇氏﹑太祖孝慈高皇后纳喇氏等。见《清史稿.后妃传》。
纳揆【意思解释】1.任用百官。语出《书.舜典》:"纳于百揆,百揆时叙。"
纳妇【意思解释】1.娶妇。

纳贽相关的成语补全

纳贽相关的成语接龙

纳贽相关的标签

纳贽相关的句子

纳贽其他造句

纳纳造句1、据马达加斯加当地电台最新报道,在总统府守卫部队向示威人群开枪后,总统拉瓦卢马纳纳已离开首都,前往距首都里的马任加。
2、但拉瓦卢马纳纳在三月的一场暴力政变中遭到驱逐,这场政变导致法律与秩序崩溃,武装伐木工和盗猎者随即掀起了一股“淘金热”。
3、据当地私营电台播发的消息称,拉瓦卢马纳纳总统现已逃离首都,乘专机前往距塔那那利佛西北里的马任加。
4、目前,总统拉瓦卢马纳纳已离开首都,前往距首都里的马任加。
5、这是由于膨胀石墨可作为负载金属的载体,而且空隙多,可很好的容纳纳米金属粒子。
6、我们三人立马心急火燎地回到车里,纳纳启动了他那辆破车深踩油门,扬长而去,车后扬起的灰尘漫天卷地。
7、初,支持拉瓦卢马纳纳的军队攻克塔马塔夫,拉齐拉卡流亡法国。
8、当航天飞机绕一个大弯朝东南方的航天港飞去时,下面巴纳纳河的宽广水面闪着银光。
9、每年,上百匹野牝马被骑士集合在多纳纳国家公园,并赶往阿尔蒙德的牲口集市。
10、在安塔那那利佛,拉瓦罗马纳纳说,芮齐拉卡曾要求塞席尔政府准许他停留两天。
纳彩造句1、王公公,这是不是有点太匆忙了,公主金枝玉叶,还没有纳彩纳吉不是,公公,咱们借一步说话。
2、奥地利国家歌剧芭蕾团的成员在维也纳彩排舞会表演。
3、好,那就挑个吉日陈将军派人前来纳彩定亲。
4、当礼部以太后之名驾临世子府,颁旨赐婚,且命其择吉纳彩之际,吴应熊无异于听到了晴天霹雳。
5、首先就是双方合命,就是将男女双方的生辰八字拿去请算命先生看看,看合不合的问题,然后还有纳彩,定吉等程序。
6、离开泉州北上临安的时间定在十一月初八,据沈念宗说那天宜出行、祭祀、动土、上梁和纳彩、娶亲,兆头很好,十分吉利。
7、燕家纳彩那一日,连素日没往来的几个叔伯兄弟也前来道贺,老爷子辛之启没有儿子,不惑之年才得了女儿,人生很是坎坷,街坊四邻向来是不放在眼里的。
8、可如果王家还要硬要攀龙附凤,杜家就是勉强承认了,以王家现在的家境,什么聘礼、纳彩、媒妁等,随便拿出一样来,王家活活就被拖死。
9、世上有足够的地方容纳彩虹般色彩各异的马匹和诗人。聂鲁达
10、
纳妾造句1、早在代初期,一些沿海开放地区重婚纳妾、“包二奶”现象就已出现。
2、重婚纳妾、包二奶、姘居等行为正在挑战我国的一夫一妻婚姻制度。
3、纳妾的陋俗在日本统治时期已经基本绝迹,现在又在岛上流行起来。
4、广州花都一包工头重婚纳妾,有“老婆”之多,已被起诉,被称为“当代韦小宝”。
5、纳妾!反对称重婚纳妾为二奶!掩盖犯罪。
6、随着社会的发展,“包二奶”现象可谓屡见不鲜,“重婚纳妾”甚至成为某些“成功男人”到处炫耀的谈资。
7、蓄婢、纳妾和包办婚姻的习俗也是与地主制度分不开的。
8、“重婚纳妾”甚至在少数“成功男人”那里成了值得炫耀的财富象征,他们并不把拥有二奶视为秘密。
9、唐太宗要为一位名叫房玄龄的大臣纳妾,大臣之妻横加干涉。
10、经过此事,肖家的当家的再也没动过纳妾的念头,借着都善待这婴儿的恰头,两人和好如初,一时间,仿佛回到了新婚宴尔的和谐日子。
纳粮造句1、田到手,权在手,干起活,有劲头。不纳粮,还补贴,新农民,乐悠悠。党指路,我们走,奔小康,有盼头。发短信,到北京,感恩党,给幸福!
2、若有能杀他的,王必赏赐他大财,将自己的女儿给他为妻,并在以色列人中免他父家纳粮当差。
3、以色列人彼此说、上来的人、看见了麽。上来、要向以色列人骂阵。有能杀他的、必赏赐他大财、自己的女儿给他为妻、在以色列人中、他父家纳粮当差。
4、尤其令人不忍的,灾荒如此,粮课依然,县衙门捉人逼拶,饿著肚纳粮,卖了田纳粮,让人联想到杜甫笔下穷凶极恶的“石壕吏”。
5、他不抽烟,只把玩着五冬六夏从不离身的一把湘妃竹扇,沉吟良久才道:“火耗归公发养廉银,损了官员收项,士民一体当差纳粮,又损富益贫。
6、“迎闯王,不纳粮”这一口号,说明李自成是膏泽斯民的。
7、你们纳粮,也为这缘故。因他们是神的差役,常常特管这事。
8、国统区人民群众把抗日救亡运动和爱国民主运动结合起来,以服兵役、力役、劳军、献金、纳粮等方式,支援前方抗战。
9、大寨党支部教育广大群众,要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的关系,为国家积极缴纳粮食,表现出了以国为怀、顾全大局的高尚风格。
10、自从国家取消了农业税,农民就可以不纳粮了,负担减轻了许多!
纳兰造句1、纳兰翩翩浊世佳公子,以乌衣门第处康熙盛世,二十二岁去青衫,即授三等侍卫,旋晋一等。
2、纳兰性德手卷首次公开展出书简均为海内孤本。
3、除了探访自己的所助养的儿童之外,言承旭亦探望了由新加坡医疗团队义助、有先天疾病的小女孩思玛的家,和由歌迷所助养的蒙古受助童纳兰拜亚的家。
4、眼看已至中午,纳兰秋叫了份外卖送到二楼和韩少秋两人没心没肺的吃了起来,饕餮一番后两人甚至还有闲情逸致的在二楼包间里玩了会游戏。
5、清代著名大词人纳兰性德本是富家子弟,没想到若干年后他的史迹陈列馆却因拖欠房租惹上了官司。
6、曾经纳兰若虚读过的北海市初级中学现在也成了贵族学校,校门口来往车辆络绎不绝,宝马香车屡见不鲜。
7、纳兰性德稍做思考后,还是慨然允诺,并和了一首《金缕曲》送给顾贞观,以表明自己营救吴兆骞当义不容辞:绝塞生还吴季子,算眼前外皆闲事。
8、纳兰若虚的奶奶突然病故,临死之前留下遗言,令纳兰若虚匪夷所思,心生寒意,紧接着一场突如其来的死亡,引发出一段令人发指的灭门惨案。
9、警方发言人奇科沙说,事故发生在首都哈拉雷通往西部西马绍纳兰省首府奇诺伊的公路上,距哈拉雷大约里处。
10、夜晚,帐篷内纳兰凌昊盘膝打坐两只手成兰花指放在两膝之上,纳兰凌昊脸上和头发上的一滴滴汗水蒸发成水雾挥发,看上去像是一阵阵白烟挥发到空中。
贽见造句1、所以命公子给媳妇装了三碟干果子,又配上这两碟肉腥,就算了玉凤姑娘见公婆的贽见,以为必该如此而行,才合古礼。
2、孟仁贽见石敬瑭看自己,也赶紧摇头。
3、若在他人果是甚难,只因四海龙王都与我相好,等我去问他有多的龙讨一条来,变匹马与师父乘坐,就当我拜师父的贽见礼可好么?
4、久闻宛城张青礼贤下士,敬好汉,爱英雄,今日所见,此言非虚那!哥哥快快请起!区区小事何足挂齿,权当凌某人贽见之礼了!
5、在所有的节敬中,贽敬或贽见之仪是最基本的。
6、要不哪天抽个时间带我上你家去走走,然后我顺便带点礼物贽见你爸,算是今天的赔礼道歉。
7、次日,备了三两银子做贽见之礼,来投罗教师。
8、这些土匪送上的孝敬或贽见礼一年四季不断,高士奎因而也因此得到不少的收入。
9、《红楼梦》里秦钟的父亲秦业虽然担任营缮郎一职,但“宦囊羞涩”,为了让儿子进入贾氏家塾读书,不得不“东拼西凑的恭恭敬敬封了二十四两贽见礼”。
10、贽敬或贽见之仪是拜见之赀,也就是学生第一次进学拜见老师敬呈的礼物,一些地方俗称“拜见”。
李贽造句1、李贽主张真才实学,反对不知世务的儒生,反对空谈性命的假道学。
2、老头李贽,只好再次出逃,躲到河南商城县的黄蘖山中。
3、在晚明那个“天崩地解”的时代,公安三袁与李贽的相逢与交契,可谓意义重大。
4、焦竑与李贽可以说是一对志同道合的,相忘形骸的,在治学与政治斗争中互相支持、互相勉励、相互讨论的战友,他们之间的友谊,可以说是至死不渝的。
5、在归纳总结有史以来李贽思想研究既有成果基础上,本文采用“还原性诠释法”研究了李贽儒学思想。
6、李贽并不是要人闭目塞听,不与外人接触,而是抨击当时虚伪的世风和俗儒陋儒对经书中的道理执定成局,食而不化,甚至以之文过饰非,以之为卑鄙龌龊行径的借口的丑恶现象。
7、数月,其父逝世,李贽以丁忧南还。
8、盖焦、李之交至深,已到不拘形迹的地步,故李贽能时时不客气地向焦竑提出一些请求。
9、李贽是一位不羁之才、一位思想大家,活了岁的他一生著述极富。
10、万历三十年,李贽以“敢倡乱道,惑世诬民”被弹劾入狱,愤然自刎。
李贽造句1、童心是一种境界。老子的着作、李贽的文章都对童心倍加推崇。难得的是人过童年,仍具有童心,用天真的眼光看世界,看人生。童心可能不成熟,也可能不理性,但是童心可能会有天才的洞察力,惊人的创造力。
2、李贽学术归属泰州一脉,但他并未囿于泰州王学,而是以其特有的胆识直抒己见,基于其天地本源说提出自己的思想,从而使泰州学派的平民儒学具有了一定的启蒙意义。
3、主要创新观点有:泉州地域因素,不足以说明李贽异端思想来源;乃父安贫乐道,对李贽一生以求道为生存意义,有深远影响。
4、李贽并不是要人闭目塞听,不与外人接触,而是抨击当时虚伪的世风和俗儒陋儒对经书中的道理执定成局,食而不化,甚至以之文过饰非,以之为卑鄙龌龊行径的借口的丑恶现象。
5、盖焦、李之交至深,已到不拘形迹的地步,故李贽能时时不客气地向焦竑提出一些请求。
6、李贽敢倡乱道,惑世诬民,便令厂卫五城严拿治罪。
7、也许是吸取了李贽案的教训,《京师纪闻》、《正义报》对这次火灾,都只是简单报道了事实,没有任何评论性的内容。
8、在晚明那个“天崩地解”的时代,公安三袁与李贽的相逢与交契,可谓意义重大。
9、数月,其父逝世,李贽以丁忧南还。
10、后来,他还根据李贽的遗愿,为他的墓碑书写了碑额“李卓吾先生之墓”。
凿壁文学网
本站所有资源文件均出自网络,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如有侵犯你的版权,请通知我们,本站将立即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