傩 | |
汉 字 | 傩 |
傩的拼音 | nuó |
傩的繁体 | 儺 |
傩的分类 | 通用字 |
傩的笔画 | 12 |
傩的笔顺 | ノ丨フ丶ノ丨丶一一一丨一 |
傩的部首 | 亻 |
傩的解释 | 傩 (形声。从人,难声。本义步行有节度) 同本义 巧笑之傩,佩玉之傩。--《诗·卫风·竹竿》 指古迎神赛会 乡人傩,朝服而立于阼阶。(阼古指东面的台阶。)--《论语·乡党》 又如傩祓(驱除疫鬼,祓除灾邪);傩逐(驱除疫鬼仪式中所唱的歌);傩鼓(驱除疫鬼仪式中敲击的鼓声) 傩神 傩戏 傩(儺)nuó〈古〉驱逐所谓"疫鬼"的一种迷信仪式活动。,● 傩(儺)nuó ㄋㄨㄛˊ◎ 行走姿态柔美:“佩玉之傩”。◎ 古代腊月驱逐疫鬼的仪式:傩舞。 |
傩的更多解释 | ● 傩(儺)nuó ㄋㄨㄛˊ◎ 行走姿态柔美:“佩玉之傩”。◎ 古代腊月驱逐疫鬼的仪式:傩舞。 |
傩的组词 | 傩声 - 傩礼 - 傩祓 - 傩神 - 傩禳 - 傩舞 - 傩逐 - 傩鼓 - |
更多傩的组词
傩相关的字
相关成语接龙
傩相关的成语
相关成语分类
相关成语补全
傩相关的标签
傩相关的句子
傩相关的造句 | |
傩舞造句 | 1、宕羌傩舞,就和“苯苯”驱魔祈福息息相关。[傩舞造句] 2、几十年来,程长庆与胡振坤一起培养了省级傩舞传承人何柏坤、汪树坤、程金生等,使长径村业余傩舞剧团长兴不衰,后继有人。 3、日前,祁门县在牯牛降景区举办第三届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节,目连戏、傩舞、采茶扑蝶舞、十番锣鼓、打莲湘等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观看。 4、南丰傩舞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与体育相关的项目。 5、穿插环旋,分合有致,是龙文化中颇具特色的龙舞艺术;傩舞源于年前,是殷商时期民间的一种面具祭祀仪典,其舞动狂热粗犷,喻意驱邪逐疫,祈福纳祥。 6、傩舞历史悠久,带有原始宗教色彩和图腾崇拜意识的舞仪,寄托了村民的美好愿望,古时每逢打醮、新春都跳傩舞,祈福禳灾,自娱自乐。 7、赣剧、采茶戏、婺源傩舞、樟树药材、赣语。 8、萍乡素来就有“五里一将军、十里一傩神”之说,这里的傩庙、傩舞、傩面具被傩专家们誉为“三宝”。 9、历史上,当地村民凡遇干旱缺雨、疾病流行、村寨集会,族人头领“苯苯”将主持跳宕羌傩舞“驱赶鬼怪,保佑村庄风调雨顺”。 10、总之,武术与傩舞在起源及发展过程中,两者同源异流,既相互交融又相互影响。 |
傩神造句 | 1、意思是天保佑的在人事上或不免有龃龉处,至于傩神所送来的,照当地习气,人便不能稍加轻视了。 2、西向“晒红节”活动有杀猪祭傩神、跳傩舞、草龙巡游、晒红绿等,村民们借此祈求风调雨顺。 3、他笑着说,天空是相连着的,于是傩神是到处飞的。 4、一本清代绘制的傩神脸谱中旬在萍乡市西部山区一农户家被发现,书中有佛、道、儒、俗各类神灵的脸谱。 5、但是如果我们略为关注一下傩神世界,很快就发现那里有宫廷傩、军傩,乡人傩,分别与主神、战神、民事神隐隐对应着。 6、萍乡素来就有“五里一将军、十里一傩神”之说,这里的傩庙、傩舞、傩面具被傩专家们誉为“三宝”。 7、“傩文化是中国古代农耕社会的一种原始信仰,是古代中国农耕民族为了祭祀农神——傩神而创造出来的原始文化”。 8、看守傩神庙的庙祝告诉大家,数十具傩神面具悉数被盗。 9、至今在有的地方,还能见到关于傩神的演出。 10、古老的傩神令人敬畏,为驱魔辟邪,一代又一代的石邮人都用跳傩的形式祈求平安和风调雨顺。 |
傩戏造句 | 1、因之,保护贵池傩戏的一切措施和机制,均应围绕着宗族展开。 2、文章从词语、句法、语音节奏和修辞等四个方面来论述黔北仡佬族傩戏剧本的语言风格,并分析其形成原因。 3、佩戴面具是傩戏表演的典型特征之一,面具是傩文化中最具象最直观的象征符号,因而也就最直接地反映了傩文化的发展状况和兴衰历程。 4、他想用这些从贵州买回的傩戏面具装饰书房。 5、贵州傩文化主要表现在傩戏的演出中。 6、傩戏是起源于原始宗教的一种民间戏剧艺术,被称为当今戏剧的“活化石”。 7、傩戏演员年龄偏老,年轻演员少,演员后继乏人的情况已摆在面前。 8、湖南共有地方戏,包括传播广泛的湘剧、花鼓戏、昆曲、祁剧、汉剧、巴陵戏,还有独具地方特色的苗剧、阳戏、辰河戏、花灯戏、荆河戏、傩戏等。 9、以怪才王永梭为中心,有庄有谐,有雅有俗;并将谐剧与俳优、滑稽戏、傩戏、元杂剧作比较探讨,这是理论家写通俗文章不同于常人之处。 10、梅山傩戏、布袋戏闻名遐迩;柴火腊肉、猪血丸子、风干板鸭、鱼冻、甜酒、磨芋、笋干、蕨菜味美色香;优质贡米、特色红米、黑米、薏米,水车糍粑久负盛名。 |
傩戏造句 | 1、因之,保护贵池傩戏的一切措施和机制,均应围绕着宗族展开。 2、他想用这些从贵州买回的傩戏面具装饰书房. 3、贵州傩文化主要表现在傩戏的演出中。 4、旨在阐释,池州傩戏是一种泛宗教的民间信仰体系,它是民众现实生活的精神化表征。 5、傩戏是起源于原始宗教的一种民间戏剧艺术,被称为当今戏剧的“活化石”。 6、说明藏戏并不属于“傩戏型”戏剧,而是典型的佛教戏剧。 7、傩戏和能分别是中国和日本的重要的戏剧形式。 8、他创作的中国话剧结合了中国古代的傩戏、皮影、戏曲和说唱。 9、佩戴面具是傩戏表演的典型特征之一,面具是傩文化中最具象最直观的象征符号,因而也就最直接地反映了傩文化的发展状况和兴衰历程。 10、古城里的主要戏种有阳戏、辰河高腔、傩戏、汉戏、苗剧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