凿壁文学网

之礼造句

造 句之礼造句
组 成 - -
之礼造句 1、人类最悲哀的错误,是愚蠢得不愿一顾自然赋予之礼物的价值,反而认为,不可能到手的财富才是贵重的。
2、礼不必皆出于人,至如无人,天地之礼自然而有,何假于人?
3、无体之礼,敬也;无服之丧,哀也;无声之乐,欢也。
4、立善防恶谓之礼,禁非立是谓之法。
5、然后,当女孩嫁出闺门准备行男女之礼时,则必须由她丈夫或社区德高望重的女性来开割。
6、谦恭揖让,是文明之礼;孝敬父母,是文明之义;报效祖国,是文明之忠;诚实守诺,是文明之信;扶危济困,是文明之爱;百川汇海,是文明之容!
7、修身律己,培文明之基;谦恭揖让,行文明之礼;诚实守信,固文明之本;德高品尚,举文明之旗;扶危济困,播文明之火;报国感恩,昌文明之义!
8、文明之礼,载誉东方;文明之爱,乐于奉献;文明之风,正气名扬;文明之树,万古长青;文明之德,不朽流芳;文明之信,举手相传;文明之火,因你而亮!
9、海纳百川,是中华之容;谦恭揖让,是中华之礼;慈孝仁善,是中华之德;诚实守信,是中华之基;扶危济困,是中华之爱;报国感恩,是中华之义!
10、该是有人教你应对进退之礼仪的时候了。
11、当你的身体觉醒时,你会拖着不行周公之礼吗?
12、他游戏人生,待人以世俗之礼,唯独她不同,他待她,只以心。长着翅膀的大灰狼
13、酬酢之礼在当今也是很重要的交际手段.
14、孔子以晋见国王之礼,战战兢兢地走了进去,盗跖一生为盗,讲的就是大块吃肉,大碗喝酒,最讨厌这些臭规矩。
15、该是有人教你应对进退之礼仪的时间了。
16、孔子推崇周礼,而丧祭之礼侍奉的对象即鬼神,所以孔子不能明言否定鬼神,其无神论观念在礼学中处于两难境遇。
17、各国都以友邦之礼接待,只有推拉里人例外,要他付出一百塔兰特银币以及一百个女人做买路钱。
18、能辞万钟之禄于朝陛,不能不拾一金于无人之地;能谨百节之礼于庙宇,不能不弛一容于独居之余,盖人情每狎于所私故也。
19、民知畏法,而无礼义;于是中圣乃设辟雍庠序之教,以正上下之仪,明父子之礼,君臣之义,使强不凌弱,众不暴寡,弃贪鄙之心,兴清洁之行。
20、红烛红窗红装束,新房新户新人来。八千宾客欢声笑,双方父母开心颜。合欢之礼情悠远,琴瑟之音思无限。两颗真心锦罗帐,一片真情化春宵。祝君新婚快乐,一生恩爱。
21、文明之美话低碳,文明之歌赞中华。文明之语暖人心,文明之行美如花。文明之礼和谐美,文明之光耀中华。文明盛世样样好,文明锦绣大中华。
22、商人频繁地向山神求雨、求年成、求福佑,并虔诚地对山神行祭祀之礼.
23、但是,当我沉醉于这一美好新世界之时,一个问题突然冒了出来:我以后跟谁行周公之礼?于是天堂出现裂痕,开始在我耳边瓦解、崩溃。
24、鲤有北斗七星,信仰道教的人忌食。”县官说:“我讲书中之礼,谁问你鲤鱼了!”。
25、但是,当我沉醉于这一美好新世界之时,一个问题突然冒了出来:我以后跟谁行周公之礼?
26、尼布甲尼撒王差人将总督,钦差,巡抚,臬司,藩司,谋士,法官,和各省的官员都召了来,为尼布甲尼撒王所立的像行开光之礼。
27、伏惟陛下绍休圣绪,其命惟新,御极已来,于今五载,既光太平之业,未行大报之礼,窃考经传,义或未通。
28、一般师傅收弟子,都是要在弟子为门派或者其个人,做出极大贡献的时候,才会被赐予拜师之礼,当然一些极个别的存在,因为资质奇高,也会拥有到想现在德夯林这样的待遇。
29、快进亭子,段正淳三人站起迎接,互相行了江湖人士见访之礼。
30、而积习生常,未能惩革,闾阎士庶,吉凶之礼,动悉乖方,不依制度。
31、而尚之礼平日游手好闲,今天竟然应对自如,难道这三人以前都是大奸似忠,城府如此之深?“哼”。
32、文侯执师生之礼,敬邀墨子登上銮车,促膝同坐,把笑言欢,一起回归。
33、吕布既然死了,曹操却不好再对死人太过刻薄,命人把他的尸首装殓了用士大夫之礼安葬吕布。
34、群众一阵欢呼声后,两名瘦骨如柴的男子跳上了擂台,与对手行出友谊之礼后,说道:吴倾。
35、例如“寝苫枕块,非丧事不言”之礼,试问今之尊孔诸公居丧时,除以“苫块昏迷”妄语欺人外,曾有一实行者乎?以上所举孔子之道。
36、次日,备了三两银子做贽见之礼,来投罗教师。
37、安若素习人族圣贤书,修得了圣贤之礼,三书五经。
38、原来沐星辰住在游击将军府的西厢,而沐少波住在东厢,迎娶之礼虽然从简,可一路也是唢呐高奏,鼓乐喧天,吹吹打打地一直把喜轿抬到了洞房外。
39、立,建始也,表示冬季自此开始,中国传统上一般把立冬作为冬季的开始,在古代,天子有出郊迎冬之礼,并有赐群臣冬衣、矜恤孤寡。
40、这几年国公府与我们家鱼雁传书一直交好,所以今年初你父亲进京述职时已经替你行了纳征请期之礼了。

之礼其他造句

知之为知之造句1、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2、知之为知之,不知曰不知,内不以自诬,外不以自欺。荀子
3、科学家的态度,应该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丝毫不能苟且。
4、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5、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智也。
6、孔子曰:“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7、我们对待任何问题,都必须坚持“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老实态度,不懂决不要装懂,但是必须由不懂变为懂。
8、我们对待任何问题,都必须坚持“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老实态度。周恩来
9、3.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10、孔子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对于不了解的事,我们最好叁缄其口。
召之即来,挥之即去造句1、我们保证召之即来,挥之即去,绝对服从指挥。
2、所以说,只有拥有的人才能对他或她的拥有召之即来,挥之即去,没有的人只能望洋兴叹暗自流口水。再比如有一部惊世骇俗的电影。秋微
3、召之即来,挥之即去,小心伺候着。
4、关于这一点我想简单地引用一下37Signals:“每个人都喜欢能帮助完成工作的简单工具,而且这种工具召之即来挥之即去。”。
5、这些短毛,当我林文熙是什么人了,被人赶出门外,现在又请我过去,难道我就是让人召之即来,挥之即去的奴才小厮吗?
6、有些女人被他拥有后,会心甘情愿做他的性伙伴,甘愿他召之即来,挥之即去。
7、
8、
9、
10、
弃之可惜,食之无味造句1、鸡肋一般,弃之可惜,食之无味,况且弃之不去。
2、现在的《患难》对于小代来说有如鸡肋,弃之可惜,食之无味。
3、怎么办好呢?弃之可惜,食之无味。
4、鸡肋,弃之可惜,食之无味,这些章节将不再对主题情节负责。
5、如此一来,古飞这一脉的修炼法诀上古炼体术,便成了弃之可惜食之无味的鸡肋功法。
6、鬼子的主攻方向既然是永修,那么武宁对于他们来说就是一块鸡肋,弃之可惜,食之无味。
7、就是它了,反正其余的东西对我来说也没什么大用,都是弃之可惜食之无味的鸡肋。
8、
9、
10、
呼之即来,挥之即去造句1、我又不是玩具,岂由你呼之即来挥之即去。
2、对工作人员,不能采取呼之即来,挥之即去的态度。
3、旧时,主人对听差下人是呼之即来,挥之即去,任意驱使。
4、那条狗被训得十分驯服,真是呼之即来,挥之即去。也作“招之即来,挥之即去”。
5、她很方便,用过之后可以随手抛弃,呼之即来挥之即去,不占空间永远安静,她就是便利贴女孩。
6、金钱,美人,他呼之即来,挥之即去;名誉,官位,他视如粪土,弃如草芥。
7、连娘家人的环卫部门,亦可以对他们呼之即来挥之即去。
8、她是我呼之即来,挥之即去的情人,我会让她快乐,让她沉迷,让她陷入我们的游戏之中不能自拔。
9、但林的爱情观被他在学生会的同事形容为“呼之即来,挥之即去”。
10、作为一个医疗改革样本,当地政府对民间资本“呼之即来挥之即去”的姿态,似乎不过是玩了一场“捉放曹”游戏,颇为耐人深思。
招之即来,挥之即去造句1、——我们可不是些沦落到人家招之即来,挥之即去境地的小脚色!大公夫人身穿一袭黑衣,黑纱蒙面,端坐在当门的主位上。
2、悟通天地至理,以念力控灵气、磁力、重力,万物招之即来,挥之即去,心随意动。
3、你对他们“招之即来,挥之即去”,还要变相剥削人,人家很不舒服。
4、身后一天到晚的跟着无数的男生,招之即来,挥之即去。
5、说句大话,只要这世上应有之物,我招之即来,挥之即去。
6、那条狗被训得十分驯服,真是呼之即来,挥之即去。也作“招之即来,挥之即去”。
7、自出生至此,哪里有人会奚落自己,平日莫不是呼三喝四,招之即来,挥之即去。
8、因为真气已经全部散入奇经八脉之中,任何人都觉察不到,而当你需要聚气之时,它又会突然出现,招之即来,挥之即去,运用自如。
9、
10、
古礼造句1、君一言一动,必循古礼,果为修己计乎?抑犹有几微近名者在乎?君作语录,与诸儒辩,果为明道计乎?抑犹有几微好胜者在乎?夫修己明道,天理也。
2、王莽篡汉建新后,视单字名为古礼。
3、就内容而言,从古礼到新礼的转化也在这一时期开始并基本完成。
4、孔子诞辰年,台南、台北、桃园等*弯各地孔庙循古礼祭孔,纪念大成至圣先师孔子。
5、除此以外,还有一层无可如何的事情,是因婚姻配合,不按中国古礼,无父母之命,无媒妁之言,双方慕悦即可任情苟合,更没什么人指斥他们不当。
6、古礼中规定天子的妻妾是不准剪指甲、穿耳洞的。
7、依中国古礼,称呼尊长不可以称他的名。
8、按照古礼,凡能御大灾、捍大患和有大功于国家者宜得祀。
9、春色染皇都,虎啸龙吟,看古礼迎宾,灞柳摇金光九陌;朝霞铺乐土,莺歌燕舞,喜薰风醉客,渭河涌玉映三秦。
10、按照仿古礼仪,主祭官率众官进行了迎神、上香、颂祝文、行初献礼、献帛、诵祭文、行亚献礼、撒五谷、奠酒、送神、望燎、行终献礼等。
祭礼造句1、清代学者万斯同认为元代太庙祭礼有一些新异之处,有些则有违古礼。
2、王夫人,邢夫人,凤姐等刚迎入上房,又见锦乡侯,川宁侯,寿山伯三家祭礼摆在灵前。
3、公祭礼毕,人们怀着对人文初祖的无比敬仰之情,瞻仰轩辕殿,拜谒黄帝陵。
4、密特拉教祭礼主张秘密举行。
5、心的青春是献给太阳的祭礼。罗曼·罗兰
6、琐罗亚斯德仍然保留着古老的火的祭礼。
7、对被消灭感到的恐惧使我凝固;身体本身变成了一块钢筋混凝土。它由一次最得体的永久性**所装饰。某些秘密祭礼虔诚信徒热切向往的真空状态,我已经达到。我不存在了。我甚至不是一种个人的**。
8、宁安满族关氏家祭礼俗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受多种因素影响而逐渐形成的。
9、梵语是印度的古典印欧语系语言,是印度教、教和耆那教的祭礼语言。
10、安排祭礼,子仪主爵,太古陪祭,诸将随后行礼。
浸礼造句1、水礼是由人施行的,因为这是人的操作,经过悠长的时间,已渐渐变质,从此产生很多形式,与原来的浸礼有所差异。
2、安德鲁斯是圣马蒂奥浸礼会的年轻牧师。
3、误击事件发生在,当时美国人吉姆和维罗妮卡夫妇作为浸礼会传教士在秘鲁东北部城市伊基托斯附近传教。
4、我们已经受过浸礼,跟过去一刀两断了。
5、最近一次被问及宗教问题,麦凯恩似乎一度对自己应该属于浸礼会教徒还是圣公会教徒分辨不清。
6、很多人在这个神圣庄严的地方找到了人生的幸福,举行结婚仪式,为他们的孩子施行浸礼。
7、他们结婚了,由一位浸礼会牧师主婚,这是他们所能找到的第一个合适的神职人员。
8、浸礼会牧师金是一名浸礼会牧师的儿子,他谆谆告诫,如果没有一个伴随而生的道德结构,物质进步是毫无意义的。
9、加利福尼亚浸礼大学成立于已经设立了信仰基础的最佳教育标准。
10、我要告诉伴侣们的是,经由这场国际金融危机的浸礼,中国前进的轨范加倍稳健了。在这里,我想说一件事。
礼待造句1、与人相处要学会以礼待人。
2、诚信为根,立身为本,品行为重,立人为家,以身为则,立信为国,以礼待人,以德服人,以义示人,以孝育人,修身律己,做文明人,诵传经典,弘扬正气!
3、以礼待人,至诚至真。以信立世,至谦至谨。以孝奉亲,至情至意。以仁乐施,至善至美。以义正气,至强至尊。以忠报国,至心至志。
4、秦家老人让秦朗来此,让他体会华夏文化中的德操品行,从而消磨他身上暴戾气息,学会以礼待人。
5、在社会交际和待人处事过程中,一定要以礼待人,公正公平。
6、臻装样板体验区即将盛大开放,精于心而琢于质,尊于外而奢于内,品质生活更上层楼,礼待极致人生。
7、一心开疆拓土的楚成王以诸侯之礼待他,并且承诺帮助重耳得到晋国的王位。
8、江左风气虽然主家与部曲天壤之隔,却多以礼待之,很少如此动辄打骂跪拜的。
9、文雅谈吐含墨香,明礼待人受崇尚;短句箴言意悠远,信诚品高美德扬;和睦处世醉笑颜,谐音妙曲歌情长;传习经典扬国粹,承往开来续华章!
10、而严仲子则始终如一,以优礼待聂政。
礼聘造句1、灭伦奸占事:切某于天启六年二月,凭媒张氏,礼聘郑敬川女为妻。
2、此次制作公司出动“银弹攻势”,以港元一集的片酬,重金礼聘李英爱拍摄,该剧可令李英爱稳赚港币。
3、让他们动心的难道仅仅只是重金礼聘?如果要为这次数字远征的胜负打赌的话,杰罗姆愿意各压胜负的可能性各有一半。
4、团队五人各施所长,为重金礼聘他们的客户毁灭证据、制造烟幕、追踪、反间等,在法制守则以外,做了不少“踩界”的案例。
5、礼聘过程直到所需成批出售商互助伙伴达到的市场覆盖完成截止。
6、饶宗颐先生与中山大学素有夙缘,早在,饶先生受校长邹鲁礼聘为中山大学广东通志馆艺文纂修。
7、二月丁巳,诏民男女十五以上无夫家者,州县以礼聘娶;贫不能自行者,乡里富人及亲戚资送之;鳏夫寡妇妇人有子若守节者勿强。
8、以豪门大族的女子和士宦人家美名远播的女子为主体,朝廷按例每五年要进行一次挑选,然后礼聘入宫。
9、同时,蓝风还礼聘数位著名建筑规划设计专家、工程管理专家和经济学、市场学专家为我司高级顾问。
10、古人把彩礼称为花红,其实不过就是些酒水绸缎而已,而如今一些落后地区的彩礼已经变身为赤裸裸的金钱,礼聘姑娘的礼仪蜕变成了一种陋习。

之礼相关造句

之礼相关的词语

差之毫厘,失之千里【意思解释】1.见"差之毫牦,失之千里"。
差之毫牦,失之千里【意思解释】1.同"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2.牦﹐亦作"厘"。
簸之扬之﹐糠秕在前【意思解释】1.谓扬米去糠﹐糠在米上。穅﹐同"糠"。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排调》:"王文度﹑范荣期俱为简文所要,范年大而位小,王年小而位大,将前,更相推在前,既移久,王遂在范后。王因谓曰:'簸之扬之,糠秕在前。'范曰:'洮之汰之,沙砾在后。'"本为调侃之词,谓位卑而居前列。后亦用为谦词﹐谓无才而居前。穅﹐亦写作"糠"。 2.用为出任地方官之谦词。
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意思解释】1.见"无根之木,无源之水"。
无根之木,无源之水【意思解释】1.比喻没有根据的事物。语本《左传.昭公九年》:"我在伯父,犹衣服之有冠冕,木水之有本原。"
木边之目,田下之心【意思解释】1."相思"二字的隐语。
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意思解释】1.拿不完,用不尽。形容非常丰富。语本宋苏轼《前赤壁赋》:"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腋【意思解释】1.比喻众愚不如一贤。
顺之者兴,逆之者亡【意思解释】1.见"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顺之者昌,逆之者亡【意思解释】1.《史记.太史公自序》:"夫阴阳四时﹑八位﹑十二度﹑二十四节各有教令,顺之者昌,逆之者不死则亡……故曰'四时之大顺,不可失也'。"原指天道和自然规律不能违背。后以"顺之者昌,逆之者亡"指依顺他的就能昌盛,违逆他的就遭灭亡。
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意思解释】1.见"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失之毫厘,差之千里【意思解释】1.亦作"失之毫厘,差以千里"。 2.谓细微的失误﹐可导致巨大的差错。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意思解释】1.谓初虽有失而终得补偿。东隅﹐日所出处;桑榆﹐落日所照处。
上之所好,下必从之【意思解释】1.在上的人喜欢什么,在下的人就一定会跟着做。语本《孟子.滕文公上》:"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
言之谆谆﹐听之藐藐【意思解释】1.说的人耐心恳切﹐而听的人则不以为意。形容徒费唇舌。语本《诗.大雅.抑》﹕"诲尔谆谆﹐听我藐藐。"
言之无文﹐行之不远【意思解释】1.说话没有文采﹐就传播不远。
言之不文﹐行之不远【意思解释】1.见"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以己之心,度人之心【意思解释】1.用自己的想法去推测别人的心思。
以子之矛,攻子之盾【意思解释】1.《韩非子.难一》:"楚人有鬻楯(通"盾")与矛者,誉之曰:'吾楯之坚,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楯,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后以"以子之矛,攻子之盾"比喻用对方的言论﹑方法或缺点来反驳或攻击对方。
以己之心,度人之腹【意思解释】1.见"以己之心,度人之心"。
让礼一寸,得礼一尺【意思解释】1.比喻以礼相让﹐事虽微而获益必大。语出《太平御览》卷四二四引三国魏曹操《礼让令》﹕"里谚曰﹕'让礼一寸﹐得礼一尺。'斯合经之要矣。"
彩礼【意思解释】也作“财礼”,又称“聘礼”。定婚时男家送给女家的财物。
采礼【意思解释】1.因婚聘而由男方送给女方的礼物。
重礼【意思解释】1.尊重礼仪。 2.隆重的礼仪。 3.谓以隆重的礼仪来对待。
财礼【意思解释】1.语本《礼记.曲礼上》:"贫者不以货财为礼。"后用"财礼"指娶妇的聘金。
臣礼【意思解释】1.为人臣的礼节。
崇礼【意思解释】1.尊崇礼仪。 2.尊敬而以礼相待。
蚕礼【意思解释】1.古代劝农饲蚕的礼仪。
茶礼【意思解释】1.指旧俗缔婚的聘礼。
疵礼【意思解释】1.不完善的礼。
朝礼【意思解释】1.参拜;朝拜。 2.调习﹐训练。朝﹐通"调"。
盛礼【意思解释】1.盛大的礼仪。 2.丰厚的礼物。
忏礼【意思解释】1.忏悔礼拜。
柴册礼【意思解释】1.古时礼仪。积薪为坛,皇帝受群臣所上玉册,然后燔柴祀天,谓之柴册。
厂礼拜【意思解释】1.工厂规定的代替星期日休假的日子。
常礼【意思解释】1.通常的礼制。
参礼【意思解释】1.犹参拜。
唱礼【意思解释】1.犹赞礼。
晨参暮礼【意思解释】1.早晩参拜。
齿礼【意思解释】1.谓以礼相待。

之礼相关的成语

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喜爱他时,总想叫他活着;讨厌他时,总想叫他死掉。指极度地凭个人爱憎对待人。
差之毫厘,失之千里开始时虽然相差很微小,结果会造成很大的错误。
藏之名山,传之其人把著作藏在名山,传给志趣相投的人。
呼之即来,挥之即去即:就,立刻;挥:挥手。叫他来就来,叫他走就走。形容统治阶级对下属或奴才的任意使唤。
既来之,则安之既:已经;来之:使之来;安之:使之安。原意是既然把他们招抚来,就要把他们安顿下来。后指既然来了,就要在这里安下必来。
将欲取之,必先与之要想夺取些什么,得暂且先给些什么。指先付出代价以诱使对方放忪警惕,然后找机会夺取。
见之不取,思之千里见到时不拿过来,以后再想要就更难办了。
无根之木,无源之水比喻没有根据的事物。
无源之水,无本之末没有源头的水,没有根的树。比喻没有基础的事物。
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源:水源;本:树根。没有源头的水,没有根的树。比喻没有基础的事物。
千金之裘,非一狐之腋价值千金的皮衣,决非一只狐狸的腋皮所能做成。比喻积小才能成大,集合大家的力量才能做成事情。
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病久了才去寻找治这种病的干艾叶。比喻凡事要平时准备,事到临头再想办法就来不及。
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腋比喻众愚不如一贤。
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竭:尽,完。拿不完,用不尽。形容非常丰富。
容膝之安,一肉之味形容生活条件并不好。
虽死之日,犹生之年犹:如同。指人虽死,精神不灭,楷模犹存。也指心无牵挂、憾事,虽死犹同活着。
视之不见,听之不闻看见了同没有看见一样,听见了同没有听见一样。形容不重视,不注意。同“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东隅:东方日出处,指早晨;桑、榆:指日落处,也指日暮。比喻开始在这一方面失败了,最后在另一方面取得胜利。
失之毫厘,差之千里指细微的失误,可导致巨大的差错。
召之即来,挥之即去召:召唤。挥:摆手。手一召就来,手一摆就去。形容非常听从指挥。
让礼一寸,得礼一尺比喻以礼相让,事虽微而获益必大。
爱礼存羊由于爱惜古礼,不忍使它废弛,因而保留古礼所需要的祭羊。比喻为维护根本而保留有关仪节。
傲慢无礼态度傲慢,对人不讲礼节。
傲慢少礼态度傲慢,对人不讲礼节。
彬彬有礼彬彬:原意为文质兼备的样子,后形容文雅。形容文雅有礼貌的样子。
卑辞厚礼指言辞谦恭,礼物丰厚。参见“卑辞重币”。
卑礼厚币卑礼:谦恭的礼节;厚币:厚重的币帛。比喻聘请人员的郑重殷切。
博文约礼博:金我,广;约:约束。广求学问,恪守礼法。
晨参暮礼指早晚参拜。
长斋礼佛长斋:终年吃素。吃长斋于佛像之前。形容修行信佛。
导德齐礼指用道德诱导,用礼教整顿,让百姓归服。
顶礼膜拜顶礼:佛教拜佛时的最敬礼,人跪下,两手伏地,以头顶着受礼人的脚;膜拜:佛教徒的另一种敬礼,两手加额,跪下叩头。虔诚地跪拜。
等礼相亢犹言分庭抗礼。以平等之礼相待。
敦诗说礼敦:敦厚。诗:《诗经》。诚恳地学《诗》,大力讲《礼》。旧时统治阶级表示要按照《诗经》温柔敦厚的精神和古礼的规定办事。
分庭伉礼比喻平起平坐,彼此对等的关系。同“分庭抗礼”。
分庭抗礼庭:庭院;抗礼:平等行礼。原指宾主相见,分站在庭的两边,相对行礼。现比喻平起平坐,彼此对等的关系。
烦文缛礼繁琐而不必要的礼节。
焚香顶礼犹焚香礼拜。
焚香礼拜焚香:点燃香火。礼拜:向尊敬的人或神灵行礼跪拜。烧香跪拜,以表尊敬服从之意。
恭而有礼恭:恭敬;礼:礼节。恭敬又有礼节。

之礼相关的成语分类

之礼相关的成语补全

之礼相关的成语接龙

相关的句子

凿壁文学网
本站所有资源文件均出自网络,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如有侵犯你的版权,请通知我们,本站将立即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