凿壁文学网

之需造句

造 句之需造句
组 成 - -
之需造句 1、尽管不少酒店有提供个人护理用品如沐浴液、洗头用品、梳子、须刨、毛巾、牙刷等,但最好能自带一套,以备不时之需。
2、感冒冲剂、扑尔敏、碘酒、舒肤特等药品多装上点,以备不时之需。
3、孩子们之需要母亲的爱抚,犹如幼苗之需要阳光和雨露一样。对一个母亲来说,她应该经常把孩子放在首位。因为孩子们对母亲有着非常特殊的依赖。对我来说,重要的是如何处理好我所负责的公职和我对家庭、孩子应尽的义务这两者之间的关系。甘地
4、那日从通卖商行之中买进大量宝物,就是为了今日之需。
5、人活在世上,最大的快乐就是能让自己爱的人幸福,幸福的标准是你能满足她的不时之需。程小程
6、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少数民族人口分布格局的改变,以及社会生活的变迁,进一步创新中国民族事务行政管理成为现实之需。
7、肖二石、钟静芳、冼洁珊、全秋娜关键词:水是人类生命之源、生活之需、生产之要,每一滴水的质量都关系市民的生活质量和生命健康。
8、先养兵蓄锐,亦应不时之需。
9、杜预闻之,知王浑乃是一名文武双全的勇将,便秘密上疏司马炎,让司马炎封他为安东将军,都督扬州诸军事,移镇寿春,以备伐吴之需。
10、心之需要智慧,甚于身体之需要饮食。
11、而集政府之力,抵效益诱惑,解公众之需的行政作为更博得了市民的交口赞誉。
12、皇上这样的做法实在让人心冷,看来我在山西要积草屯粮,以防不时之需。
13、八大峡边防派出所的民警志愿者还为老人准备了晕船药、呕吐袋、风油精,以及速效救心丸等,以备不时之需。
14、糖尿病特别计划案为研究者完成长期研究之需提供机会,此类研究可以影响成千上万人的生活。
15、但现实情况却差强人意,本文为服务语文教学现实之需求而将网络文化时代的语文教学纳入研究视野。
16、把那计划收起来并存着以防不时之需。
17、至黄昏,一片沉寂,知敌已远去,即离堡垒循小路踉跄而行,见路旁蕃薯皮一堆,如获至宝,分食之余,各将其余珍藏于袋,以备不时之需。
18、心之需要智慧,甚于身体之需要饮食。阿卜。日。
19、小说书上,尽多杳渺恍惚、不可稽考的鬼话、奇说,那是专供读者酒后茶余作消愁遣闷之需。
20、另外还要带上桶盖密封圈、湿麻袋、少量沙子,以及专用扳手、干粉灭火器等,以备不时之需。
21、但每个城池都会需要大量的婴果,纵然是韩氏商会也供不应求!所以爹派我和小云就来双龙山寻找些婴果,以备不时之需。
22、人生之福悟出爱,人生之需爱之唤。人生之刑乃无爱,人生之悲乃爱短。人生之美乃大爱,人生之德大爱宽。爱己爱国爱世界,爱我中华大爱传。
23、老师教我们养成有备无患的好习惯,平时多多储蓄,以应付不时之需。
24、夏天出门最好带把雨伞,以备不时之需。
25、黄尚收拾行李的时候,特地去大学城便利店买了一盒杰士邦,以备不时之需,这个可是必须品。
26、美是人类社会不可缺少的东西,犹如生活之需要阳光。美育是培养健全的人不可缺少的教育,犹如维生素之于生命。
27、穷人花的是自己的赚的钱,而且还会努力攒一点,以备不时之需;富人花的是所有能抓到手的钱,而且不管是谁的,不计后果。丁黑
28、因书写之需要,本申请表表格部分得采附件或重绘浮贴等方式处理,惟请于接缝处加盖填表人印章。
29、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如一日,为中国的独立富强而耗尽了毕生的精力。他自己别无家产,仅有书籍、衣服、一所华侨捐献给他的小住宅。他革命一生的原动力是什么?就是“适乎世界之潮流,合乎人群之需要”的崇高信仰。
30、此外,园区内的各展馆附近,均设有小型仓储笼,餐厅内使用的调味酱料等零星食材均可以在此存放,以备不时之需。
31、【上网族养生小贴士】上网前涂上护肤乳液,再加一层淡粉,可以增加皮肤的抵抗力;上网后要彻底洁肤;准备滴眼液,以备不时之需;上网后敷一片黄瓜片,可缓解眼部疲劳;平日多增加营养,多补充维生素B;养成好习惯,健康最重要!
32、一饱之需,何必八珍九鼎?七尺之躯,安用千门万户?民谚
33、商业得依其实际业务情形、会计事务之性质、内部控制及管理上之需要,厘订其会计制度。
34、已还住房贷款本金在您需要时可随时再借解决您不时之需。
35、带个备用轮胎去,以备不时之需。
36、手帕是类似于帕子的物件,所不同者是置于手掌之中,故称之为“手帕”。其用途多是揩嘴、擤鼻、拭泪、擦汗,有时也用干净的手帕包东西。无论手帕暂时存放于身边何处,都得方便随时取用,以备不时之需。赵珩
37、而以存者无几的百姓,要负担满清兽军如此庞大的军饷粮草之需,则这些百姓即便躲过了满清的屠刀,也大半要死于拷打逼勒和饥荒之下了。
38、在那之前,跳楼一直被我认作是一种选择,一种出路,是银行里以备不时之需的存款。突然那钱没了——或者说,这钱从来就没属于我们。尼克·霍恩比
39、如果这种建筑为沙漠地区设计,室内的余热将通过特殊装置被送到特殊的能量储存器,已备将来之需。
40、授人以鱼仅供一饭之需,教人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

之需其他造句

知之为知之造句1、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2、知之为知之,不知曰不知,内不以自诬,外不以自欺。荀子
3、科学家的态度,应该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丝毫不能苟且。
4、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5、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智也。
6、孔子曰:“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7、我们对待任何问题,都必须坚持“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老实态度,不懂决不要装懂,但是必须由不懂变为懂。
8、我们对待任何问题,都必须坚持“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老实态度。周恩来
9、3.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10、孔子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对于不了解的事,我们最好叁缄其口。
召之即来,挥之即去造句1、我们保证召之即来,挥之即去,绝对服从指挥。
2、所以说,只有拥有的人才能对他或她的拥有召之即来,挥之即去,没有的人只能望洋兴叹暗自流口水。再比如有一部惊世骇俗的电影。秋微
3、召之即来,挥之即去,小心伺候着。
4、关于这一点我想简单地引用一下37Signals:“每个人都喜欢能帮助完成工作的简单工具,而且这种工具召之即来挥之即去。”。
5、这些短毛,当我林文熙是什么人了,被人赶出门外,现在又请我过去,难道我就是让人召之即来,挥之即去的奴才小厮吗?
6、有些女人被他拥有后,会心甘情愿做他的性伙伴,甘愿他召之即来,挥之即去。
7、
8、
9、
10、
弃之可惜,食之无味造句1、鸡肋一般,弃之可惜,食之无味,况且弃之不去。
2、现在的《患难》对于小代来说有如鸡肋,弃之可惜,食之无味。
3、怎么办好呢?弃之可惜,食之无味。
4、鸡肋,弃之可惜,食之无味,这些章节将不再对主题情节负责。
5、如此一来,古飞这一脉的修炼法诀上古炼体术,便成了弃之可惜食之无味的鸡肋功法。
6、鬼子的主攻方向既然是永修,那么武宁对于他们来说就是一块鸡肋,弃之可惜,食之无味。
7、就是它了,反正其余的东西对我来说也没什么大用,都是弃之可惜食之无味的鸡肋。
8、
9、
10、
呼之即来,挥之即去造句1、我又不是玩具,岂由你呼之即来挥之即去。
2、对工作人员,不能采取呼之即来,挥之即去的态度。
3、旧时,主人对听差下人是呼之即来,挥之即去,任意驱使。
4、那条狗被训得十分驯服,真是呼之即来,挥之即去。也作“招之即来,挥之即去”。
5、她很方便,用过之后可以随手抛弃,呼之即来挥之即去,不占空间永远安静,她就是便利贴女孩。
6、金钱,美人,他呼之即来,挥之即去;名誉,官位,他视如粪土,弃如草芥。
7、连娘家人的环卫部门,亦可以对他们呼之即来挥之即去。
8、她是我呼之即来,挥之即去的情人,我会让她快乐,让她沉迷,让她陷入我们的游戏之中不能自拔。
9、但林的爱情观被他在学生会的同事形容为“呼之即来,挥之即去”。
10、作为一个医疗改革样本,当地政府对民间资本“呼之即来挥之即去”的姿态,似乎不过是玩了一场“捉放曹”游戏,颇为耐人深思。
招之即来,挥之即去造句1、——我们可不是些沦落到人家招之即来,挥之即去境地的小脚色!大公夫人身穿一袭黑衣,黑纱蒙面,端坐在当门的主位上。
2、悟通天地至理,以念力控灵气、磁力、重力,万物招之即来,挥之即去,心随意动。
3、你对他们“招之即来,挥之即去”,还要变相剥削人,人家很不舒服。
4、身后一天到晚的跟着无数的男生,招之即来,挥之即去。
5、说句大话,只要这世上应有之物,我招之即来,挥之即去。
6、那条狗被训得十分驯服,真是呼之即来,挥之即去。也作“招之即来,挥之即去”。
7、自出生至此,哪里有人会奚落自己,平日莫不是呼三喝四,招之即来,挥之即去。
8、因为真气已经全部散入奇经八脉之中,任何人都觉察不到,而当你需要聚气之时,它又会突然出现,招之即来,挥之即去,运用自如。
9、
10、
亟需造句1、栅格中节点调度路径规划问题是信息栅格中亟需解决的问题。
2、对经营油品为重质油的油库来说,蒸汽锅炉对油品的加热和保温是不可缺少的,但锅炉又是耗能大户,如何节能降耗是个亟需解决的问题。
3、这些发现的公布恰逢世界结核病日。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陈冯富珍说,这些数据“指出亟需发现、预防和治疗艾滋病感染者的结核病”。
4、目前亟需的是对这些问题进行开诚布公的辩论。
5、地板亟需擦洗。
6、高度集中的市场需求和市场供应,亟需大规模、专业化的交易市场与之相配套。
7、随着市场竞争的集成化和体系化,部分浙商原先存在的决策的随机性和执行的随意性问题亟需扬弃。
8、而对港口岸线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亟需一套完整统一的港口岸线使用收费体系。
9、全球“汉语热”凸显了对外汉语“教师荒”,亟需加强对外汉语专业建设。
10、某些社区亟需发扬宽容精神,改善种族关系。
外需造句1、拍摄前将这些玻璃板浸在硝酸银溶液中,使玻璃板产生感光层,随后立即放到镜箱中,晴朗的室外需曝光钟,室内钟。
2、春寒尚未消,养生有妙招;饮食主清淡,护肝最重要;天寒要保暖,防护头到脚;内外需补水,排毒胜仙药;劳逸需结合,锻炼要做到,祝你身体健康,春光无限!
3、然而,过度的依赖外需也会造成问题。
4、其中大幅面工程扫描仪在国内外需求相比则更大,它主要用于实现军事、测绘、建筑等一些特殊领域工程图纸的数字化。
5、当喷涂完成时,则框体与底座分离,以便于取出工件,并且放入另外需要喷涂的工件。
6、国外需求很旺盛,按所提供价格出价,勿失良机。
7、酷暑虽结束,炎热却依旧,饮食要规律,睡眠需充足,室内要通风,室外需锻炼,身体强又壮,才能顶呱呱。处暑到来,请注意防暑,保持快乐心情!
8、我们将汽车滞销归咎於海外需求量太低。
9、这样的狂跌则是由于原材料价格上涨,对手公司的扩张,以及国内外需求的下降。
10、一辆火车的销售价格为元,需要耗费价值元的原料,另外需要耗费可变人力成本和间接成本一共元。
需索造句1、我家是原告,他们反来我家需索,吵得不耐烦。
2、心简单,世界就简单,幸福才会生长;心自由,生活就自由,到哪都有快乐。习惯背负沉重十字架的人,耶稣也不会救他。幸福不需索求太多,它真的很简单!
3、不堪统治者的压迫需索,为了生存,人民只有揭竿而起,奋力一搏。
4、感性需索更多的交融和消灭,理性却时时跳出来进行检视和过滤。成*恋情崎岖幽微,需要力气。生活中若缺少幻术、欺瞒、假相、隐藏,只能拿出更为黑暗和强大的勇气,赤足踩上剃刀边缘行走。
5、她自是害怕黑暗的,可她如此做的缘故绝大部分的原因是源自内心深处的另一种需索,似在等待着那个懂得自己的人靠近,并不奢望她能够发现自己,单单只是透过那道缝隙看见她着急的神情便已是莫大的满足。人都是如此的,总在有意识地抗拒着那些自己所得不到的,但内心的渴望却也在这种逃避中愈加蓬勃。小喂
6、爱是付出,不是需索。这么简单的话,说上三遍你也不懂。因为你尚未被碰撞得头破血流,尚未感受过被自己的无知和执念打败的羞耻心。安妮宝贝
7、一时狂野,一时温柔,一时需索无度,一时又婉转承欢。
8、人在某一个路口,被迫要认清立场和处境,看到自身和他人的软弱。你曾经幻想过完美的东西,后来知道它没有。没有可能把归宿放在一个同等自私和软弱的个体之上,也许对方也在需索和期待你的帮助及给予。安妮宝贝
9、各属烧锅,本应饬禁,以裕民食,惟虑州县禁令不齐,私烧仍不能免,而吏役需索,弊窦丛生。
10、生命是光束中飞舞的无数细微尘埃,随风起荡不可存留,不被探测与需索,最后只是静寂。
需知造句1、但需知有部分毒菌包括剧毒的毒伞、白毒伞等皆与可食菌极为相似,故如无充分把握,仍以不随便采食野菌为宜。
2、赚钱如掘井艰辛,花钱似饮水舒畅。赚钱如逆水行舟,花钱似顺水行船。一句话,吃水别忘挖井苦,花钱需知赚钱难。祝你花钱细如长流水,赚钱多似太上皇。
3、老僧并无伤人之心,檀越何必逞人舌之利,需知利在口舌,损在心头,不能伤人,徒伤自己。古龙
4、需知做人逆势如饮酒,顺势却如倒茶,对不对?烽火戏诸侯
5、但需知,腐败之虫啮噬开*贵之门,也同时侵蚀了老晋商赖以生存的诚信根基。
6、需知古人成婚极早,十四五岁娶妻者比比皆是,率以为常。
7、我观你现在心境不稳,若立即修仙,恐有百害而无一利,需知最初的修炼,会影响你以后的修炼,所以你必须打好基础。
8、需知青春易逝,如秋风萧瑟,榆柳凋敝之时,它却只能以黄陨的叶,飘零的花,残存的果匆匆结束辉煌的一生。
9、如果类需要使用一些外部世界无需知道的家务管理方法,则可以将其声明为private。
10、在大量的数据与信息中,蕴藏着企业运作的利弊得失,若能够对这种海量的数据与信息进行快速有效地深入分析和处理,就能从中找出规律和模式,获取所需知识,帮助企业更好地进行企业运筹决策。
则需造句1、对于蠕虫堆肥,则需要被褥是潮湿的,但不要太湿。
2、若依上课需要有搬移桌椅,则需在下课后恢复原状。
3、决定问题,需要智慧,贯彻执行时则需要耐心。荷马
4、一般来说,顺产期后,妈妈才可以开始做产后瘦身操,剖腹产妈妈则需期或更长的恢复期,运动时更需小心。
5、例如,如果您将相应的注册表项添加到运行目录复制的统,则需要授予复制程序帐户访问注册表的权限,如下文所述。
6、如果没有将文件保存为使用UNIX换行符来表示行结束这种格式,则需要将这样的文件转换成本机UNIX格式,否则一些命令实用程序不会正确地处理这些文件。
7、而要弥补电费赤字则需要提价更多。
8、五年寒窗固然能培养出工程师,但学会做人,则需要一辈子。
9、这世上有两类姑娘,有一类姑娘天生宜家宜室,而另一类姑娘则需要走很远很远的路,去探求生命的价值。独木舟
10、羊绒大衣方面,一般中长款可以包工包料,更高档次的双面绒面料价格则需翻番。

之需相关造句

之需相关的词语

差之毫厘,失之千里【意思解释】1.见"差之毫牦,失之千里"。
差之毫牦,失之千里【意思解释】1.同"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2.牦﹐亦作"厘"。
簸之扬之﹐糠秕在前【意思解释】1.谓扬米去糠﹐糠在米上。穅﹐同"糠"。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排调》:"王文度﹑范荣期俱为简文所要,范年大而位小,王年小而位大,将前,更相推在前,既移久,王遂在范后。王因谓曰:'簸之扬之,糠秕在前。'范曰:'洮之汰之,沙砾在后。'"本为调侃之词,谓位卑而居前列。后亦用为谦词﹐谓无才而居前。穅﹐亦写作"糠"。 2.用为出任地方官之谦词。
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意思解释】1.见"无根之木,无源之水"。
无根之木,无源之水【意思解释】1.比喻没有根据的事物。语本《左传.昭公九年》:"我在伯父,犹衣服之有冠冕,木水之有本原。"
木边之目,田下之心【意思解释】1."相思"二字的隐语。
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意思解释】1.拿不完,用不尽。形容非常丰富。语本宋苏轼《前赤壁赋》:"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腋【意思解释】1.比喻众愚不如一贤。
顺之者兴,逆之者亡【意思解释】1.见"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顺之者昌,逆之者亡【意思解释】1.《史记.太史公自序》:"夫阴阳四时﹑八位﹑十二度﹑二十四节各有教令,顺之者昌,逆之者不死则亡……故曰'四时之大顺,不可失也'。"原指天道和自然规律不能违背。后以"顺之者昌,逆之者亡"指依顺他的就能昌盛,违逆他的就遭灭亡。
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意思解释】1.见"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失之毫厘,差之千里【意思解释】1.亦作"失之毫厘,差以千里"。 2.谓细微的失误﹐可导致巨大的差错。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意思解释】1.谓初虽有失而终得补偿。东隅﹐日所出处;桑榆﹐落日所照处。
上之所好,下必从之【意思解释】1.在上的人喜欢什么,在下的人就一定会跟着做。语本《孟子.滕文公上》:"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
言之谆谆﹐听之藐藐【意思解释】1.说的人耐心恳切﹐而听的人则不以为意。形容徒费唇舌。语本《诗.大雅.抑》﹕"诲尔谆谆﹐听我藐藐。"
言之无文﹐行之不远【意思解释】1.说话没有文采﹐就传播不远。
言之不文﹐行之不远【意思解释】1.见"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以己之心,度人之心【意思解释】1.用自己的想法去推测别人的心思。
以子之矛,攻子之盾【意思解释】1.《韩非子.难一》:"楚人有鬻楯(通"盾")与矛者,誉之曰:'吾楯之坚,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楯,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后以"以子之矛,攻子之盾"比喻用对方的言论﹑方法或缺点来反驳或攻击对方。
以己之心,度人之腹【意思解释】1.见"以己之心,度人之心"。
边需【意思解释】1.亦作"边须"。 2.守卫边疆所需要的物资和器材。
罢需【意思解释】1.同"罢软"。
百需【意思解释】1.一切需要﹑给用。
必需品【意思解释】生活上不缺少的物品,如粮食、衣服、被褥等。
必需【意思解释】一定要有的;不可少的:日用~品ㄧ煤铁等是发展工业所~的原料。
各尽所能,按需分配【意思解释】1.分配个人生活资料的共产主义原则。在共产主义社会,劳动者尽其所能地为社会劳动,社会则按照每个人的合理需要分配生活资料。
各取所需【意思解释】1.各人选取自己所需要的。
供需【意思解释】供求:避免~脱节。
化学需氧量【意思解释】指一定量的水样在规定条件下进行氧化过程所消耗氧化剂的量。常以“cod”表示。以每升水样消耗氧的毫克数表示。是评价水体受有机物污染状况的重要指标。
无需【意思解释】1.不需要;不用。
摩厉以需【意思解释】1.见"摩厉以须"。
科需【意思解释】1.亦作"科须"。 2.政府于常规正赋外﹐因临时需要科征财物。
军需【意思解释】①军队所需要的一切物资和器材。特指给养、被服等。②旧时军队中指办理军需业务的人员。
急需【意思解释】紧急需要:~处理 ㄧ以应~。
谦需【意思解释】1.犹谦弱。需﹐通"懦"。
契需【意思解释】1.谓马伤蹄而畏行路。需﹐通"懦"。 2.谓车辆运行不良。 3.怯懦。需﹐通"懦"。
濡需【意思解释】1.苟安一时。
柔需【意思解释】1.同"柔软"。
少需【意思解释】1.稍待。
毋需【意思解释】1.无须;不必。

之需相关的成语

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喜爱他时,总想叫他活着;讨厌他时,总想叫他死掉。指极度地凭个人爱憎对待人。
差之毫厘,失之千里开始时虽然相差很微小,结果会造成很大的错误。
藏之名山,传之其人把著作藏在名山,传给志趣相投的人。
呼之即来,挥之即去即:就,立刻;挥:挥手。叫他来就来,叫他走就走。形容统治阶级对下属或奴才的任意使唤。
既来之,则安之既:已经;来之:使之来;安之:使之安。原意是既然把他们招抚来,就要把他们安顿下来。后指既然来了,就要在这里安下必来。
将欲取之,必先与之要想夺取些什么,得暂且先给些什么。指先付出代价以诱使对方放忪警惕,然后找机会夺取。
见之不取,思之千里见到时不拿过来,以后再想要就更难办了。
无根之木,无源之水比喻没有根据的事物。
无源之水,无本之末没有源头的水,没有根的树。比喻没有基础的事物。
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源:水源;本:树根。没有源头的水,没有根的树。比喻没有基础的事物。
千金之裘,非一狐之腋价值千金的皮衣,决非一只狐狸的腋皮所能做成。比喻积小才能成大,集合大家的力量才能做成事情。
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病久了才去寻找治这种病的干艾叶。比喻凡事要平时准备,事到临头再想办法就来不及。
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腋比喻众愚不如一贤。
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竭:尽,完。拿不完,用不尽。形容非常丰富。
容膝之安,一肉之味形容生活条件并不好。
虽死之日,犹生之年犹:如同。指人虽死,精神不灭,楷模犹存。也指心无牵挂、憾事,虽死犹同活着。
视之不见,听之不闻看见了同没有看见一样,听见了同没有听见一样。形容不重视,不注意。同“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东隅:东方日出处,指早晨;桑、榆:指日落处,也指日暮。比喻开始在这一方面失败了,最后在另一方面取得胜利。
失之毫厘,差之千里指细微的失误,可导致巨大的差错。
召之即来,挥之即去召:召唤。挥:摆手。手一召就来,手一摆就去。形容非常听从指挥。
不时之需不时:不是预定的时间。说不定什么时候会出现的需要。
各取所需各自选取自己所需要的。
解铃还需系铃人比喻谁惹出来的麻烦,还得由谁去解决。
摩厉以需磨快刀子等待。比喻做好准备,等待时机。同“摩厉以须”。
需沙出穴指遇险凶而能幸免。

之需相关的成语分类

之需相关的成语补全

之需相关的成语接龙

相关的句子

凿壁文学网
本站所有资源文件均出自网络,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如有侵犯你的版权,请通知我们,本站将立即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