帛是什么意思 | |
汉 字 | 帛 |
帛的解释 | 帛 (形声。从巾,白声。甲骨文字形,上面是白”字,下面是巾”字。本义丝织品的总称) 同本义 王所赐金帛,归尽藏之。--汉·刘向《列女传》 大帛之冠。--《左传·闵公二年》 执玉帛者万国。 --《淮南子·原道》 孤执皮帛。--《周礼·大宗伯》 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论语·阳货》 乃丹书帛曰陈胜王。”--《史记·陈涉世家》 瓦缝参差,如周身之帛缕。--杜牧《阿房宫赋》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左传·庄公十年》 又如布帛(棉织品和丝织品的总称);玉帛;财帛;帛召(写在帛上的诏书);帛画(画 帛 bó丝织物的总称布~。 【帛画】中国古代画在丝织品上的画。 【帛书】中国古代写在丝织品上的书。,● 帛bó ㄅㄛˊ◎ 丝织品的总称:布帛。帛书。帛画。化干戈为玉帛 |
更 多 | ● 帛bó ㄅㄛˊ◎ 丝织品的总称:布帛。帛书。帛画。化干戈为玉帛 |
帛的拼音 | bó |
帛组词 | 帛丸 - 帛书 - 帛兰船 - 帛图 - 帛子 - 帛拜 - 帛画 - 帛诏 - 帛迭 - 帛阑船 - |
帛的组词
- 重帛
- 赐帛
- 财帛
- 澄水帛
- 楮帛
- 琛帛
- 尺帛
- 麤帛
- 彩帛
- 贲帛
- 宝帛
- 拜帛
- 帛书
- 帛子
- 币帛
- 布帛
- 璧帛
- 弊帛
- 帛丸
- 帛迭
- 帛诏
- 帛图
- 帛阑船
- 帛兰船
- 帛画
- 帛拜
- 焚帛
- 飞帛
- 隔帛儿
- 谷帛
- 红勒帛
- 毫帛
- 縠帛
- 货帛
- 浣帛
- 绵帛
- 缦帛
- 马王堆一号汉墓帛画
- 面帛
- 衲帛
- 内帛
- 空帛
- 大帛
- 金帛
- 旌帛
- 绢帛
- 简帛
- 爵帛
- 戋帛
- 裂帛
- 蜡帛书
- 练帛
- 勒帛
- 披帛
- 蒲帛
- 皮帛
- 篇帛
- 钱帛
- 秋帛
- 束帛
帛相关的字
相关成语接龙
帛相关的成语
帛相关的造句 | |
玉帛造句 | 1、谁不听命,宰了;有用的人,子女玉帛不妨多给他作为鼓励。 2、羽檄纷飞锦车匆,干戈玉帛怎舍取?血浓的亲,酒香的情,不图荣名在画麟。 3、兵凶战危,故事非万不获已,圣君贤相断不肯易玉帛而为干戈。 4、容华耀朝日,谁不希令颜?媒氏何所营?玉帛不时安。 5、自昭君和亲后,双方化干戈为玉帛,铸刀剑为犁锄,北方边陲出现了“边城晏闭,牛马布野,三世无犬吠之警,黎庶无干戈之役”的和平景象。 6、顷因革之令,随事必下,而张弛之要,未臻厥宜,民瘼犹繁,廉平尚寡,所以伫旒纩而载怀,朝玉帛而兴叹。 7、自兹密迩京邑,时纵寇掠,虽每遣行人,来修旧好,玉帛才至于上国,烽燧已及于近郊,背惠食言,不顾礼义,即可知也。 8、冤家宜解不宜结,你们还是化干戈为玉帛吧。 9、该国首相希望双方能够化干戈为玉帛,放弃所有的战争计划。 10、田同学,大家同学一场,低头不见抬头见的,心中有矛盾终究不好,不如我们这次化干戈为玉帛,今晚到我家参加聚会如何? |
绢帛造句 | 1、我抱住朱莉,我们紧紧相拥,原本厚厚的冬衣在我们中间挤成薄薄的几片绢帛。 2、绢帛在国际贸易中不再是货币,而是重要的商品。 3、不知道在简牍被绢帛纸张陆续取代之际,有没有人发出感慨,就像今天电脑、手机取代信纸信封,某些人甚至会扼腕浩叹一样。 4、彼时我们两族正有些嫌隙,自同你一处以来,**日都在想着将来如何说服阿爹阿娘,能同意我们的婚事,因怕忘了,每想到一条好理由,便喜滋滋记在绢帛上,丈余的绢帛用小楷记得满满当当。唐七公子 5、这异宝‘千幻’,外表看来与寻常绢帛无异,但拿在手中,却仿佛铁石一般,颇有些沉重钝涩之感。 6、古代中国的衣料,主要为皮革、麻布和绢帛三种。 7、妻子听罢,操起一把刀走到织布机前说:“这机上织的绢帛产自蚕茧,成织机。 8、北宋初期,失去货币资格的绢帛与白银一道,常常被用于与其它商品互换。 9、 10、 |
绢帛造句 | 1、我抱住朱莉,我们紧紧相拥,原本厚厚的冬衣在我们中间挤成薄薄的几片绢帛。 2、绢帛在国际贸易中不再是货币,而是重要的商品。 3、不知道在简牍被绢帛纸张陆续取代之际,有没有人发出感慨,就像今天电脑、手机取代信纸信封,某些人甚至会扼腕浩叹一样。 4、彼时我们两族正有些嫌隙,自同你一处以来,**日都在想着将来如何说服阿爹阿娘,能同意我们的婚事,因怕忘了,每想到一条好理由,便喜滋滋记在绢帛上,丈余的绢帛用小楷记得满满当当。唐七公子 5、这异宝‘千幻’,外表看来与寻常绢帛无异,但拿在手中,却仿佛铁石一般,颇有些沉重钝涩之感。 6、古代中国的衣料,主要为皮革、麻布和绢帛三种。 7、妻子听罢,操起一把刀走到织布机前说:“这机上织的绢帛产自蚕茧,成织机。 8、北宋初期,失去货币资格的绢帛与白银一道,常常被用于与其它商品互换。 9、 10、 |
绢帛造句 | 1、我抱住朱莉,我们紧紧相拥,原本厚厚的冬衣在我们中间挤成薄薄的几片绢帛。 2、绢帛在国际贸易中不再是货币,而是重要的商品。 3、不知道在简牍被绢帛纸张陆续取代之际,有没有人发出感慨,就像今天电脑、手机取代信纸信封,某些人甚至会扼腕浩叹一样。 4、彼时我们两族正有些嫌隙,自同你一处以来,**日都在想着将来如何说服阿爹阿娘,能同意我们的婚事,因怕忘了,每想到一条好理由,便喜滋滋记在绢帛上,丈余的绢帛用小楷记得满满当当。唐七公子 5、这异宝‘千幻’,外表看来与寻常绢帛无异,但拿在手中,却仿佛铁石一般,颇有些沉重钝涩之感。 6、古代中国的衣料,主要为皮革、麻布和绢帛三种。 7、妻子听罢,操起一把刀走到织布机前说:“这机上织的绢帛产自蚕茧,成织机。 8、北宋初期,失去货币资格的绢帛与白银一道,常常被用于与其它商品互换。 9、 10、 |
钱帛造句 | 1、诸路见招募人兵,缘逐处漕计阙乏,乞于近州应奉司及延福宫西城钱帛,并许请用,庶得速办。 2、官吏负欠公家钱帛的多被拘禁,一有机会就逃走,又把他的妻儿抓起来,包拯都给放了。 3、唐代虽“钱帛兼行”,但钱、帛在执行货币职能时却有着不同的特点。 4、家中仆奴都拿了些钱帛,父亲还了他们自由身,除了我的侍女莺儿和仆僮大牛年纪太小又没有亲人可托靠的,其他人都可自行决定去向。 5、**花,***,祸之首,殃家园。染毒瘾,受折磨,面肌黄,瘦如禾。买毒品,耗钱帛,债台筑,家必破。坐班房,食苦果,法网恢,难逃脱。国际禁毒日,惜生命,拒诱惑,守法纪,爱祖。 6、四贪词财,钱帛金珠笼内收,若非公道少贪求。亲朋道义因财失,父子怀情为利休。急缩手,且抽头。免使身心尽夜愁。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与儿孙作马牛。兰陵笑笑生 7、 8、 9、 10、 |
竹帛造句 | 1、昔尉他跨据,及陆贾至,匍匐奉顺,故能垂名竹帛。 2、艾功名以成,当书之竹帛,传祚万世。 3、若能许某驰骋疆场,使某名垂竹帛,某便永感恩德,必当舍命以报。 4、易小川领着蒙恬向书房走去,推开房门,笔墨之香,竹帛之味,扑面而来。 5、……所欲著之竹帛者,盖尚有三四种。 6、二将军拔大驾来东,有元功于国,当书勋竹帛,万世不朽。 7、但愿明公威加四海,禹得效尺寸功劳,垂名竹帛,便足称快了。 8、子唯而出,十葛十裘,功垂竹帛,伊吕与侔。 9、设使数子区区为儿女之态,徒死牖下,焉能名垂竹帛,与天地相为不朽哉。 10、自非尽节竭诚,将何以垂名竹帛?仇池接近边境,兵革屡兴,既劳士卒,亦动民庶,皆由镇将不明,绥禁不理之所致也。 |
布帛菽粟造句 | 1、“东城布帛菽粟,西城马牛柴炭,南城禽鱼花鸟,中城珠玉锦绣。 2、新中国诞生前夕,***就明确指出,人民民主专政“对于胜利了的人民,这是如同布帛菽粟一样地不可须臾离开的东西。 3、“四书五经,布帛菽粟也,家家皆有,高明《琵琶记》,如山珍海错,贵富家不可无。 4、历史证明,这个共同理想代表了全国各族人民最广泛的利益,是如同布帛菽粟一样不可以须臾没有的。 5、古者以布帛菽粟不可尺寸抄勺而均,乃为钱以通贸易。 6、为人之学者,父子夫妇昆弟之道,布帛菽粟之宜也。 7、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于我们的各项工作如同布帛菽粟之于人的生活,须臾不可离开。 8、社会组织即社会关系,也是与布帛菽粟一样,是人类依生产力产出的产物。 9、对孩子的教育如同布帛菽粟一样,是一天也不可废弃的。 10、 |
金帛造句 | 1、所以,平息干戈,卷甲韬戈,赏赐他们金帛。 2、邵疾病,使命累续,遣御医上药,异味远珍,金帛衣裘,相望不绝。 3、宣德年间,嘉兴大长公主偕驸马都尉济延舍金帛重建。 4、如果雇佣军完成破城任务,长崎的子女金帛尽归雇佣军所有,换句话说,雇佣军要拿走长崎所有的不动产和人口,给细川军留下一片没人的房屋和空港。 5、夫讲信修睦,藉金帛等物以成礼耳,我岂贪多而利此哉?设尔国力有不支,则初和之礼,可灭其半。 6、欲俟斯库所蓄满三五十万,即遣使与契丹约,苟能归我土地民庶,则当尽此金帛充其赎直。 7、于是推进天下士,谓儒者多窭狭,厚持金帛谢之,以动大议,远近翕然响之。 8、如此积年下来,这云台峰上的兰若寺庙便银两充裕,金帛广足,虽是千年旧刹,却几经修缮,规格宏丽,焕然一新。 9、带了伪宫子女金帛,奔往顺庆府而去。 10、贵妇们用“竹篾为骨,销金红罗饰于外”或“包以红絹金帛”或“以大红罗幔之”,用孔雀毛、雉尾、枝条或贵重面料包裹铁丝后作为装饰。 |
裂帛造句 | 1、其歌声清越如裂帛,妙音袅袅有着非凡的魔力,众人听之无不沉醉其中,在这乐音中能抛却杂念如临仙境。 2、歌声却穿云裂帛,然后渐远渐稀,余韵绕梁,绵绵不绝。 3、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4、马踏飞花,血刀裂帛,奏一曲倾尽天下!翻手乾坤,覆手锦绣,歌一曲江山如画!西子情 5、明亮的闪电倏然而过,将黑暗硬生生撕成两半,发出如裂帛般清脆的“唰啦”声响。心底猛一抽搐,从沉睡中惊醒过来。来不及捕捉稍纵即逝的惨亮,堵住双眼的,仍是深不见底的墨黑。两色风景 6、倾城愤然起身,将棋具掀翻在地,精致的棋子落在地上发出珑璁之声,但在倾城听来确如裂帛般动听。 7、裂帛之声有如断玉分金般传来,好似宝器的袈裟在这朴素无华的银色长戟之下,竟是仅仅坚持了片刻,便化为了两半。 8、四月的天空如果不肯裂帛,五月的袷衣如何起头。 9、一段穿云裂帛的京剧西皮南梆子忽然传来,循声寻去,在黑虎泉上方的“洗尘养性”亭内,七八位京剧票友正在自娱其乐,引来数人观看。 10、 |
缣帛造句 | 1、但缣帛材质昂贵,社会各阶层迫切渴望找到一种文字书写材质,实现方便、快捷,并为此付出了一代又一代不屈不挠的努力。 2、练甲时间较早,大多以缣帛夹厚绵制作,属布甲范畴。 3、西周武士身着的“练甲”大多以缣帛夹厚绵制作,属布甲范畴。小学生网 4、比赛中,计日程功、缣帛等生僻字难倒不少选手。 5、以青绿山水技法绘于缣帛之上。 6、“绍兴末,缣帛有一等似皂而淡者,谓之不肯红”。 7、书写的载体有甲骨、铜器、碑石、木牍、竹简、缣帛、纸;用具有刀、蓖笔、木笔、毛笔;书体有篆、隶、楷、行、草。 8、中国蚕桑丝织业起源很早,王国维认为“至迟亦当在周季”缣帛即作为书籍的载体,与简牍并行。 9、高宗非常感动,赐他缣帛以示表彰。 10、汉代文献中有多处提到用简牍缣帛写书,近代的考古发掘甘此作出了有力的证明。 |
丝帛造句 | 1、学士有文章,犹丝帛之有五色之巧也。 2、梳妆台的左右挂着两幅丝帛画,左边是一幅花魁牡丹的绣画,大气典雅,不失花魁的称号;右边则是一幅傲梅映雪的丝帛。 3、赢异人本是秦王的孙辈,按说本没有资格参加如此盛会,但谁叫他昨天早上叫赵王记住了呢,眼见一幅上钤国玺的丝帛请柬捧到他面前,激动得他手足无措。 4、教室的一角被一棵树装点得熠熠生辉,树上缀满了金银丝帛和华丽的彩纸。 5、梨砂心一急,女人的衣袖在清脆的丝帛断裂声中化为两截,半条白得毫无血色的手臂露了出来。 6、打开丝帛一看,最外面一层却是画着几十个小人在使枪弄棒,小人旁边还有注解。 7、而马王堆西汉墓出土的苎麻布,经密每厘米,纬密每厘米,可与丝帛媲美。 8、杨朱泣歧路,墨子悲染丝,不过是个人的认识问题,与歧路、丝帛何干?取消长途动车高级软卧到底该谁说了算?这个问题从经济层面来解答并不难。 9、久远时代留下的笔歌墨舞,伴随着青铜、丝帛、简牍向世人传递独有的感悟。 10、 |
衣帛造句 | 1、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 2、汉文帝自奉俭约,食不重肉、妾不衣帛,却轻徭薄赋,这是真俭约。 3、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4、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5、朕自即位以来不违农时、百姓各安其业,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五十者衣帛、七十者食肉,圣人亦曰“未之有也”。 6、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7、据西晋卫恒《四体书势》记载,张芝学书即如醉如痴:“凡家之衣帛,必先书而后练之。 8、“昔晏婴辅齐,鹿裘不完;季文子相鲁,妾不衣帛。 9、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10、文公励精图治,轻徭薄税,布衣帛冠,粗食菜羹,早起晚息,扶安百姓,人称其贤,使卫享国四百年。 |
布帛造句 | 1、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以言,深于矛戟。 2、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之言,深于矛戟。荀子 3、对孩子的教育如同布帛菽粟一样,是一天也不可废弃的。 4、从你的心中抽丝织成布帛,仿佛你的爱者要来穿此衣裳。 5、赠张君行,子期知音伯牙君,高山流水布帛音。离别依依道不尽,笔生妙花泪难定。纷纷繁繁千姹紫,辗辗转转水碧清。Tinadannis 6、布帛鞋是指以**丝、绫、绸、锦等织物编织成的鞋. 7、该发明的具有VOC除去功能的纤维布帛在纤维布帛的至少一部分,利用粘合剂树脂固定有疏水性无机多孔物质及光催化剂。 8、今义师数万,并在京师,樵薪贵而布帛贱。 9、随常布帛,俏身躯赛着续罗;点景野花,美丰收不须钗钿。 10、“东城布帛菽粟,西城马牛柴炭,南城禽鱼花鸟,中城珠玉锦绣。 |
绢帛造句 | 1、北宋初期,失去货币资格的绢帛与白银一道,常常被用于与其它商品互换。 2、古代中国的衣料,主要为皮革、麻布和绢帛三种。 3、妻子听罢,操起一把刀走到织布机前说:“这机上织的绢帛产自蚕茧,成织机。 4、绢帛在国际贸易中不再是货币,而是重要的商品。 5、这异宝‘千幻’,外表看来与寻常绢帛无异,但拿在手中,却仿佛铁石一般,颇有些沉重钝涩之感。 6、不知道在简牍被绢帛纸张陆续取代之际,有没有人发出感慨,就像今天电脑、手机取代信纸信封,某些人甚至会扼腕浩叹一样。 7、我抱住朱莉,我们紧紧相拥,原本厚厚的冬衣在我们中间挤成薄薄的几片绢帛。 8、彼时我们两族正有些嫌隙,自同你一处以来,**日都在想着将来如何说服阿爹阿娘,能同意我们的婚事,因怕忘了,每想到一条好理由,便喜滋滋记在绢帛上,丈余的绢帛用小楷记得满满当当。唐七公子 9、 10、 |
帛画造句 | 1、在纸出现以前,帛画不断地发展。 2、主营产品或服务:中国工艺画:烙画,彩帛画,云草画,根雕,油画. 3、第一幅帛画的发现,震惊了国内外,第二幅帛画的发现,更受到国内外的关注。 4、皮影雕刻创意主要汲取了我国汉代帛画、画像石、画像砖和唐宋寺院壁画的手法和风格,造型精巧别致,装饰纤密,施色考究,刻工细腻。 5、她站在帛画的人间部分,雍容华贵,向邮人传递着两千多年以前的信息。 6、梳妆台的左右挂着两幅丝帛画,左边是一幅花魁牡丹的绣画,大气典雅,不失花魁的称号;右边则是一幅傲梅映雪的丝帛。 7、次年,吊祭屈原的群众性纪念活动--端午节龙舟竞渡,便在汨罗江下游诞生(战国中期人物御舟帛画的出土,佐证了这一重大历史事件)。 8、 9、 10、 |
相关成语分类
- 关于风景的排比成语_词语
- 描述生活用品的成语_词语
- 关于文章的排比成语_词语
- 关于积累的排比成语_词语
- 关于传统的排比成语_词语
- 排比修辞手法的成语有哪些_词语
- 形容不可缺少的一个成语_词语
- 形容粮食味道的成语_词语
- 形容粮食美味的成语_词语
- 形容很平常的成语_词语
- 诗中含有竹字的成语_词语
- 带有竹字的成语有哪些_词语
- 关于你的名字的成语_词语
- 名著中好的成语摘抄_词语
- 含竹字形容看的成语有哪些成语有哪些成语_词语
- 古代形容荣誉的成语有哪些_词语
- 关于竹子的诗句和成语_词语
- 画竹的成语有哪些_词语
- 关于竹子的诗句或成语_词语
- 和竹子有关的成语_词语
- 人与人和谐相处的成语_词语
- 化干戈为玉帛的成语_词语
- 骂那些靠女人的男人的成语_词语
- 关于传统文化的好成语_词语
- 想和朋友和好的成语_词语
- 关于热爱和平的成语_词语
- 有仇不报非君子的成语_词语
- 关于战争与和平的成语_词语
- 想跟朋友和好的成语_词语
- 描写和平的优美成语_词语
- 形容拥有很多名誉的成语_词语
- 形容品德高尚带有雀字的成语_词语
- 包含篝字的成语_包含篝字的词语
- 第一个字鱼的成语_词语
- 第一个字是鱼的成语_词语
相关成语补全
- 布帛什么什么的成语
- 垂什么什么什么的成语
- 名垂竹什么的成语
- 束发什么什么的成语
- 鱼什么狐篝的成语
- 鱼帛什么什么的成语
- 永垂竹什么的成语
- 鱼什么雁帛的成语
- 子女什么什么的成语
- 著于什么什么的成语
- 子女什么什么的成语
- 著于什么什么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