耒是什么意思 | |
汉 字 | 耒 |
耒的解释 | 耒〈动〉 (象形。古代的一种翻土农具,形如木叉,上有曲柄,下面是犁头,用以松土,可看作犁的前身。耒”是汉字部首之一,从耒”的字,与原始农具或耕作有关。本义古代的一种农 具,形状像木叉) 同本义 耒,手耕曲木也。--《说文》 天子亲载耒耜。--《礼记·月令》。注耒耜之上曲也。” 耒耨之所刺。--《庄子·胠箧》。李注耜柄也,犁也。” 耜其柄,耜其刃。--《后汉书·章帝纪》 身执耒臿。--《韩非子·五蠹》 又如耒耨(耕耘用的农器。指犁锄)。亦指耜的木曲柄。又如耒耜 耒耜 耒lěi ⒈〈古〉一种农具,形状像木叉。 ⒉,● 耒lěi ㄌㄟˇ◎ 〔耒耜〕古代指耕地用的农具。◎ 古代称犁上的木把。 |
更 多 | ● 耒lěi ㄌㄟˇ◎ 〔耒耜〕古代指耕地用的农具。◎ 古代称犁上的木把。 |
耒的拼音 | lěi |
耒组词 | 耒子 - 耒庛 - 耒耨 - |
耒的组词
耒相关的字
相关成语接龙
耒相关的成语
耒相关的造句 | |
耒耨造句 | 1、“神农氏作,断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盖取诸益。 2、“神农氏作,断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 3、包牺氏没,神农氏作,斫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 4、“庖牺氏没,神农氏作,斫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盍取诸益。 5、包羲氏没,神农氏作,斲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盖取诸益。 6、包牺氏没,神农氏作,所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盖取诸益。 7、在中华文明史上,炎帝神农氏是农耕文化的奠基人,《周易·系辞》载神农氏“斫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 8、 9、 10、 |
耒耨造句 | 1、“神农氏作,断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盖取诸益。 2、“神农氏作,断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 3、包牺氏没,神农氏作,斫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 4、“庖牺氏没,神农氏作,斫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盍取诸益。 5、包羲氏没,神农氏作,斲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盖取诸益。 6、包牺氏没,神农氏作,所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盖取诸益。 7、在中华文明史上,炎帝神农氏是农耕文化的奠基人,《周易·系辞》载神农氏“斫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 8、 9、 10、 |
耒耜造句 | 1、陈良之徒陈相与其弟辛,负耒耜而自宋之滕,曰:闻君行圣人之政,是亦圣人也,愿。 2、一进村口,前面是一间陋劣的草屋,耒耜家什都乱放在院子里。 3、中华文明最著名的有关农耕的传说,当属人文始祖之一的神农氏了,相传他种五谷以为民食,制作耒耜以利耕耘,是中国农业的鼻祖。 4、耒耜耕具!农业发展的初期,以耜耕为主,玩家需自行制作出耒耜等工具,木制为耒,石制骨制为耜,这类工具的主要作用是翻土。 5、值岁凶旱,艾为区种,身被乌衣,手执耒耜,以率将士。 6、我正在修理耒耜,为明年的耕种做好准备。 7、湖畔肥沃的土地上,在锸头、耒耜的交响中,农人们又开始了一年之计的忙碌。 8、不须兵器,可以守国。耒耜是其弓弩,杷是其矛戟,簦笠是其兜鍪,镰斧是其攻具。 9、神农氏大喜,便将所结谷子收集起来,带到部族里教给族人们种植之术,又发明了锄头、耒耜等工具和九井相连的灌溉之术使得耕作大为简单。 10、炎帝神农氏曾在此尝百谷、制耒耜、兴稼穑。 |
揉木为耒造句 | 1、“神农氏作,断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盖取诸益。 2、包羲氏没,神农氏作,斲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盖取诸益。 3、包牺氏没,神农氏作,斫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 4、“神农氏作,断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 5、“庖牺氏没,神农氏作,斫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盍取诸益。 6、包牺氏没,神农氏作,所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盖取诸益。 7、在中华文明史上,炎帝神农氏是农耕文化的奠基人,《周易·系辞》载神农氏“斫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 8、 9、 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