凿壁文学网

悔之不什么的成语

补 全悔之不及
相 关 悔之什么什么 - 悔之不什么 - 悔什么不什么 - 悔什么不及 - 悔什么什么及 - 什么之不及 -

悔之不什么的成语大全

悔之不及后悔也来不及了。
《后汉书·光武帝纪》:“反水不收,后悔无及。”

悔之不什么的相关词语

谶悔【意思解释】1.认识了过去的错误或罪过而感觉痛心。谶﹐通"忏"。
重悔【意思解释】1.犹重罪。
疵悔【意思解释】1.缺点;过失。语本《易.系辞上》:"悔吝者﹐言乎其小疵也。"
惭悔【意思解释】1.亦作"惭悔"。 2.羞愧后悔。
忏悔录【意思解释】自传体长篇小说。法国卢梭作于1781-1788年。共两部。描写作者童年时代的痛苦和少年时代的流浪生活以及作者在贵族寡妇德·瓦朗夫人身边的种种际遇。1740年后在巴黎结交社会名流。婚后有了五个孩子,却把他们送进育婴堂。在创作《爱弥儿》和《新爱洛绮丝》时,患了受迫害狂想症。终因《爱弥儿》激怒当局而逃往英国。
忏悔【意思解释】佛教仪式。原为对人坦白自己的过错、求容忍宽恕之意。佛教制度规定,出家人每半月集合举行诵戒,给犯戒者以说过悔改的机会。后成为专以脱罪祈福为目的的宗教仪式。
懊悔【意思解释】烦恼,后悔:懊悔当初不该如此。
背悔【意思解释】1.犹背晦。
悲悔【意思解释】1.悲痛悔恨。
悖悔【意思解释】1.见"悖晦"。
败悔【意思解释】1.失败后悔。
变悔【意思解释】1.改悔;反悔。
番悔【意思解释】1.反悔。
翻然悔悟【意思解释】1.形容很快认识到过错而悔改醒悟。
翻然改悔【意思解释】1.见"翻然悔悟"。
翻悔【意思解释】对以前允诺的事后悔而不承认:这件事原是他亲口答应的,如今却~不认账了。
反悔【意思解释】翻悔:一言为定,决不~。
返悔【意思解释】1.翻悔;后悔。
感悔【意思解释】1.受到触动而悔改。
寡悔【意思解释】1.少懊悔。
差之毫厘,失之千里【意思解释】1.见"差之毫牦,失之千里"。
差之毫牦,失之千里【意思解释】1.同"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2.牦﹐亦作"厘"。
簸之扬之﹐糠秕在前【意思解释】1.谓扬米去糠﹐糠在米上。穅﹐同"糠"。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排调》:"王文度﹑范荣期俱为简文所要,范年大而位小,王年小而位大,将前,更相推在前,既移久,王遂在范后。王因谓曰:'簸之扬之,糠秕在前。'范曰:'洮之汰之,沙砾在后。'"本为调侃之词,谓位卑而居前列。后亦用为谦词﹐谓无才而居前。穅﹐亦写作"糠"。 2.用为出任地方官之谦词。
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意思解释】1.见"无根之木,无源之水"。
无根之木,无源之水【意思解释】1.比喻没有根据的事物。语本《左传.昭公九年》:"我在伯父,犹衣服之有冠冕,木水之有本原。"
木边之目,田下之心【意思解释】1."相思"二字的隐语。
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意思解释】1.拿不完,用不尽。形容非常丰富。语本宋苏轼《前赤壁赋》:"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腋【意思解释】1.比喻众愚不如一贤。
顺之者兴,逆之者亡【意思解释】1.见"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顺之者昌,逆之者亡【意思解释】1.《史记.太史公自序》:"夫阴阳四时﹑八位﹑十二度﹑二十四节各有教令,顺之者昌,逆之者不死则亡……故曰'四时之大顺,不可失也'。"原指天道和自然规律不能违背。后以"顺之者昌,逆之者亡"指依顺他的就能昌盛,违逆他的就遭灭亡。
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意思解释】1.见"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失之毫厘,差之千里【意思解释】1.亦作"失之毫厘,差以千里"。 2.谓细微的失误﹐可导致巨大的差错。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意思解释】1.谓初虽有失而终得补偿。东隅﹐日所出处;桑榆﹐落日所照处。
上之所好,下必从之【意思解释】1.在上的人喜欢什么,在下的人就一定会跟着做。语本《孟子.滕文公上》:"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
言之谆谆﹐听之藐藐【意思解释】1.说的人耐心恳切﹐而听的人则不以为意。形容徒费唇舌。语本《诗.大雅.抑》﹕"诲尔谆谆﹐听我藐藐。"
言之无文﹐行之不远【意思解释】1.说话没有文采﹐就传播不远。
言之不文﹐行之不远【意思解释】1.见"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以己之心,度人之心【意思解释】1.用自己的想法去推测别人的心思。
以子之矛,攻子之盾【意思解释】1.《韩非子.难一》:"楚人有鬻楯(通"盾")与矛者,誉之曰:'吾楯之坚,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楯,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后以"以子之矛,攻子之盾"比喻用对方的言论﹑方法或缺点来反驳或攻击对方。
以己之心,度人之腹【意思解释】1.见"以己之心,度人之心"。
不塞不流,不止不行【意思解释】1.比喻只有破除旧的﹑错误的东西,才能建立新的﹑正确的东西。
出其不意,掩其不备【意思解释】1.见"出其不意,攻其无备"。
出其不意,攻其不备【意思解释】1.见"出其不意,攻其无备"。
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意思解释】1.人要有所成就,就不能贪图安逸;贪图安逸,就不能有所成就。
不到黄河心不死【意思解释】1.比喻不到无路可走的境地不肯死心。
不到乌江心不死【意思解释】1.不到黄河心不死。
不折不扣【意思解释】1.不打折扣。原为商业用语,商品照标价减去若干成数出售,叫做打折扣。 2.表示完全﹑十足的意思。
不因一事,不长一智【意思解释】1.见"不经一事,不长一智"。
不吐不茹【意思解释】1.《诗.大雅.烝民》:"人亦有言,柔则茹之,刚则吐之。维仲山甫,柔亦不茹,刚亦不吐,不侮矜寡,不畏强御。"后以"不吐不茹"形容人正直不阿,不欺软怕硬。
不蔓不支【意思解释】1.见"不蔓不枝"。
不经一事,不长一智【意思解释】1.亦作"不因一事,不长一智"。 2.谓不经历一件事情,就不能增长对于那件事情的知识。
不毒不发【意思解释】1.谓不受凌辱就不能发愤图强而有所成就。
不郎不秀【意思解释】1.明代俗语。犹言不高不下。 2.用以比喻不成材或没出息。参见"不稂不莠"。
不即不离【意思解释】1.佛教语。谓诸法相状虽异而性体则一。 2.形容既不亲近,也不疏远。
不忮不求【意思解释】1.不嫉妬,不贪求。
不凉不酸【意思解释】1.方言。形容态度冷漠。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意思解释】1.谓不在某个职位上,就不过问该职位的事务。
不上不下【意思解释】1.亦作"不上不落"。形容事情无着落,处境为难。 2.不好不坏。
不三不四【意思解释】1.不伦不类。 2.指行为不端,不正派。
不揪不采【意思解释】1.不理睬。

相关成语接龙

相关成语分类

悔之不什么的相关成语

悔之不及后悔也来不及了。
《后汉书·光武帝纪》:“反水不收,后悔无及。”
悔之无及后悔也来不及了。
《左传·哀公六年》:“既成谋矣,何及其未作也,先诸?作而后悔,亦无及也。”
悔之晚矣后悔已经晚了。
《大宋宣和遗事》:“万一有奸邪叵测之情,陛下悔之晚矣!”
亢极之悔亢:至高的;悔:灾祸。意为居高位的人要戒骄,否则会失败而后悔。后也形容倨傲者不免招祸。
《周易·乾》:“上九,亢龙有悔。”《晋书·齐王冏传》:“今明公忘亢极之悔,忽穷高之凶。弃五岳之安,居累卵之危,外以权势受疑,内以百揆损神。”
悔不当初悔:后悔;当初:开头,起初。后悔不在当初采取另一种行动。
唐·薛昭纬《谢银工》诗:“早知文字多辛苦,悔不当初学冶银。”
后悔不及后悔已经来不及了。
《左传·哀公六年》:“既成谋矣,何及其未作也,先诸?作而后悔,亦无及也。”
怙终不悔有所恃而终不悔改。同“怙终不悛”。
《续资治通鉴·宋神宗元丰二年》:“御史中丞李定言:知湖州苏轼……怙终不悔,狂悖之语日闻。”
九死不悔九:表示极多。纵然死很多回也不后悔。形容意志坚定,不认经历多少危险,也决不动摇退缩。
战国·楚·屈原《离骚》:“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死不改悔到死也不追悔、改正。形容非常顽固,坚持错误。
死不悔改到死也不追悔、改正。形容非常顽固。
早知今日,悔不当初既然现在后悔,当初为什么要那样做?。
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天衣怀禅师法嗣·惠林宗本禅师》:“曰:‘中下之流,如何领会?’师曰:‘伏尸万里。’曰:‘早知今日事,悔不慎当初。’”
早知今日,悔不当初既然现在后悔,当初为什么要那样做?。
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天衣怀禅师法嗣·惠林宗本禅师》:“曰:‘中下之流,如何领会?’师曰:‘伏尸万里。’曰:‘早知今日事,悔不慎当初。’”
懊悔无及后悔已来不及了。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九十八回;“令人往探之,果是虚营,只插着数十面旌旗,兵已去了二日也。曹真懊悔无及。”
翻然悔悟悔:悔恨;悟:觉悟。很快地醒悟过来。形容转变得很快。指思想完全转变,彻底醒悟。
唐·韩愈《与陈给事书》:“今则释然悟,翻然悔曰:‘其邈也,乃所以怒其来之不继也;其悄也,乃所以示其意也。’”
幡然悔悟思想转变很快,彻底悔悟。
悔读南华《南华经》即《庄子》。比喻学识渊博而不为人所容。
《唐诗纪事·温庭筠》:“因知此恨人多积,悔读南华第二篇。”
悔过自新悔:悔改;过:错误;自新:使自己重新做人。悔恨以前的过失,决心重新作人。
《史记·吴王濞列传》:“于古法当诛,文帝弗忍,因赐几杖。德至厚,当改过自新。《新唐书·冯元常传》:“元常喻以恩信,约悔过自新,贼相率脱甲而缚。”
悔过自责追悔过错,谴责自己。
东汉·班固《汉书·五行志》:“后得反国,不悔过自责,复会诸侯伐郑。”
悔恨交加恨:遗憾;交加:一起出现。形容非常懊悔。
后悔无及后悔已经来不及了。
《左传·哀公六年》:“既成谋矣,何及其未作也,先诸?作而后悔,亦无及也。”
后悔莫及后悔:事后的懊悔。指事后的懊悔也来不及了。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光武帝纪上》:“反水不收,后悔不及。”
悔其少作指不满其年轻时未成熟的作品。
悔罪自新悔改罪行,重新做人。
愧悔无地羞愧懊悔得无地自容。
清·李绿园《歧路灯》第七十一回:“门生少年狂悖,原为匪人所诱。这也不敢欺瞒老师。但近日愧悔无地,亟欲自新,所以来投老师。”
亢龙有悔亢:至高的;悔:灾祸。意为居高位的人要戒骄,否则会失败而后悔。后也形容倨傲者不免招祸。
《周易·乾》:“上九,亢龙有悔。”
嗟悔无及嗟:叹息。叹息和后悔已经来不及了。
《尚书·盘庚上》:“汝悔身何及。”
九死未悔九:表示极多。纵然死很多回也不后悔。形容意志坚定,不认经历多少危险,也决不动摇退缩。
战国·楚·屈原《离骚》:“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死而无悔就是死了也不懊悔。形容态度坚决。
《论语·述而》:“子曰:‘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
痛悔前非彻底悔恨以前所犯的错误。
郭沫若《我的童年》第一篇五:“这位青年做了多年的苦工,受了无限的虐待,已经弄得来三分不像人,四分不像鬼了,自己深深的在痛悔前非。”
言寡尤,行寡悔指说话做事很少犯错误。
《论语·为政》:“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
追悔何及悔恨以往的事情,但已无法改变了。亦作“追悔不及”。
《旧五代史·庄宗本纪八》:“将士经年离隔父母,不取敕旨归宁,上贻圣忧,追悔何及!”宋·张君房《云笈七签·慎守诀》:“世上之人,多嗜欲伤生伐命,今古共焉;不早自防,追悔何及?”
追悔莫及后悔也来不及了。
汉·晁错《上书言兵事》:“夫以人之死争胜,跌而不振,则悔之亡及也。”
追悔何及悔恨以往的事情,但已无法改变了。亦作“追悔不及”。
《旧五代史·庄宗本纪八》:“将士经年离隔父母,不取敕旨归宁,上贻圣忧,追悔何及!”宋·张君房《云笈七签·慎守诀》:“世上之人,多嗜欲伤生伐命,今古共焉;不早自防,追悔何及?”
追悔莫及后悔也来不及了。
汉·晁错《上书言兵事》:“夫以人之死争胜,跌而不振,则悔之亡及也。”
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竭:尽,完。拿不完,用不尽。形容非常丰富。
宋·苏轼《前赤壁赋》:“唯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
视之不见,听之不闻看见了同没有看见一样,听见了同没有听见一样。形容不重视,不注意。同“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言之不文,行之不远文章没有文采,就不能流传很远。同“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宋·陆游《严州到任谢王丞相启》:“黼黻圣猷,谓言之不文则行之不远;甄陶士类,每舍其所短而取其所长。“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懂就是懂,不懂就是不懂。
《论语·为政》:“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懂就是懂,不懂就是不懂。
《论语·为政》:“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见之不取,思之千里见到时不拿过来,以后再想要就更难办了。
宋·无名氏《张协状元》二八:“见之不取,思之千里。只道张协状元,不知榜眼探花是那里人,买本看。”
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腋比喻众愚不如一贤。
言之无文,行之不远说话没有文采,就传播不远。亦作“言之无文,行而不远”、“言之不文,行之不远”。
《左传·襄公二十五年》:“仲尼曰:‘《志》有之:“言以足志,文以足言。”不言,谁知其志?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不塞不流,不止不行比喻只有破除旧的、错误的东西,才能建立新的、正确的东西。
唐·韩愈《原道》:“然则如之何而可也?曰:不塞不流,不止不行,人其人,火其书,庐其居。”
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喜爱他时,总想叫他活着;讨厌他时,总想叫他死掉。指极度地凭个人爱憎对待人。
《论语·颜渊》:“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
差之毫厘,失之千里开始时虽然相差很微小,结果会造成很大的错误。
《礼记·经解》:“《易》曰:‘君子慎始,差若毫厘,缪以千里。’” 《魏书·乐志》:“但气有盈虚,黍有巨细,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藏之名山,传之其人把著作藏在名山,传给志趣相投的人。
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仆诚以著此书,藏诸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则仆偿前辱之现,虽万被戮,岂有悔哉。”
呼之即来,挥之即去即:就,立刻;挥:挥手。叫他来就来,叫他走就走。形容统治阶级对下属或奴才的任意使唤。
《史记·汲郑列传》:“使黯(汲黯)任职居官,无以逾人。然至其辅少主,守城深坚,招之不来,麾之不去,虽自谓贲育亦不能夺之矣。”
既来之,则安之既:已经;来之:使之来;安之:使之安。原意是既然把他们招抚来,就要把他们安顿下来。后指既然来了,就要在这里安下必来。
《论语·季氏》:“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
将欲取之,必先与之要想夺取些什么,得暂且先给些什么。指先付出代价以诱使对方放忪警惕,然后找机会夺取。
《老子》三十六章:“将欲夺之,必固与之。”
无根之木,无源之水比喻没有根据的事物。
语出《左传·昭公九年》:“我在伯父,犹衣服之有冠冕,木水之有本原。”
无源之水,无本之末没有源头的水,没有根的树。比喻没有基础的事物。
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源:水源;本:树根。没有源头的水,没有根的树。比喻没有基础的事物。
《左传·昭公九年》:“我在伯父,犹衣服之有冠冕,木水之有本原。”
千金之裘,非一狐之腋价值千金的皮衣,决非一只狐狸的腋皮所能做成。比喻积小才能成大,集合大家的力量才能做成事情。
《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太史公曰:语曰‘千金之裘,非一狐之腋也;台榭之榱,非一木之枝也;三代之际,非一代之智也。’”
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病久了才去寻找治这种病的干艾叶。比喻凡事要平时准备,事到临头再想办法就来不及。
《孟子·离娄上》:“今之欲王者,犹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也。”
容膝之安,一肉之味形容生活条件并不好。
《列女传·贤明》:“今以容膝之安,一肉之味,而怀楚国之忧,其可乎?”
虽死之日,犹生之年犹:如同。指人虽死,精神不灭,楷模犹存。也指心无牵挂、憾事,虽死犹同活着。
晋·常璩《汉中士女志·文姬》:“先公为汉忠臣,虽死之日,犹生之年。”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东隅:东方日出处,指早晨;桑、榆:指日落处,也指日暮。比喻开始在这一方面失败了,最后在另一方面取得胜利。
《后汉书·冯异传》:“始虽垂翅回奚,终能奋翼黾池,可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失之毫厘,差之千里指细微的失误,可导致巨大的差错。
《大戴礼记·保傅》:“《易》曰:‘正其本,万物理。失之毫厘,差之千里。’故君子慎重始也。”
召之即来,挥之即去召:召唤。挥:摆手。手一召就来,手一摆就去。形容非常听从指挥。
老舍《老舍自传》第六章第五节:“无关紧要的人物一律招之即来,挥之即去,毫不客气。”
顺之者昌,逆之者亡顺:顺从;昌:昌盛;逆:违背;亡:灭亡。顺从他的就可以存在和发展,违抗他的就叫你灭亡。形容剥削阶级的独裁统治。
《史记·太史公自序》:“夫阴阳四时,八位,十二度,二十四节各有教令,顺之者昌,逆之者不死则亡。”

相关的句子

相关的造句

改悔造句1、这个反动分子作恶多端,死不改悔。
2、这个人有偷窃行为,虽经多次教育,但不思改悔,真是本性难移。
3、还有你那个当国民党军医的、现在正在江西挑粪桶劳改的臭老子,他是个狡猾的顽固分子,死不改悔,我看死有余辜,战场上不投降,五九年放出来,还想养尊处优。
4、本厅长不忍使莘莘学子废时失学,特颁布告,晓谕诸生,深冀翻然改悔,早日照常上课,以重学业,是所厚望。
5、瞧那家子死不改悔的异教徒,一定会受到天主的惩罚。
6、他们犯了严重错误,但是愿意改悔。
7、孟获:可去甲A或甲B当足球队教练,屡战屡败,还死不改悔,不过失败七次后就要下课了。
8、他死不改悔的态度真令人生气。
9、他毫无改悔之意。
10、死不改悔的走资派、右倾机会主义分子、现行反革命分子苍龙坚持反动立场,畏罪自杀,永远开除出党……
教悔造句1、日午树荫正,独呤池上亭。静看蜂教悔,闲想鹤仪形。法酒调神气,清琴入灵性。浩然机以息,几仗复何铭?刘禹锡
2、你的谆谆教悔,化作我脑中的智慧,胸中的热血,行为的规范……我感谢您,感谢您对我的精心培养。
3、陈兵少时性格顽劣,不经教悔,到了自己晚年时期,不尽赡养义务,在日常生活中还对自己“动手动脚”。
4、早年受到启功、沈鹏、李铎、刘炳森等名师教悔。
5、因为黑暗,老师化为蜡烛为我们照路;因为空虚,老师以其高贵补我们灵魂;教悔如春风,师恩深似海。祝老师节日快乐!
6、其它五个同学则像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似的欣喜地点头,表明自己完全赞同并接受汪主任的谆谆教悔。
7、就是在这种严格要求和谆谆教悔下,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和论文水平不断提升。
8、父亲的谆谆教悔,我将永远刻骨铭心。
9、帝舜的谆谆教悔,伯禹洗耳恭听,深表受益匪浅,再拜稽首。
10、
嗟悔造句1、如今嗟悔无及,唯有誓死效忠黄公赎罪!
2、林夕慢慢地将零零散散的回忆从嗟悔无及的往事中聚集回来,轻叹一声:“烟……真的没有问题!抽嘛……以前对大家多有得罪,实在是抱歉得紧!不好意思!”。
3、莫让年华付水流,否则,将嗟悔无及。
4、他们的心中有太多的无奈与悲哀,他们枯木死灰,嗟悔无及,看来这未来密码根本就是死亡日记。
5、眼见大清昙花一现的盛世就要化为镜花水月,而大多数人依旧蒙然无知,立身阽危之域,却丝毫觉不出嗟悔无及的危境。
6、否则,因循坐误,责有攸归;全国丧亡,嗟悔无及。
7、要动员一切力量为争取抗战胜利而奋斗,否则,因循坐误,责有攸归;全国丧亡,嗟悔无及。
8、
9、
10、
悔棋造句1、人生就像下棋,一步失误,全盘皆输,这是令人悲哀之事;而且人生还不如棋,不可能再来一局,也不能悔棋。
2、玩游戏时支持悔棋、求和、认输功能。
3、人生就像弈棋,一步失误,全盘皆输,这是令人悲哀之事;而且人生还不如奕棋,不可能再来一局,也不能悔棋。
4、由于程序步骤简单,没有规定规则,且棋子消失后不会再出现,所以不允许悔棋。
5、该程序用户界面良好,支持悔棋功能,具有一定的棋力。
6、人生如棋,一局不可以回头的棋,一步一个脚印,一旦走了就不能悔棋。
7、有的时候我一步走错,成了败局,就开始悔棋,一直悔到我自认为走错的那一步,又开始调兵遣将,思来想去,还是只有此步为高,别无选择,每每如此。
8、而且人生还不如奕棋,不可能再来一局,也不能悔棋。
9、谁告诉你在打赌的时候还能悔棋的?
10、
懊悔不已造句1、汤进这个大高个子很无奈摇头,为自己没有因为染毛泡不到女孩而懊悔不已。
2、民警对秦某进行了严厉的批评教育,而秦某也认识到了自己的违法行为,懊悔不已。
3、本想通过网络交一个女朋友,却被“女友”花言巧语骗取了元,一提起这件事刘先生就懊悔不已。
4、时隔多年提及此事,温顿依然为没能再快一点懊悔不已。
5、我辜负了老师的好意,竟然顶撞了她,回想起来懊悔不已。
6、“我为自己可能造成的任何伤害懊悔不已,”据发言人劳尔?埃尔南德斯公布的汤玛斯短信内容。
7、防空兵们扑了个空,个个懊悔不已。
8、魏硕仓皇失措,在两个小美女狐疑的目光下落荒而逃,撞翻了两把椅子后回到了自己的房间,心中懊悔不已,这下完了,我完美的形象完全毁了……
9、第二次酒驾就在一个月多前,还害得女儿脸上被缝了,没想到,当时懊悔不已痛哭流涕的他,再度酒驾。
10、一个人如果目光如豆,日后必然会为现在的决定懊悔不已。
知之为知之造句1、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2、知之为知之,不知曰不知,内不以自诬,外不以自欺。荀子
3、科学家的态度,应该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丝毫不能苟且。
4、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5、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智也。
6、孔子曰:“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7、我们对待任何问题,都必须坚持“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老实态度,不懂决不要装懂,但是必须由不懂变为懂。
8、我们对待任何问题,都必须坚持“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老实态度。周恩来
9、3.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10、孔子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对于不了解的事,我们最好叁缄其口。
召之即来,挥之即去造句1、我们保证召之即来,挥之即去,绝对服从指挥。
2、所以说,只有拥有的人才能对他或她的拥有召之即来,挥之即去,没有的人只能望洋兴叹暗自流口水。再比如有一部惊世骇俗的电影。秋微
3、召之即来,挥之即去,小心伺候着。
4、关于这一点我想简单地引用一下37Signals:“每个人都喜欢能帮助完成工作的简单工具,而且这种工具召之即来挥之即去。”。
5、这些短毛,当我林文熙是什么人了,被人赶出门外,现在又请我过去,难道我就是让人召之即来,挥之即去的奴才小厮吗?
6、有些女人被他拥有后,会心甘情愿做他的性伙伴,甘愿他召之即来,挥之即去。
7、
8、
9、
10、
弃之可惜,食之无味造句1、鸡肋一般,弃之可惜,食之无味,况且弃之不去。
2、现在的《患难》对于小代来说有如鸡肋,弃之可惜,食之无味。
3、怎么办好呢?弃之可惜,食之无味。
4、鸡肋,弃之可惜,食之无味,这些章节将不再对主题情节负责。
5、如此一来,古飞这一脉的修炼法诀上古炼体术,便成了弃之可惜食之无味的鸡肋功法。
6、鬼子的主攻方向既然是永修,那么武宁对于他们来说就是一块鸡肋,弃之可惜,食之无味。
7、就是它了,反正其余的东西对我来说也没什么大用,都是弃之可惜食之无味的鸡肋。
8、
9、
10、
呼之即来,挥之即去造句1、我又不是玩具,岂由你呼之即来挥之即去。
2、对工作人员,不能采取呼之即来,挥之即去的态度。
3、旧时,主人对听差下人是呼之即来,挥之即去,任意驱使。
4、那条狗被训得十分驯服,真是呼之即来,挥之即去。也作“招之即来,挥之即去”。
5、她很方便,用过之后可以随手抛弃,呼之即来挥之即去,不占空间永远安静,她就是便利贴女孩。
6、金钱,美人,他呼之即来,挥之即去;名誉,官位,他视如粪土,弃如草芥。
7、连娘家人的环卫部门,亦可以对他们呼之即来挥之即去。
8、她是我呼之即来,挥之即去的情人,我会让她快乐,让她沉迷,让她陷入我们的游戏之中不能自拔。
9、但林的爱情观被他在学生会的同事形容为“呼之即来,挥之即去”。
10、作为一个医疗改革样本,当地政府对民间资本“呼之即来挥之即去”的姿态,似乎不过是玩了一场“捉放曹”游戏,颇为耐人深思。
招之即来,挥之即去造句1、——我们可不是些沦落到人家招之即来,挥之即去境地的小脚色!大公夫人身穿一袭黑衣,黑纱蒙面,端坐在当门的主位上。
2、悟通天地至理,以念力控灵气、磁力、重力,万物招之即来,挥之即去,心随意动。
3、你对他们“招之即来,挥之即去”,还要变相剥削人,人家很不舒服。
4、身后一天到晚的跟着无数的男生,招之即来,挥之即去。
5、说句大话,只要这世上应有之物,我招之即来,挥之即去。
6、那条狗被训得十分驯服,真是呼之即来,挥之即去。也作“招之即来,挥之即去”。
7、自出生至此,哪里有人会奚落自己,平日莫不是呼三喝四,招之即来,挥之即去。
8、因为真气已经全部散入奇经八脉之中,任何人都觉察不到,而当你需要聚气之时,它又会突然出现,招之即来,挥之即去,运用自如。
9、
10、
不塞不流,不止不行造句1、你在他面前说那些话,实在是班门弄斧,不塞不流,不止不行。
2、改革必须大刀阔斧,不塞不流,不止不行。
3、不塞不流,不止不行,人其人,火其书,庐其居。韩愈
4、《新民主主义论》中的“不塞不流,不止不行”就出自韩的《原道》……***在讲话或作报告时,很爱援用韩愈的话来说明有关问题。
5、日本人好像不大有不塞不流不止不行不破不立的想法,所以很善于兼收并蓄,便显出一种二重性。
6、兄弟,听说过不塞不流,不止不行这八个字吗?
7、所谓不破不立,不塞不流,不止不行,改革,意味着首先要知道问题在哪里。
8、天下的事就是这样,不塞不流,不止不行。
9、“不破不立,不塞不流,不止不行”,是***看重文化改造的基本注脚。
10、不把这种东西打倒,什么新文化都是建立不起来的。不破不立,不塞不流,不止不行。
莫不,莫不,莫不造句1、神七顺利返航的消息传来,全中国人民莫不欢欣鼓舞,莫不激动万分,莫不奔走相告。
2、成长必然要经受挫折,个人成长莫不如是,种族繁衍莫不如是,国家强盛莫不如是.
3、这莫不是苍天开眼,莫不是先祖显灵,莫不是我向来与人为善,才让我喜得状元?
4、他说这话的意思,莫不是他已经知道了实情,莫不是有人先告诉了他,莫不是他在试探我?
5、莫不是你不懂事,莫不是你弟弟不争气,莫不是家境不好.爸妈怎么会累得病倒呢。
6、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7、天宫一号顺利返航的消息传来,全中国人民莫不欢欣鼓舞,莫不激动万分,莫不奔走相告。
8、神六顺利返航的消息传来,国人民莫不欢欣鼓舞,莫不激动万分,莫不奔走相告。
9、
10、
不卑不亢造句1、倒是方毅,不知是神经太大条还是底气够足,谈吐间神情自若不卑不亢,就像这个院长只是个平常的70多岁老爷子一样。
2、文光斗不卑不亢递上一支烟,他进来时就注意到这位大爷食指与中指间焦黄,这是常年抽烟的熏出来的结果。
3、所以海叔听起来说的不卑不亢,但是在明眼人听来,却已经是服了软,不过却能站的住道义的脚,再说了这里就他和唐振东两人,即使是服软,那也没外人看见不是。
4、在与别国维和警察交往时,不卑不亢,严以律己宽以待人。
5、所谓安宁,就是在我追求自己所想要的生活的时候,能不卑不亢地一边失去,一边寻找。
6、可是他讲得娓娓动听,不卑不亢,那种年轻人所固有的幼稚的自私心理暴露无遗,终于使听众无力反驳了。
7、我们对待外宾应该不卑不亢,不能丧失国格、人格。
8、她定睛看了看我,我目不旁视不卑不亢。
9、刘枫的态度不卑不亢,让两个小女人很是诧异,这小子,如此不通世务,怕是将来的官路会磕磕绊绊吧?周彤陪着惠厅长先行进了包房,刘枫和韩璐在下面等待。
10、只见她挺着肚子略微跟在佟妃稍后的位置,不卑不亢的善若水就像菊,在繁花里她不自卑,在蔓草中也不自负,一声素雅的装扮既不争妍斗艳,也甘于寂寞。
不破不立造句1、所以,笔者以为,不破不立,唯有先打破三年制这个旧的以学科体系为本位的框架,才能创造出新的模式来。
2、所谓不破不立,不塞不流,不止不行,改革,意味着首先要知道问题在哪里。
3、依此类推,如果政府通过教育,能够改变农民的素质和观念,不破不立,根据个人优势,进行社会分工,同时农民通过买卖土地,获得自己的发展资金,把所有国有资源盘活,我国内需将会有长足的发展!
4、不把这种东西打倒,什么新文化都是建立不起来的。不破不立,不塞不流,不止不行。
5、与其狗尾续貂,不如重头开始,正所谓不破不立,敬请期待《岐黄薪火2》问世。
6、思想先行,实践基础,法制建制从晚清产生两个章程的历史发展来看,最早是对封建科举制度的批判与否定,所谓不破不立,在批判的同时也在提倡改革传统教育,这在朝廷内外有诸多一致的声音。
7、新旧信任机制之间的关系更属转化而非不破不立。
8、在意识形态层面,我们采取的是不破不立的方针。
9、俗话说破而后立,不破不立,大破大立。
10、行政法治的一大功能,应当是不破不立,破除一部分既得利益的保障机制。
不文不武造句1、于是潜龙起蛰,鸣凤朝阳,濠州大陆,竟出了一位不文不武,亦文亦武的真人,拨乱致治,诞膺天命。
2、高原没想到,王伦把不文不武的自已给提升到杜宋二人之间,这显然是在把自已放于火架上烤炙。
3、他——一个穿越者——不文不武、不三不四、不伦不类,一无是处。
4、林冲为啥要对李真这样一个不文不武,无名小子而傻眼呢?原因无它,林冲看出来了,这个李真居然是个“异人”。
5、看他那不文不武的模样,谁知道他能干什么。
6、那人穿戴,不文不武,骑在马上,摇晃不定,明显不是军中将士。
7、
8、
9、
10、
凿壁文学网
本站所有资源文件均出自网络,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如有侵犯你的版权,请通知我们,本站将立即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