辍什么什么牍的成语 | |
补 全 | 辍毫栖牍 |
相 关 | 辍什么什么什么 - 辍毫什么什么 - 辍毫栖什么 - 辍什么栖什么 - 辍什么栖牍 - 辍什么什么牍 - 什么什么栖牍 - 什么毫栖牍 - 什么毫栖什么 - |
辍什么什么牍的成语大全 | |
辍毫栖牍 | 停笔藏牍,指停止写作。牍,古代写字用的狭长木板。 无 |
辍什么什么牍的相关词语 | |
辍辍 | 【意思解释】1.忧郁貌。辍,通"惙"。 |
辍简 | 【意思解释】1.谓中止写作。 |
辍战 | 【意思解释】1.停止战斗。 |
辍阂 | 【意思解释】1.亦作"辍硋"。 2.阻碍,阻隔。 |
辍弃 | 【意思解释】1.抛弃。 |
辍围 | 【意思解释】1.撤去包围。 |
辍舂 | 【意思解释】1.古代舂筑时,以歌相和,以杵声相送,用以自劝。里中有丧,则舂筑者不相杵。见汉贾谊《新书.春秋》﹑《史记.商君列传》。后以"辍舂"表示对死者的哀悼。 |
辍哺 | 【意思解释】1.犹辍食。 |
辍卷 | 【意思解释】1.展开书卷。辍,通"缀"。 2.放下书卷。 |
辍那 | 【意思解释】1.调动,移动。那,通"挪"。 |
辍手 | 【意思解释】1.放手;停手。 |
辍己 | 【意思解释】1.舍己。 |
辍赠 | 【意思解释】1.谓取物相赠。辍,通"掇"。 |
辍职 | 【意思解释】1.停职,停止工作。 |
辍学 | 【意思解释】1.中途停学。 |
辍翰 | 【意思解释】1.停笔,搁笔。 |
辍涂 | 【意思解释】1.谓中途停止。 |
辍絶 | 【意思解释】1.断绝,中断。 |
辍然 | 【意思解释】1.突然停止貌。 |
辍策 | 【意思解释】1.放下扶杖。 |
尺牍 | 【意思解释】①古代书写用的一尺长的木简:谁谓情可书,尽言非尺牍。②书信:亲笔尺牍答之|不知道书信格式,找本尺牍看看。 |
陈牍 | 【意思解释】1.陈旧的简牍。指古籍。 |
长篇累牍 | 【意思解释】1.指文章篇幅很长。 |
赤牍 | 【意思解释】1.尺牍。赤,通"尺"。古代书写用的木简。 2.尺牍。赤,通"尺"。指书信。 |
策牍 | 【意思解释】1.简策版牍。后指书写用的纸张。 |
尺二寸牍 | 【意思解释】1.一尺二寸长的简牍。 |
辍毫栖牍 | 【意思解释】1.停笔藏牍,谓停止写作。牍,古代写字用的狭长木板。 |
尺一牍 | 【意思解释】1.见"尺一"。 |
按牍 | 【意思解释】1.文书。按,通"案"。 |
案牍 | 【意思解释】公文:无案牍之劳形。 |
抱牍 | 【意思解释】1.抱持案牍。谓办理公文。 |
笔牍 | 【意思解释】1.犹纸笔。泛指文具。 2.犹文牍。 |
补牍 | 【意思解释】1.宋赵普曾荐贤于太祖,不用。屡奏,太祖碎其牍,普仍缀补破牍复奏,太祖省悟,卒用其人。事见《宋史.赵普传》。后遂用为忠贞事君的典故。 2.补为公牍。 |
禀牍 | 【意思解释】1.亦作"禀牍"。 2.呈给上级的文书。 |
秉牍 | 【意思解释】1.手持简牍。 |
版牍 | 【意思解释】1.古代书写用的薄木片。 |
觚牍 | 【意思解释】1.供书写的木简。亦指书翰。 |
竿牍 | 【意思解释】1.书札。 |
匦牍 | 【意思解释】1.盛放物品的匣子。牍,通"椟"。 2.置于匣中的文书。 |
还牍 | 【意思解释】1.犹回信。 |
相关成语接龙
相关成语分类
- 毫的成语有哪些成语_词语
- 包含辍字的成语_包含辍字的词语
- 包含孜字的成语_包含孜字的词语
- 包含孜字的成语_包含孜字的词语
- 形容每天事多的成语_词语
- 下列成语朗读停顿划分正确的一项是_词语
- 室无贿赂案无留牍的成语意思_词语
- 关于珍惜礼物的成语_词语
- 形容别人废话多的成语_词语
- 形容文章罗嗦重复成语_词语
- lian字开头的成语_词语
- 形容多余繁琐的成语_词语
- 有关秋天果实的成语_词语
- 事字开头的成语大全_词语
辍什么什么牍的相关成语 | |
辍毫栖牍 | 停笔藏牍,指停止写作。牍,古代写字用的狭长木板。 无 |
吐哺辍洗 | 后世以之为礼贤下士之典实。 据《韩诗外传》卷三载,周公殷勤待客,甚至于“一饭三吐哺”,唯恐失天下之士。又据《史记·高祖本纪》载,郦食其求见刘邦,刘邦方踞床洗足。郦生不拜,且斥其不宜踞见长者,于是刘邦起而谢之,延上坐。 |
作辍无常 | 时作时歇、不能持久。辍:停止;无常:变化不定。 汉·扬雄《法言·孝至》:“或曰:‘何以处伪?’曰:‘有人则作、无人则辍之谓伪。观人者,审其作辍而已矣。’” |
孜孜不辍 | 勤勉从事,努力专一,不肯停息。 《东观汉记·邓弘传》:“师事刘述,常在师门,布衣徒行,讲诵孜孜不辍。” |
作辍无常 | 时作时歇、不能持久。辍:停止;无常:变化不定。 汉·扬雄《法言·孝至》:“或曰:‘何以处伪?’曰:‘有人则作、无人则辍之谓伪。观人者,审其作辍而已矣。’” |
孜孜不辍 | 勤勉从事,努力专一,不肯停息。 《东观汉记·邓弘传》:“师事刘述,常在师门,布衣徒行,讲诵孜孜不辍。” |
案牍劳形 | 案牍:公文。文书劳累身体。形容公事繁忙。 唐·刘禹锡《陋室铭》:“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
案牍之劳 | 案牍:公文。办理公文的劳累。 唐·刘禹锡《陋室铭》:“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
案无留牍 | 桌案上没有积压的公文。形容办理公务干练、及时。 清·朱彝遵《商丘宋氏家乘》序:“一十七年,国奢示之以俭,事烦行之以简,月要岁会,久而案无留牍。” |
苞苴竿牍 | 苞苴:蒲包,指赠送的礼物,引申为贿赂;竿牍:竹简为书,指书信,这里特指请托信。指携着礼物带着书信,去探访人。指行贿请托。 《庄子·列御寇》:“小夫之知,不离苞苴竿牍。” |
长篇累牍 | 篇幅很长,内容很多。 《隋书·李谔传》:“连篇累牍,不出月露之形。” |
连编累牍 | 牍:古代写字的木片。形容篇幅过多,文辞长。 清·魏子安《花月痕》第三回:“虽终日兀坐车中,不发一语,其实连编累牍也写不了他胸中情绪。” |
累牍连篇 | 累:重叠;牍:古代写字的木片。指用过多的篇幅叙述。 《隋书·李谔传》:“连篇累牍,不出月露之形。”《宋史·选举志二》:“寸晷之下,惟务贪多,累牍连篇,何由精妙。” |
联篇累牍 | 形容文字冗长而繁琐。 清·俞蛟《潮嘉风月记·丽品》:“友人周海庐与之昵,赠以诗,不啻联篇累牍。” |
连篇累牍 | 累:重叠;牍:古代写字的木片。形容篇幅过多,文辞冗长。 《隋书·李谔传》:“连篇累牍,不出月露之形。” |
连篇絫牍 | 形容篇幅过多,文辞冗长。同“连篇累牍”。 无 |
连章累牍 | 形容篇幅过多,文辞冗长。同“连篇累牍”。 无 |
连帙累牍 | 形容篇幅过多,文辞冗长。同“连篇累牍”。 无 |
盈篇累牍 | 形容文辞冗长。 田北湖《论文章源流》:“盈篇累牍,而不知其谫陋,此其大蔽欤!” |
相关的句子
相关的造句 | |
辍演造句 | 1、以挖掘、整理辍演已久的传统剧目为主体的封箱戏,近年来深受戏迷热捧。 2、后因音变倒仓辍演,从父改学京胡,他的琴艺在京剧界久负盛名。 3、根本违约就是辍演和罢演,要赔偿,次要的违约金是没有的。 4、戏无法唱下去了,立时辍演,同仁们也包括程砚秋都归心似箭。 5、后因剧情较散,后半部戏弱,缺少重要唱段,吸引不住观众,一度辍演。 6、连续几年,以“青研班”为主的强强联合阵容,以挖掘、整理辍演已久的传统剧目为题材的“封箱戏”,已成为年前戏迷期盼的“品牌”节目。 7、有一次在义井影剧院演出时,因突然停电辍演,梅先生沉着冷静地在台上等待着,不一会儿电灯复明,梅先生继续依然认真作戏,保证了演出的良好效果。 8、岳西县曾花大力气挖掘、拯救因绵延战火而辍演二十多年的岳西高腔,并成立了岳西高腔剧团,以幸存的老高腔艺人为师,传承新人。 9、连续几年,“青研班”强强联合,上演在京剧舞台上辍演已久的传统题材的“封箱戏”。 10、据悉,艾玛辍演的一大动力来源于自己的父母克里斯和杰奎琳。 |
中辍造句 | 1、“未来赌神”军军,生,初中辍学,无所事事,在父母的麻将店里打麻将和玩。 2、在所有工业化国家里,美国的高中辍学率最高,有一半大学生未能完成学业。 3、老板还说了另一个改变,即是以前人们会认为槟榔西施都是一些中辍生或是书读不好的女生才会去做的工作。 4、加强问责制,给予各州和地区更大的灵活性,减少高中辍学率,为面临困难的学校提供更多帮助。 5、“黑色青春”凯龙,生,父母离异,初中辍学,无所事事,随身带一个和他一样因父母离婚被遗弃的小孩,在煤矿偷铁和打架。 6、读初三报名的时候,疏墨从高中辍学,带着高二整个学年的学费和生活费消失在了陵城。 7、他想出去旅行散散心,于是中辍了写作生活。 8、最值得政府做的是防止黑道吸引中辍生和在校的学生,这项工作可以断绝黑道的新血轮。 9、“坚忍有恒”四字,最为办事要着,勿畏难中辍,勿滋生弊窦,勿遗人口实。照此进行,何患不达目的?曾国藩 10、琅琊风骨,开宗立派传衣钵。六朝江左风流歇,万岁通天,摹得诸王帖。书法宋元犹挺拔,明清两代几中辍。古人遗墨千秋诀,何幸如今此处看陈列。 |
辍学造句 | 1、他家庭条件很困难,交不起学费,同学们知道了这一情况后,伸出友爱之手,鼎力相助,才使他免于辍学。 2、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辍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陶渊明 3、在那些州中学生辍学事件和被开除事件是很平常的事情。 4、成长的环境比较杂,我从小就喜欢认识不同的人,了解他们的故事。初中辍学的堂哥在工业区开了一个可以给人打麻将的店,放假时我有时帮忙通宵看店,认识了几个在附近夜总会里做的女孩,我记得她们总喜欢在半夜喝酒,喝完了就唱着任贤齐的。谢谢 5、应该给一些中途辍学者提供更多的选择。 6、辍学后两年,闫曾跟她一起做些缝衣服的小活儿,很勤快。 7、肯尼亚自起开始实行小学义务教育制度,很多当年由于交不起学费而辍学在家的成年人决定旧梦重温,背起书包,回到课堂。 8、女生辍学率下降了一半。 9、他辍学真是个傻瓜! 10、“她父母的请求使她拿定主意不中途辍学”。 |
中辍造句 | 1、其中一位博客就是27岁的韩寒,他高中辍学,拥有数百万的忠实读者,他针砭时弊的言论给他招致不少争议。 2、“未来赌神”军军,1992年生,初中辍学,无所事事,在父母的麻将店里打麻将和玩。 3、降低高中辍学率,通过让父母在孩子的学校和家庭教育中扮演更大的角色,使他们能够培养出健康和成功的孩子。 4、中辍的预测因子为女性及同时有其他慢性病存在. 5、另外,学校的正向经验,形成内控的认知倾向,改变了中辍复学国中生对于家庭的看法,愿意主动努力来改变与家人的关系。 6、他想出去旅行散散心,于是中辍了写作生活. 7、“坚忍有恒”四字,最为办事要着,勿畏难中辍,勿滋生弊窦,勿遗人口实。照此进行,何患不达目的?曾国藩 8、“黑色青春”凯龙,1993年生,父母离异,初中辍学,无所事事,随身带一个和他一样因父母离婚被遗弃的小孩,在煤矿偷铁和打架。 9、人口调查数据表明,在劳动力大军中,高中辍学者的平均收入是26207美元,而有专业本科学位的平均能挣127499美元。 10、在中辍生问题上,初步的将中辍生找回学校,已经获得很大的成效。 |
辍耕造句 | 1、但这却也是一段辍耕修整的时期,贝多芬于是找到了新的素材与新的表现手法。 2、不知其槁项黄馘以老死于布褐乎?亦将辍耕太息以俟时也?秦之乱虽成于二世,然使始皇知畏此四人者,使不失职,秦之亡不至若是其速也。 3、忆年幼时,入蜀道,见躬耕之人辍耕于垄上。 4、在晋江博物馆工作的13年里,他依然没有辍耕。 5、犬夷充疆,远肃烽驿,近虞郊闬,遂使沃衍弗井,巨防莫修,窘力辍耕,阙于分地,凶荒无待,流冗及今。 6、 7、 8、 9、 10、 |
简牍造句 | 1、然而简牍未编,纪传咸阙,炎凉已积,谣俗迁讹。 2、中国考古专家最近在湖南张家界古人堤汉代遗址出土的简牍上发现的汉代“九九乘法表”,竟与现今生活中使用的乘法口诀表有着惊人的一致。 3、新疆考古工作者,在沿丝路的古遗址和古墓葬中发现了丰富的简牍和文书,包括汉文和多种西域古文字。 4、久远时代留下的笔歌墨舞,伴随着青铜、丝帛、简牍向世人传递独有的感悟。 5、用途历史曾经记载,是古人用简牍时,如有错讹,即以刀削之,故古时读书人及政客常常随身带着刀和笔,以便随时修改错误。 6、近年来,许多学者都在关注这批简牍的整理工作。 7、从出土简牍并结合前期考古发掘的情况来看,兔子山遗址所在的铁铺岭古城应是楚、秦、汉、六朝乃至唐宋时期益阳县衙署所在地。 8、中国蚕桑丝织业起源很早,王国维认为“至迟亦当在周季”缣帛即作为书籍的载体,与简牍并行。 9、北护城壕坑又出土简牍。 10、简牍内容涉及历史年号复杂,定名“长沙走马楼简牍”是合适的。 |
累牍造句 | 1、写文章要言简意赅,不要拖泥带水,长篇累牍。 2、他这篇作文连篇累牍都是写景喻人,让人看了真觉得乏味。 3、那些连篇累牍的文章读起来很让人头痛,但这本杂志里从头到尾都有非常有趣的漫画,不失为一个补偿。 4、文学家常常连篇累牍地讨论该国的文化传统和文学传统,虽然定义颇多,往往莫衷一是,但是都包含着文化遗产中的社会态度。 5、他那篇文章连篇累牍,看似立论丰富,其实只是废话一堆。 6、她的有生之年尚多,长篇累牍并无妨害。 7、当地的媒体闻讯公司的做法,进行了连篇累牍的报道。 8、那种连篇累牍,不停地重复同一论调的文章,自然容易引起读者的厌烦。 9、长期以来,澳大利亚的历史学家、文学家常常连篇累牍地讨论该国的文化传统和文学传统,虽然定义颇多,往往莫衷一是,但是都包含着文化遗产中的社会态度。 10、文章应该写得简明扼要,连篇累牍的作品不易受人欢迎。 |
累牍造句 | 1、写文章要言简意赅,不要拖泥带水,长篇累牍。 2、他这篇作文连篇累牍都是写景喻人,让人看了真觉得乏味。 3、那些连篇累牍的文章读起来很让人头痛,但这本杂志里从头到尾都有非常有趣的漫画,不失为一个补偿。 4、文学家常常连篇累牍地讨论该国的文化传统和文学传统,虽然定义颇多,往往莫衷一是,但是都包含着文化遗产中的社会态度。 5、他那篇文章连篇累牍,看似立论丰富,其实只是废话一堆。 6、她的有生之年尚多,长篇累牍并无妨害。 7、当地的媒体闻讯公司的做法,进行了连篇累牍的报道。 8、那种连篇累牍,不停地重复同一论调的文章,自然容易引起读者的厌烦。 9、长期以来,澳大利亚的历史学家、文学家常常连篇累牍地讨论该国的文化传统和文学传统,虽然定义颇多,往往莫衷一是,但是都包含着文化遗产中的社会态度。 10、文章应该写得简明扼要,连篇累牍的作品不易受人欢迎。 |
累牍造句 | 1、写文章要言简意赅,不要拖泥带水,长篇累牍。 2、他这篇作文连篇累牍都是写景喻人,让人看了真觉得乏味。 3、那些连篇累牍的文章读起来很让人头痛,但这本杂志里从头到尾都有非常有趣的漫画,不失为一个补偿。 4、文学家常常连篇累牍地讨论该国的文化传统和文学传统,虽然定义颇多,往往莫衷一是,但是都包含着文化遗产中的社会态度。 5、他那篇文章连篇累牍,看似立论丰富,其实只是废话一堆。 6、她的有生之年尚多,长篇累牍并无妨害。 7、当地的媒体闻讯公司的做法,进行了连篇累牍的报道。 8、那种连篇累牍,不停地重复同一论调的文章,自然容易引起读者的厌烦。 9、长期以来,澳大利亚的历史学家、文学家常常连篇累牍地讨论该国的文化传统和文学传统,虽然定义颇多,往往莫衷一是,但是都包含着文化遗产中的社会态度。 10、文章应该写得简明扼要,连篇累牍的作品不易受人欢迎。 |
公牍造句 | 1、生平公牍私函,无一欺饰语,治军行政,务求蹈实,或筹议稍迂,成功转奇,发端至难,取效甚远。 2、教文是我国封建社会公牍文中的一种地方性下行公文,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功利色彩。 3、书中所集之碑文均为译自元代蒙古语的公牍。 4、拎脚降包或者公牍包时,应当不时地双方轮换着拎,防止争身体的一正累赘太重。 5、勘船公牍备悉,“济远”屡遭指摘,阁下既亲阅,自极切实,希再咨来署并入奏。 6、选介了法制参考书,分为法家著作、法制史料、法律法令、则例章程、会要会典、检验证据、审理判决、监狱囚政、政牍公牍和其他著述十类。 7、久之书至,星使以过期不受,欲索还定金,书估不肯退书,难以口舌争,星使又不欲以购书事起公牍,嘱余受之,而先支薪俸以偿。 8、教文属于公牍文中下行公文的一种,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功利色彩。 9、帝王、官吏的公牍文书成为巩固统治的有效工具。 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