凿壁文学网

禀牍的意思

词语禀牍
解释【意思解释】1.亦作"禀牍"。 2.呈给上级的文书。
组成 - -
拼音 [bǐnɡ]  [dú] 
单字 [禀]:禀 (会意。禀为禀的俗字。本义给予谷物) 同本义 禀,赐谷也。--《说文》 既禀称事。--《礼记·中庸》。注稍食也。” 食闻吏禀当受粥者,或以陈粟。--《汉书·文帝纪》 葬阵亡者,禀其家五岁。--《新唐书·宪宗纪》 又如禀赡(指以公粮赈济百姓);禀谷(官府给予粮食);禀粮(供给粮食);禀食(公家配给粮食) 赋予;给与 禀,予也。--《广雅》 天禀其性。--《汉书·礼乐志》 又如禀质(天资);禀才(天赋的才华);禀分(天赋的资质);禀形(天赋的形貌);禀体(天赋的体质) 承受 臣下罔收 禀 bǐng ①禀报;禀告(向上级或长辈告诉事情)。 ②旧时禀报的文稿、材料~帖。 ③承接~承。 【禀承】见【秉承】。 【禀赋】人的身体素质、智能等~优良。 【禀告】旧时称向上级或长辈汇报情况。 【禀性】本性~忠厚。 禀lǐn 1.谷仓。 2.粮食。 3.古代官名。掌米仓,即《周礼》中的廪人。 4.敬。,● 禀bǐng ㄅㄧㄥˇ◎ 承受,生成的:禀性。禀赋。◎ 指下对上报告:禀报。
[牍]:牍 (形声。从片,卖声。片”,本指木头竖剖成的一半。古时用木片作书写材料。故从片”。本义古代写字用的木片,也称木简) 同本义 牍,书版也。长一尺,既书曰牍,未书曰椠。--《说文》 与人尺牍。--《史记·陈遵传》 削牍为疏。--《史记·游侠原涉传》。注木简也。” 吏乃书牍背示之。--《史记·周勃传》 握牍持笔。--杨修《答临淄侯笺》 又如牍背(狱吏于书板背面书写文句◇用为遭受冤狱的典实) 引申为公文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 牍 dú ①古代书写用的木片。 ②文件;书信文~、尺~。,● 牍(牘)dú ㄉㄨˊ◎ 古代写字用的木片:文牍(公文)。尺牍(书信)。案牍。
近义词
反义词

禀牍相关的词语

禀牍造句

禀牍相关的成语

陂湖禀量比喻度量宽广恢弘。
禀性难移本性难以改变。
江山易改,禀性难移人的本性的改变,比江山的变迁还要难。形容人的本性难以改变。
案牍劳形案牍:公文。文书劳累身体。形容公事繁忙。
案牍之劳案牍:公文。办理公文的劳累。
案无留牍桌案上没有积压的公文。形容办理公务干练、及时。
苞苴竿牍苞苴:蒲包,指赠送的礼物,引申为贿赂;竿牍:竹简为书,指书信,这里特指请托信。指携着礼物带着书信,去探访人。指行贿请托。
辍毫栖牍停笔藏牍,指停止写作。牍,古代写字用的狭长木板。
长篇累牍篇幅很长,内容很多。
连编累牍牍:古代写字的木片。形容篇幅过多,文辞长。
累牍连篇累:重叠;牍:古代写字的木片。指用过多的篇幅叙述。
联篇累牍形容文字冗长而繁琐。
连篇累牍累:重叠;牍:古代写字的木片。形容篇幅过多,文辞冗长。
连篇絫牍形容篇幅过多,文辞冗长。同“连篇累牍”。
连章累牍形容篇幅过多,文辞冗长。同“连篇累牍”。
连帙累牍形容篇幅过多,文辞冗长。同“连篇累牍”。
盈篇累牍形容文辞冗长。

禀牍相关的成语分类

禀牍相关的词语

禀应【意思解释】1.犹承应;遵从。
禀操【意思解释】1.谓禀赋与操守。
禀谷【意思解释】1.官府给予粮食。
禀资【意思解释】1.犹禀姿。
禀词【意思解释】1.亦作"禀词"。 2.旧时称向上书面或口头陈述的言词。
禀单【意思解释】1.亦作"禀单"。 2.旧时向衙门陈述事情的文件。
禀庾【意思解释】1.粮仓。禀﹐有屋的仓;庾﹐露天无屋的仓。
禀堂【意思解释】1.衙门里所设的公堂。
禀料【意思解释】1.谷仓的谷物。
禀度【意思解释】1.犹受教。
禀法【意思解释】1.犹取法。
禀恤【意思解释】1.见"禀恤"。
白页【意思解释】1.空白纸张。
白柘【意思解释】1.棫的别名。
白茶【意思解释】1.一种名茶。
白甚【意思解释】1.见"白甚"。
白契【意思解释】1.旧指未向官府纳税加盖官印的房地产等文契。

禀牍相关的成语补全

禀牍相关的成语接龙

禀牍相关的标签

禀牍相关的句子

禀牍其他造句

异禀造句1、他深知自己根本不够资格成为导师的亲传弟子,还与其他六个天资异禀的出色弟子平起平坐,从此高于其他弟子一等,那更是荒谬之谈。
2、天赋异禀,目有双瞳,豪气干云,力能举鼎,二十出头,举世无伦的大英雄。
3、启禀陛下,大皇子殿下的天赋异禀,无论是武艺军略都是最上乘的,可担此重任。
4、天道酬勤,并不是天赋异禀必成大器,天时地利人和加上勤学苦练才能造就最终的成果,主人公还需要经历更多磨练,更多的困难才能真正的修身成神。
5、上生有异禀,顶发耸起,龙章凤姿,神智天授。
6、重生为纨绔不良青年,却无意中发现自己天赋异禀,又阴差阳错闯入神仙妖怪的世界,从此穿梭于俗世和仙妖之间,于十洲处处留下了属于自己的传说。
7、由于赵子明天赋异禀,若是出任务时所杀的人超过两位数,便会同时找上两个美女一起放松,大玩双飞。
8、“何笑”身怀一眼看穿人心的超能力,收服了一群同样天赋异禀的民间歪才为民除害,林志颖此次演绎一个喜欢卖萌耍宝的顽童般的英雄形象。
9、在随后的训练比赛中,他在林长山的现场指导下,针对场上变幻莫测的形势随时改变自己的攻守战术,屡战屡胜,战无不克,其惊人的异禀天赋让林长山赞叹不已。
10、一个小武宗,你天赋异禀,神魂之强异于常人,勉强学会手半调子的御剑术也就罢了。
入禀造句1、若曦,你们分居也快一年了,难道你准备入禀法院等满两年就离婚吗?丁柔:我真的不知道。
2、熊公您甭推辞了,我回去入禀皇上,倘若陛下有意,您也不能推辞大任。
3、老阍既返报茂才,茂才即入禀元璋,具言前事,元璋听罢,拍手笑道:友谅志骄,今已入我彀中。
4、翁诗杰也是马华总会长,他昨天委任三家律师楼的九人律师团入禀吉隆坡高庭,起诉张庆信诽谤。
5、入禀的司法覆核申请共有。
6、愿炯一方早前的入禀状称,圆行与愿炯、周志明、袁寿明及陈志梅,在道亨银行联名持有户口,内存约值港元的英镑及美金等外币。
7、告诉姚长林,为了减少负面影响,公司在征地方面,应该以快刀斩乱麻的手段,以避免更多的村民入禀法院,减少公司的赔偿额度。
8、不过,于文凤竟采取法律行动,入禀高院追讨佣金,并高调宣布身份为“周星驰的前女友”。
9、入禀的司法覆核申请有。
10、没有任何征兆的,华尔街保险行业中的重量级企业——哈伦保险公司入禀纽约地方法院,控告翰泉银行非法建立分行,扰乱了金融秩序。
天禀造句1、此人兄弟缘薄,早离乡白手成家,少年有福,中年多麻烦与苦恼,晚景天禀赐福,有上之麻烦也。
2、他还论述了“先天禀气”是造成*的“善”“恶”的品质的根据,但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人的善恶来源问题。
3、吴天禀快马一鞭,狠狠的抽在雨天的后背上,吴天禀冷笑一声,“小子,还敢给本少爷跑,看我不打烂你的皮!”。
4、天禀只意味着终身不懈的辛勤。
5、天禀就是百分之十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的汗水。
6、先天禀赋不足,后天损伤,忧郁气滞,久病入络。
7、之后另外两个长老也依次像龙傲天禀告一些无关大雅的事情,并承诺会办好他所交代的事,就退下和邱不同,王贺两位长老站到一排。
8、但说谎是他的天禀,他立刻想得一个极冠冕堂皇的回答。
9、那末,您明天禀告国王吗?
10、凭着女性的天禀,你说对了。
启禀造句1、启禀殿下,雅利安突然来犯,铁门关已失守,敌军前锋已迫近疏勒城,我将士拼死力战,只等王庭派遣援兵。
2、启禀主公,如今天下分崩离析,清廷覆亡无日,之前我军流言天下,令其遗留之声威亦荡然无存,如今更是被我军攻入旧都,故某以为,缔其王统国号,正是时也!
3、启禀皇上,《大字典》中引陆玑诗疏,楸之疏理白色而生子者为梓。
4、启禀皇上,臣已经有未过门的娘子,还请皇上收回旨意。
5、启禀唐大人,此人行事十分低调,只知道是大约数月前,从外地来到青岩城(启禀造句)。
6、正在这时,一个小黄门飞奔入大殿,跪下禀报:“启禀陛下,宋国公携子萧错求见!”。
7、启禀大将军,大贤良师安然无恙,巨鹿城依旧安如磐石,将军尽管放心。
8、启禀陛下,据说此人乃翼州上将潘凤所发现,当时天雷阵阵,此人随着天雷而降世!在数次战役之中更是表现出其过人的勇力!
9、启禀大人:所有的军队已经整顿待发。
10、启禀陛下,臣有事要“周”:昔千里送鹅毛,犹情深意重深似海;今短信送祝福,非知心朋友不为。发者欣欣,收者陶陶。曰:周末愉快。
回禀造句1、老兵低眉垂眼着,详详细细地回禀道。
2、疑惑婉儿去了哪里的月儿只能点派小宫女去回禀娘娘,月儿自己则向乾宫跑去,这个时辰皇上应该在乾宫批阅奏折。
3、回禀主公,今年之事,多在赋税之争,此间罪案,不少都是与地方官府争执,以至失守打死人命,其情可悯,然王法无情,臣等不得不依法行事!
4、回禀王爷,小人不才,初到王府不懂规矩,小人自小就有择席的毛病,故昨晚一宿未睡。
5、回禀主公,我们连夜过了涪城,奔行八十余里,绕过梓潼,现在应该在梓潼东面了。
6、回禀铁副将,经过我调查,沧州黄金战将左玉堂派出一队玄阶修士前去保护左天龙,这队人马看到左天龙被斩断一臂,就暗下杀手。
7、“回禀陛下,”一个尖啸的声音回答道,“因为我在离开家之前我的妻子就叮嘱我要远离人群。”。
8、回禀大人,小的幼时曾到家附近一个德隆望重的文人家中偷学过几年,故而习得些许字词。
9、然而毕竟是新结友好,我精兵猛将孤军深入贵境,实难安心,这一条怕是难以同意,还请先生回去回禀贵家主。回禀造句
10、宁寿宫内,慈禧太后正带着些许疲惫的神情靠在榻上,听着李莲英回禀光绪皇帝的病情。
简牍造句1、然而简牍未编,纪传咸阙,炎凉已积,谣俗迁讹。
2、中国考古专家最近在湖南张家界古人堤汉代遗址出土的简牍上发现的汉代“九九乘法表”,竟与现今生活中使用的乘法口诀表有着惊人的一致。
3、新疆考古工作者,在沿丝路的古遗址和古墓葬中发现了丰富的简牍和文书,包括汉文和多种西域古文字。
4、久远时代留下的笔歌墨舞,伴随着青铜、丝帛、简牍向世人传递独有的感悟。
5、用途历史曾经记载,是古人用简牍时,如有错讹,即以刀削之,故古时读书人及政客常常随身带着刀和笔,以便随时修改错误。
6、近年来,许多学者都在关注这批简牍的整理工作。
7、从出土简牍并结合前期考古发掘的情况来看,兔子山遗址所在的铁铺岭古城应是楚、秦、汉、六朝乃至唐宋时期益阳县衙署所在地。
8、中国蚕桑丝织业起源很早,王国维认为“至迟亦当在周季”缣帛即作为书籍的载体,与简牍并行。
9、北护城壕坑又出土简牍。
10、简牍内容涉及历史年号复杂,定名“长沙走马楼简牍”是合适的。
累牍造句1、写文章要言简意赅,不要拖泥带水,长篇累牍。
2、他这篇作文连篇累牍都是写景喻人,让人看了真觉得乏味。
3、那些连篇累牍的文章读起来很让人头痛,但这本杂志里从头到尾都有非常有趣的漫画,不失为一个补偿。
4、文学家常常连篇累牍地讨论该国的文化传统和文学传统,虽然定义颇多,往往莫衷一是,但是都包含着文化遗产中的社会态度。
5、他那篇文章连篇累牍,看似立论丰富,其实只是废话一堆。
6、她的有生之年尚多,长篇累牍并无妨害。
7、当地的媒体闻讯公司的做法,进行了连篇累牍的报道。
8、那种连篇累牍,不停地重复同一论调的文章,自然容易引起读者的厌烦。
9、长期以来,澳大利亚的历史学家、文学家常常连篇累牍地讨论该国的文化传统和文学传统,虽然定义颇多,往往莫衷一是,但是都包含着文化遗产中的社会态度。
10、文章应该写得简明扼要,连篇累牍的作品不易受人欢迎。
累牍造句1、写文章要言简意赅,不要拖泥带水,长篇累牍。
2、他这篇作文连篇累牍都是写景喻人,让人看了真觉得乏味。
3、那些连篇累牍的文章读起来很让人头痛,但这本杂志里从头到尾都有非常有趣的漫画,不失为一个补偿。
4、文学家常常连篇累牍地讨论该国的文化传统和文学传统,虽然定义颇多,往往莫衷一是,但是都包含着文化遗产中的社会态度。
5、他那篇文章连篇累牍,看似立论丰富,其实只是废话一堆。
6、她的有生之年尚多,长篇累牍并无妨害。
7、当地的媒体闻讯公司的做法,进行了连篇累牍的报道。
8、那种连篇累牍,不停地重复同一论调的文章,自然容易引起读者的厌烦。
9、长期以来,澳大利亚的历史学家、文学家常常连篇累牍地讨论该国的文化传统和文学传统,虽然定义颇多,往往莫衷一是,但是都包含着文化遗产中的社会态度。
10、文章应该写得简明扼要,连篇累牍的作品不易受人欢迎。
累牍造句1、写文章要言简意赅,不要拖泥带水,长篇累牍。
2、他这篇作文连篇累牍都是写景喻人,让人看了真觉得乏味。
3、那些连篇累牍的文章读起来很让人头痛,但这本杂志里从头到尾都有非常有趣的漫画,不失为一个补偿。
4、文学家常常连篇累牍地讨论该国的文化传统和文学传统,虽然定义颇多,往往莫衷一是,但是都包含着文化遗产中的社会态度。
5、他那篇文章连篇累牍,看似立论丰富,其实只是废话一堆。
6、她的有生之年尚多,长篇累牍并无妨害。
7、当地的媒体闻讯公司的做法,进行了连篇累牍的报道。
8、那种连篇累牍,不停地重复同一论调的文章,自然容易引起读者的厌烦。
9、长期以来,澳大利亚的历史学家、文学家常常连篇累牍地讨论该国的文化传统和文学传统,虽然定义颇多,往往莫衷一是,但是都包含着文化遗产中的社会态度。
10、文章应该写得简明扼要,连篇累牍的作品不易受人欢迎。
公牍造句1、生平公牍私函,无一欺饰语,治军行政,务求蹈实,或筹议稍迂,成功转奇,发端至难,取效甚远。
2、教文是我国封建社会公牍文中的一种地方性下行公文,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功利色彩。
3、书中所集之碑文均为译自元代蒙古语的公牍。
4、拎脚降包或者公牍包时,应当不时地双方轮换着拎,防止争身体的一正累赘太重。
5、勘船公牍备悉,“济远”屡遭指摘,阁下既亲阅,自极切实,希再咨来署并入奏。
6、选介了法制参考书,分为法家著作、法制史料、法律法令、则例章程、会要会典、检验证据、审理判决、监狱囚政、政牍公牍和其他著述十类。
7、久之书至,星使以过期不受,欲索还定金,书估不肯退书,难以口舌争,星使又不欲以购书事起公牍,嘱余受之,而先支薪俸以偿。
8、教文属于公牍文中下行公文的一种,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功利色彩。
9、帝王、官吏的公牍文书成为巩固统治的有效工具。
10、
凿壁文学网
本站所有资源文件均出自网络,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如有侵犯你的版权,请通知我们,本站将立即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