旄旒的意思 | |
词语 | 旄旒 |
解释 | 【意思解释】1.古代旗帜下边悬垂的饰物。 |
组成 | 旄 - 旒 - |
拼音 | [máo] [liú] |
单字 |
[旄]:旄
同本义
旄,幢也。--《说文》。本用妈犛牛尾,注于旗之竿首,故曰旄◇又用羽,或兼用氂与羽焉。
右秉白旄。--《书·牧誓》
建彼旄矣。--《诗·小雅·出车》
见羽旄之美。--《孟子》
总光耀之采旄。--《史记·司马相如传》
乐师有旄舞。--《周礼·旄人》
上将拥旄西出征。--岑参《轮台歌》
又如旄钺(本为旗帜和兵器。代指军权);旄麾(即旌麾。帅旗);旄象(饰以象牙的旌旗)
牦牛尾
羽旄齿革。--《国语·晋语》
又如旄羽(牦牛尾和雉羽);旄狄(即旄羽)
旄máo
⒈〈古〉用牦牛尾做装饰的旗帜。泛指大旗拥~出征。
⒉牦牛尾~羽。
旄mào 1.年老。 2.眼睛昏花。 3.昏乱。,● 旄máo ㄇㄠˊ◎ 古代用牦牛尾装饰的旗子:“上将拥旄西出征,平明吹笛大军行”。● 旄mào [旒]:旒〈名〉 旗子下边悬垂的饰物 旗十有二旒。--《礼记》。又如旒旌(有垂旒的旌旗);旒缀(旌旗的垂饰。系结于旌旗之上。喻附属);旒苏(旒旗的垂饰) 古代皇帝礼帽前后的玉串 天子玉藻,十有二旒。--《礼记·玉藻》 又如旒纩;旒紞(冕冠上悬垂的玉串);旒扆(借称帝王。扆为帝王座位后的屏风) 旒liú ⒈旗子上的飘带。 ⒉〈古〉帝王礼帽前后悬垂的玉串。,● 旒liú ㄌㄧㄡˊ◎ 古代旌旗下边或边缘上悬垂的装饰品:“旌旗垂旒”。◎ 古代帝王礼帽前后悬垂的玉串:“冕而前旒”。 |
近义词 | |
反义词 |
旄旒相关的词语
- 采旄
- 翠旄
- 白旄
- 秉旄
- 氛旄
- 幡旄
- 干旄
- 竿旄
- 旄麾
- 旄期
- 旄车
- 旄麈
- 旄端
- 旄节
- 旄象
- 旄星
- 旄丘
- 旄纛
- 旄毡
- 旄头
- 采旒
- 辰旒
- 宸旒
- 彩旒
- 垂旒
- 蔽旒
- 画旒
- 冕旒
- 旄旒
- 凝旒
- 丹旒
- 九旒冕
- 旌旒
- 旒翣
- 旒苏
- 旒旐
- 旒紞
- 旒纩
- 旒缀
- 旒旗
旄旒造句 |
旄旒相关的成语 | |
白旄黄钺 | 比喻有关征战的事。 |
旄旒相关的成语分类
- 形容带黄的成语有哪些_词语
- 形容征战一生的成语_词语
- 形容很黄的三字成语有哪些_词语
- 有黄字的形容颜色的成语_词语
- 第三个字是黄的成语_词语
- 第三个字黄的成语_词语
- 什么黄什么绿的成语_词语
- 带黄字的成语有哪些_词语
- 成语接龙接不下去的成语_词语
- 黄的成语有哪些成语_词语
旄旒相关的词语 | |
旄马 | 【意思解释】1.传说中的兽名。 |
旄山 | 【意思解释】1.传说中的山名。 |
杧果 | 【意思解释】1.亚热带地区的一种常绿乔木。叶子互生,长椭圆形,质厚。花小,黄色。果实呈肾形,淡绿或淡黄色,果肉多汁,味甜,有香气。果皮可供药用。 2.指这种植物的果实。 |
灭覆 | 【意思解释】1.灭亡。 |
灭澌 | 【意思解释】1.消尽;死亡。 |
灭殒 | 【意思解释】1.灭亡,丧命。 |
灭景 | 【意思解释】1.隐蔽形影。谓隐居。景,同"影"。 |
灭国 | 【意思解释】1.已灭亡的国家。 |
灭除 | 【意思解释】1.消除,使不存在。 |
灭茬 | 【意思解释】1.除尽农作物收割后留在农田里的茎。 |
灭拂 | 【意思解释】1.犹扫除。 |
溟沉 | 【意思解释】1.幽深貌。 |
溟冷 | 【意思解释】1.阴暗冷落。 |
溟色 | 【意思解释】1.暮色;夜色。 |
毛鸷 | 【意思解释】1.见"毛挚"。 |
毛窍 | 【意思解释】1.毛孔。 |
珉阶 | 【意思解释】1.犹玉阶。 |
旄旒相关的成语补全
旄旒相关的成语接龙
旄旒相关的标签
旄旒相关的句子
旄旒其他造句 | |
白旄黄钺造句 | 1、狄将军直率忠义的确可嘉,元帅身为宋室皇嗣,今节白旄黄钺,犹如天子,岂能亲自出迎,折我大宋皇威。 2、太宗十八举义兵,白旄黄钺定两京。 3、次日筑台三层,遍列五方旗帜,上建白旄黄钺,兵符将印,众诸侯首领请绍登坛。 4、第二天,大家依例命军士每人负土一?g修筑三层高台,遍列五方旗帜,上建白旄黄钺,兵符将印,请朱?y登坛。 5、次日,筑台三层,遍列五方旗帜,上建白旄黄钺,兵符将印,请短角鬼王登坛。 6、况主公受天子白旄黄钺,得专征伐,原为禁暴除奸;似这等权奸蛊国,内外成党,残虐生民,以白作黑,屠戮忠贤,为国家大恶。 7、次日筑台三层,遍列五方旗帜,上建白旄黄钺,兵符将印,请绍登坛。 8、次日筑台三层,遍列五方旗帜,上建白旄黄钺,兵符将印,请袁绍登坛。 9、玉简金书,威振三天称护法;白旄黄钺,灵通九地号降魔。 10、 |
节旄造句 | 1、苏武在北海,虽生活屡陷困顿,甚至掘野鼠窝,吃野鼠所藏草籽,但他"仗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仍不降匈奴,被羁留长达十九年。 2、武在冰天雪地中,掘草根以充饥,牧羊时手持汉节,节旄尽脱仍不释手。 3、自秦州经略使,授交趾节旄,联翩宠荣,汗漫富贵,未尝断绝,仅二十年。 4、的竹柄上,束有三重用牦牛尾制的节旄。 5、此处的“假”,意为给予;“节”是用竹与牦牛尾做成的节旄,是君主授权的特殊凭证。 6、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 7、假以节旄,必自陈力,不足以逆顺治之。 8、 9、 10、 |
冕旒造句 | 1、中一尸冕旒如王者,白须伟貌,见风悉化为灰。 2、殿内泥塑的舜帝坐像,头戴冕旒,身着衮服,神态庄严,栩栩如生。 3、辇金京师,拜魏忠贤为父,塑冕旒像于岛中,十当斩。 4、大殿正中御座上,端坐着秦二世皇帝胡亥,冕旒衮服,佩太阿之剑,和秦始皇帝当年的装束一模一样,只是全然没有帝王气度,沐猴而冠,扬扬自得。 5、案后龙椅之上端坐一人,头戴冕旒冠,身穿赭黄袍,一张四方大脸,豹头环眼,狮鼻阔口,海下一副扎蓬蓬的短钢髯。 6、冕旒就是西汉皇帝头上戴的帽子,一根根珠子垂下来的那种。 7、这是最好的时代,大唐帝国步入了最强盛的巅峰,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 8、九天闾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王维 9、九天阊闾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 10、你在耶和华的手中要作为华冠;在你神的掌上必作为冕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