禡纛的意思 | |
词语 | 禡纛 |
解释 | 【意思解释】1.犹禡牙。古时出兵行祭旗礼。 |
组成 | 禡 - 纛 - |
拼音 | [mà] [dào] |
单字 |
[禡]:● 禡mà ㄇㄚˋ◎ 见“祃”。 [纛]:纛 古时军队或仪仗队的大旗 柳营出号风生纛。--许浑《中秋夕寄大梁刘尚书》 纛dào 1.古代用羽毛做的舞具。 2.帝王车上用牦牛尾或雉尾制成的饰物。 3.古时军队或仪仗队的大旗。 纛dú 1.古代用羽毛做的舞具。 2.帝王车上用牦牛尾或雉尾制成的饰物。 3.古时军队或仪仗队的大旗。,● 纛dào ㄉㄠˋ◎ 古代军队里的大旗。◎ 古代用毛羽做的舞具或帝王车舆上的饰物。 |
近义词 | |
反义词 |
禡纛相关的词语
禡纛造句 |
禡纛相关的成语 | |
高牙大纛 | 三代军队里的大旗。指军中的旗帜。比喻声势显赫。 |
龙幡虎纛 | 指将帅之旗。 |
禡纛相关的成语分类
- 形容人多就是力量的成语_词语
- 形容人少力量大的成语_词语
- 人多力量大的成语_词语
- 形容人多力量大的成语是什么_词语
- 形容人多力量大的成语是什么意思_词语
- 形容人多力量大的成语_词语
- 人多力量大形容什么意思是什么成语_词语
- 形容一群人力量大的成语_词语
- 包含纛字的成语_包含纛字的词语
- 包含幡字的成语_包含幡字的词语
- 包含纛字的成语_包含纛字的词语
禡纛相关的词语 | |
蒙松 | 【意思解释】1.迷茫貌。 |
蒙翳 | 【意思解释】1.弥漫。 |
蒙漠 | 【意思解释】1.迷茫昏暗。 |
蒙雨 | 【意思解释】1.毛毛细雨。 |
抹跄 | 【意思解释】1.宋代谓百戏艺人以色粉涂面。 |
抹邻 | 【意思解释】1.亦称"抹伦"。 2.蒙古语morin的音译。马。 |
抹零 | 【意思解释】1.付钱时抹去整数之外的尾数。 |
抹牌 | 【意思解释】1.摸牌,打牌。指麻将﹑牌九﹑纸牌等博戏。 |
抹阶 | 【意思解释】1.抹掉已辞免的官阶。 |
抹脱 | 【意思解释】1.擦掉。 |
抹胸 | 【意思解释】1.古代内衣的一种。多为妇女所服。有前片无后片,上可覆乳,下可遮肚,故称。清代又称肚兜。 |
毛皂 | 【意思解释】1.浅黑色。 |
毛豆节 | 【意思解释】1.福州一带对重阳节的俗称。 |
毛芥 | 【意思解释】1.羽毛和芥子。喻极轻细之物。 |
毛羽未丰 | 【意思解释】1.比喻力量不足﹐条件未成熟。语出《战国策.秦策一》:"毛羽不丰满者﹐不可以高飞。" |
毛衣 | 【意思解释】1.禽鸟的羽毛。 2.比喻人的容颜或衣服。 3.兽的皮毛。 4.毛线织成的上衣。 |
毛竹 | 【意思解释】1.竹的一种。生长于南方﹐主要分布于我国长江流域各地山区。秆高大粗劲﹐坚韧富弹性﹐可制作家具﹑农具﹑渔具﹑纸张和用于建筑等。笋鲜美﹐可食用。 |
禡纛相关的成语补全
禡纛相关的成语接龙
禡纛相关的标签
禡纛相关的句子
禡纛其他造句 | |
大纛造句 | 1、在曲阜,你举起的儒家大纛,飘遍大江南北。 2、然则高牙大纛,不足为公荣;桓圭衮裳,不足为公贵。 3、刘歆在西汉沿革已久的今文十四博士制度上揭橥异端,举起了古文经学的大纛。 4、那个人匹马当先,一定是敌军主帅,因为跟在他身后的大纛旗显露了他的身份与众不同。 5、“时每扮文武祭官,旗旄导前,骑卒拥后,高牙大纛,金鼓喧天,观者云集,颇极一时之盛”。 6、一代奇才,高擎着文学艺术的大纛,从宋代一直向我们走来。 7、直到解严之后,在全球第三波政治民主化的浪潮与保障人权的大纛下,才进行一场法律体制与法治思想的转型革命。 8、 9、 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