诃詈的意思 | |
词语 | 诃詈 |
解释 | 【意思解释】1.厉声责骂。 |
组成 | 诃 - 詈 - |
拼音 | [hē] [lì] |
单字 |
[诃]:同呵”。
〔~子〕常绿乔木,果实像橄榄,可入药。亦称藏青果”。
诃hē
⒈同"呵
⒈"。
⒉,● 诃(訶)hē ㄏㄜˉ◎ 〔诃子〕常绿乔木,果实像橄榄,可入药。亦称“藏(zānɡ)青果”。◎ 同“ [詈]:詈〈动〉 (会意。从网,从言。本义从旁编造对方的缺点或罪状责骂) 同本义 詈,骂也。--《说文》。按,言之触罪网也。 怒不至詈。--《礼记·曲礼》 乃使勇士往詈齐王。--《战国策·秦策》 女媭之婵媛兮,申申其詈予。--《楚辞·离骚》 呼中丞之名而詈之。--明·张溥《五人墓碑记》 岂受此人诟詈耶。--清·张廷玉《明史》 又如詈语(骂人的话);詈言(骂人的言辞);詈侮(责骂侮辱);詈诅(辱骂诅咒) 詈骂 恶言詈骂 詈lì骂,责备。,● 詈lì ㄌㄧˋ◎ 骂,责骂:“乃使勇士往詈齐王”。詈言。詈骂。詈 |
近义词 | |
反义词 |
诃詈相关的词语
- 嗔诃
- 叱诃
- 阿梨诃陀
- 阿梨诃咃
- 暴诃
- 诃子
- 诃陵
- 诃梨勒
- 诃梨怛鸡
- 诃梨
- 护诃
- 诃陵国
- 诃诋
- 诃策
- 诃短
- 诃詈
- 诃达罗支国
- 诃问
- 诃梨子
- 诃贬
- 斥詈
- 刺詈
- 叱詈
- 丑詈
- 嘲詈
- 谤詈
- 忿詈
- 訽詈
- 诟詈
- 诃詈
- 秽詈
- 骂詈
- 欧詈
- 殴詈
- 诋詈
- 毒詈
- 颠詈
- 斗詈
- 交詈聚唾
- 詈辞
诃詈造句 |
诃詈相关的成语 | |
诃佛诋巫 | “诃”同“呵”。犹言诃佛骂祖。巫,巫师。 |
诃佛骂祖 | 佛教语,斥骂佛祖,比喻不受前人束缚。 |
恶言詈辞 | 中伤辱骂的言辞。 |
交詈聚唾 | 指一齐唾骂。 |
邻女詈人 | 比喻各为其主。詈,指“骂”。 |
詈夷为跖 | 詈:咒骂;夷:伯夷;跖:盗跖。指将伯夷责骂为盗跖。比喻颠倒黑白,诬蔑好人。 |
肆言詈辱 | 肆:任意妄为,放肆。詈:骂。辱:侮辱。毫无畏惧地侮辱谩骂。 |
众口交詈 | 众人一致责骂。 |
众口交詈 | 众人一致责骂。 |
诃詈相关的成语分类
- 包含诃字的成语_包含诃字的词语
- 包含诋字的成语_包含诋字的词语
- 包含巫字的成语_包含巫字的词语
- 形容不要束缚的成语_词语
- 形容放荡不受束缚的成语_词语
- 包含诃字的成语_包含诃字的词语
- 包含祖字的成语_包含祖字的词语
- 类似于沉默是金的成语_词语
- 形容勤奋的不知疲倦是什么成语_词语
- 形容人讲话恶毒的成语_词语
- 包含詈字的成语_包含詈字的词语
- 形容被唾弃的成语_词语
- 包含詈字的成语_包含詈字的词语
- 包含唾字的成语_包含唾字的词语
- 包含詈字的成语_包含詈字的词语
- 包含詈字的成语_包含詈字的词语
- 包含跖字的成语_包含跖字的词语
- 包含詈字的成语_包含詈字的词语
诃詈相关的词语 | |
诃达罗支国 | 【意思解释】1.古西域国名。 |
诃问 | 【意思解释】1.责问﹔盘究。 |
诃梨子 | 【意思解释】1.妇女之云肩。 |
诃贬 | 【意思解释】1.呵斥贬责。 |
诃排 | 【意思解释】1.厉声排揎。 |
诃责 | 【意思解释】1.厉声叱责。 |
诃胁 | 【意思解释】1.呵斥胁迫。 |
诃陵樽 | 【意思解释】1.酒器名。 |
诃逐 | 【意思解释】1.呵斥驱逐。 |
诃辱 | 【意思解释】1.大声斥责﹐使觉得羞耻。 |
诃怒 | 【意思解释】1.犹怒斥。 |
诲谕 | 【意思解释】1.亦作"诲喻"。 2.教诲晓喻。 |
诲翰 | 【意思解释】1.对对方书信的敬称。 |
诲导 | 【意思解释】1.亦作"诲道"。 2.教诲诱导。 |
诲谆 | 【意思解释】1.指谆谆教诲的话。 |
诲谷 | 【意思解释】1.教之向善。谷﹐善。 |
诲奬 | 【意思解释】1.教诲劝勉。 |
诃詈相关的成语补全
诃詈相关的成语接龙
诃詈相关的标签
诃詈相关的句子
- 契诃夫的名言警句
- 契诃夫的名言警句
- 契诃夫 莫泊桑 欧·亨利 代表作的好句好段越多越好
- 契诃夫小说读后感
- 求契诃夫小说的精彩语句
- . 好诃好句摘抄
- . 好诃好句摘抄
- 求《堂吉诃德》里的精彩句子
- 求《堂吉诃德》里的精彩句子
- 求《堂吉诃德》里的精彩句子
- 契诃夫短篇小说精选 优美句子赏析
- 契诃夫短篇小说精选 优美句子赏析
- 《堂吉诃德》经典句子加赏析
- 契诃夫短篇小说精选 优美句子赏析
- 契诃夫短篇小说精选 优美句子赏析
- 求堂吉诃德中的精彩语句,不要段落
- 契诃夫短篇小说精选 优美句子赏析
- 契诃夫短篇小说精选 优美句子赏析
- 堂吉诃德是什么样的人
- 简述〈堂吉诃德自称“狮子骑士”〉的故事
诃詈其他造句 | |
诃斥造句 | 1、大人诃斥:“还不赶紧把凡克送到博赫法师那里去!”。 2、李虎嗓门大,这一番话,倒是引起了诸人地哄笑,即使断风寒也是忍俊不禁,笑了起来,倒是李鹰黑着脸对其诃斥道:“兄长莫要胡言!”。 3、颚图有问就有答,尽管他不茍言笑,从仆人的态度上看来,这位管家诃斥归诃斥,却没人真的怕他。 4、唯一的一次,便是许广阗诃斥她傻愣愣呆在原地,不知躲避毒蛇的攻击。 5、成都王司马颖看见了便诃斥贾谧目无君父,让他能滚多远就躲多远。 6、 7、 8、 9、 10、 |
诃责造句 | 1、在本章,老子深深地感慨世风日下,人们唯诺诃责,昭昭察察,沉湎于世俗享乐名利,无休止地尔虞我诈,而自己却。 2、夏夜袒裼睡庑下,梦神召至座前,诃责甚厉。 3、在哽噎声中,这句诃责穿心透肺地送进我们的耳际;不知为什么,我被自己神经末梢白光一闪的一个恶兆愣住了。 4、景达屡诃责之,复极言谏唐主,以不宜亲近佞臣。 5、佛再派弥勒菩萨等前往,诸大菩萨,亦各说曾被维摩诘诃责因缘,不敢前往。 6、吾父闻之,召余诃责曰:“我辈衣冠之家,何得负此小人之债!”。 7、和一群陌生人同住在陌生的房子中丝毫不亚于受到百般折磨,而最大的欣慰也不过是被其中的女人投以慈爱的目光而非受到她们的诃责。 8、其党大恨,诉诸朝,朝旨诃责士成。 9、 10、 |
诃子造句 | 1、目的初步探讨诃子、毛诃子和余甘子在中药和藏药中的关系。 2、挑七年草乌、高原阳坡诃子、百年麝香、二尺水菖蒲、天山雪线木香经“水银洗炼法”,经工。 3、有皱缩的天麻,芳香的水茴香,卷筒状的地枫皮,紫红色的商陆,还有龙鳞草、使君子、毛诃子、紫珠叶等等,不下百种。 4、采用中药诃子熏蒸法用于医院各类房间内空气消毒,并与紫外线照射法、艾条熏蒸法进行消毒效果比较。 5、如诃子,又称诃梨勒,以中南半岛为主要产地,后随佛教传入中国。 6、目的:验证蒙药诃子对草乌煎剂毒动学的影响。 7、包括诃子肉、川贝母、百药煎、乌梅肉、葛根、茯苓、甘草、天花粉,辅料为赋形剂蜂蜜。 8、诃子主要含三萜酸类、没食子酰葡萄糖、没食子酰的简单酯类化合物及蒽醌类等物质,具有抗菌、强心、抗氧化及抗癌等药理活性。 9、本发明的自由基网络清除剂,是用有机溶剂从包括连翘、虎杖和诃子的原料中提取得到。 10、除了肚兜,又有抹胸、抹肚、抹腹、裹肚、兜兜、兜子、诃子、衵服等。 |
诃斥造句 | 1、唯一的一次,便是许广阗诃斥她傻愣愣呆在原地,不知躲避毒蛇的攻击。 2、成都王司马颖看见了便诃斥贾谧目无君父,让他能滚多远就躲多远。 3、大人诃斥:“还不赶紧把凡克送到博赫法师那里去!”。 4、李虎嗓门大,这一番话,倒是引起了诸人地哄笑,即使断风寒也是忍俊不禁,笑了起来,倒是李鹰黑着脸对其诃斥道:“兄长莫要胡言!”。 5、颚图有问就有答,尽管他不茍言笑,从仆人的态度上看来,这位管家诃斥归诃斥,却没人真的怕他。 6、 7、 8、 9、 10、 |
詈语造句 | 1、这老妪独居,谁人到此?亦有诗句,足见怨词詈语遍于人间矣!那第二联说‘吴国’,乃吾之夫人也。 2、和骂詈语相比,网络粗俗语具有隐据性、简约型、反传统性三大特征。 3、詈语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类词语,它与某种文化普遍否定的事物相联系,从而成为透视这种文化的一个特殊窗口。 4、陛下,人臣立殿,张眉竖目,詈语侮君,大逆不道,**反常,非一死可赎者也。 5、违背伦理伦理道德类詈语则能够折射出特定社会的伦理道德规范。 6、违背伦理道德类詈语则能够折射出特定社会的伦理道德规范。 7、詈语就是骂人的话,作为一种语言现象,研究得十分不够。 8、对汉语中诅咒人“死亡”的詈语作出分析,认为这类詈语包含着人们的生活理想,反映了他们的生死观念。 9、 10、 |
骂詈造句 | 1、比丘熹斗诤,共相骂詈,彼此诤言,口如刀剑,互求长短,是为疾灭正法。 2、呵名的时候,要闭目一心,阴而骂詈:我今知你魔的名字,你魔是阎浮提中邦食火、嗅香、偷腊、吉、邪见,喜破戒种。 3、弟咏之在诞左右,见诞疏陛下年纪姓讳,往巫郑师怜家祝诅,咏之密以启闻,诞诬讠永之乘酒骂詈,杀之。 4、他看到怪模怪样的孩子挤在门前的石阶上,还听到阴暗院落里传来尖叫声和骂詈。 5、又撺于水内,深潜涧底,再不出头,被猴王骂詈不绝,他也只推耳聋。 6、独念崇焕就执,将士惊惶,彻夜号啼,莫知所处;而城头炮石,乱打多兵,骂詈之言,骇人闻听。 7、除此外,本文还涉及了骂詈行为等方面的研究。 8、和骂詈语相比,网络粗俗语具有隐据性、简约型、反传统性三大特征。 9、 10、 |
詈骂造句 | 1、在这个修炼蔚然成风的元灵大陆上,因为无法吸收天地元力,不能修炼的他已经多次领教过这种詈骂奚落了。 2、詈词的形成、詈骂过程、詈骂结果均蕴含着诸多心理要素。 3、“詈骂语”作为另类的语言表达形式长期存在于我们的言语交谈中。 4、李沅发本无杀万之意,令其出榜安民,万竟詈骂不止,遂被义军战士李成景、李八等当场处死。 5、它实际上是一种网络环境中的詈骂行为。 6、群众声声詈骂也难解对这个贪官的心头之恨。 7、詈骂具有三种构成形态。詈骂的分类,是深入研究詈骂现象所必需的基础工作。 8、皇上,此人已经走火入魔,常人万难理喻,皇上也不必理会他狂犬吠日詈骂君父的大逆之言! 9、詈骂是人们言语行为的一种特殊形式,它与文学创作有不解之缘。 10、骂语和骂意是詈骂构成的两个基本要素,也是詈骂构成的两个充分条件。 |
詈语造句 | 1、违背伦理道德类詈语则能够折射出特定社会的伦理道德规范。 2、违背伦理伦理道德类詈语则能够折射出特定社会的伦理道德规范。 3、詈语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类词语,它与某种文化普遍否定的事物相联系,从而成为透视这种文化的一个特殊窗口。 4、詈语就是骂人的话,作为一种语言现象,研究得十分不够。 5、和骂詈语相比,网络粗俗语具有隐据性、简约型、反传统性三大特征。 6、对汉语中诅咒人“死亡”的詈语作出分析,认为这类詈语包含着人们的生活理想,反映了他们的生死观念。 7、这老妪独居,谁人到此?亦有诗句,足见怨词詈语遍于人间矣!那第二联说‘吴国’,乃吾之夫人也。 8、陛下,人臣立殿,张眉竖目,詈语侮君,大逆不道,**反常,非一死可赎者也。 9、 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