诟詈的意思 | |
词语 | 诟詈 |
解释 | 【意思解释】1.辱骂﹔责骂。 |
组成 | 诟 - 詈 - |
拼音 | [ɡòu] [lì] |
单字 |
[诟]:诟
(形声。从言,后声。本义耻辱) 同本义
詬,謑詬耻也。--《说文》
常以儒相詬病。--《礼记·儒行》
余不忍其詬。--《左传·昭公二十年》
诟,耻辱也。--《玉篇》
诟莫大于宫刑。--司马迁《报任安书》
公以晋诟语之。--《左传》
又如诟耻(耻辱);诟丑(耻辱)
诟
诟,骂也。--《玉篇》
曹人诟之,不行。--《左传·哀公八年》
投龟诟天而呼。--《左传·昭公十三年》
重丘人闭门而诟之。--《左传·襄公十七年。注骂也。”
予自度不得脱,则直前诟虏帅失信。--宋·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诟gòu
⒈耻辱~莫大于宫刑。
⒉辱骂当众~骂。,● 诟(詬)gòu ㄍㄡˋ◎ 耻辱:“诟莫大于宫刑”。◎ 辱骂:诟骂。诟病 [詈]:詈〈动〉 (会意。从网,从言。本义从旁编造对方的缺点或罪状责骂) 同本义 詈,骂也。--《说文》。按,言之触罪网也。 怒不至詈。--《礼记·曲礼》 乃使勇士往詈齐王。--《战国策·秦策》 女媭之婵媛兮,申申其詈予。--《楚辞·离骚》 呼中丞之名而詈之。--明·张溥《五人墓碑记》 岂受此人诟詈耶。--清·张廷玉《明史》 又如詈语(骂人的话);詈言(骂人的言辞);詈侮(责骂侮辱);詈诅(辱骂诅咒) 詈骂 恶言詈骂 詈lì骂,责备。,● 詈lì ㄌㄧˋ◎ 骂,责骂:“乃使勇士往詈齐王”。詈言。詈骂。詈 |
近义词 | |
反义词 |
诟詈相关的词语
- 謿诟
- 谗诟
- 疵诟
- 笞诟
- 嗔诟
- 吃诟
- 嘲诟
- 负诟忍尤
- 诟厉
- 诟病
- 诟讟
- 诟让
- 诟噪
- 诟讥
- 诟呼天
- 诟戏
- 诟丑
- 诟谇
- 诟数
- 诟嫚
- 斥詈
- 刺詈
- 叱詈
- 丑詈
- 嘲詈
- 谤詈
- 忿詈
- 訽詈
- 诟詈
- 诃詈
- 秽詈
- 骂詈
- 欧詈
- 殴詈
- 诋詈
- 毒詈
- 颠詈
- 斗詈
- 交詈聚唾
- 詈辞
诟詈造句 |
诟詈相关的成语 | |
负诟忍尤 | 忍受指责和怨恨。 |
诟龟呼天 | 原意为预测不吉,对预测器具及天辱骂呼叫。引申为对不幸命运的呼号。 |
诟如不闻 | 诟:辱骂。被人辱骂却好象没有听见一样,不动声色,形容宽宏大量,有涵养。 |
恶言詈辞 | 中伤辱骂的言辞。 |
交詈聚唾 | 指一齐唾骂。 |
邻女詈人 | 比喻各为其主。詈,指“骂”。 |
詈夷为跖 | 詈:咒骂;夷:伯夷;跖:盗跖。指将伯夷责骂为盗跖。比喻颠倒黑白,诬蔑好人。 |
肆言詈辱 | 肆:任意妄为,放肆。詈:骂。辱:侮辱。毫无畏惧地侮辱谩骂。 |
众口交詈 | 众人一致责骂。 |
众口交詈 | 众人一致责骂。 |
诟詈相关的成语分类
- 形容指责的成语有哪些带气的_词语
- 形容生气还要忍着的成语_词语
- 形容把怨气撒别人身上的成语_词语
- 包含尤字的成语_包含尤字的词语
- 包含诟字的成语_包含诟字的词语
- 关于乌龟的经典成语_词语
- 可以形容小乌龟的成语_词语
- 形容乌龟的壳的成语_词语
- 可以用哪些成语来形容乌龟_词语
- 成语形容龟的别称_词语
- 与乌龟有关的成语_词语
- 带龟的成语有哪些_词语
- 形容龟的的成语有哪些成语有哪些_词语
- 相同的命运用什么成语形容_词语
- 形容龟的别称的成语_词语
- 表示宽宏大量的成语_词语
- 形容女子大度的成语_词语
- 形容女人没涵养的成语_词语
- 形容表演时表情到位的成语_词语
- 形容女人有才华有涵养的成语_词语
- 形容女士大度的成语_词语
- 形容女人大度的成语_词语
- 形容人有雅量的成语_词语
- 形容表情到位的成语_词语
- 形容声音和表情很到位的成语_词语
- 类似于沉默是金的成语_词语
- 形容勤奋的不知疲倦是什么成语_词语
- 形容人讲话恶毒的成语_词语
- 包含詈字的成语_包含詈字的词语
- 形容被唾弃的成语_词语
- 包含詈字的成语_包含詈字的词语
- 包含唾字的成语_包含唾字的词语
- 包含詈字的成语_包含詈字的词语
- 包含詈字的成语_包含詈字的词语
- 包含跖字的成语_包含跖字的词语
- 包含詈字的成语_包含詈字的词语
诟詈相关的词语 | |
诟责 | 【意思解释】1.斥责﹔责骂。 |
诟悖 | 【意思解释】1.辱骂﹑悖逆。 |
诟疾 | 【意思解释】1.犹诟病。 |
诟笑 | 【意思解释】1.耻笑责骂。 |
诟租 | 【意思解释】1.谓骂骂咧咧地催交租税。 |
诟唧 | 【意思解释】1.辱骂与私下非议。 |
诟辱 | 【意思解释】1.辱骂。 |
诟耻 | 【意思解释】1.亦作"诟耻"。 2.耻辱。 |
诟怒 | 【意思解释】1.怒骂。 2.怒﹐嗔怒。 |
诟侮 | 【意思解释】1.辱骂。 |
诟忌 | 【意思解释】1.责难和忌恨。 |
关侯 | 【意思解释】1.即三国蜀关羽。生前曾封汉寿亭侯,故称。 |
关河 | 【意思解释】1.指函谷等关与黄河。 2.关山河川。 |
关闬 | 【意思解释】1.关塞和城郭的门户。 |
关国 | 【意思解释】1.指乡关故国。 |
关顾 | 【意思解释】1.谓注意地看着。 2.关心照顾。 |
关谷 | 【意思解释】1.西关和大谷的并称。 2.潼关和函谷关的并称。 |
诟詈相关的成语补全
诟詈相关的成语接龙
诟詈相关的标签
诟詈相关的句子
诟詈其他造句 | |
诟骂造句 | 1、大字以自表其功,为世人诟骂。 2、在那里,人们只听到一种仅有的声音枣一种和临终时的喘息一样使人听了为之心碎,和凶恶的诟骂一样使人听了为之心悸的声音枣圣美里的警钟声。 3、日本近代启蒙思想家福泽谕吉蔑视亚洲,对中国、朝鲜乃至亚洲进行了颇为极端的批判和诟骂。 4、的诟骂——当然了,这种骂声他是只敢在心里骂的,表面上看去,仍然是表现出了足够的恭谨。 5、可一个民族将如何看待这样的存在呢?是视之为神,顶礼膜拜;还是视之为魔,唾弃诟骂。 6、慢慢的,卫源从他的诟骂中,猜测出了一些知识。 7、毁訾来于外邦,诟骂者未必非人,盖其乃敌对之故也。 8、你这房长怎么当的?你就没有得到一点音信?……你说,出了这等**辱族之事,如果传出米庄去,不说米姓族众在人前抬不起头,连祖宗八代都要被人诟骂。 9、江梅都已经做好明天,让人诟骂的准备了。 10、一次一位钦差过境,随从前呼后拥,车马塞道,钦差的爪牙恣意肆虐,不但鞭挞驿吏,对县令孙蕙也是唾面诟骂,还强索财物,以肥私囊。 |
诟谇造句 | 1、余常言仍愿听先进领导,绝无成见,只须诸先进顾全先后言行,不以中正为不可教,则汪、胡诸同志如推诚入京,余虽在诟谇中,无不乐从其后,尽国民天职。 2、幸不即败,而一门之内,诟谇时闻,使其夫入妾之室则怨语愁颜,入妻之室乃柔声怡色。 3、有那一等不得志的小人诟谇谣诼之词,背里说三道四,不知怎么传到贾珍耳里。 4、据应伯爵一干小人诟谇谣诼,唆使武松,欲行借刀杀人之阴事。 5、春听鸟声,夏听蝉声,秋听虫声,冬听雪声;白昼听棋声,月下听箫声,山中听松声,水际听欸乃声,方不虚此生耳。若恶少斥辱,悍妻诟谇,真不入耳声也。 6、甚或离间谗构,密运阴谋,诟谇嚣陵,罔循礼法,使罹毒者吞声,旁观者切齿,犹哓哓称所生者之受抑。 7、佃户曹二妇悍甚,动辄诃詈风雨,诟谇鬼神;乡邻里闾,一语不合,即揎袖露臂,携二捣衣杵,奋呼跳掷如羉虎。 8、当了面虽不敢怎么样,背地这诟谇谣琢你言我说,出好些有天没日的话。 9、方东林势盛,罗天下清流,士有落然自异者,诟谇随之矣。 10、春听鸟声;夏听蝉声;秋听虫声;冬听雪声;白昼听棋声;月下听箫声;山中听松风声;水际听内乃声;方不虚生此耳。若恶少斥辱;悍妻诟谇;真不若耳聋也。张潮 |
诟骂造句 | 1、12个大字以自表其功,为世人诟骂。 2、毁訾来于外邦,诟骂者未必非人,盖其乃敌对之故也。 3、慢慢的,卫源从他的诟骂中,猜测出了一些知识。 4、的诟骂——当然了,这种骂声他是只敢在心里骂的,表面上看去,仍然是表现出了足够的恭谨。 5、江梅都已经做好明天,让人诟骂的准备了。 6、在那里,人们只听到一种仅有的声音枣一种和临终时的喘息一样使人听了为之心碎,和凶恶的诟骂一样使人听了为之心悸的声音枣圣美里的警钟声。 7、日本近代启蒙思想家福泽谕吉蔑视亚洲,对中国、朝鲜乃至亚洲进行了颇为极端的批判和诟骂。 8、你这房长怎么当的?你就没有得到一点音信?……你说,出了这等**辱族之事,如果传出米庄去,不说米姓族众在人前抬不起头,连祖宗八代都要被人诟骂。 9、彭俊显然不想在这里和外人说自家企业招工的事情,毕竟无论是在哪里,挖人墙脚都是大忌,哪怕是员工主动跳槽到别处,都是很容易遭人诟骂的。 10、一次一位钦差过境,随从前呼后拥,车马塞道,钦差的爪牙恣意肆虐,不但鞭挞驿吏,对县令孙蕙也是唾面诟骂,还强索财物,以肥私囊。 |
詈语造句 | 1、这老妪独居,谁人到此?亦有诗句,足见怨词詈语遍于人间矣!那第二联说‘吴国’,乃吾之夫人也。 2、和骂詈语相比,网络粗俗语具有隐据性、简约型、反传统性三大特征。 3、詈语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类词语,它与某种文化普遍否定的事物相联系,从而成为透视这种文化的一个特殊窗口。 4、陛下,人臣立殿,张眉竖目,詈语侮君,大逆不道,**反常,非一死可赎者也。 5、违背伦理伦理道德类詈语则能够折射出特定社会的伦理道德规范。 6、违背伦理道德类詈语则能够折射出特定社会的伦理道德规范。 7、詈语就是骂人的话,作为一种语言现象,研究得十分不够。 8、对汉语中诅咒人“死亡”的詈语作出分析,认为这类詈语包含着人们的生活理想,反映了他们的生死观念。 9、 10、 |
骂詈造句 | 1、比丘熹斗诤,共相骂詈,彼此诤言,口如刀剑,互求长短,是为疾灭正法。 2、呵名的时候,要闭目一心,阴而骂詈:我今知你魔的名字,你魔是阎浮提中邦食火、嗅香、偷腊、吉、邪见,喜破戒种。 3、弟咏之在诞左右,见诞疏陛下年纪姓讳,往巫郑师怜家祝诅,咏之密以启闻,诞诬讠永之乘酒骂詈,杀之。 4、他看到怪模怪样的孩子挤在门前的石阶上,还听到阴暗院落里传来尖叫声和骂詈。 5、又撺于水内,深潜涧底,再不出头,被猴王骂詈不绝,他也只推耳聋。 6、独念崇焕就执,将士惊惶,彻夜号啼,莫知所处;而城头炮石,乱打多兵,骂詈之言,骇人闻听。 7、除此外,本文还涉及了骂詈行为等方面的研究。 8、和骂詈语相比,网络粗俗语具有隐据性、简约型、反传统性三大特征。 9、 10、 |
詈骂造句 | 1、在这个修炼蔚然成风的元灵大陆上,因为无法吸收天地元力,不能修炼的他已经多次领教过这种詈骂奚落了。 2、詈词的形成、詈骂过程、詈骂结果均蕴含着诸多心理要素。 3、“詈骂语”作为另类的语言表达形式长期存在于我们的言语交谈中。 4、李沅发本无杀万之意,令其出榜安民,万竟詈骂不止,遂被义军战士李成景、李八等当场处死。 5、它实际上是一种网络环境中的詈骂行为。 6、群众声声詈骂也难解对这个贪官的心头之恨。 7、詈骂具有三种构成形态。詈骂的分类,是深入研究詈骂现象所必需的基础工作。 8、皇上,此人已经走火入魔,常人万难理喻,皇上也不必理会他狂犬吠日詈骂君父的大逆之言! 9、詈骂是人们言语行为的一种特殊形式,它与文学创作有不解之缘。 10、骂语和骂意是詈骂构成的两个基本要素,也是詈骂构成的两个充分条件。 |
詈语造句 | 1、违背伦理道德类詈语则能够折射出特定社会的伦理道德规范。 2、违背伦理伦理道德类詈语则能够折射出特定社会的伦理道德规范。 3、詈语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类词语,它与某种文化普遍否定的事物相联系,从而成为透视这种文化的一个特殊窗口。 4、詈语就是骂人的话,作为一种语言现象,研究得十分不够。 5、和骂詈语相比,网络粗俗语具有隐据性、简约型、反传统性三大特征。 6、对汉语中诅咒人“死亡”的詈语作出分析,认为这类詈语包含着人们的生活理想,反映了他们的生死观念。 7、这老妪独居,谁人到此?亦有诗句,足见怨词詈语遍于人间矣!那第二联说‘吴国’,乃吾之夫人也。 8、陛下,人臣立殿,张眉竖目,詈语侮君,大逆不道,**反常,非一死可赎者也。 9、 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