棺殓的意思 | |
词语 | 棺殓 |
解释 | 【意思解释】1.亦作"棺敛"。 2.以棺木收殓死者。 |
组成 | 棺 - 殓 - |
拼音 | [ɡuān] [liàn] |
单字 |
[棺]:棺〈名〉
(形声。从木,官声。本义棺材,装殓尸体的器具) 同本义。亦称棺木,棺函,棺柩,棺衬
棺,榇也,所以掩尸。孝经郑注周尸为棺。”--《说文》
棺之为言完,所以藏尸令完全也。--《白虎通》
阳作木棺,有虞氏用瓦棺。--《古文考》
又如棺材本(借指养老的钱);棺材座子(棺材下面的底座);棺尸(棺材中的尸体);棺衾(棺材和衾被。泛指殓尸之具)
棺guān装殓死人的器具~材。盖~论定。
棺guàn 1.以棺殓尸。,● 棺guān ㄍㄨㄢˉ◎ 装殓死人的器具:棺材。棺木。棺椟。棺 [殓]:殓 (形声。字本作敛”。从歹,佥声。从歹”,表示与死亡有关。本义装殓。给尸体穿衣下棺) 同本义 殓,殡殓。--《广韵》 殓不凭其棺,窆不临其穴。--唐·韩愈《祭十二郎文》 死者厚棺殓。--清·邵长蘅《青门剩稿》 今予殓汝葬汝。--清·袁枚《祭妹文》 又如大殓(丧礼中入棺、钉棺盖);殡殓(入殓和出殡);成殓(入殓。把死者放进棺材) 殓(殮)liàn把死人装入 棺材。,● 殓(殮)liàn ㄌㄧㄢˋ◎ 把尸体装入棺材:入殓。装殓。大殓。小 |
近义词 | |
反义词 |
棺殓相关的词语
- 采棺
- 殡棺
- 白玉棺
- 棺木
- 革棺
- 棺具
- 棺题
- 棺罩
- 盖棺事定
- 棺柩
- 棺材座子
- 棺榇
- 棺敛
- 棺槥
- 棺椑
- 棺尸
- 棺函
- 棺束
- 棺中悬镜
- 棺椟
- 盛殓
- 成殓
- 闭殓
- 棺殓
- 含殓
- 埋殓
- 大殓
- 入殓
- 收殓
- 送殓
- 装殓
- 攒殓
- 小殓
棺殓造句 |
棺殓相关的成语 | |
不见棺材不落泪 | 比喻不到彻底失败的时候不肯罢休。 |
不见棺材不下泪 | 比喻不到走投无路的境地不肯死心。 |
楚棺秦楼 | 旧时指歌舞场所,也错指妓女居住的地方。 |
盖棺定论 | 指一个人的是非功过到死后才能做出结论。同“盖棺论定”。 |
盖棺论定 | 论定:下结论。盖上棺材盖,才能下结论。人死后对其一生作出评价。 |
盖棺事定 | 犹盖棺论定。指人死后对其一生作出评价。 |
棺殓相关的成语分类
- 关于钻牛角尖的成语_词语
- 描写人生失败的成语有哪些_词语
- 形容两个人失败告终的成语_词语
- 形容彻底死心的成语_词语
- 表达走投无路的成语_词语
- 形容人走投无路的成语_词语
- 形容什刹海人多的成语_词语
- 形容一个不死心的成语_词语
- 形容泪水的样子成语_词语
- 形容一个死心之人的成语_词语
- 形容泪水的成语三个字_词语
- 形容彻底死心了的成语_词语
- 带棺的成语有哪些_词语
- 形容舞蹈压韵的成语_词语
- 形容女生舞蹈的成语_词语
- 形容舞蹈高潮的成语_词语
- 赞美小区环境的成语_词语
- 形容小区美丽的成语_词语
- 形容居所的成语淡雅_词语
- 形容居所安全的成语_词语
- 形容居所幽雅的成语_词语
- 形容舞蹈的英文成语_词语
- 形容小学生舞蹈的成语_词语
- 尘埃落定有关的成语_词语
- 描写死亡场景的成语_词语
- 形容总结建议的成语_词语
- 形容尘埃落定的成语_词语
- 形容总结分析的成语_词语
- 形容总结的好的成语_词语
- 形容最终意思的成语是_词语
- 形容总结作得好的成语_词语
- 形容最终好结果的成语_词语
- 形容总结很精彩成语_词语
- 第二个字是棺的成语_词语
- 就是这样的打一成语_词语
- 带棺的成语有哪些_词语
- 第二个字是棺的成语_词语
- 形容棺材薄的成语_词语
- 形容棺材没底成语_词语
- 包含棺字的成语_包含棺字的词语
棺殓相关的词语 | |
棺器 | 【意思解释】1.棺材。 |
棺饰 | 【意思解释】1.殡葬时用以障蔽灵车与棺柩的帷盖。 |
棺盖 | 【意思解释】1.棺材的盖板。 |
棺郭 | 【意思解释】1.见"棺椁"。 |
棺钉 | 【意思解释】1.钉棺材用的钉子。 |
姑妐 | 【意思解释】1.丈夫的父母。 |
姑太太 | 【意思解释】1.娘家称已经出嫁的长辈女子。 2.娘家称已经出嫁的女儿。 |
珙璧 | 【意思解释】1.大璧。 |
珪瓒 | 【意思解释】1.玉柄的酒器。 |
珪贽 | 【意思解释】1.持珪求见。借指朝聘的使节。 |
珪甑 | 【意思解释】1.玉圭与瓦釜。比喻高低﹑贵贱。 |
珪瑁 | 【意思解释】1.喻有用之才。 |
珪符 | 【意思解释】1.封官爵的信符。 |
珪珙 | 【意思解释】1.泛指美玉。 |
珪玠 | 【意思解释】1.指朝廷大臣。 |
珪角 | 【意思解释】1.喻锋芒。 |
珪玉 | 【意思解释】1.即玉圭。 2.泛指美玉。 |
棺殓相关的成语补全
棺殓相关的成语接龙
棺殓相关的标签
棺殓相关的句子
棺殓其他造句 | |
棺柩造句 | 1、孕妇不能观看人家丧葬行列或自家棺柩封钉及入土仪式。 2、几分钟传统葬礼仪式的祈祷过后,身穿黑衣的护柩者抬着棺柩走出清真寺,交给埃及仪仗队,他们将棺柩抬到一个银制的棺架上,驶离清真寺。 3、姐妹们身着丧服站在死去兄弟们的棺柩旁。 4、你走到棺柩旁,在打开的小窗口里看她敛色屏气的样子。 5、按照丧礼的规定,要到棺柩落葬之后,才可以为他做‘木主‘,也就是通常说的牌位。 6、虽然他宁死不降,以身殉国,却被清政府当成了甲午战争的替罪羊,棺柩加三道铜箍捆锁,以示待罪,运回老家后不得下葬。 7、明天会给你什么谁也不知道。它可能给你一顶王冠,也可能给你一口棺柩。勇敢的人对前者漠然视之,勇敢的人对后者永不屈服。薇诺拉 8、棺柩属于榫卯结构,没有任何钉子,厚度大约为米,悬空放置在博物馆楚乐宫的库房内,四周窗户、玻璃门全被厚厚的窗帘遮住。 9、岩穴内的棺柩由木板组成,多数形如头大尾小的船状,也有方形的箱子形状。 10、她的理性体现在她与疾病顽强斗争以及被活埋后挣扎出棺柩逃出地牢,重返人世。 |
悬棺造句 | 1、沉默走了一段路后,我又说,要是时间我允许的话,我真想还去云南的昭通、盐津等地方看看,那里的悬棺也很多。 2、您可乘坐龙舟探寻野猿和悬棺。 3、民国时期,战乱连绵,沈千语、金胡子两人在匪窝相遇,为了逃命,历经关中山村诡事,川南的僰人悬棺,苗疆蛊域,疆南的海市蜃楼……开始了一段惊险刺激的旅程。 4、“沐川境内的崖穴悬棺葬主要分布于龙溪河、沐溪河流域,一般开凿于临溪河流域的山丘。 5、悬崖上有许多古代崖葬的悬棺,至今还在那里。 6、打猎舞、悬棺洞葬、凿壁谈婚……如此古朴而神秘的文化深处我国贵州省荔波县的瑶麓乡,其主人是西南瑶族的一个较小分支青瑶。 7、摘要对悬棺葬这一古老葬俗,研究者普遍认为它是古濮越文化的反映。 8、我们先把这次的事情详细的说了出来,顺便把这次的几个目标地也说了出来,最后通过研究和讨论,最终决定先去宜宾珙县的?k人悬棺聚集地看一看。 9、珙县悬棺岩画是西南岩画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10、陈墓怡正趴在平台的边缘往上爬,看到我们一个个面面厮觑的楞在那里,冷笑了一声,道:要是不想死我建议你们别动,这九天悬棺不是你们能碰的东西。 |
棺椁造句 | 1、此棺椁年深日久,竟丝毫不见褪色,整体呈暗金之色。 2、丧礼近时多有流于异端惑于妖妄,子孙当一切禁绝之,毋得混于流俗,其衣衾棺椁衰麻哭踊葬斋贡礼,依周文公家礼。 3、所谓葬在不儿罕山的起辇谷用万马踏平,军队日夜巡逻守护实为疑兵之计,棺椁由金帐全体护卫队送至珠山宝地,沿途所遇之人全部灭口。 4、按照道理来说帝王的棺椁规模小不了哪里去,赵佗虽然是一个草头天子,但是好歹的算是一方霸主,在这里称王称霸的几十年。 5、一代奸雄曹操缘何薄葬?成吉思汗陵寝为何仍未被找到?乾隆的棺椁会走动,自己“看护”。 6、本来以为赵佗这个草头天子没有第三重棺椁了,没想到他竟然用上了最值钱的焸燝衣,这让我们大跌眼镜。 7、单身勤苦,霜行草宿,营办棺椁,造立冢墓,葬送母兄,俭而有礼。 8、周围有绘有五彩山水云龙的龙山(小学生网整理),夹在棺椁的边角。 9、三门峡市盆景园战国墓为战国早期偏晚的棺椁墓。 10、琼霄咬牙切齿,碧霄则是面皮发红,心中的无明业火顿时中烧;碧霄曰:“吾兄棺椁在那里?”。 |
棺木造句 | 1、这位世界上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作曲家的棺木从街道两旁站立的人中抬过。 2、北大庶务组人来了,购买棺木等事都有人料理了。 3、棺木里的海鹦大嚼松饼。 4、我忽发奇想,好象躺在棺木里的老教士微笑了。 5、纸和竹棺木的外形与传统棺木并无分别,颜色与蔗板相近,也可在外层涂上其他颜色。 6、棺木在葬礼结束以后被飞机空运到他的家乡弗朗斯维尔,并将在那里安葬。 7、把棺木抬进来,让送葬者进来。 8、他的棺木摆在特制的白色大理石陵寝里。 9、噢,武警正在护送他们的棺木走下飞机。 10、埋掉骨灰、炭渣和残骨,以及未烧尽的棺木。 |
石棺造句 | 1、当挖墓工人在沙地里挖掘时,挖到一具石棺。 2、懿公主缓慢从地上起来,孟青伸出手搀扶,说实话他考古了一些公主墓,瞻仰过盛装公主的玉石棺,可真的与实实在在的公主接触,这还是头一回。 3、“石棺”表层的“三合土”非常坚固,铲车“大爪”钩下去,车身都颤动一下。 4、该石棺棺头阴刻有一组佛像,棺身双龙护棺,双侧各刻一个前突浮雕龙头,棺座则刻有祥云,图案精美,线刻流畅,十分传神。 5、却突然见眼前一道红色人影闪过,数道火龙轰天而上,同时碗口粗暗青色古藤猛然跃至空中,竟和火龙卷旋在一起,冲跃而出,飞向那血海之中的白色石棺。 6、在加利福尼亚的赫斯特城堡的缪斯石棺,九纪的雕塑的杰作。 7、又是谁偷梁换柱,把精工堆满圣骨盒和圣物盒的那峨特式古老祭坛去掉,换上了刻着天使头像和云彩的那口笨重的大理石棺材,仿佛是圣恩谷教堂或残老军人院的一个零散的样品? 8、塔哈尔卡引进更多的埃及元素的墓葬,如木乃伊,棺木和原籍埃及石棺,以及提供的数字舍卜提。 9、另外还有一具石棺,四周雕刻有十八名表情哀伤、姿态各异的女子,分别站在一座希腊爱奥尼亚式神殿的柱子间,因而被称为哀悼的女子石棺。 10、伴随着李天逸的惊叫之声,第九具石棺所发出的的声音越发清晰。 |
入殓造句 | 1、经过不懈努力,我终于通过了,殡仪馆的面试,成为一名入殓师,明天将是我,正式入职的第一天,自然马虎不得,为此我特地把闹钟,调快了一个小时,以便留有充足的时间,站在镜子前,好好整理自己的遗容。许立志 2、至于棺椁及入殓衣衾均系教育厅代垫,曾向他们要求在我当年毕业后分期归还。 3、“我们不能让他的脚冻着,”男入殓师说,并找人为公公的双脚套上袜子。 4、以婚姻策划人和寿板店及入殓师为故事题材。 5、众官用金棺银椁将操入殓,星夜举灵榇赴邺郡来。 6、宜启攒出行订盟纳采入殓安床嫁娶??安葬。 7、王文洋红粉知己吕安妮现身王永庆入殓前祭拜。 8、慈禧地宫的随葬品分生前和死后两类,《孝钦后入殓,送衣版,赏遗念衣服》册中,记载了从光绪五年三月二十五日至光绪三十四年十月十五日。 9、他们直至死者入殓才停止。 10、并且就在那门口,放着棺材以及其他的入殓用品。 |
殓衣造句 | 1、何钊急忙掀开盖尸布,解开殓衣,果然发现尸体的胸部已经开始浮肿。 2、大海和天空,一个是墓穴,一个是殓衣。 3、晓月堂的秘药果然名不虚传,姜假死足足三天,就连替她换上殓衣的女奴,也没发现任何破绽。 4、而这种棺材不象棺材,殓衣不象殓衣的殡葬形式被称之为北溟鲲衣。 5、沉寂的时代,坟墓成行,白骨环绕着花园,骷髅堆成雪色的山丘,白色的殓衣裹着战士僵硬的身躯。 6、至于棺椁及入殓衣衾均系教育厅代垫,曾向他们要求在我当年毕业后分期归还。 7、秋——让我们回住处去,因为树叶已黄,随风飘飞,仿佛风神想用黄叶为夏天告别时满腹怨言而去的花做殓衣。纪伯伦 8、 9、 10、 |
收殓造句 | 1、然而,从另一个角度看,陶鼓的形态又特别像一个A字型身材的娃娃,因此,还有一部分考古专家认为,这根本不是一个乐器,而是用来收殓夭折的婴儿尸体。 2、一般来说,殡葬程序包括竖灵、收殓、丧事协调、引灵、接体、奠礼、火化、出殡、安厝等。 3、她推测说,他们的家人收殓了他们的尸体,然后匆匆埋在已故的亲人旁边。 4、马丁尼用棺椁将这位母亲的尸骨收殓,对我们说“她是个谜。”。 5、看哪,他们逃避灾难,埃及人必收殓他们的尸首,摩弗人必葬埋他们的骸骨。 6、杜林叹了口气,轻声念了首当地超度亡魂的葬歌之后,就准备动手收殓尸体,就在这时,他忽然听得头顶一声怪吼。 7、他死之后,他的朋友就来把他收殓起来。 8、收殓放入或要放入棺材之中。 9、秦逸枫看到龙翔对自己的戒备神色后并没有收殓起来,反而是一脸扬扬得意地说。 10、千岁鹤之仵作头,威逼收殓,火化尸骸一场,楚楚可观。 |
装殓造句 | 1、它们以前是用来装殓尸体的;而现在鼠尾草和桂足香在其中生长。 2、指的是装殓尸体的器具,椁,套在棺外的外棺,就是棺材外面套的大棺材。 3、(落棺即棺材装殓尸体后不摆放在家中,必须搬离居所,运到墓葬区摆放)不管刮风下雨,夜深人静都要搬离。 4、这时,家里请了装殓的人劝道:“家人先回避一下吧,这里乘着他身子未凉的时候好擦洗一下身子,穿上老衣,等身子硬了便无法穿老衣了?”。 5、用来装殓尸体的不是棺材,只有一破草席,尸体在里面晃晃荡荡的有几次险些没掉下来。 6、这时装殓张道巫的棺材上的铁钉已经钉死,从十里八乡专门请来的杠头们已经用木杠、麻绳抬起了棺木。 7、最好是明天天一亮就赶忙买口棺材给孟箐装殓起来,然后找个比较人多的路边,给埋葬了。 8、除了民族的堕落以外,还得加上个人所受的苦难,无论你是谁,你在僧衣和面纱??人类发明的两种装殓死人的服饰?? 9、吕布既然死了,曹操却不好再对死人太过刻薄,命人把他的尸首装殓了用士大夫之礼安葬吕布。 10、郭氏心窄,只想着不能过病给六哥儿,家中下人也不安排,自己也不亲自看,隔着窗吩咐人‘等咽气就装殓’。 |
收殓造句 | 1、看哪,他们逃避灾难,埃及人必收殓他们的尸首,摩弗人必葬埋他们的骸骨. 2、马丁尼用棺椁将这位母亲的尸骨收殓,对我们说“她是个谜。”。 3、不和朝廷保持一致,反而替罪犯收殓,为什么? 4、大卫将扫罗和他儿子约拿单的骸骨从那里搬了来,又收殓被悬挂七人的骸骨。 5、他虽富足躺卧,却不得收殓,转眼之间就不在了。 6、她推测说,他们的家人收殓了他们的尸体,然后匆匆埋在已故的亲人旁边。 7、约瑟死了,正一百一十岁。人用香料将他薰了,把他收殓在棺材里,停在埃及。 8、他死之后,他的朋友就来把他收殓起来. 9、一般来说,殡葬程序包括竖灵、收殓、丧事协调、引灵、接体、奠礼、火化、出殡、安厝等。 10、秦逸枫看到龙翔对自己的戒备神色后并没有收殓起来,反而是一脸扬扬得意地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