凿壁文学网

玺诏的意思

词语玺诏
解释【意思解释】1.诏书。上有御印,故称。
组成 - -
拼音 [xǐ]  [zhào] 
单字 [玺]:玺 (形声。从玉,尔声。本义印章。古时尊卑通用。自秦以后,多指帝王印玺)同本义 璽,王者印也。所以主土。从土,爾声。籀文从玉。--《说文》 货贿用玺节。--《周礼·掌节》 玺书追而与之。--《左传·襄公二十九年》 始皇九年四月,缪毐矫王御玺及太后玺作乱。--《史记·秦始皇本纪》 皇太子妃玺,以黄金,方一寸,龟钮。--《隋书·礼仪》 玉玺不缘归日角,锦帆应是到天涯。--李商隐《隋宫》 又如玺册(玺策。玉玺和册命文书);玺封(盖上玺印的文书封口) 玺(璽)xǐ印。秦朝以后专指皇帝的印玉~。,● 玺(璽)xǐ ㄒㄧˇ◎ 印,自秦代以后专指帝王的印:玉玺。掌玺大臣。玺
[诏]:诏 (会意兼形声。从言从召,召亦声。言”是言论,召”是召唤。本义告知,告诉) 同本义 诏,告也。--《说文新附》 负剑辟咡诏之,出入有诏于国。--《礼记·曲礼》 上诏书者。--蔡邕《独断》。注诏,诰也。有三品。” 以诏后世。--《穆天子传》 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史记·绛侯周勃世家》 集谢庄少年之精技击者而诏之曰。--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又如诏众(告诉众人);诏赞(告知和赞助) 教导;告诫 夫为人父者,必 诏zhào ⒈告戒,教诲~告。~教。 ⒉皇帝的命令或文告~令。~书。 诏shào 1.承继。,● 诏(詔)zhào ㄓㄠˋ◎ 告诉,告诫:为人父者,必能诏其子。◎ 帝王所发的文书命令:诏书。
近义词
反义词

玺诏相关的词语

玺诏造句

玺诏相关的成语

焚符破玺烧毁信符,打碎印章。
刘毅答诏指敢于谏诤。
凭几之诏指皇帝临终遗诏。

玺诏相关的成语分类

玺诏相关的词语

玺书【意思解释】1.古代以泥封加印的文书。 2.秦以后专指皇帝的诏书。
玺册【意思解释】1.亦作"玺策"。 2.玉玺和册命文书。
璇渊【意思解释】1.亦作"璇渊"。亦作"琁渊"。 2.玉池。亦为池的美称。
璇阶【意思解释】1.亦作"琁阶"。 2.玉石砌成或装饰的台阶。
璇除【意思解释】1.亦作"璇除"。 2.玉阶。台阶的美称。
璇星【意思解释】1.亦作"璇星"。亦作"琁星"。 2.星名。北斗第二星。《太平御览》卷九六六引《春秋运斗枢》:"琁星散为橘。"明孙瑴《古微书》辑录此条作"璇星"。后即以"璇星"指橘。
璇弁【意思解释】1.亦作"璇弁"。 2.玉饰的皮冠。《说文.玉部》:"璇,美玉也。《春秋传》曰:'璇弁玉缨。'"今本《左传.僖公二十八年》作"琼弁"。汉张衡《西京赋》:"天子乃驾雕轸六骏驳,戴翠帽,倚金较,璇弁玉缨,遗光倏爚。"一说此指玉制的马冠。参阅《文选.张衡<西京赋>》薛综注。
姓族【意思解释】1.大族,望族。 2.姓氏家族。
姓名【意思解释】1.姓和名字。
携拔【意思解释】1.扶持提拔。
携步【意思解释】1.提步。
携泮【意思解释】1.离散。
溆浦【意思解释】1.亦作"溆浦"。 2.水名。源出湖南省溆浦县东南,流入沅江。
漇漇【意思解释】1.润泽貌。
媟亵【意思解释】1.轻薄;猥亵。
媟词【意思解释】1.轻薄或淫秽的言词。
媟污【意思解释】1.犹玷污。

玺诏相关的成语补全

玺诏相关的成语接龙

玺诏相关的标签

玺诏相关的句子

玺诏其他造句

国玺造句1、赢异人本是秦王的孙辈,按说本没有资格参加如此盛会,但谁叫他昨天早上叫赵王记住了呢,眼见一幅上钤国玺的丝帛请柬捧到他面前,激动得他手足无措。
2、国玺、降书、舆图、户簿本是要白衣出降之刻献上,而公主此番举动却不知透着何意?不待他们细想,北璇玑再次出声:“陛下,请您信守承诺,厚待我北海百姓。
3、刘邦建汉以后,玉玺一直藏在长乐宫,称为“汉传国玺”。
4、由于难以找到一位掌玺大臣,国玺在一段时间内交由特设委员会掌管。
5、富贵累世……乘便利时,夺取国玺,不复顾恩义,如此者狗猪不食其余!
6、国玺加盖在公告上。
7、袁术将僭号,闻坚得传国玺,乃拘坚夫人而夺之。
8、省农牧厅厅长康国玺深入农户家中了解农村经营情况。
9、金字塔和秃鹰是国玺的两面。
10、君不见,最早记载传国玺上文字的人不是司马迁、班固等人,而裴松之、张守节等都是引用早已亡佚了的著作的,这本身就是一种“死无对证”。
印玺造句1、而且夏牟早就和孟获说过,就算是孟获交出边章的太守印玺也不会真的被封太守,朝廷不会分封这样一个新人,甚至皇甫嵩都不会让孟获这般晋升。
2、印玺与神雷两股力量争锋相对,周围空间不断扭曲。
3、五色圆坛内封玉册,这与东汉时期班固所著《白虎通义》所述相近,曾记载有:或曰封者,金泥银绳,或曰石泥金绳,封之印玺也。
4、三年届满之后,魏文侯欲收其印玺,削职为民。
5、第六卷御用寿山石长方印玺两方。
6、就在研究古代中国经典作品的同时,丁氏开始对古印玺,甚至是更远古的甲骨文、青铜铭文、篆书产生兴趣。
7、此外,西泠印社中人“上自鼎彝碑碣,下至印玺泉刀,无不博采旁搜,藉资考古”,承担了保存文物、传承民族文化的历史重任。
8、宝船船队第三次远航的目的之一,就是带一枚新的印玺给满剌加,并扶持满刺加成为一个介于暹罗人以及南边强大的爪哇人之间的平等政权。
9、若应权通变,以宁静圣朝,虽赴水火,所不得辞,辄顺众议,拜受印玺,以崇国威。
10、吴少将,你拿着这份征文,还有这个征令印玺,写上你的征兵条件之类的告示,再派人去云峰城辖下城池,每个城门都贴上就行了!
御玺造句1、有关官员当场宣读完诏令,内官献上皇帝的御玺,刘祜便正式即位。
2、御玺是盖在所有皇室文件上的一种印。
3、帝王的御玺甚至可将权利赋予不同层级的政府。
4、二十四史百衲本,明朝大内藏书《御玺印谱》、宋版蜀刻大字本《通鉴》单张书页……书展二楼的古籍专场恍如“藏宝阁”,每一件都价值不菲。
5、就用五寸见方的黄绢,写上内容,再盖上御玺,折叠起来用黄蜡封成药丸大小,派人送往各势力处进行联络。
6、皇帝来到奉天殿后,已陈设于此的明扇打开,珠帘也卷起,尚宝司官员将御玺置于预先设立于御座之东的宝案之上,至此,教坊司乐队停止演奏“中和乐”。
7、月鲁帖木儿等即麾兵入城,倒剌沙奉着御玺,伺候道旁,由齐王接着,他即屈膝请安,把玺呈上,且口称请死。
8、于是,嫪毐先发制人,趁着风和日丽的四月嬴政宿雍城蕲年宫行冠礼,窃用秦王御玺和太后玺,调县卒、官卫士卒官骑攻击蕲年宫。
9、大门上横批方方正正四个字,相国武馆,还御玺御制的。
10、御玺到手,即易大臣,可谓如见肺肝。
国玺造句1、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教授张国玺表示。
2、由于难以找到一位掌玺大臣,国玺在一段时间内交由特设委员会掌管.
3、汉亡,曹丕使人在传国玺肩部刻下隶字“大魏受汉传国玺”。
4、袁术将僭号,闻坚得传国玺,乃拘坚夫人而夺之。
5、丈夫不能腰佩六国玺,死当头颅行万里,胡为碌碌记姓名,日夜埋头事文史!
6、据说,他所继承的玺绶中就有传国玺一尊,上面还有当年曹丕使人在传国玺肩部刻下隶字“大魏受汉传国玺”。
7、刘邦建汉以后,玉玺一直藏在长乐宫,称为“汉传国玺”。
8、富贵累世……乘便利时,夺取国玺,不复顾恩义,如此者狗猪不食其余!
9、省农牧厅厅长康国玺深入农户家中了解农村经营情况。
10、君不见,最早记载传国玺上文字的人不是司马迁、班固等人,而裴松之、张守节等都是引用早已亡佚了的著作的,这本身就是一种“死无对证”。
碧玺造句1、这是碧玺的一个很独特的特点,已发现单个碧玺晶体中含有多达16种颜色!
2、直至从事天然宝石生意26年之后,我仍然对碧玺家族惊人的色彩及独特的特性感到敬畏。
3、、全一矿石:西瓜碧玺碧玺持有光之语中的全一音调.
4、黑碧玺是以能够转换负面能量而著称的。
5、除了具有非常美丽的色调之外,这些碧玺还显示出一种非常少见的高等级的纯净度。
6、他还买下了一枚蟹青色龙形碧玺,是由一个法国家族在20世纪初获得的。
7、碧玺是在南加州的圣路伊斯流域。
8、碧玺是世界上最多彩的自然宝石。
9、有彩虹仙子之称的碧玺,其颜色多彩又丰富,与如今我们的精彩生活相互映托,可以更好的展现我们精彩的生活。
10、碧玺是最绮丽多彩的宝石,有着“彩虹仙子”美称,以碧玺为原材料主石的首饰和吊坠成为了女性消费者们的又一新宠。
待诏造句1、我是不是还那样下呢?冯汪可是块试金石,大唐的棋待诏,非严芝山、郭子然之辈……恩!我要拿他来试试……
2、皇帝服靴袍御垂拱殿,鸣鞭,内侍、阁门、管军依朔望常例起居;次引枢密、宣徽、三司使副、枢密直学士、内客省使以下至医官、待诏及修起居注官二员并大起居。
3、这一年是大元顺帝至元五年,大都宜民坊赵府里又添新丁,已达知命之年的翰林院待诏赵雍再得一子。
4、时文德殿置学士省,召高才硕学待诏,沆通籍焉。
5、此碑系宋真宗封泰山之后,又加封北岳安天王为安天元圣帝,并下令由翰林学士陈彭年撰文,翰林待诏邢守元书丹并篆额而立的碑石。
6、始知上帝垂旌,花宫待诏,生侪兰蕙,死辖芙蓉。
7、苗神客不过是个编修国史的著作郎,掌文学著作之学士,算是甚么了不起的重要人物,他的下落居然只有天后面前第一人上官待诏知道?
8、汉武帝看这份上书与众不同,有些意思,就让他待诏公车。
9、平生不做皱眉事,世上应无切齿人。出自: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崔待诏生死冤家》皱眉事:指坏事。切齿人:指痛恨到极点的人。自己不做伤天害理的事,就不会有憎恨你的人。冯梦龙
10、郭熙为北宋画院待诏,喜画山水、寒林,画法受李成影响。
手诏造句1、宋高宗在手诏中用尽了甘言美语,“卿忠智冠世”。
2、太宗哭之甚恸,赠司空,徒封莱国公,谥曰成,并手诏为制碑文。
3、帝或宴集,酣乐之后,好为手诏诗章以赐侍臣,或文词率尔,所言秽杂;邈应时收敛还省刊削,皆使可观,经帝重览,然后出之,时议以此多邈。
4、并表示不敢阿谀顺旨,封还手诏。
5、但因东平王苍,老成重望,弁冕天潢,用再手诏挽留。
6、嘉靖帝当然不允,手诏百余言慰留,并亲书“忠勤敏达”。
7、
8、
9、
10、
诏狱造句1、但用吴凡的眼光去看,这就是妥妥的军伍特务机构,与锦衣卫无比相像的存在!没事儿就弄个诏狱、抄个家灭个族什么的……
2、白莲教余孽狡猾无比,卑职打算到诏狱提二百死囚,以作诱饵,引出白莲教余孽,聚而歼之。
3、先引温居门下,与钱塘罗希奭为奔走,椎锻诏狱。
4、驸马都尉石碌不过是骂了自家使唤太监,被王振知道了,兔死狐悲物伤其类,居然将堂堂驸马给下了锦衣卫诏狱。
5、尚不能高枕无忧!当务之急,是要将诏狱大换血!诏狱太重要了,必须要由我们的人来掌控!那些眼中钉,肉中剌,必须迅速拔除!
6、
7、
8、
9、
10、
应诏造句1、心灵清静绣带飘,仙风道骨月轮高,成就真根苗,他年好应诏,顶戴赴蟠桃。
2、事情到了现在,一切都风吹云散,石应诏已经被锦衣卫抓了起来,以后也不会再有人平白打咱们的主意。
3、至此,谢安以“世道未夷,志存匡济”应诏。
4、后又由知州王钦应诏辟荐赴朝。
5、这是因为太师应诏汉禅,马上会弃旧换新,将要乘玉辇金鞍的预兆啊。
6、司礼监已经连续来了几封书信催促石应诏尽快解决朱聿键,信中更是明言,崇祯皇帝将对各地镇守中官进行适当调整。
7、朝觐者应继续大声诵念应诏词直到宰牲节当天在阿格白投石时结束。
8、他也知道,石应诏目前和内宫司礼监的掌印太监曹化淳走的很近,所图谋的便是重回大内或者外放做镇守中官。
9、因此,一个人深思应诏词,是为了以完全的诚挚和来自他们的心底深知其真意而宣告它们。
10、大门忽然间被推开,几十名皂衣大汉簇拥着石应诏昂然而入。
诏令造句1、另外,请廉公如椽大笔亲撰伐靖檄文,诏令天下。
2、王安石在南宋的身后名誉地位较低,官方多次诏令贬斥。
3、请父皇急派使者,诏令李密返回长安。
4、本文目的是了解宋代诸帝的宗教意识,内容分两单元:一是分析宋朝诏令政策与皇帝若干宗教性活动,了解他对宗教的看法、信仰情形。
5、太祖立国后,欲诏令灭姬姓满门,为群臣谏止,遂诏姬洪绘赐死并将姬氏族人尽数逐回雍州。
6、未久,请求归省,诏令集乡郡之旧为方国珍兵者,纯诚奏道:“臣侍陛下十年,无丝毫惠及乡里,今归省而首集子弟为兵,父老其为臣何!”太祖称叹而止。
7、凡有诏令丁宁事皆不行,空言一再,颇类谐戏。
8、有唐一代,史评、典志、实录、诏令等又有新发展,逐渐形成类目。
9、转眼到公元正月十六日,朝廷诏令欧阳修转起居舍人,依旧知制诰,徙知扬州。
10、风池诏令子,喜听东山复起,一门济美报清时。
凿壁文学网
本站所有资源文件均出自网络,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如有侵犯你的版权,请通知我们,本站将立即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