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玺造句 | |
造 句 | 印玺造句 |
组 成 | 印 - 玺 - |
印玺造句 |
1、而且夏牟早就和孟获说过,就算是孟获交出边章的太守印玺也不会真的被封太守,朝廷不会分封这样一个新人,甚至皇甫嵩都不会让孟获这般晋升。 2、印玺与神雷两股力量争锋相对,周围空间不断扭曲。 3、五色圆坛内封玉册,这与东汉时期班固所著《白虎通义》所述相近,曾记载有:或曰封者,金泥银绳,或曰石泥金绳,封之印玺也。 4、三年届满之后,魏文侯欲收其印玺,削职为民。 5、第六卷御用寿山石长方印玺两方。 6、就在研究古代中国经典作品的同时,丁氏开始对古印玺,甚至是更远古的甲骨文、青铜铭文、篆书产生兴趣。 7、此外,西泠印社中人“上自鼎彝碑碣,下至印玺泉刀,无不博采旁搜,藉资考古”,承担了保存文物、传承民族文化的历史重任。 8、宝船船队第三次远航的目的之一,就是带一枚新的印玺给满剌加,并扶持满刺加成为一个介于暹罗人以及南边强大的爪哇人之间的平等政权。 9、若应权通变,以宁静圣朝,虽赴水火,所不得辞,辄顺众议,拜受印玺,以崇国威。 10、吴少将,你拿着这份征文,还有这个征令印玺,写上你的征兵条件之类的告示,再派人去云峰城辖下城池,每个城门都贴上就行了! 11、北宫伯玉毫不畏惧,手中同样出现一面印玺,催动真气,那印玺幻化的同样巨大无比,向着皇甫嵩的印玺撞击而去。 12、这异铁极为古怪,坚硬异常,女皇思及自己出身武氏,于世,召集天下工匠,欲要将异铁锻造成一枚印玺,留予武家传世,以示武家尊贵。(源自小学生网) 13、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有一件类似印玺。 14、这是一方玉制大印,色绿如蓝,温润而泽,整个印玺方圆四寸,上有五条螭龙钮交盘绕,钮盘间还有一个小孔,正面刻有“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15、又独以玉,作为历代帝王相传之印玺,所以叫“传国玉玺”,又称“传国玺”。 16、而且云天还得到了九黎一族的礼物,一个类似印玺的物品,上面浓厚的人皇之气,即使云天加上三祖的人皇之气也不足上面的万一。 17、在阜阳博物馆,藏有一枚战国“专室之玺”铜印,相同时代相同印文的印玺,在国内仅见三枚。 18、怎么在腰间还挂着一方印玺,不会是崆峒印或者什么吧。 19、而这一个印玺主人的贵气竟然远远超过宋徽宗,这一定也是一位皇帝,甚至还是一位有名的皇帝。 |
印玺其他造句 | |
付印造句 | 1、不必要匆匆忙忙付印。 2、我们会在付印的时候核对价格。 3、编辑将报纸付印之后就去睡觉了。 4、印前校稿:校机后压印的稿样,用来与付印稿样比较,确保完全正确,然后开始印刷。 5、付印:核准出版物的最后形式,授权印刷的情况。 6、这位编辑立即将那篇文章付印。 7、与此同时,编辑等的不耐烦了,因为杂志很快就要付印。 8、因为这报纸是由皇宫独家控制的产物,而且每天的样刊必须经过皇帝陛下的亲自首肯才能付印,所以根本不可能刊登任何会对帝国统治带来麻烦的文章。 9、编辑将报纸付印之后就去睡觉了。 10、手稿是在法国革命前几周寄往伦敦付印的。 |
摹印造句 | 1、在此之前,只有摹印、拓印和雕板印刷,既笨重费力又耗料耗时,不仅存放不便,出现错字也很难更正。 2、一曰大篆,二曰小篆,三曰刻符,四曰虫书,五曰摹印,六曰署书,七曰殳书,八曰隶书。 3、古代精通书画的人大多都会篆刻,也称为摹印,他们作画或写字后都要在作品上面盖上印章。 4、至迟到东汉末年出现了摹印和拓印石碑的方法。 5、也就是这个时期有出现了摹印和拓印石碑的方法。 6、秦书有八体,一曰大篆,二曰小篆,三曰刻符,四曰虫书,五曰摹印,六曰署书,七曰书,八曰隶书。 7、秦世既废古文,始用八体,有大篆、小篆、刻符、摹印、虫书、署书、殳书、隶书。 8、在草地上留下了一个造型完美的臀部摹印后,梁金宅踮着脚尖揉着屁股向博物馆里潜去。 9、 10、 |
钤印造句 | 1、根据书写的内容,选择作品的尺幅和形式,确定行距与字距,预留释文和署款、钤印的位置等等。 2、凡题跋之高宽、钤印之位置、文字损蚀或论脱处,悉照原本备载,从唐代至晚清,均是名家名迹。 3、胡适的这组“丁未存稿”共有信笺,稿末署有“小侄骍第一次写稿,计词一首,诗九首”,并钤印“适之”。 4、临书落上款“鲁卿一兄大人正”,署名“弟胡炳益”,钤印“胡炳益印”白文。 5、但也有一些钤印草率、使用劣质印泥和不入流印章的现象随处可见。 6、展览中那些年代久远、印制稀少、钤拓精良、名家递藏、名人题跋的珍善印谱,通过朱钤印面、乌拓边款、墨书题跋,无不给大众带来了高度的艺术审美享受。 7、上款“邦胜先生雅正”,落名“陈含光篆”,钤印“暖暖内含光”朱文、“广陵陈仲子”白文。 8、钤印必须选用优质印泥,好的印泥细腻光泽、不走油、不变质、厚而匀,具有立体感,钤出的印谱持久如新、光艳可人。 9、但印谱拓制成帙,又是一个繁琐、复杂的过程,它不仅对印泥、纸张等有极高的材料标准,对钤印、拓款、装订等工艺技巧也要求甚严。 10、谭文瑞叔叔哲嗣谭孜兄,昨天短信告诉我,老爷子的书,已钤印,让我去取。 |
拓印造句 | 1、复制,著作权法术语,指以印刷、复印、临摹、拓印、录音、录像、翻录、翻扫等方式将作品制作一份或者多份的行为。 2、刘次庄自己摹刻的石碑由于刻工精致,文字书法已经达到大成之境,当时可谓乱真,引来了无数文人墨客前来拓印次碑文。 3、我们所使用的铸模,其来源是用自己活生生的手指所按捺的指纹、藉由处理玻璃表面上的指纹、以及处理沾墨渍或印泥之后的手指拓印。 4、日式木版拓印,它们有着弯曲的线条,布满花纹的表面,对比性的留白以及栩栩如生的平面,这些都给予新艺术主义以灵感。 5、我想给沙发做一个叶子拓印的沙发套。 6、手工刻版,手工拓印,绘、刻、印紧密结合,古朴而精美。 7、而经过简单的拓印、倒模工序制成的指纹膜,只要纹路清晰,便可以骗过打卡机的“光眼”。 8、拓印字符的自动识别是字符识别的一个特殊应用领域,单纯依靠一般的ocr方法不能取得满意的结果。 9、据了解,此次拓印的碑是“萧山县学重建大成殿记碑”,有着“江南第一碑”的美誉,是萧山儒学承上启下的一块里程碑,也是中国书法艺术的瑰宝。 10、中国制造搜索网将以“中国制造走进印度”为已任,大力开拓印度及类似于印度的国外市场。 |
血印造句 | 1、少年快速捡起扔在地上的药娄子跟着野猪留下的血印快速的追了过去,终于追上了正在逃亡的野猪,少年一个快步流星冲到野猪前面一脸阴笑地对着野猪。 2、看见这个么?嘴唇上环状的血印? 3、是年充满着血印泪的中国近代史,记载着我们民族付出的无比深重的代价。 4、露辛迪克不可置信地伸手捂住伤口,在摔倒之前用她沾满鲜血的手指在老卡斯卡利安额头上画了一道血印。 5、刺破蛇魔襟袍,蛇魔妄图将月容锁死在捆龙索圈环中时,又见一派剑浪自捆龙索中迸射出,蛇魔不待施招,已然伤的血印周身。 6、白纸血印一张雪白的纸,只见“大师”用力一拍,纸上竟然出现了一个血手印,这个时候“大师”们往往告诉你家里的狐狸精、妖魔鬼怪已经被他降服了。 7、三四天后这些可怕的血印消失了,除非你是参加比基尼大赛,在沙滩上呆着没有危害,仅仅需要几天,对不对? 8、血印说得没有错,这些红草是‘上帝之媒’的护卫,完成了任务,立即萎谢。 9、不是一切后果都是眼泪血印,而不展现欢容。 10、青春年少或者说少不更事的时候,人总是有那种美好的憧憬,只看纸面上的一层,却看不到先贤们留在纸背后的汗渍甚至血印。江南 |
国玺造句 | 1、赢异人本是秦王的孙辈,按说本没有资格参加如此盛会,但谁叫他昨天早上叫赵王记住了呢,眼见一幅上钤国玺的丝帛请柬捧到他面前,激动得他手足无措。 2、国玺、降书、舆图、户簿本是要白衣出降之刻献上,而公主此番举动却不知透着何意?不待他们细想,北璇玑再次出声:“陛下,请您信守承诺,厚待我北海百姓。 3、刘邦建汉以后,玉玺一直藏在长乐宫,称为“汉传国玺”。 4、由于难以找到一位掌玺大臣,国玺在一段时间内交由特设委员会掌管。 5、富贵累世……乘便利时,夺取国玺,不复顾恩义,如此者狗猪不食其余! 6、国玺加盖在公告上。 7、袁术将僭号,闻坚得传国玺,乃拘坚夫人而夺之。 8、省农牧厅厅长康国玺深入农户家中了解农村经营情况。 9、金字塔和秃鹰是国玺的两面。 10、君不见,最早记载传国玺上文字的人不是司马迁、班固等人,而裴松之、张守节等都是引用早已亡佚了的著作的,这本身就是一种“死无对证”。 |
印玺造句 | 1、而且夏牟早就和孟获说过,就算是孟获交出边章的太守印玺也不会真的被封太守,朝廷不会分封这样一个新人,甚至皇甫嵩都不会让孟获这般晋升。 2、印玺与神雷两股力量争锋相对,周围空间不断扭曲。 3、五色圆坛内封玉册,这与东汉时期班固所著《白虎通义》所述相近,曾记载有:或曰封者,金泥银绳,或曰石泥金绳,封之印玺也。 4、三年届满之后,魏文侯欲收其印玺,削职为民。 5、第六卷御用寿山石长方印玺两方。 6、就在研究古代中国经典作品的同时,丁氏开始对古印玺,甚至是更远古的甲骨文、青铜铭文、篆书产生兴趣。 7、此外,西泠印社中人“上自鼎彝碑碣,下至印玺泉刀,无不博采旁搜,藉资考古”,承担了保存文物、传承民族文化的历史重任。 8、宝船船队第三次远航的目的之一,就是带一枚新的印玺给满剌加,并扶持满刺加成为一个介于暹罗人以及南边强大的爪哇人之间的平等政权。 9、若应权通变,以宁静圣朝,虽赴水火,所不得辞,辄顺众议,拜受印玺,以崇国威。 10、吴少将,你拿着这份征文,还有这个征令印玺,写上你的征兵条件之类的告示,再派人去云峰城辖下城池,每个城门都贴上就行了! |
御玺造句 | 1、有关官员当场宣读完诏令,内官献上皇帝的御玺,刘祜便正式即位。 2、御玺是盖在所有皇室文件上的一种印。 3、帝王的御玺甚至可将权利赋予不同层级的政府。 4、二十四史百衲本,明朝大内藏书《御玺印谱》、宋版蜀刻大字本《通鉴》单张书页……书展二楼的古籍专场恍如“藏宝阁”,每一件都价值不菲。 5、就用五寸见方的黄绢,写上内容,再盖上御玺,折叠起来用黄蜡封成药丸大小,派人送往各势力处进行联络。 6、皇帝来到奉天殿后,已陈设于此的明扇打开,珠帘也卷起,尚宝司官员将御玺置于预先设立于御座之东的宝案之上,至此,教坊司乐队停止演奏“中和乐”。 7、月鲁帖木儿等即麾兵入城,倒剌沙奉着御玺,伺候道旁,由齐王接着,他即屈膝请安,把玺呈上,且口称请死。 8、于是,嫪毐先发制人,趁着风和日丽的四月嬴政宿雍城蕲年宫行冠礼,窃用秦王御玺和太后玺,调县卒、官卫士卒官骑攻击蕲年宫。 9、大门上横批方方正正四个字,相国武馆,还御玺御制的。 10、御玺到手,即易大臣,可谓如见肺肝。 |
国玺造句 | 1、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教授张国玺表示。 2、由于难以找到一位掌玺大臣,国玺在一段时间内交由特设委员会掌管. 3、汉亡,曹丕使人在传国玺肩部刻下隶字“大魏受汉传国玺”。 4、袁术将僭号,闻坚得传国玺,乃拘坚夫人而夺之。 5、丈夫不能腰佩六国玺,死当头颅行万里,胡为碌碌记姓名,日夜埋头事文史! 6、据说,他所继承的玺绶中就有传国玺一尊,上面还有当年曹丕使人在传国玺肩部刻下隶字“大魏受汉传国玺”。 7、刘邦建汉以后,玉玺一直藏在长乐宫,称为“汉传国玺”。 8、富贵累世……乘便利时,夺取国玺,不复顾恩义,如此者狗猪不食其余! 9、省农牧厅厅长康国玺深入农户家中了解农村经营情况。 10、君不见,最早记载传国玺上文字的人不是司马迁、班固等人,而裴松之、张守节等都是引用早已亡佚了的著作的,这本身就是一种“死无对证”。 |
碧玺造句 | 1、这是碧玺的一个很独特的特点,已发现单个碧玺晶体中含有多达16种颜色! 2、直至从事天然宝石生意26年之后,我仍然对碧玺家族惊人的色彩及独特的特性感到敬畏。 3、、全一矿石:西瓜碧玺碧玺持有光之语中的全一音调. 4、黑碧玺是以能够转换负面能量而著称的。 5、除了具有非常美丽的色调之外,这些碧玺还显示出一种非常少见的高等级的纯净度。 6、他还买下了一枚蟹青色龙形碧玺,是由一个法国家族在20世纪初获得的。 7、碧玺是在南加州的圣路伊斯流域。 8、碧玺是世界上最多彩的自然宝石。 9、有彩虹仙子之称的碧玺,其颜色多彩又丰富,与如今我们的精彩生活相互映托,可以更好的展现我们精彩的生活。 10、碧玺是最绮丽多彩的宝石,有着“彩虹仙子”美称,以碧玺为原材料主石的首饰和吊坠成为了女性消费者们的又一新宠。 |
印玺相关造句
- 印张造句
- 英断造句
- 英杰造句
- 英名造句
- 英年造句
- 嘤咛造句
- 鹰架造句
- 樱桃造句
- 鹰潭造句
- 鹰派造句
- 迎角造句
- 迎送造句
- 迎泽造句
- 莹润造句
- 萤幕造句
- 营队造句
- 营商造句
- 营私造句
- 潆回造句
- 赢财造句
- 赢过造句
- 赢的造句
- 赢取造句
- 赢余造句
- 颖脱造句
- 影评造句
- 影象造句
- 影像造句
- 影展造句
- 影照造句
- 应答造句
- 应分造句
- 应缴造句
- 应将造句
- 应名造句
印玺相关的词语 | |
重印 | 【意思解释】1.指纯金官印。因金重,故称。 |
次印 | 【意思解释】1.犹次篆。正名之外的字号。 |
承印 | 【意思解释】1.捧印。 2.接受印刷。 |
敕印 | 【意思解释】1.敕符,印信。 |
齿印 | 【意思解释】1.佛教语。指用牙齿在证书﹑函件封口处压出的痕迹。相当于手印。 |
抽印 | 【意思解释】1.从整本书或刊物的印刷版中取出一部分来单独印刷。 |
册印 | 【意思解释】1.同"册寳"。 |
凹版印刷 | 【意思解释】简称“凹印”。印版的图文部分低于印刷版面的印刷方法。印刷时,全版面涂油墨,除去其平面上(空白部分)的油墨后,经覆纸、加压,使低凹部分(图文部分)的油墨印到纸面上。现代凹印多为轮转印刷。 |
凹凸印 | 【意思解释】印版不用着墨的压印方法。按原稿图文制成凹凸两块印版,在纸上或印有图文的印刷品上进行压印,形成犹如浮雕的图案。多用于压印商标等。 |
跋印 | 【意思解释】1.指鉴赏者在书画末尾的跋文和署印。 |
编印 | 【意思解释】1.编辑出版。 |
摆印 | 【意思解释】1.指印刷。 |
白文印 | 【意思解释】1.阴文印章。 |
背缝印 | 【意思解释】1.文件背面的骑缝印。 |
杓窊印 | 【意思解释】1.印纽刻成鸷鸟形的印。即鹰纽印。行军诏赐将帅所使用。杓窊,古契丹语。 |
板印 | 【意思解释】1.指雕板印刷。 |
半印 | 【意思解释】1.旧印章名。汉制,丞相﹑列侯至令丞,都用正方形的大印。小官如管仓库﹑园林的,只能用大官印的一半,印成长方形。后世沿其制,叫半印。参阅清冯云鹏《金石索.印玺.半印》。 |
封金挂印 | 【意思解释】1.谓不受赏赐,辞去官职。 |
封印 | 【意思解释】1.封缄文书﹑物件并加钤印于其上。 2.旧时官署于岁暮年初停止办公,称为"封印"。唐李商隐《任弘农尉献州刺史乞假归京》诗:"黄昏封印点刑徒,愧负荆山入座隅。"明时于除夕封印,至新正三日开印,为期四日。见明田汝成《西湖游览志馀.熙朝乐事》。清时于每年十二月十九至二十二日四天之内择吉封印,为期一月,至明年正月十九﹑二十﹑廿一三天之内择吉开印。见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开印封印》。 |
付印 | 【意思解释】①稿件交付出版社,准备出版。②稿件已完成排版校对过程,交付印刷:清样签字后,才能~。 |
琮玺 | 【意思解释】1.玉玺,皇帝或皇后的印。 |
传国玺 | 【意思解释】1.秦以后皇帝世代相传的印章。又称秦玺,唐改称传国宝。相传秦始皇得蓝田玉,雕为印,上纽交五龙,正面刻李斯所写篆文"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字。秦亡归汉。后来封建王朝以玺有"受命于天"之文,争以得玺为符瑞。秦玺已亡,历代多自刻制,文亦有同有异。 |
册玺 | 【意思解释】1.册宝。 |
白玉玺 | 【意思解释】1.白玉制的玺印。为帝王传国之宝。 |
宝玺 | 【意思解释】1.皇帝的印玺。 |
伯理玺天德 | 【意思解释】1.英语President的译音。意为总统。 |
碧霞玺 | 【意思解释】1.见"碧鸦犀"。 |
卞璧玺 | 【意思解释】1.用和氏璧做的国印。 |
封玺 | 【意思解释】1.封缄的印信。 |
符玺 | 【意思解释】1.印信。 |
焚符破玺 | 【意思解释】1.烧毁信符,打碎印章。 |
负玺 | 【意思解释】1.背负玺印。谓随侍皇帝左右。 2.指近侍官。 |
国玺 | 【意思解释】1.即传国玺。秦以后皇帝世代相传的印章。 2.代表国家元首或最高权力的印章。 |
怀玺 | 【意思解释】1.谓隐藏君主身份。玺,天子印。 |
行玺 | 【意思解释】1.秦汉时皇帝印玺的一种。 |
黑玺 | 【意思解释】1.黑色的印。 |
蜜玺 | 【意思解释】1.古时为已死帝王用蜂蜡制成的玺印。为殉葬的明器。 |
石玺 | 【意思解释】1.石印。 |
金玺 | 【意思解释】1.亦作"金?"。 2.金制成的印玺。 |
降玺 | 【意思解释】1.谓降敕褒奖﹐下诏勉励。 |
印玺相关的成语 | |
飞鸿印雪 | 比喻事情经过所留下的痕迹。 |
封金挂印 | 指不受赏赐,辞去官职。 |
挂印悬牌 | 悬:挂。高挂官印、告牌(旧时官府用以喻示下级或百姓的告示牌)。指担任官职。 |
画沙印泥 | 书法家比喻用笔的方法。 |
金印紫绶 | 黄金印章和系印的紫色绶带。古代相国、丞相、太尉、大司空、太傅、太师、太保、前后左右将军及六宫后妃所掌。后代指高官显爵。 |
心心相印 | 心:心意,思想感情;印:符合。彼此的心意不用说出,就可以互相了解。形容彼此思想感情完全一致。 |
一步一个脚印 | 比喻做事踏实。 |
印累绶若 | 形容官吏身兼数职,声势显赫。 |
焚符破玺 | 烧毁信符,打碎印章。 |
印玺相关的成语分类
- 形容大雁最精美的成语_词语
- 形容大雁样子的成语_词语
- 形容高楼大厦高的成语_词语
- 形容高楼大厦比较集中的成语_词语
- 形容现在的高楼大厦的成语_词语
- 形容香港高楼大厦的成语_词语
- 形容重大历史事件的成语_词语
- 以印字开头的成语_词语
- 包含印字的成语_包含印字的词语
- 包含牌字的成语_包含牌字的词语
- 赞美书法写的好的成语_词语
- 赞美书法的经典成语_词语
- 赞美书法写得好的成语_词语
- 描写字体漂亮的成语_词语
- 赞美书法老师的成语_词语
- 形容很忙没时间的成语_词语
- 形容心里想的事情多的成语_词语
- 形容事务繁多的成语_词语
- 形容没时间说话的成语_词语
- 形容高贵美丽的成语_词语
- 想跟女生表白的成语_词语
- 女生最含蓄的表白成语_词语
- 表示貌合神离的成语_词语
- 芳心暗许的流行成语_词语
- 关于爱情的唯美成语祝福_词语
- 关于老兵退伍怀念部队的成语_词语
- 关于成长足迹的成语_词语
- 一次次的希望一次次的失望成语_词语
- 小学成长的足迹成语_词语
- 做事踏踏实实的成语_词语
- 第一个字是印的成语_词语
- 包含绶字的成语_包含绶字的词语
- 形容易烊千玺成语_词语
- 符的成语有哪些成语_词语
- 形容摔的很碎的成语_词语
- 形容东西摔碎的成语_词语
- 包含玺字的成语_包含玺字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