墉堞的意思 | |
词语 | 墉堞 |
解释 | 【意思解释】1.女墙,城墙上的矮墙。亦泛指城墙。 |
组成 | 墉 - 堞 - |
拼音 | [yōnɡ] [dié] |
单字 |
[墉]:墉
(形声。从土,庸声。本义城墙)
同本义
墉,城垣也。--《说文》
公用射隼于高墉之上。--《易·解》
祈于四墉。--《左传·昭公十八年》
与尔监冲,以伐崇墉。--《诗·大雅·皇矣》
又如墉基(城墙的根基);墉堞(女墙,城墙上的矮墙)
高墙
谁谓鼠无牙?何以穿我墉。--《诗·召南·行露》
又如墉垣(墙壁);墉屋(垣墙与房舍)
墉yōng城墙。泛指高墙。,● 墉yōng ㄩㄥˉ◎ 城墙:墉垣。◎ 高墙:“谁谓鼠无牙?何以穿我墉!”。 [堞]:堞 (形声。从土。葉声。本义城墙上如齿状的矮墙) 同本义 堞,城上女垣也。--《说文》。按,古城用土,加以砖墙,为之射墙也,亦谓之陴,或谓之陴倪。 傅于堞。--《左传·襄公六年》 又如雉堞;城堞 堞dié〈名〉城墙上齿状的矮墙。,● 堞dié ㄉㄧㄝˊ◎ 城上如齿状的矮墙:城堞。雉堞。堞楼。堞 |
近义词 | |
反义词 |
墉堞相关的词语
- 长墉
- 崇墉百雉
- 乘墉
- 崇墉
- 城墉
- 贲墉
- 沟墉
- 门墉
- 金墉
- 列墉
- 穹墉
- 穷墉
- 墙墉
- 四墉
- 水墉
- 周墉
- 云墉
- 遗墉
- 墉堞
- 墉屋
- 城堞
- 板堞
- 粉堞
- 傅堞
- 戈堞
- 行堞
- 女堞
- 鸟堞
- 堞墙
- 垛堞
- 堞楼
- 堞垒
- 堞口
- 鹫堞
- 楼堞
- 陴堞
- 蚍蜉堞
- 危堞
- 雉堞
- 玉堞
墉堞造句 |
墉堞相关的成语 | |
崇墉百雉 | 形容城墙高大。 |
墉堞相关的成语分类
- 形容桥高大的成语_词语
- 形容大桥高大的成语_词语
- 形容物体很高很高的成语_词语
- 形容古代城墙的成语_词语
- 形容男人性大的成语_词语
- 形容男孩子高大的成语_词语
- 形容男人那个大的成语_词语
- 形容人高大形象的成语_词语
- 形容男士壮实高大的成语_词语
- 形容高过一般人的成语_词语
墉堞相关的词语 | |
垣翰 | 【意思解释】1.《诗.大雅.板》:"价人维藩,大师维垣。大邦维屏,大宗维翰。"毛传:"垣,墙也。翰,干也。"后以"垣翰"比喻屏障或国家的重臣。 |
友执 | 【意思解释】1.知心好友;朋友。 |
友分 | 【意思解释】1.友情。 |
又且 | 【意思解释】1.犹而且。表示进一层意思的连词。 |
云者 | 【意思解释】1.助词。用于句末,表提顿,以引起下文。 |
勚劳 | 【意思解释】1.劳苦。 |
劓剥 | 【意思解释】1.犹劓割。 |
印盐 | 【意思解释】1.一种呈方形结晶的食盐。盐粒较大。 |
印绶 | 【意思解释】1.印信和系印信的丝带。古人印信上系有丝带,佩带在身。 2.借指官爵。 |
印集 | 【意思解释】1.见"印谱"。 |
印纽 | 【意思解释】1.见"印钮"。 |
印度草 | 【意思解释】1.又名印度大麻。原产于印度北部。一年生草本植物。茎皮用作麻织品原料。可作催眠﹑止痛﹑镇静剂。或作为嗜好品吸食,其危害性略同鸦片。 |
印官 | 【意思解释】1.明清制度,从布政使到知州﹑知县等各级地方官皆用正方印,故称"正印官"或"印官"。其他临时差委以及非正规系统官员,则用长方印。 |
印色 | 【意思解释】1.即印泥。 |
卬给 | 【意思解释】1.谓赖以供给。 |
冶游 | 【意思解释】1.亦作"冶游"。 2.野游;男女出外游乐。 3.旧时谓狎妓。 |
冶步 | 【意思解释】1.谓步态妖冶妩媚。 |
墉堞相关的成语补全
墉堞相关的成语接龙
墉堞相关的标签
墉堞相关的句子
- 刘墉 《不负我心》 的 内容梗概
- 刘墉的经典语句
- 刘墉 《不负我心》 的 内容梗概
- 刘墉《萤窗小语》的好词好句有哪些
- 刘墉散文
- 刘墉在艺术人生上的经典话语
- 【刘墉做一个快乐的读书人越快越好,最还马上就答复我,那我就非常
- l刘墉作品里的好词好句10句
- . 刘墉的经典语句
墉堞其他造句 | |
刘墉造句 | 1、清代中期有一个代表性的书法家刘墉,人称“刘罗锅”。 2、东边展室主要陈列刘统勋、刘墉父子的资料。 3、这个腹稿打了半夜,和珅写起来几乎文不加点,请了圣安,又说明刘墉已经离济,“龚三瞎子王炎逆贼之乱可望数日之内敉平”。 4、据记载,刘墉给乾隆皇帝祝寿时,别出心裁献给皇帝河南张泥塑“扳不倒”,使乾隆皇帝龙颜大悦,河南张泥塑开始闻名于世。 5、刘墉他们家第二牛,是官四代,到了他爹刘统勋,就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6、刘墉的父亲刘统勋也是一代名臣,其功绩其实在刘罗锅之上。 7、刘墉这才知道纪府的下人并不知道自己的官讳姓名,平日自己来府纪昀劈头总叫浑号,现在下人一口一个“刘罗锅子”。 8、刘墉,字崇如,号石庵,另有青原、香岩、东武、穆庵、溟华、日观峰道人等字号,清代书画家、政治家。 9、在许多"失"中,我常能见到一种凄艳的美,刘墉这篇诉说心声的作文,值得失意人一读。 10、该联的题写者,就是大名鼎鼎的清朝大书法家刘墉,也就是在民间家喻户晓的“刘罗锅”。 |
刘墉造句 | 1、清代中期有一个代表性的书法家刘墉,人称“刘罗锅”。 2、东边展室主要陈列刘统勋、刘墉父子的资料。 3、这个腹稿打了半夜,和珅写起来几乎文不加点,请了圣安,又说明刘墉已经离济,“龚三瞎子王炎逆贼之乱可望数日之内敉平”。 4、据记载,刘墉给乾隆皇帝祝寿时,别出心裁献给皇帝河南张泥塑“扳不倒”,使乾隆皇帝龙颜大悦,河南张泥塑开始闻名于世。 5、刘墉他们家第二牛,是官四代,到了他爹刘统勋,就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6、刘墉的父亲刘统勋也是一代名臣,其功绩其实在刘罗锅之上。 7、刘墉这才知道纪府的下人并不知道自己的官讳姓名,平日自己来府纪昀劈头总叫浑号,现在下人一口一个“刘罗锅子”。 8、刘墉,字崇如,号石庵,另有青原、香岩、东武、穆庵、溟华、日观峰道人等字号,清代书画家、政治家。 9、在许多"失"中,我常能见到一种凄艳的美,刘墉这篇诉说心声的作文,值得失意人一读。 10、该联的题写者,就是大名鼎鼎的清朝大书法家刘墉,也就是在民间家喻户晓的“刘罗锅”。 |
刘墉造句 | 1、清代中期有一个代表性的书法家刘墉,人称“刘罗锅”。 2、东边展室主要陈列刘统勋、刘墉父子的资料。 3、这个腹稿打了半夜,和珅写起来几乎文不加点,请了圣安,又说明刘墉已经离济,“龚三瞎子王炎逆贼之乱可望数日之内敉平”。 4、据记载,刘墉给乾隆皇帝祝寿时,别出心裁献给皇帝河南张泥塑“扳不倒”,使乾隆皇帝龙颜大悦,河南张泥塑开始闻名于世。 5、刘墉他们家第二牛,是官四代,到了他爹刘统勋,就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6、刘墉的父亲刘统勋也是一代名臣,其功绩其实在刘罗锅之上。 7、刘墉这才知道纪府的下人并不知道自己的官讳姓名,平日自己来府纪昀劈头总叫浑号,现在下人一口一个“刘罗锅子”。 8、刘墉,字崇如,号石庵,另有青原、香岩、东武、穆庵、溟华、日观峰道人等字号,清代书画家、政治家。 9、在许多"失"中,我常能见到一种凄艳的美,刘墉这篇诉说心声的作文,值得失意人一读。 10、该联的题写者,就是大名鼎鼎的清朝大书法家刘墉,也就是在民间家喻户晓的“刘罗锅”。 |
刘墉造句 | 1、清代中期有一个代表性的书法家刘墉,人称“刘罗锅”。 2、东边展室主要陈列刘统勋、刘墉父子的资料。 3、这个腹稿打了半夜,和珅写起来几乎文不加点,请了圣安,又说明刘墉已经离济,“龚三瞎子王炎逆贼之乱可望数日之内敉平”。 4、据记载,刘墉给乾隆皇帝祝寿时,别出心裁献给皇帝河南张泥塑“扳不倒”,使乾隆皇帝龙颜大悦,河南张泥塑开始闻名于世。 5、刘墉他们家第二牛,是官四代,到了他爹刘统勋,就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6、刘墉的父亲刘统勋也是一代名臣,其功绩其实在刘罗锅之上。 7、刘墉这才知道纪府的下人并不知道自己的官讳姓名,平日自己来府纪昀劈头总叫浑号,现在下人一口一个“刘罗锅子”。 8、刘墉,字崇如,号石庵,另有青原、香岩、东武、穆庵、溟华、日观峰道人等字号,清代书画家、政治家。 9、在许多"失"中,我常能见到一种凄艳的美,刘墉这篇诉说心声的作文,值得失意人一读。 10、该联的题写者,就是大名鼎鼎的清朝大书法家刘墉,也就是在民间家喻户晓的“刘罗锅”。 |
刘墉造句 | 1、清代中期有一个代表性的书法家刘墉,人称“刘罗锅”。 2、东边展室主要陈列刘统勋、刘墉父子的资料。 3、这个腹稿打了半夜,和珅写起来几乎文不加点,请了圣安,又说明刘墉已经离济,“龚三瞎子王炎逆贼之乱可望数日之内敉平”。 4、据记载,刘墉给乾隆皇帝祝寿时,别出心裁献给皇帝河南张泥塑“扳不倒”,使乾隆皇帝龙颜大悦,河南张泥塑开始闻名于世。 5、刘墉他们家第二牛,是官四代,到了他爹刘统勋,就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6、刘墉的父亲刘统勋也是一代名臣,其功绩其实在刘罗锅之上。 7、刘墉这才知道纪府的下人并不知道自己的官讳姓名,平日自己来府纪昀劈头总叫浑号,现在下人一口一个“刘罗锅子”。 8、刘墉,字崇如,号石庵,另有青原、香岩、东武、穆庵、溟华、日观峰道人等字号,清代书画家、政治家。 9、在许多"失"中,我常能见到一种凄艳的美,刘墉这篇诉说心声的作文,值得失意人一读。 10、该联的题写者,就是大名鼎鼎的清朝大书法家刘墉,也就是在民间家喻户晓的“刘罗锅”。 |
垛堞造句 | 1、长城上的垛堞,已经经受了多年岁月风霜的洗礼。 2、城墙皆以玄武岩大青条石叠砌,周围,高,垛堞。 3、茶陵南宋古城墙堪称中国古代军事防御与堤防完美结合的杰作,远看楼亭相望,垛堞相连,气势恢弘。 4、这次修复工程按照国家文物局批复的方案,主要包括对坍塌墙体、豁口处恢复,内外墙护坡加固,恢复垛堞、铺设游路、重修券门等。 5、这些长城上的垛堞,已经经受了多年岁月风霜的洗礼。 6、长城、关楼、垛堞、烽燧,都是历史的产物,漫步在关城中,只觉得时光、岁月、历史,从那厚重古拙的城砖缝隙里丝丝地流淌着。 7、我所见过的保存完好的古城墙,垛堞绵延,楼橹耸峙。 8、 9、 10、 |
雉堞造句 | 1、在微风中,城堡的雉堞式装饰墙上飘着一面旗帜。 2、尤其是北固山一段,建于危崖之巅,飞舞盘旋,敌台林立,雉堞连云,城楼高峙,与北京八达岭相较,可称双绝,称之为“江南八达岭”,并不过誉。 3、这是个绅士的住宅,但不是贵族的宅邸。围在楼顶的雉堞增添了些许诗情画意。 4、离开塘沽那些思乡的美军后,我经天津前往北平,在一九四六年除夕进入城墙上筑有雉堞的北平城。 5、八月二十八日飓风坏府仪门、府学欞星门及东岳神殿、石坊、北门城楼自东北抵西南,雉堞窝铺倾圮殆尽。 6、在它的雉堞状的墙壁后,韩国凭借自身的活力发展经济,并取得了出人意料的成功。韩国人开始相信他们的体制是特别的,甚至优越的。 7、城内雉堞台观,佳气郁郁,人物阗咽,鼓乐喧哗。 8、平熙儿飞奔到寨墙雉堞口,朝靠墙摆放的那挺机枪撒出了捕兽网,要把这挺造成过平家无数苦痛的怪物封罩住。 9、古兰州“面山为城,倚河为津”,其建筑“垣墉高坚,雉堞鳞次,楼橹翼然”,处处呈现出阳刚之美。 10、雉堞千年矗汉旌,蟠龙卧虎扼纵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