凿壁文学网

印绶的意思

词语印绶
解释【意思解释】1.印信和系印信的丝带。古人印信上系有丝带,佩带在身。 2.借指官爵。
组成 - -
拼音 [yìn]  [shòu] 
单字 [印]:印 (会意。甲骨文字形。左是手爪,右象跪着的人,合起来表示用手按人使之跪拜。本义官印) 同本义 印,执政所持信也。--《说文》 玺者,印也。印者,信也。--蔡邕《独断》 印,验也。--《苍颉篇》 玺谓之印。--《小尔雅》。按,古上下通曰玺。秦以来,天子诸侯王称玺,独以玉;列侯至二千石曰章,千石至四百石曰印。 每字为一印。--宋·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密布字印。 每一字皆有数印。 其印自落。 又如印务(有关印章管理和收发文书的工作;也指官印和职务);印券(盖有官印的凭证);印佩(官印);印牌(将印或令 印yìn ⒈图章,戳记~章。校~。盖~。~把子(也〈喻〉政权)。 ⒉痕迹手指~儿。留下烙~。 ⒊彼此符合,互相证明心心相~。~证。 ⒋将文字或图画等留在纸上或器物上~教科书。~报。~刊物。~刷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 ⒌,● 印yìn ㄧㄣˋ◎ 图章,戳记:印章。印玺。印记。
[绶]:绶 (形声。从糸,受声。本义丝带。古代用以系佩玉、官印等。绶带的颜色常用以标志不同的身分与等级) 同本义 绶,绂维也。--《说文》 绂谓之绶。--《小尔雅》。按,绶者,组带之大名。 掌帷幕幄帟绶之事。--《周礼·幕人》。司农注组绶所以系帷也。” 天子佩白玉而玄组绶。--《礼记·玉藻》 古者君佩玉,尊卑有序。及秦,以采组连结于纙,谓之绶。--《董巴舆服志》 守邸与共食,食且饱,少见其绶。--《汉书·朱买臣传》 怀黄金之印,结紫绶于要。--《史记·范睢蔡泽列传》 绶shòu丝带。〈古〉用来拴玉、印或帷幕印~。,● 绶(綬)shòu ㄕㄡˋ◎ 一种丝质带子,古代常用来拴在印纽上,后用来拴勋章:印绶。绶带。
近义词
反义词

印绶相关的词语

印绶造句

印绶造句1、当年仲夏,翼公“乃解印绶谢诸僚友”,乘船沿赣江下行,自觅归隐躬耕之地。
2、臣又手书申喻,开示生路,群寇困逼,知命穷数尽,解甲投戈,面缚委质,印绶万数,资器山积。
3、在诸葛亮第五次北伐中,诸葛亮因病于五丈原去世,按照诸葛亮的遗嘱,刘禅将其安葬于定军山,并赠送诸葛亮丞相武乡侯印绶,谥号忠武侯。
4、一面遣人起送董后;一面点禁军围骠骑将军董重府宅,追索印绶。
5、那不是所谓的传国玉玺,而是私人的印绶。
6、主公言之有理,不过,既便如此,也不用关押,依我看来,只需削弱二公子权柄,让他交出左将军阳翟侯印绶,投闲置散就可以了。
7、陆逊伯言平静的跪在封将坛上,从主公手中接下印绶兵符,此刻的他,即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殊荣。
8、李威又冲着掌管内宫印绶的掌书说道:去将司闺的印符拿过来。
9、最终,关羽发完牢骚,也就拜受印绶。
10、’臣虽自展竭,无益庶政,谨上印绶节钺,退还田里,以避贤路。
印绶造句1、云出寨迎接,待以宾礼,置酒共饮,纳了印绶,酒至数巡,范曰:将军姓赵,某亦姓赵,五百年前,合是一家。
2、当年仲夏,翼公“乃解印绶谢诸僚友”,乘船沿赣江下行,自觅归隐躬耕之地。
3、印绶由官员随身佩带,除非因犯法、罢官等缘故例应追缴外,升官调职或告老病殁,都可带走。
4、那不是所谓的传国玉玺,而是私人的印绶。
5、印绶上醒目的东阳二字旁边,栩栩如生的金龙似要飞腾而出,吓的罗浮扑通一下跪在地上,颤声道:“不知贵客到此,有失远迎,还请恕罪!”。
6、叶罗两家都有越王府的印绶,可又能怎么样,没有金丹真人坐镇,他们也入不了王府的法眼,自然就得不到青霞宫的厚待,勉强也就比徐金两家稍微好一点。
7、最终,关羽发完牢骚,也就拜受印绶。
8、’臣虽自展竭,无益庶政,谨上印绶节钺,退还田里,以避贤路。
9、陆逊伯言平静的跪在封将坛上,从主公手中接下印绶兵符,此刻的他,即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殊荣。
10、李威又冲着掌管内宫印绶的掌书说道:去将司闺的印符拿过来。

印绶相关的成语

飞鸿印雪比喻事情经过所留下的痕迹。
封金挂印指不受赏赐,辞去官职。
挂印悬牌悬:挂。高挂官印、告牌(旧时官府用以喻示下级或百姓的告示牌)。指担任官职。
画沙印泥书法家比喻用笔的方法。
金印紫绶黄金印章和系印的紫色绶带。古代相国、丞相、太尉、大司空、太傅、太师、太保、前后左右将军及六宫后妃所掌。后代指高官显爵。
心心相印心:心意,思想感情;印:符合。彼此的心意不用说出,就可以互相了解。形容彼此思想感情完全一致。
一步一个脚印比喻做事踏实。
印累绶若形容官吏身兼数职,声势显赫。
弹冠结绶朋友之间互相援引出仕。
金印紫绶黄金印章和系印的紫色绶带。古代相国、丞相、太尉、大司空、太傅、太师、太保、前后左右将军及六宫后妃所掌。后代指高官显爵。
金章紫绶紫色印绶和金印,古丞相所用。后用以代指高官显爵。
印累绶若形容官吏身兼数职,声势显赫。
紫绶金章紫色印绶和金印,古丞相所用。借指高官显爵。
紫绶金章紫色印绶和金印,古丞相所用。借指高官显爵。

印绶相关的成语分类

印绶相关的词语

印集【意思解释】1.见"印谱"。
印纽【意思解释】1.见"印钮"。
印度草【意思解释】1.又名印度大麻。原产于印度北部。一年生草本植物。茎皮用作麻织品原料。可作催眠﹑止痛﹑镇静剂。或作为嗜好品吸食,其危害性略同鸦片。
印官【意思解释】1.明清制度,从布政使到知州﹑知县等各级地方官皆用正方印,故称"正印官"或"印官"。其他临时差委以及非正规系统官员,则用长方印。
印色【意思解释】1.即印泥。
卬给【意思解释】1.谓赖以供给。
冶游【意思解释】1.亦作"冶游"。 2.野游;男女出外游乐。 3.旧时谓狎妓。
冶步【意思解释】1.谓步态妖冶妩媚。
雍雍【意思解释】1.鸟和鸣声。 2.声音和谐。 3.和洽貌;和乐貌。 4.犹雍容,从容大方。
雍既【意思解释】1.古代诸侯行聘礼时,主国送给宾客的较多的粮食﹑肉类和牲口称为"雍既"。雍,通"饔";既,通"饩"。
雍父【意思解释】1.传说中黄帝的臣僚,杵臼的发明者。
夜膳【意思解释】1.晩饭。
夜残【意思解释】1.夜将尽。
彝义【意思解释】1.常理。
彝章【意思解释】1.常典;旧典。
彝轨【意思解释】1.常轨。
彝化【意思解释】1.永久的教化,经常的教化。

印绶相关的成语补全

印绶相关的成语接龙

印绶相关的标签

印绶相关的句子

印绶其他造句

付印造句1、不必要匆匆忙忙付印。
2、我们会在付印的时候核对价格。
3、编辑将报纸付印之后就去睡觉了。
4、印前校稿:校机后压印的稿样,用来与付印稿样比较,确保完全正确,然后开始印刷。
5、付印:核准出版物的最后形式,授权印刷的情况。
6、这位编辑立即将那篇文章付印。
7、与此同时,编辑等的不耐烦了,因为杂志很快就要付印。
8、因为这报纸是由皇宫独家控制的产物,而且每天的样刊必须经过皇帝陛下的亲自首肯才能付印,所以根本不可能刊登任何会对帝国统治带来麻烦的文章。
9、编辑将报纸付印之后就去睡觉了。
10、手稿是在法国革命前几周寄往伦敦付印的。
摹印造句1、在此之前,只有摹印、拓印和雕板印刷,既笨重费力又耗料耗时,不仅存放不便,出现错字也很难更正。
2、一曰大篆,二曰小篆,三曰刻符,四曰虫书,五曰摹印,六曰署书,七曰殳书,八曰隶书。
3、古代精通书画的人大多都会篆刻,也称为摹印,他们作画或写字后都要在作品上面盖上印章。
4、至迟到东汉末年出现了摹印和拓印石碑的方法。
5、也就是这个时期有出现了摹印和拓印石碑的方法。
6、秦书有八体,一曰大篆,二曰小篆,三曰刻符,四曰虫书,五曰摹印,六曰署书,七曰书,八曰隶书。
7、秦世既废古文,始用八体,有大篆、小篆、刻符、摹印、虫书、署书、殳书、隶书。
8、在草地上留下了一个造型完美的臀部摹印后,梁金宅踮着脚尖揉着屁股向博物馆里潜去。
9、
10、
钤印造句1、根据书写的内容,选择作品的尺幅和形式,确定行距与字距,预留释文和署款、钤印的位置等等。
2、凡题跋之高宽、钤印之位置、文字损蚀或论脱处,悉照原本备载,从唐代至晚清,均是名家名迹。
3、胡适的这组“丁未存稿”共有信笺,稿末署有“小侄骍第一次写稿,计词一首,诗九首”,并钤印“适之”。
4、临书落上款“鲁卿一兄大人正”,署名“弟胡炳益”,钤印“胡炳益印”白文。
5、但也有一些钤印草率、使用劣质印泥和不入流印章的现象随处可见。
6、展览中那些年代久远、印制稀少、钤拓精良、名家递藏、名人题跋的珍善印谱,通过朱钤印面、乌拓边款、墨书题跋,无不给大众带来了高度的艺术审美享受。
7、上款“邦胜先生雅正”,落名“陈含光篆”,钤印“暖暖内含光”朱文、“广陵陈仲子”白文。
8、钤印必须选用优质印泥,好的印泥细腻光泽、不走油、不变质、厚而匀,具有立体感,钤出的印谱持久如新、光艳可人。
9、但印谱拓制成帙,又是一个繁琐、复杂的过程,它不仅对印泥、纸张等有极高的材料标准,对钤印、拓款、装订等工艺技巧也要求甚严。
10、谭文瑞叔叔哲嗣谭孜兄,昨天短信告诉我,老爷子的书,已钤印,让我去取。
拓印造句1、复制,著作权法术语,指以印刷、复印、临摹、拓印、录音、录像、翻录、翻扫等方式将作品制作一份或者多份的行为。
2、刘次庄自己摹刻的石碑由于刻工精致,文字书法已经达到大成之境,当时可谓乱真,引来了无数文人墨客前来拓印次碑文。
3、我们所使用的铸模,其来源是用自己活生生的手指所按捺的指纹、藉由处理玻璃表面上的指纹、以及处理沾墨渍或印泥之后的手指拓印。
4、日式木版拓印,它们有着弯曲的线条,布满花纹的表面,对比性的留白以及栩栩如生的平面,这些都给予新艺术主义以灵感。
5、我想给沙发做一个叶子拓印的沙发套。
6、手工刻版,手工拓印,绘、刻、印紧密结合,古朴而精美。
7、而经过简单的拓印、倒模工序制成的指纹膜,只要纹路清晰,便可以骗过打卡机的“光眼”。
8、拓印字符的自动识别是字符识别的一个特殊应用领域,单纯依靠一般的ocr方法不能取得满意的结果。
9、据了解,此次拓印的碑是“萧山县学重建大成殿记碑”,有着“江南第一碑”的美誉,是萧山儒学承上启下的一块里程碑,也是中国书法艺术的瑰宝。
10、中国制造搜索网将以“中国制造走进印度”为已任,大力开拓印度及类似于印度的国外市场。
血印造句1、少年快速捡起扔在地上的药娄子跟着野猪留下的血印快速的追了过去,终于追上了正在逃亡的野猪,少年一个快步流星冲到野猪前面一脸阴笑地对着野猪。
2、看见这个么?嘴唇上环状的血印?
3、是年充满着血印泪的中国近代史,记载着我们民族付出的无比深重的代价。
4、露辛迪克不可置信地伸手捂住伤口,在摔倒之前用她沾满鲜血的手指在老卡斯卡利安额头上画了一道血印。
5、刺破蛇魔襟袍,蛇魔妄图将月容锁死在捆龙索圈环中时,又见一派剑浪自捆龙索中迸射出,蛇魔不待施招,已然伤的血印周身。
6、白纸血印一张雪白的纸,只见“大师”用力一拍,纸上竟然出现了一个血手印,这个时候“大师”们往往告诉你家里的狐狸精、妖魔鬼怪已经被他降服了。
7、三四天后这些可怕的血印消失了,除非你是参加比基尼大赛,在沙滩上呆着没有危害,仅仅需要几天,对不对?
8、血印说得没有错,这些红草是‘上帝之媒’的护卫,完成了任务,立即萎谢。
9、不是一切后果都是眼泪血印,而不展现欢容。
10、青春年少或者说少不更事的时候,人总是有那种美好的憧憬,只看纸面上的一层,却看不到先贤们留在纸背后的汗渍甚至血印。江南
绶带造句1、裁判举起霍梅尔斯的手宣告胜利,霍梅尔斯戴上冠军绶带。
2、而在齐王左侧的椅上,坐着一个青袍绶带的儒雅男子,虽然是灰发霜鬓,却是神采奕奕,淡凝从容的气度,便在银安殿气势汹汹的众多武将猛士之中,也丝毫不显得逊色。
3、画面中绶带是长尾山禽,以飞翔姿态烘托山中之花的气氛。深谙大自然纯真、美丽、和谐。
4、头戴二梁朝冠,素银腰带,练鹊三色绶带,身穿青色鸂鶒补子的官服,一手扶着城墙垛口看着远方的幢幢人影,一边听着早他一步就登上城头的张把总禀报。
5、据介绍,这种鸟叫绶带鸟,是一种森林益鸟,以前公园里很少见,即使有一两只,也是看见人就飞得远远的。
6、绶带鸟象征长寿,老人的一片拳拳之心,尽在不言之中。
7、到了晚上,墨西哥总统身披绶带,站在国民宫的阳台上高举国旗带头呼喊:“墨西哥万岁!”在场群众跟着一起呼喊,在电视机前看直播的人也跟着呼喊。
8、我获得五条绶带。
9、我很荣幸地将这种异常光荣的绶带,授给两位统帅。
10、沈河交警大队青年大街中队袁硕副中队长说,这两处岗值勤的交警在上岗时必须佩戴绶带是从开始的,这使这两处景观岗的岗勤提升到了礼仪化的高度。
印绶造句1、当年仲夏,翼公“乃解印绶谢诸僚友”,乘船沿赣江下行,自觅归隐躬耕之地。
2、臣又手书申喻,开示生路,群寇困逼,知命穷数尽,解甲投戈,面缚委质,印绶万数,资器山积。
3、在诸葛亮第五次北伐中,诸葛亮因病于五丈原去世,按照诸葛亮的遗嘱,刘禅将其安葬于定军山,并赠送诸葛亮丞相武乡侯印绶,谥号忠武侯。
4、一面遣人起送董后;一面点禁军围骠骑将军董重府宅,追索印绶。
5、那不是所谓的传国玉玺,而是私人的印绶。
6、主公言之有理,不过,既便如此,也不用关押,依我看来,只需削弱二公子权柄,让他交出左将军阳翟侯印绶,投闲置散就可以了。
7、陆逊伯言平静的跪在封将坛上,从主公手中接下印绶兵符,此刻的他,即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殊荣。
8、李威又冲着掌管内宫印绶的掌书说道:去将司闺的印符拿过来。
9、最终,关羽发完牢骚,也就拜受印绶。
10、’臣虽自展竭,无益庶政,谨上印绶节钺,退还田里,以避贤路。
印绶造句1、云出寨迎接,待以宾礼,置酒共饮,纳了印绶,酒至数巡,范曰:将军姓赵,某亦姓赵,五百年前,合是一家。
2、当年仲夏,翼公“乃解印绶谢诸僚友”,乘船沿赣江下行,自觅归隐躬耕之地。
3、印绶由官员随身佩带,除非因犯法、罢官等缘故例应追缴外,升官调职或告老病殁,都可带走。
4、那不是所谓的传国玉玺,而是私人的印绶。
5、印绶上醒目的东阳二字旁边,栩栩如生的金龙似要飞腾而出,吓的罗浮扑通一下跪在地上,颤声道:“不知贵客到此,有失远迎,还请恕罪!”。
6、叶罗两家都有越王府的印绶,可又能怎么样,没有金丹真人坐镇,他们也入不了王府的法眼,自然就得不到青霞宫的厚待,勉强也就比徐金两家稍微好一点。
7、最终,关羽发完牢骚,也就拜受印绶。
8、’臣虽自展竭,无益庶政,谨上印绶节钺,退还田里,以避贤路。
9、陆逊伯言平静的跪在封将坛上,从主公手中接下印绶兵符,此刻的他,即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殊荣。
10、李威又冲着掌管内宫印绶的掌书说道:去将司闺的印符拿过来。
凿壁文学网
本站所有资源文件均出自网络,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如有侵犯你的版权,请通知我们,本站将立即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