凿壁文学网

知班的意思

词语知班
解释【意思解释】1.掌管朝班仪节的官吏。
组成 - -
拼音 [zhī]  [bān] 
单字 [知]:知 (会意。小篆字形,从口矢。段玉裁识敏,故出于口者疾如矢也。”意思是认识、知道的事物,可以脱口而出。本义知道) 同本义 知,识也。--《玉篇》 知汝远来应有意。--唐·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心徹为知。--《庄子·外物》 留侯曰陛下不知乎?此谋反耳。--《史记·留侯世家》 不知何氏女。--《后汉书·列女传》 又 日知基所亡。 汝亦知射。--宋·欧阳修《归田录》 不知几千里。--清·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 知其不可而为之。--清·梁启超《谭嗣同传》 又如知不到(不知道);知风(知道情况 知zhī ⒈晓得,明了~晓。~道。~己~彼。 ⒉使知道通~。告~。 ⒊感觉,认识到~觉。 ⒋见识,学识,学问~识。求~。真~。 ⒌了解相~。〈引〉相亲新~。~己。~音。~心人。 ⒍主持,主管~县、~事(旧时指县长)。 ⒎〈古〉通"智"。聪明,智慧。 ⒏ ⒐ 知zhì 1.聪明;智慧。 2.姓。春秋时晋有知罃。,● 知zhī ㄓˉ◎ 晓得,明了:知道。知名(著名)。知觉(有感觉而知道)。良
[班]:班 (会意。从玨,从刀。金文,中间是刀,左右是玉。象用刀割玉。本义分割玉) 分瑞玉。瑞玉是古代玉质的信物,中分为二,各执其一以为信 班,分瑞玉也。--《说文》 班瑞于群后。--《书·舜典》 又如班瑞(颁还瑞玉;颁赐祥瑞) 分开;离群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李白《送友人》 又如班马 赏赐;分给 晋侯执曹伯,班其所取侵地于诸侯也。--《公羊传·僖公三十一年》 又如班扬符赏(颁布相应的赏赐);班授(颁发授予);班散(分给);班赐(颁赐;分赏) 分布;铺开 遇 班 bān ①工作或学习的组织~级。 ②指一天之内的一段工作时间上~、夜~。 ③军队的基层单位,在'排'之下。 ④旧时用于剧团的名称徽~。 ⑤量词这~老同志不服输、搭下一~飞机。 ⑥有固定线路并定时开行的~车、~机。 ⑦调回或调动(军队)~师回朝。 ⑧姓。 【班禅】喇嘛教格鲁派(黄教)的两大活佛之一。1645年格鲁派领袖罗桑却吉坚赞始称班禅(班禅四世)。1713年清政府封班禅五世罗桑意希为班禅额尔德尼,正式确定了其 地位。,● 班bān ㄅㄢˉ◎ 一群人按次序排成的行列:排班。按部就班。◎ 工作或学习的组织:班组。
近义词
反义词

知班相关的词语

知班造句

知班相关的成语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懂就是懂,不懂就是不懂。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懂就是懂,不懂就是不懂。
知人知面不知心旧时俗语。指认识一个人容易,但要了解一个人的内心却很困难。
知人知面不知心旧时俗语。指认识一个人容易,但要了解一个人的内心却很困难。
道远知骥,世伪知贤骥:良马。路途遥远才可以辨别良马,世间的虚伪狡诈才能鉴别贤才。比喻经过长久的磨练,才能看出人的优劣。
强不知以为知不懂装懂。
天知地知天知道,地知道。指人人都知道。亦指只有天知道,地知道,没有别人知道。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的缺点;教学以后,才知道自己的知识贫乏。
月晕知风,础润知雨月晕出现,将要刮风;础石湿润,就要下雨。比喻从某些征兆可以推知将会发生的事情。
知彼知己原意是如果对敌我双方的情况都能了解透彻,打起仗来就可以立于不败之地。泛指对双方情况都很了解。
知地知天地:地形:天:天气。了解地形,了解气候。
知其一,不知其二知道事物的一方面,不知道还有另一方面。形容对事物的了解不全面。
知其一不知其二只了解事物的一方面,而不了解其他方面。形容对事物的了解不全面。
知己知彼原意是如果对敌我双方的情况都能了解透彻,打起仗来就可以立于不败之地。泛指对双方情况都很了解。
知微知彰微:细小。彰:明显。既了解细小的萌芽状态,又了解发展起来后的显着特征。形容了解事物发展的始末。亦作“知微知章”、“知章知微”。
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只知道事物的一方面,而不知道它的另一方面。
只知其一,未知其二形容了解的情况不全面。同“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知足知止知道满足知道适可而止。
知彼知己原意是如果对敌我双方的情况都能了解透彻,打起仗来就可以立于不败之地。泛指对双方情况都很了解。
知地知天地:地形:天:天气。了解地形,了解气候。
班班可考班班:明显的样子。指事情源流始末清清楚楚,可以考证。
按步就班指按照条理或遵循一定的程序。参见“按部就班”。
按部就班部、班:门类,次序;就:归于。按照一定的步骤、顺序进行。也指按老规矩办事,缺乏创新精神。
班驳陆离形容色彩杂沓。
班功行赏按照功劳大小,依次给予赏赐。
班荆道故班:铺开;道:叙说。用荆铺在地上坐在上面谈说过去的事情。形容老朋友在路上碰到了,坐下来谈谈别后的情况。
班荆道旧指朋友相遇于途,铺荆坐地,共叙情怀。后泛指朋友相遇,共叙离情。亦作“班荆道故”。
班门弄斧在鲁班门前舞弄斧子。比喻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不自量力。
班马文章汉代史学家司马迁与班固的并称。泛指可与班固、司马迁相比美的文章。
班师得胜班:还。军队出征,得胜而归。
班师回朝班:调回。调动出征的军队返回首都,指出征的军队胜利返回朝廷。
班师回俯指出征的军队胜利返回朝廷。同“班师回朝”。
班香宋艳班固和宋玉均善辞赋,以富丽见称,后以之泛称辞赋之美者。
班衣戏采相传老莱子七十岁时穿彩衣作儿戏以娱亲。后以之为老养父母的孝亲典故。
班衣戏彩指身穿彩衣,作婴兒戏耍以娱父母。后以之为老养父母的孝亲典故。
科班出身比喻具有受过正规教育或训练的资格。
弄斧班门在鲁班门前舞弄斧子。比喻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不自量力。
拿班做势装模作样,摆架子。
拿班作势装模作样。
屈艳班香屈:指屈原;班:指班固。象《楚辞》、汉赋那样词藻艳丽,情味浓郁。称赞诗文优美。

知班相关的成语分类

知班相关的词语

知客寮【意思解释】1.寺院接待宾客处。
知津【意思解释】1.认识渡口。犹言识途。
知风【意思解释】1.闻风,听到消息。
灶釜【意思解释】1.灶和锅。指执炊治膳。
灶陉【意思解释】1.灶边突出部分。
灶屋【意思解释】1.即灶间。
灶突【意思解释】1.灶上烟囱。
灶鬼【意思解释】1.即灶神。
灶门【意思解释】1.灶的烧火口。 2.马前蹄上的两个空处。
灶泡【意思解释】1.盐场的别称。
灶君【意思解释】1.灶神的别称。
灶坑【意思解释】1.见"灶火坑"。
灶户【意思解释】1.以煮盐为业的人户。
灶王爷【意思解释】1.灶神的俗称。
灶尸【意思解释】1.古代祭灶时作灶神替身的人。
秩官【意思解释】1.常设之官。 2.记载周代有关常任官制的图书。
秩服【意思解释】1.爵禄与服饰的等级。

知班相关的成语补全

知班相关的成语接龙

知班相关的标签

知班相关的句子

知班其他造句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造句1、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2、科学家的态度,应该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丝毫不能苟且。
3、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4、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智也。
5、孔子曰:“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6、我们对待任何问题,都必须坚持“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老实态度,不懂决不要装懂,但是必须由不懂变为懂。
7、我们对待任何问题,都必须坚持“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老实态度。周恩来
8、3.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9、孔子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对于不了解的事,我们最好叁缄其口。
10、道不同,不相为谋。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知之为知之造句1、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2、知之为知之,不知曰不知,内不以自诬,外不以自欺。荀子
3、科学家的态度,应该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丝毫不能苟且。
4、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5、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智也。
6、孔子曰:“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7、我们对待任何问题,都必须坚持“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老实态度,不懂决不要装懂,但是必须由不懂变为懂。
8、我们对待任何问题,都必须坚持“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老实态度。周恩来
9、3.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10、孔子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对于不了解的事,我们最好叁缄其口。
上知天文,下知地理造句1、这家伙,那可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还知历史。说什么抗**,三国啊,宇宙啊,只要说出主题,他都能说出相关的东西。他就是:谭英东。
2、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不懂英语。
3、它上知天文下知地理,通晓过去和未来,怎么就算不到它自己悲惨的结局呢?玄色
4、我姐夫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能掐会算,还精通双陆关扑,受邀理所当然,你们这些人聒噪个甚!
5、这次发觉自己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精熟数术理工,无数筹划喷涌而出,一时兴致勃发,拿起树枝寻了片沙地将胸中所学一一画出。
6、传说,天命真人上知天文,下知地理,通天彻地无所不能。
7、这样,知识才能博大精深,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做考不倒之人。
8、从其毕业的学生基本都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文能助君富国安民,武能征战四方,称雄宗派界。
9、传闻天下间有一群人,他们个个学究天人,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文韬武略,样样精通,每一个人都有济世之才.
10、卖的是技艺,专为人占卜吉凶,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专解世间疑!
知疼知热造句1、我不能相信,那个善良温厚、知疼知热、事事替人着想的孩子真的离开了。
2、患上老年痴呆症的老伴,意识中女儿还在,爱人知疼知热。
3、能找一个知疼知热的贴心人共同走过人生最后的阶段,对于许多老人来说,既是美好的憧憬也是现实的选择。
4、一个男耕女织,知疼知热心里时时想着我的姑娘;一个意志独立,能让我回复清醒的姑娘;一个聪慧娴雅,闺房里让我描眉更懂甚于描眉之乐的姑娘。
5、“若老身后生几年,必要嫁与这般知疼知热的郎君!”章回小说里的王婆定会如许夸赞。
6、回到家,又知疼知热,跟这样的男人过日子,有滋味,心里踏实。
7、如今见这位小叔子正当英年,绰有丰仪,又如此知疼知热,早已芳心暗许,免不了另眼看待。
8、女人需要一个知疼知热的男人。
9、别看他对待自己的事情如此“绝情”,对待员工却是知疼知热。
10、如今,我们的生活风平浪静,有知疼知热的丈夫,有活泼可爱的女儿,我的人生还有什么不知足不如意?我想说,我现在的生活,很好,甜丝丝。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造句1、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2、故知足之足,常足矣’,‘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3、是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4、人天合一,虚心实腹,无为而治,不言之教……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
5、“吾闻‘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6、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
7、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8、
9、
10、
跟班造句1、我刚刚和幸福老大谈过了,他准备把快乐给你当小弟,富贵给你当跟班,如意给你当闺蜜,平安给你当死党,健康给你当老婆,好运给你当小三。看啥看,赶快谢恩啊!
2、陈逍自然看见了他那两个寸步不离的跟班小弟,而被他们牵扯的那个女生,陈逍也有印象,就是昨天他戏耍二代时候,借势帮忙的那个女生。
3、那个跟班儿不知沈承为何突然发怒,吓得脖子一缩,也不敢提要回之前欠据的事,急匆匆的跑走了。
4、玄月MM气愤不已,火球术、落雷术铺天盖地的向跟班二号砸过去。
5、龙马去往柿木网球花园参加网球比赛的电车上,遇到龙崎樱乃跟佐佐部和佐佐部的两个跟班A、B。
6、倒是胡老太乳声乳气,笑着凑热闹,说:“叫花儿小九精灵,舌战群雄倒不怯场,又收了个跟班,可喜可贺。
7、只是,实力如此强悍的高手竟然成了陈府的管家,以及沅沅大小姐的随身跟班,放眼天下,也是一桩咄咄怪事。
8、我不想像一个跟班的一样,通常我希望成为一个团队的领导者或者中流砥柱。
9、当那个怪客走进来的时候,将军的贴身跟班正在梳头。
10、小李刚来我们学校插班,就立马跟班上的同学混熟了,做什么事都显得无拘无束。
拿班造句1、就拿班上几个任课老师来说吧!除了数学老师和英语老师对他还不错以外,其他老师一直都是想让学校开除他的。
2、曹化淳拿班作势,别别扭扭地微微欠了欠身子。
3、熊赐履气的鼻子都歪了,却偏偏拿班布尔善没办法,班布尔善无论地位还是权势都比他来的高,身后又有鳌拜撑腰,不是此时的熊赐履惹的起的。
4、你去家属院里把棍子拿班里来。
5、十二点整酒店开始上菜,一群人分为两桌围坐,在桌上谈笑着自己这几年的见闻,或是拿班上几对关系暧昧的同学来打趣,一时间倒是其乐融融。
6、安德鲁不无嘲讽地说我能不能考的好我不知道,但我知道你一定能考好,就凭你这用工程度,期末考试你不拿班里的第一简直就没天理了。
7、那张宾拿班做势嗟道:“闻得先生有一位千金,尚未恭喜,本部有一门上好的亲,特来做媒。
8、好不知人事的狗官,少要拿班做势!难道又是要你女儿做亲,求着你不成!
9、甚至是在厕所工具不够用的时候,回到班级里,拿班里的工具干活儿。
10、别再拿班做势了,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那班造句1、要是我们错过了去机场的班车该怎么办?我们可能会错过那班飞机的!
2、真遗憾,你错过了那班公共汽车。
3、“我恨极了,那班混账东西!
4、他今早睡过了头,所以这会儿他千方百计要赶上那班火车。
5、黎明前就起床赶那班火车,她是不会喜欢的。
6、我晚了三分钟所以没能赶上那班火车。
7、他们最终还是跑去,只是未能赶及那班巴士。
8、凌天那班的班主任坐在校长办公室里,一脸怒气地对坐在对面小口小口抿着茶的林泽伦说道,“这叫我的面子往哪里放啊!”。
9、他们耽搁得太久,错过了最后的那班船。
10、很遗憾我睡过头了,误了我通常坐的那班公共汽车。
全班造句1、全班的同学都在笑,把地板擦得很响。
2、老师狠狠地警告喧闹的全班同学。
3、老师的泪水历历在目,她鞭策着全班同学努力学习。
4、有什么问题可随时通知安全班的当班轮机员。
5、她名列全班之首。
6、老师向全班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7、这样充分调动了全班的积极性,而被选中的学生为了不负众望也是全情投入,排练非常认真。
8、全班同学于是一片怨声载道,当然某崔姓天才除外。
9、有一次,有个同学生病了,一个月没有上课,我们全班同学对他嘘寒问暖,并送去世了许多水果慰问他,他很感动。
10、老师对全班说,那天晚上他将使他们免做家庭作业。
散班造句1、专案“学习班”一办五年多,直到“四人帮”都被打倒的了,还没有“散班”的信息。
2、如果用三个字形容原来的湖北中博队,那就是“散班子”,如今随着俱乐部易帜,一股新气象逐渐显现。
3、大伯是清真寺里的阿訇,在当地有点地位,舅舅是散班阿訇,就是做些婚丧嫁娶,宰杀牛羊诵经的。
4、冬,赵寿山省长率领的中国人民第三届赴朝慰问团陕西分团凯旋,洗尘晚宴就在大厦东小亭楼里举行,我们叫“散班饭”。
5、散班后的平讲戏艺人纷纷转行。
6、
7、
8、
9、
10、
凿壁文学网
本站所有资源文件均出自网络,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如有侵犯你的版权,请通知我们,本站将立即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