凿壁文学网

柱史的意思

词语柱史
解释【意思解释】1."柱下史"的省称。 2.代指老子。 3.指御史。 4.亦借指侍郎等朝官。 5.星名。
组成 - -
拼音 [zhù]  [shǐ] 
单字 [柱]:柱 支撑。通拄” 且鳌足可以柱天,体必长大,不容于天地,女娲虽圣,何能杀之?--《论衡·谈天》 又如柱天(撑天;支天);柱地(立柱支地) 挡住;阻塞 内人共举机以柱门,兵斫门,不能破。--《三国志》 拄 手把定筇竹,柱杖行田野,出村房。--《刘知远诸宫调》 又如柱杖(手杖) 柱 (形声。从木,主声。本义屋柱) 同本义 柱,楹也。--《说文》 剪屏柱楣。--《仪礼·丧服》。注所谓梁闇。” 东至于底柱。--《书·禹贡》 散木也,…以为柱则蠹。--《庄子·人间世 柱zhù ⒈支撑建筑物的构件木~。石~子。 ⒉像柱子的东西冰~。汞~。 ⒊ 柱zhǔ 1.见"柱夫"。 2.支撑;拄持。,● 柱zhù ㄓㄨˋ◎ 建筑物中直立的起支撑作用的构件:柱子。柱石。顶梁柱。◎ 形状像柱子的
[史]:史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是放简策的容器,下面是手∠起来表示掌管文书记录。本义史官) 古官名。职别各异 史,记事者也。--《说文》。按,周官有大史、小史、闪史、外史、御史、女史。其属又各有府史、胥徒史,主造文书者亦称史。凡府史,皆其官长所自辟除。 矧大史友内史友。--《书·酒诰》。郑注大史内史。” 用史巫纷若。--《易·巽》 辞多则史。--《礼记·聘礼记》 史载笔。--《礼记·曲礼》 史狐书贼。--《谷梁传·宣公二年》 动则左史书之,言则右史书之。--《礼记·玉藻 史shǐ ⒈自然或社会以往发展的进程历~。又指记载历史的书或研究历史的学科~记。生物~。社会发展~。~册。文学~。 ⒉〈古〉负责记录史事的官太~。,● 史shǐ ㄕˇ◎ 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亦指记述、研究这些的文字和学科:历史。通史。断代史。近代
近义词
反义词

柱史相关的词语

柱史造句

柱史相关的成语

补天柱地修补天,支撑地。比喻伟大的功勋。
抱柱之信用以表示坚守信约。
抽梁换柱比喻暗中捣鬼,以假代真。
蠹啄剖梁柱比喻事故或灾害刚一发生就立刻防止。
砥柱中流就象屹立在黄河急流中的砥柱山一样。比喻坚强独立的人能在动荡艰难的环境中起支柱作用。
改梁换柱比喻玩弄手法,暗中改变事物的内容或事情的性质。
改柱张弦改换琴柱,另张琴弦。比喻改革制度或变更方法。
胶柱调瑟瑟:古代一种弹拨乐器。用胶粘住瑟上用以调音的短木,不能再调整音的高低缓急。比喻拘泥死板,缺少变通。
胶柱鼓瑟用胶把柱粘住以后奏琴,柱不能移动,就无法调弦。比喻固执拘泥,不知变通。
强自取柱指物性过硬则反易折断。
埋轮破柱比喻刚正不阿,不畏权贵。
破柱求奸为不畏权贵,搜索坏人,以正国法的典故。
蜻蜓撼石柱比喻不自量力。也比喻纹丝不动。
擎天之柱擎:向上托。能托住天空的大柱子。古代神话传说昆仑山有八柱擎天。后用以比喻能负担重任的人。
束椽为柱捆扎椽子当柱子用。比喻小材大用。
偷梁换柱比喻暗中玩弄手法,以假代真,以劣代优。
尾生抱柱相传尾生与女子约定在桥梁相会,久候女子不到,水涨,乃抱桥柱而死。典出《庄子·盗跖》。后用以比喻坚守信约。
一柱承天比喻人能担当天下重任。同“一柱擎天”。
一柱擎天擎:托起。一根柱托住天。比喻人能担当天下重任。
玉柱擎天指栋梁之材可任天下大事。
稗官野史稗官:古代的一种小官,专给帝王搜集街谈巷语,道听途说,以供省览,后称小说或小说家为稗官。指旧时的小说和私人编撰的史书。
朝经暮史经:指旧时奉为经典的书籍;史:指历史书籍。一天到晚诵读经史。形容勤奋读书。
垂名青史青史:书写于竹简或白绢上的典籍、史册。名字被载入史册,流传后世。
东观续史东观:汉代官家藏书的地方。原指汉代女史学家班昭奉诏就东观续成其兄班固没有完成的《汉书》。后用以指女子才学高深。
功标青史标:写明;青史:古代在竹简上记事,因称史书为青史。功劳记在史书上。指建立了巨大功绩。
经史百子经:经学,经书,儒家经典著作;史:史学,史书;百子:诸子百家之学。旧指各个方面的很需要学问。
名标青史标:写明;青史:古代在竹简上记事,因称史书。把姓名事迹记载在历史书籍上。形容功业巨大,永垂不朽。
名垂青史青史:古代在竹简上记事,因称史书。把姓名事迹记载在历史书籍上。形容功业巨大,永垂不朽。
青史标名青史:史书。标:记下。在史书上记下姓名。比喻在历史上留下好的名声。亦作“青史留名”、“青史传名”、“青史名留”、“青史流芳”。
青史传名青史:史书。历史上留下好名声。
青史垂名青史:青指竹简,古代在竹简上记事,因称史书。垂:流传下去。指在历史上留名,永垂不朽。
青史留芳青史:史书。在历史上留下好名声。
青史流芳指在历史上留下好名声。
青史留名青史:史书。在历史上留下好名声。
史不绝书书:指记载。史书上不断有记载。过去经常发生这样的事情。
史无前例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事。指前所未有。
铁面御史宋赵抃为殿中侍御史,弹劾权贵,刚直无私,人称“铁面御史”。后泛称不畏权贵,不徇私情,公正严明的官员。
永垂青史光辉的事迹或伟大的精神永远流传在历史上。
研经铸史精研经史。形容学问渊博。
枕籍经史枕着经典,垫着史书。形容专心一意读书。

柱史相关的成语分类

柱史相关的词语

柱下史【意思解释】1.周秦官名,即汉以后的御史。因其常侍立殿柱之下,故名。 2.为御史的代称。 3.指老子。参见"柱下"。 4.星名。
柊叶【意思解释】1.多年生草本植物。地下有块状根状茎。叶基生,长达50厘米,有长柄。花紫色。生于山谷﹑密林下湿地。根﹑叶供药用,叶片可包粽。
妆合【意思解释】1.见"妆阁"。
孜孜无倦【意思解释】1.同"孜孜不倦"。
嘱授【意思解释】1.口嘱心传。
嘴严【意思解释】1.说话小心,不随便泄漏秘密。
嘴道儿【意思解释】1.辨别滋味的能力。
嘴壳子【意思解释】1.指鸟喙。
嘴唇皮【意思解释】1.即嘴唇。
咒枣【意思解释】1.旧时道士﹑方士等对枣念咒,谓能用以祛邪治病。
呪水【意思解释】1.古代筮术之一。对水行咒作法,据说饮之能治病祛邪。
咂嘬【意思解释】1.犹吮吸。
吱啦【意思解释】1.象声词。
吱吱格格【意思解释】1.见"吱吱咯咯"。
众学【意思解释】1.各个流派的学说。 2.指村塾。
众诸【意思解释】1.许多;各种。 2.指许多事情或事端。
舟杭【意思解释】1.同"舟航"。 2.指船只。

柱史相关的成语补全

柱史相关的成语接龙

柱史相关的标签

柱史相关的句子

柱史其他造句

灯柱造句1、我们接近转弯时开太快,然后撞上一根路灯柱。
2、我也有个主意,我点著手电筒,你可以沿著灯柱爬下去。
3、那只狗正在嗅路灯柱。
4、两个黑影出现在院前的月洞门中间,院灯柱上的灯笼,突然挤一声熄灭了,全院立即漆黑一片。
5、这盏台灯的灯柱是由七块五彩缤纷的玻璃砖连在一起拼凑而成的,精致纱制成的灯罩像一把大伞,遮住了整个灯泡。
6、路灯柱与路灯柱之间相距十英尺。
7、在街边电灯柱上经常可见到小广告:“年轻阔太借精求子,重酬百万”、“富婆代管财产”等。
8、那只狗正在闻那根路灯柱。
9、我通常把自行车锁在灯柱或者栅栏上。
10、路过一根灯柱时,我甩动着的左臂外侧蹭到了这根金属柱。
汞柱造句1、佩戴上后,阴茎的周长会导致汞柱电阻的变化。
2、一立方英尺空气在0℃和米汞柱压力下重多少?
3、血压是以毫米汞柱计算的。
4、在摸不到脉搏后继续充气约米汞柱。
5、食管癌,应考虑在谁拥有了以前切开术病人,辅导组与休息不足米汞柱的压力【汞柱造句】,以及乙状结肠扩张食道。
6、不论是妻子或丈夫,婚姻幸福的话,那么他们比起单身们,时血压平均低米汞柱。
7、尤其是,每天每摄入一份含糖饮料使收缩压提高汞柱,使舒张压提高0。米汞柱。
8、目的比较汞柱式血压计和带袖套式电子血压计测量血压值的差异。
9、标准状态为温度摄氏零度和压力米汞柱。
10、他的血压是之米汞柱;他的心率,
拱柱造句1、十二根巨大优雅的圆柱塔楼与无数细密的拱柱支撑着整个教堂的重量,教堂内部四十二间小礼拜堂全部由倾斜的柱子支撑,所有的平面组成了复杂的波浪线。
2、通过设计优化,将大拱柱脚的连接方式由铰接改为刚接,并有效地提高了材料利用率。
3、坐在教堂歇息了一会儿,罗傲来到那些血淋淋的拱柱面前,默默祈祷了一下后,解下拱柱上的一具具尸体,全部搬到了教堂里面。
4、兰肯特三人和闻讯前来迎接的菲丽,休伯特等人一起等候在教堂外廊高高的拱柱下张望山路那边。
5、灵武学院天香城分院坐落在天香城最繁华的地段,那双龙拱柱的大门显的气派非凡。
6、
7、
8、
9、
10、
金柱造句1、次日,杨金柱赴江华进行实地调查。
2、那一根根弯曲金柱就是皇冠上的金丝边线。
3、整个祖龙殿由八十一根通天金柱支撑,这些珠子上面雕龙刻凤,栩栩如生,一眼看去,给秦风带来极大的压力。
4、王金柱是莫力达瓦旗宝山镇西宝山村的村民,说起“十个全覆盖”工程,他主动给记者讲起了自己的故事。
5、殿内金砖铺地,坐北向南设雕镂金漆宝座。东西两梢间为暖阁,安板门两扇,上加木质浮雕如意云龙浑金毗庐帽。建筑上采用了减柱造做法,将殿内前檐金柱减去六根,使空间宽敞。
6、她那双在结实脚跟上的美腿,有如银座上的金柱。
7、自动将敌人捆在金柱上,用金圈扣牢,无法逃脱。
8、全亭有金柱、檐柱共木柱,古亭主体结构虽然保存完好,但北侧主梁已有坍塌迹象,局部椽望、瓦囗也已糟朽,亭内油饰彩画在风雨侵蚀下大部分残缺。
9、明、次间前檐明柱,金柱安装三樘六扇全板大门,前檐饰“雀替”、“荷叶隔架墩”等木雕饰件,并饰“一字枋心”青绿云子彩画。
10、走进大殿内,有八根粗木金柱,高有余,柱下是鼓径方形石柱础;金柱上承五架梁,四周檐部均有巨大的重昂五彩镏金斗拱。
矿柱造句1、承受高静载应力的矿柱,较小的动力扰动可能会使其发生塑性破坏而导致深部开采时的“多米诺骨牌”效应。
2、本文探讨了浅孔留矿祛新型变形方案:留矿全面法、静态留矿法、削壁留矿法,以及这些方法的矿岩开采条件,采场主动支护,矿柱回收等。
3、只要适当地控制好喷淋强度,就能使矿柱或矿堆保持长时间的非饱和状态,有利于有用元素的浸出。
4、顶板冒落、巷道底鼓和矿柱破坏是采矿过程中的重要岩石力学问题。
5、另外,还详细讨论了矿柱顶点的深度与长度之间存在的关系。
6、论文结合开阳磷矿金阳公路压矿的具体情况,对公路下的保安矿柱开采技术进行研究。
7、本文提出了一种矿房矿柱阶段性连续回采,深孔放顶处理空区的采矿方法。
8、你可以放置一个诡雷在泰矿柱上。
9、根据计算结果,优化确定了尾砂胶结充填体的配比及采场矿房矿柱的尺寸。
10、从我矿资源和矿柱回采实际情况出发,总结了近十几年来用留矿法回采底柱的实践经验。
明史造句1、廷枢和吴之荣弄权作奸,造成“明史”冤案。
2、但想自己眼盲,无法博览群籍,这部明史修撰出来,如内容谬误甚多,不但。
3、王尚书当然指的是王在晋,此人在清修明史中背描绘成了一个十足的窝囊废,完全就是用来衬托孙承宗和袁都督的光辉形象的绿叶。
4、这部《明史》是官修史书吗?
5、秦始皇以小篆为秦朝的标准文字,作者用“秦殇”为题,揭示小篆夭折的必然原因,同时肯定其在文明史上不可磨灭的作用,褒贬分明[小学生网]。
6、生命惟因其短,故应把它化入人类最壮丽的文明史中以获得永恒;生命也唯因其短,更要加倍珍惜每刻青春,使它在有限的生命线段内尽可能发出最大的光和热。
7、崇祯不该死,因为他是被李自成灭掉的,所以李自成在清朝所修明史里面的分类,是流寇。
8、他一生苦研儒学,表倡程朱理学、开博学鸿儒科,设馆纂修《明史》,编纂《古今图书集成》、《全唐诗》、《佩文韵府》、《康熙字典》等。
9、王族墓地随葬的陶鼓、石磬等礼乐器表明史上最早的礼乐制度形成。
10、因为从明史来看,朱元璋经过十几年的攻伐最终能够战胜群雄一统天下,也许是天命有归,运气在其中有很大的作用。
青史造句1、诗人们渴望到边塞去,胸怀着一种气吞山河、舍身报国的雄心壮志,建功立业,青史流名。
2、一个人在不同的立场、不同的时间去看另一个人,感受竟有天壤之别。青史留名者(无论美名还是臭名)的功过于非,恐怕连“盖棺论定”都是为时过早。往往需要几十年,在不同的时间,立场,尺度上得出不同的结论。芮成钢
3、壮哉我之华夏,诗词歌赋,千秋古国;美哉我之民族,同心同德,不屈不挠;盛哉我之风尚,仁厚朴醇,百善当孝;伟哉我之青史,文明五千,与爱同行!
4、岳飞一生精忠报国,赤胆忠心,忧国忧民,青史留名。
5、道德三皇五帝,功名夏后商周;英雄五霸闹春秋,顷刻兴亡过手!青史几行名姓,北邙无数荒丘;前人田地后人收,说甚龙争虎斗。
6、他突然很害怕,怕再见他,是青史卷册中的寥寥数笔。弄简
7、当时看到这个消息时,我第一个冒出来的念头就是,这个霍古斯是蠢蛋,领了奖后,就能名标青史,还有几辈子都花不完的财富。
8、古有二子:孔子,孟子。今也有二子:房子,车子。你若从在起二的名垂青史,二的贯穿古今,那么你就拥有了至高的修养和财富。加油二吧!
9、他们的光辉业迹,功昭日月、名垂青史,他们的崇高精神,具有永久的感召力和生命力。
10、仁厚善良德兼修,义胆忠肝壮吾身;诚恳友爱讲纪律,信任朋友惜知己;文化昌荣清风正,明堂正道酬志气;中国和谐天下名,华夏青史千古扬!
史稿造句1、《明史》、《明史稿》和《殊域周咨录》等书皆认为,佛郎机铳进入中国是白沙巡检何儒的功劳。
2、民國初年,編纂清史稿時,對於這位位極人臣的曹學士的編纂僅僅寫了。
3、许杏林说,通过这本《会试闱墨》可以看到,当年有中进士,而且有名有姓,非常确切,这与《清史稿》中的记载不尽相同。
4、《清史稿》作者则称其“遍临汉魏各碑至百数十过,运肘敛指,心摹手追,遂成一家,世皆重之”。
5、在《清史稿·儒林传》中,戴氏本传举足轻重,不可率尔操觚。
6、又据罗元黼《蜀画史稿》载,欧阳炯此诗的题目应为《应天寺门左壁天王画歌》,诗中所写的也是孙位与景朴的两位画家的天王画,所以题目中的“题景焕画”。
7、与末代状元刘春霖同科的进士人数说法不一,根据清史稿的记载,末代科举共有中进士,但从《会试闱墨》一书中,却只有。
8、民国初年,编纂清史稿时,对于这位位极人臣的曹学士的编纂仅仅写了。
9、《清史稿鲍承先传》载反间事亦同,言清太宗授承先以秘计。
10、从宋代开始,在汉文史稿中记载,今广西环江县境内先后有“茆滩”。
史传造句1、共工氏是古史传说时期的著名部族之一,其事迹上及三皇,下至虞夏。
2、玄奘西游取经故事在玄奘身世安排上呈现出从史传化到神圣化、虚幻化再到淡化的嬗变轨迹,这一嬗变和故事主旨的演变密切相关。
3、端午到,花枝俏,家家户户乐陶陶。挂艾草,带香包,香香甜甜百福招。竞龙舟,祭屈原,历史传承越千年。端午家家粽飘香,愿你事事“粽”顺畅!
4、文明是一本典雅的书,诗词曲赋史传文,源远流长,光照乾坤;文明是一颗善良的心,喜怒哀乐悲悯惊,关爱他人,和谐共进。
5、摘要《左传》是一部儒家的史传和经典,思想倾向与《春秋》有致性,但不尽相同。
6、“复活”的藤甲胄确实向世人展现了它的神奇,不过它究竟是否与历史传说中的藤甲兵一脉相承,几乎没有人可以给出明确答案。
7、几乎无例外,羽管键琴受历史传统的音律调音,音色、和音更加优美。
8、该剧是一出绍剧老旦唱工戏,根据“十二寡妇征西”的历史传说新编而成。
9、史传文学中那个雅量高致、出众人之表的周公瑾已经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一位才智碌碌、妒贤忌能的平庸之辈。
10、今日黔西北苗族流传的古史传说,言其祖先原住积石山以西,从日没方向移到积石山,经过若干代的长途迁徙,渡过黄河,到了长江中游一带,最后进入西南地区。
史略造句1、以智生有异秉,年十五群经子史略能背诵。
2、虽不是一本正经的“文学史”,大致也可以算作一本有点有面的“民国文学史略”。
3、岁月流逝,时易事移,近年我对元史的关注,已从制度史向政治史略微转进,并且似乎小有心得。
4、一本有点有面的“民国文学史略”。
5、作者从荷花的种源、栽培史略、品种演变进程着手,研究我国荷花资源的历史和现状。
6、而野乘所载,止云同日危夫人、觐明之死,余先后不一,似与史略小异,姑兼记之。
7、昔人有言“才繙史略,即可成文,凿空生义,僻谬不情”,诚此之谓也。
8、届时将在主殿展现张宪生平的六个重要历史片段,并设张宪生平史略馆、民族英雄馆、张宪文化展陈馆等。
9、每届七七,应钦均有纪述,于今抗战已获胜利,建国正待努力,特就历年所记,摘要汇编,并补入最后一年之抗战经过,及办理受降情形,使成一完整之史略。
10、曹金山引用鲁迅《中国小说史略》中的论述,“然《***》作者能文,故虽间猥词,而其他佳处自在”。
凿壁文学网
本站所有资源文件均出自网络,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如有侵犯你的版权,请通知我们,本站将立即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