凿壁文学网

旨诣的意思

词语旨诣
解释【意思解释】1.谓文章的主旨达到完美的境界。
组成 - -
拼音 [zhǐ]  [yì] 
单字 [旨]:旨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象匕”即匙形,下面是口,以匙入口,表示味道好。”口”隶变为日”。《说文》从甘,匕声。本义味美) 同本义 旨,美也。从甘,匕声。--《说文》 既饮旨酒。--《诗·鲁颂·泮水》 告旨。--《仪礼·乡饮礼》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礼记·学记》 又如旨甘(美好的食物);旨味(美味);旨肴(美味的菜肴) 美好 垂功烈而不刊,不亦旨哉!--柳宗元《与李睦州论服气书》 旨 美味的食品 我有旨畜,亦以御冬。--《诗·邶风·谷风》 食旨不甘,闻乐 旨zhǐ ⒈意义,意图,目的意~,要~。宗~。~趣(目的和意义)。 ⒉味美甘~。我有~酒。 ⒊〈古〉称帝王的诏书、命令圣~。,● 旨zhǐ ㄓˇ◎ 意义,目的:意旨。要旨。主旨。言近
[诣]:诣 (形声。从言,旨声。本义前往,去到) 同本义 诣,候至也。--《说文》 诣,进也。--《小尔雅》 未得诣前。--《汉书·杨王孙传》。注至也。” 诣,至也。--《苍颉篇》 吏遂缚诣县。--三国魏·邯郸淳《笑林》 先主遂诣亮。--《三国志·诸葛亮传》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晋·陶渊明《桃花源记》 元济诣京师。--《资治通鉴·唐纪》 与鲁肃俱诣孙权。--《资治通鉴》 又如诣阙(亲自到达宫廷);诣门(上门,登门) 晋谒;造访。古代到朝廷或上级、尊长处去之称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桃花源 诣yì ⒈往,到~京。特指到尊长处专~请教。 ⒉[造诣]学问、技术等所达到的境地她对生物学造~很深。,● 诣(詣)yì ㄧˋ◎ 到,旧时特指到尊长那里去:诣阙。诣前请教。◎ (学业或技艺)所达到的程度:造
近义词
反义词

旨诣相关的词语

旨诣造句

旨诣相关的成语

辞微旨远辞:文词,言词。微:隐蔽,精深。旨:意思,目的。言词隐微而表达的意思很深远。
甘旨肥浓泛指佳肴美味。
无关宏旨宏:大;旨:意义,目的。和主要意思没有关系。指意义不大或关系不大。
潘文乐旨指美好文章的文辞与意旨。
三旨相公用来讽刺庸禄低能的大官。
望风承旨指说话行事同机迎合他人意旨。见“望风希指”。
望风希旨指说话行事迎合上面和意旨。
先意承旨先意:超先想到;承旨:遵从意旨。原指不等父母开口就能迎合父母的心意去做。后指揣摸上级意图,极力奉承。
先意希旨指孝子不等父母开口就能顺父母的心意去做。后指揣摸人意,谄媚逢迎。同“先意承志”。
希旨承颜指言语行动迎合上级的意图。
元经秘旨微妙的道理。
言近旨远旨:意思。话很浅近,含义却很深远。
言约旨远言辞简练,含意深远。
苦心孤诣指苦心钻研,到了别人所达不到的地步。也指为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而煞费苦心。

旨诣相关的成语分类

旨诣相关的词语

旨统【意思解释】1.旨趣的系统。犹言思想体系。
旨问【意思解释】1.旨告。指信。
中支【意思解释】1.仲支,指家族中的二房。
中夕【意思解释】1.半夜。
中山狼【意思解释】1.明马中锡着寓言《中山狼传》(一说宋谢良着),记赵简子在中山打猎,一狼中箭逃命,东郭先生救之。既而狼反欲食东郭先生。明康海有《中山狼》杂剧演其事。后以喻恩将仇报﹑没有良心的人。
中元【意思解释】1.指农历七月十五日。旧时道观于此日作斋醮,僧寺作盂兰盆会,民俗亦有祭祀亡故亲人等活动。 2.称中元节。 3.古代术数家以第二甲子为"中元"。参见"三元"。
中女【意思解释】1.女红能力居中等的女子。
中山毫【意思解释】1.用中山兔毛所制的笔。常用为名笔的代称。
中上【意思解释】1.指古代田地或赋税等级的第四等。 2.中等里的上等。 3.中午。
中大人【意思解释】1.汉代称老年而有权势的宫人。 2.用以称宦官。
中下【意思解释】1.指古代田地或赋税等级的第六等。 2.中等里的下等。 3.指中策和下策。
中才【意思解释】1.中等才能。 2.指中等才能的人。
中士【意思解释】1.古代官名。其禄位在上士之下,下士之上。 2.指中等德行的人。 3.指一般士人。 4.指中等身材的人。 5.指中等道行的道士。 6.军衔的一级。低于上士,高于下士。 7.指中国人士。
中九【意思解释】1.指农历每月初九日。
中人【意思解释】1.中等的人;常人。 2.中等人家。 3.宦官。 4.宫女。 5.指有权势的朝臣。 6.犹内人。 7.居间介绍或作证的人。 8.中国人。 9.借指中等酒。
中二千石【意思解释】1.汉官秩名。《史记.外戚世家》:"娙何秩比中二千石。"《汉书.宣帝纪》:"颍川太守黄霸以治行尤异,秩中二千石。"颜师古注:"汉制,秩二千石者,一岁得一千四百四十石,实不满二千石也。其云中二千石者,一岁得二千一百六十石,举成数言之,故曰中二千石。中者,满也。"汉制九卿秩皆中二千石﹐故又用为九卿的代称。
占课【意思解释】1.即卜课。

旨诣相关的成语补全

旨诣相关的成语接龙

旨诣相关的标签

旨诣相关的句子

旨诣其他造句

宏旨造句1、这一线索,与本案无关宏旨,应把精力集中到新线索上。
2、第二是他的有些定义含糊其词而另一些无关宏旨。
3、生活作风不是无关宏旨的小事,它常是一个人思想品质的表现。
4、无论你出身高贵或者低贱,都无关宏旨。但你必须有做人之道。歌德
5、《惊雷逐鹿》在网上连载后不久,便已经有书友指出偶之‘错误’,偶也查证过一些资料,但权衡之后,未及修改,窃以为此词既有多义,改不改无关宏旨,遂未改。
6、小芬在说故事比赛中说了一些无关宏旨的话,评判们都感到莫名其妙,给她搞糊涂了。
7、他写的通知虽然还有一些小毛病,但总的来说无关宏旨。
8、无论她在不在场、监不监督或者付不付钱,都无关宏旨。
9、虽然这些变化是巨大的而且有重要影响,但不会造成Web过时无用即无关宏旨。
10、这一点差别,目前虽然无从弄清楚,好在不管是何人所封,得姓的年代都差不多,所以不妨认为无关宏旨,不必在这上面多加推敲。
谕旨造句1、为痛惩夹带之弊,乾隆帝曾下谕旨,令“步军统领、五城御史出示晓瑜,并密行查拿”,且在现场派遣军役搜检,以致扒光入场者的衣裤。
2、理大臣从二位勋一等伯爵伊藤博文、日本国全权办理大臣外务大臣从二位勋一等子爵陆奥宗光为全权大臣,彼此校阅所奉谕旨,认明均属妥实无阙。
3、为此,他预先将谕旨通知有关各省官民人等知悉,还专门派满汉御史各一员随往稽查,对于不遵规定者要随时参奏。
4、这些宦官成天在皇帝旁边,善于察言观色以迎合皇帝,又常常利用皇帝深居简出、和外廷官接触少的弱点,欺上瞒下,假传谕旨或歪曲篡改谕旨,以售其奸。
5、他的很多谕旨,就是简洁明了的大白话,连村童翁妪都能听懂。
6、虽然谕旨可以是律法的补充和解释,然而在许多时候,它却对法律起着破坏性作用。
7、禁止刊载的内容范围则比以前扩大了,如“凡谕旨章奏,未经阁抄、官报公布者,报纸不得揭载”一条,即为以往各律所未有。
8、然而陕西勤王军刚行至陕州,北京朝廷驰马传来崇祯皇帝谕旨,命令刘广生率军回转陕西不必勤王,万事以殄灭流寇为先。
9、嘉靖皇帝践祚之初,谕旨将文华殿鼎新修建,易以黄瓦。
10、而且,明代皇帝还通过颁发敕令、谕旨等特别规范,加重对邪教的打击力度。
旨趣造句1、我寻找了解并熟谙如何做好广告的撰文与艺术指导人员,他们必须技艺娴熟,盖下的一砖一瓦皆有其旨趣。李奥贝纳
2、直言之,以人为中心旨归的人文主义旨趣构成了法律的基础,法的经丝纬线均交织在整个人文主义的织锦之中。
3、由于时代精神以及文学理论旨趣上的契合,浪漫主义运动对童话倍加青睐,大力推动了童话的发展与繁荣。
4、理想的人物不仅要在物质需要的满足上,还要在精神旨趣的满足上得到表现。黑格尔
5、胡、陈二人虽私交笃厚,但有着各自的思想视野和学术旨趣。
6、因此,文学文本不可能有众口一词的判断,研究者毕竟不是被动的阐释,不可能也不应该完全迎合作家的创作意图,而应该有他自己的批评自觉与批评个性,有各自独特的批评旨趣。
7、那些工业文化产业的创造者与设计者,同时也是资本主义自由开放的创新者,正符应这一論述的旨趣。
8、“笔墨精良人生快事”,缘于一杆笔的劲健,在传达书法家的旨趣时达到极致——“笔精妙入神”,李白如是说。
9、因此,希望能够锄掉那茅草,驱逐这鸟雀,铲除一恶,树立一善,这样没有违背先人的旨趣,以泯没于九泉之下。
10、理想的人物不仅要在物质需要的满足上,还要在精神旨趣的满足上得到表。
法旨造句1、公开的宣传是说欧盟宪法旨在提高欧盟运行效率、明晰权利分配,团结欧盟成员国。
2、这种方法旨在锻炼眼肌,增强其灵活性。
3、恰值如来佛祖降下法旨要那地藏菩萨到西天灵鹫山大雷音寺听讲《华严经》,地藏菩萨封了沉沦血海便去那西天听讲只留谛听看守。
4、玄奘法师一生都致力于弘扬法旨。
5、斗战胜佛奉如来法旨,将上官杰换魂到白虎星系兽球之上,与绿麒麟一族一的王子互换灵魂后,历经坎坷完成使命。
6、仙族福泽,法旨天喻,历来只有我们持天威而战,今日却不想竟有人登上我天府之峰,指点仙道。
7、该书目多由济公降世、十度说起,至三探娘舅、九僧擒韩殿、西天朝佛缴法旨止。
8、明净大师夸奖了,晚辈不敢当,只是本着扶危济困,惩强除恶的法旨,初出茅庐就当做历市罢了。
9、然而使网页变得复杂已经是一种通用的惯例了,电子商务网站已经采取一种“散射”的方法旨在提供给所有潜在购买者尽可能多的选择。
10、该算法旨在提高图像无损压缩的压缩率,并可用于在进行图像有损压缩时提高恢复图像的主观质量。
题旨造句1、所有杰作的秘诀全在这一点:题旨同作者性情符合。非凡的激情才能产生卓越的作品。
2、就像近些年为混个学位的论文一样,当初我的毕业论文就是很多题旨松散论文拼凑起来的大杂烩。
3、本课题旨在研究用于法医鱼类学种属鉴别的新技术。
4、仿拟是仿照人们熟知的现成的语言材料,通过重复、类比、删减、添加等方式,借助具体的题旨情境以达到幽默俏皮、强化语势等效果的修辞格。
5、教授指派报告时,通常预期学生的文章必须切合作业题旨。
6、目的本课题旨在探索新的法医昆虫学种属鉴定方法。题旨造句
7、所有杰作的秘诀全在这一点:题旨同作者性情符合。
8、市井风貌是小说题旨的外在表现,劝惩之旨突出小说文本的功能效应,泄愤说则为文本最为内在的题旨指向。
9、同时,“题旨结构”理论也为探究其他类似戏剧作品之思想内涵指出了一条可行之路。
10、也有网友表示,解此题并不难,该题旨在找出拟声词的规律。
造诣高深造句1、唐代诗人李白和杜甫是文坛上的两大奇葩,造诣高深,其它诗人只能瞠乎其后了。
2、唐代诗人李白和杜甫是文坛上的两大奇葩,造诣高深,其他诗人只能瞠乎其后了。
3、刘歆为西汉王朝宗室,又为王莽新朝功臣,是学术造诣高深的经学家,又是将儒家理想制度付诸实践的改革家。
4、因为这个世界上炼药师实在太少,造诣高深的炼药师就更是凤毛麟角了。
5、她的歌声婉转动人,歌唱造诣高深。
6、这十二个字笔法刚毅,充满了意境,不难看出是造诣高深的修士题上。
7、拥有着整个尸族部落最为纯正的血统,而且在于尸神秘术上的造诣高深莫测,尸王对于七夜虽然有所顾忌,但还不到望风而逃的地步。
8、至于那个叶枫,能够打败林河山,天赋和实力自是不用话说,可惜我玄天武宗之中,却没有一个在锤炼肉身方面造诣高深的强者可以教导他。
9、某姓万,名华阎,乃是名游历各国、仗剑天涯的剑客,听闻星家之人剑术造诣高深,心生向往,故而特来请教。
10、
苦心造诣造句1、苦心造诣这么多年,才坐稳了文明路派出所所长的位置,没想到一朝竟成画饼。
2、苦心造诣,只为一敏惊人,岂料遇上张云此人,张源心有万千不甘,却抵挡不住对方天马行空的招式。
3、皇天不负有心人,苦心造诣四十载终于有了成果。
4、煌可不肯让自己的一番苦心造诣就这么付诸东流,连忙出言忽悠。
5、没有苦心造诣激情满怀又那来的这般焦灼之苦?老婆曰,自古多情空余恨,你不会少来点激情?答曰,没有激情,文章形同嚼蜡,苦涩不堪,让人啐读,与垃圾无二。
6、贾老头虽然是赤脚医生出身,但凭多年积累的行医经历和他自己的苦心造诣的经营,所树立起来的声誉和声望,在上上村,不亚于董胡声。
7、
8、
9、
10、
凿壁文学网
本站所有资源文件均出自网络,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如有侵犯你的版权,请通知我们,本站将立即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