凿壁文学网

旨问的意思

词语旨问
解释【意思解释】1.旨告。指信。
组成 - -
拼音 [zhǐ]  [wèn] 
单字 [旨]:旨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象匕”即匙形,下面是口,以匙入口,表示味道好。”口”隶变为日”。《说文》从甘,匕声。本义味美) 同本义 旨,美也。从甘,匕声。--《说文》 既饮旨酒。--《诗·鲁颂·泮水》 告旨。--《仪礼·乡饮礼》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礼记·学记》 又如旨甘(美好的食物);旨味(美味);旨肴(美味的菜肴) 美好 垂功烈而不刊,不亦旨哉!--柳宗元《与李睦州论服气书》 旨 美味的食品 我有旨畜,亦以御冬。--《诗·邶风·谷风》 食旨不甘,闻乐 旨zhǐ ⒈意义,意图,目的意~,要~。宗~。~趣(目的和意义)。 ⒉味美甘~。我有~酒。 ⒊〈古〉称帝王的诏书、命令圣~。,● 旨zhǐ ㄓˇ◎ 意义,目的:意旨。要旨。主旨。言近
[问]:问 (形声。从口,门声。本义问,询问) 同本义 问,讯也。--《说文》 皇帝请问下民。--《书·吕刑》 时聘曰问。--《周礼·大宗伯》 小聘曰问。--《仪礼·聘礼》 问人于他邦。--《论语》 善问者如攻坚木。--《礼记·学记》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乐府诗集·木兰诗》 问其故。--《列子·汤问》 跪问其故。--《后汉书·列女传》 景公问政孔子。--《史记·孔子世家》 豹往到邺,会长老,问之民所疾苦。--《史记·滑稽列传》 既克,公问其故。--《左传·庄公十年》 笑问客从何处来。--唐 问wèn ⒈不知的或不明白的请人解答请~。询~。去~明白。 ⒉审讯,查究,惩办~案。~罪。胁从不~。 ⒊管,追究,考察,干预过~。这件事你要亲自去~。 ⒋安慰,慰劳~候。慰~。 ⒌ ⒍ ①要求回答或解释的题目。 ②需要研究讨论或尚待解决之事遗留~题。 ③关键或重要之点~题所在。 ④事故或意外那辆汽车出~题了。,● 问(問)wèn ㄨㄣˋ◎ 有不知道或不明白的事请人解答:询问。问答。问
近义词
反义词

旨问相关的词语

旨问造句

旨问相关的成语

辞微旨远辞:文词,言词。微:隐蔽,精深。旨:意思,目的。言词隐微而表达的意思很深远。
甘旨肥浓泛指佳肴美味。
无关宏旨宏:大;旨:意义,目的。和主要意思没有关系。指意义不大或关系不大。
潘文乐旨指美好文章的文辞与意旨。
三旨相公用来讽刺庸禄低能的大官。
望风承旨指说话行事同机迎合他人意旨。见“望风希指”。
望风希旨指说话行事迎合上面和意旨。
先意承旨先意:超先想到;承旨:遵从意旨。原指不等父母开口就能迎合父母的心意去做。后指揣摸上级意图,极力奉承。
先意希旨指孝子不等父母开口就能顺父母的心意去做。后指揣摸人意,谄媚逢迎。同“先意承志”。
希旨承颜指言语行动迎合上级的意图。
元经秘旨微妙的道理。
言近旨远旨:意思。话很浅近,含义却很深远。
言约旨远言辞简练,含意深远。
问长问短问:询问。仔细地问,表示关心。
问寒问暖形容关怀体贴备至。
不耻下问乐于向学问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学习,而不觉得不好意思。
刨根问底比喻追究底细。
不敢问津问津:询问渡口,问路。指高贵的、深奥的事物不敢过问或尝试。
不问不闻闻:听。人家说的不听,也不主动去问。形容对事情不关心。
不闻不问闻:听。人家说的不听,也不主动去问。形容对事情不关心。
不问青红皂白比喻不分是非,不问情由。
不问皂白比喻不分是非,不问情由。
不相闻问闻问:通消息,通音讯。指没有联系或断绝往来。
不相问闻指没有联系或断绝往来。
采风问俗采集歌谣,访问风俗。
此问彼难这个诘问,那个责难。
东捱西问指四处探问、打听。
答非所问回答的不是所问的内容。
打破砂锅问到底比喻追究事情的根底。
打破沙锅问到底比喻追究事情的根底。
吊死问疾吊祭死者,慰问病人。形容关心人民群众的疾苦。
抚躬自问反躬自问,指自我反省。
反躬自问躬:自身;问:检查。回过头来检查自己的言行得失。

旨问相关的成语分类

旨问相关的词语

中支【意思解释】1.仲支,指家族中的二房。
中夕【意思解释】1.半夜。
中山狼【意思解释】1.明马中锡着寓言《中山狼传》(一说宋谢良着),记赵简子在中山打猎,一狼中箭逃命,东郭先生救之。既而狼反欲食东郭先生。明康海有《中山狼》杂剧演其事。后以喻恩将仇报﹑没有良心的人。
中元【意思解释】1.指农历七月十五日。旧时道观于此日作斋醮,僧寺作盂兰盆会,民俗亦有祭祀亡故亲人等活动。 2.称中元节。 3.古代术数家以第二甲子为"中元"。参见"三元"。
中女【意思解释】1.女红能力居中等的女子。
中山毫【意思解释】1.用中山兔毛所制的笔。常用为名笔的代称。
中上【意思解释】1.指古代田地或赋税等级的第四等。 2.中等里的上等。 3.中午。
中大人【意思解释】1.汉代称老年而有权势的宫人。 2.用以称宦官。
中下【意思解释】1.指古代田地或赋税等级的第六等。 2.中等里的下等。 3.指中策和下策。
中才【意思解释】1.中等才能。 2.指中等才能的人。
中士【意思解释】1.古代官名。其禄位在上士之下,下士之上。 2.指中等德行的人。 3.指一般士人。 4.指中等身材的人。 5.指中等道行的道士。 6.军衔的一级。低于上士,高于下士。 7.指中国人士。
中九【意思解释】1.指农历每月初九日。
中人【意思解释】1.中等的人;常人。 2.中等人家。 3.宦官。 4.宫女。 5.指有权势的朝臣。 6.犹内人。 7.居间介绍或作证的人。 8.中国人。 9.借指中等酒。
中二千石【意思解释】1.汉官秩名。《史记.外戚世家》:"娙何秩比中二千石。"《汉书.宣帝纪》:"颍川太守黄霸以治行尤异,秩中二千石。"颜师古注:"汉制,秩二千石者,一岁得一千四百四十石,实不满二千石也。其云中二千石者,一岁得二千一百六十石,举成数言之,故曰中二千石。中者,满也。"汉制九卿秩皆中二千石﹐故又用为九卿的代称。
占课【意思解释】1.即卜课。
中池【意思解释】1.池中。 2.胆的异名。
中州韵【意思解释】1.我国许多戏曲剧种在唱曲和念白时使用的一种字音标准。根据元周德清《中原音韵》﹑卓从之《中州乐府音韵类编》等书所载,中州韵有阴平﹑阳平﹑上﹑去四声而无入声,字音归为十九韵类。最早使用中州韵的是元代的北曲。元明以来许多剧种都继承了这个字音传统,但又都参酌本地语音加以变化发展。目前表现在舞台上的共同特征已不甚明显,大致还共同遵守着某些读音咬字的方法,在念白中还保留着一种抑扬顿挫﹑节奏感特别鲜明的声调。一般称这种用中州韵的念白为"韵白"或"上韵",以区别于用本地方言的念白,如"京白"﹑"苏白"等。

旨问相关的成语补全

旨问相关的成语接龙

旨问相关的标签

旨问相关的句子

旨问其他造句

宏旨造句1、这一线索,与本案无关宏旨,应把精力集中到新线索上。
2、第二是他的有些定义含糊其词而另一些无关宏旨。
3、生活作风不是无关宏旨的小事,它常是一个人思想品质的表现。
4、无论你出身高贵或者低贱,都无关宏旨。但你必须有做人之道。歌德
5、《惊雷逐鹿》在网上连载后不久,便已经有书友指出偶之‘错误’,偶也查证过一些资料,但权衡之后,未及修改,窃以为此词既有多义,改不改无关宏旨,遂未改。
6、小芬在说故事比赛中说了一些无关宏旨的话,评判们都感到莫名其妙,给她搞糊涂了。
7、他写的通知虽然还有一些小毛病,但总的来说无关宏旨。
8、无论她在不在场、监不监督或者付不付钱,都无关宏旨。
9、虽然这些变化是巨大的而且有重要影响,但不会造成Web过时无用即无关宏旨。
10、这一点差别,目前虽然无从弄清楚,好在不管是何人所封,得姓的年代都差不多,所以不妨认为无关宏旨,不必在这上面多加推敲。
谕旨造句1、为痛惩夹带之弊,乾隆帝曾下谕旨,令“步军统领、五城御史出示晓瑜,并密行查拿”,且在现场派遣军役搜检,以致扒光入场者的衣裤。
2、理大臣从二位勋一等伯爵伊藤博文、日本国全权办理大臣外务大臣从二位勋一等子爵陆奥宗光为全权大臣,彼此校阅所奉谕旨,认明均属妥实无阙。
3、为此,他预先将谕旨通知有关各省官民人等知悉,还专门派满汉御史各一员随往稽查,对于不遵规定者要随时参奏。
4、这些宦官成天在皇帝旁边,善于察言观色以迎合皇帝,又常常利用皇帝深居简出、和外廷官接触少的弱点,欺上瞒下,假传谕旨或歪曲篡改谕旨,以售其奸。
5、他的很多谕旨,就是简洁明了的大白话,连村童翁妪都能听懂。
6、虽然谕旨可以是律法的补充和解释,然而在许多时候,它却对法律起着破坏性作用。
7、禁止刊载的内容范围则比以前扩大了,如“凡谕旨章奏,未经阁抄、官报公布者,报纸不得揭载”一条,即为以往各律所未有。
8、然而陕西勤王军刚行至陕州,北京朝廷驰马传来崇祯皇帝谕旨,命令刘广生率军回转陕西不必勤王,万事以殄灭流寇为先。
9、嘉靖皇帝践祚之初,谕旨将文华殿鼎新修建,易以黄瓦。
10、而且,明代皇帝还通过颁发敕令、谕旨等特别规范,加重对邪教的打击力度。
旨趣造句1、我寻找了解并熟谙如何做好广告的撰文与艺术指导人员,他们必须技艺娴熟,盖下的一砖一瓦皆有其旨趣。李奥贝纳
2、直言之,以人为中心旨归的人文主义旨趣构成了法律的基础,法的经丝纬线均交织在整个人文主义的织锦之中。
3、由于时代精神以及文学理论旨趣上的契合,浪漫主义运动对童话倍加青睐,大力推动了童话的发展与繁荣。
4、理想的人物不仅要在物质需要的满足上,还要在精神旨趣的满足上得到表现。黑格尔
5、胡、陈二人虽私交笃厚,但有着各自的思想视野和学术旨趣。
6、因此,文学文本不可能有众口一词的判断,研究者毕竟不是被动的阐释,不可能也不应该完全迎合作家的创作意图,而应该有他自己的批评自觉与批评个性,有各自独特的批评旨趣。
7、那些工业文化产业的创造者与设计者,同时也是资本主义自由开放的创新者,正符应这一論述的旨趣。
8、“笔墨精良人生快事”,缘于一杆笔的劲健,在传达书法家的旨趣时达到极致——“笔精妙入神”,李白如是说。
9、因此,希望能够锄掉那茅草,驱逐这鸟雀,铲除一恶,树立一善,这样没有违背先人的旨趣,以泯没于九泉之下。
10、理想的人物不仅要在物质需要的满足上,还要在精神旨趣的满足上得到表。
法旨造句1、公开的宣传是说欧盟宪法旨在提高欧盟运行效率、明晰权利分配,团结欧盟成员国。
2、这种方法旨在锻炼眼肌,增强其灵活性。
3、恰值如来佛祖降下法旨要那地藏菩萨到西天灵鹫山大雷音寺听讲《华严经》,地藏菩萨封了沉沦血海便去那西天听讲只留谛听看守。
4、玄奘法师一生都致力于弘扬法旨。
5、斗战胜佛奉如来法旨,将上官杰换魂到白虎星系兽球之上,与绿麒麟一族一的王子互换灵魂后,历经坎坷完成使命。
6、仙族福泽,法旨天喻,历来只有我们持天威而战,今日却不想竟有人登上我天府之峰,指点仙道。
7、该书目多由济公降世、十度说起,至三探娘舅、九僧擒韩殿、西天朝佛缴法旨止。
8、明净大师夸奖了,晚辈不敢当,只是本着扶危济困,惩强除恶的法旨,初出茅庐就当做历市罢了。
9、然而使网页变得复杂已经是一种通用的惯例了,电子商务网站已经采取一种“散射”的方法旨在提供给所有潜在购买者尽可能多的选择。
10、该算法旨在提高图像无损压缩的压缩率,并可用于在进行图像有损压缩时提高恢复图像的主观质量。
题旨造句1、所有杰作的秘诀全在这一点:题旨同作者性情符合。非凡的激情才能产生卓越的作品。
2、就像近些年为混个学位的论文一样,当初我的毕业论文就是很多题旨松散论文拼凑起来的大杂烩。
3、本课题旨在研究用于法医鱼类学种属鉴别的新技术。
4、仿拟是仿照人们熟知的现成的语言材料,通过重复、类比、删减、添加等方式,借助具体的题旨情境以达到幽默俏皮、强化语势等效果的修辞格。
5、教授指派报告时,通常预期学生的文章必须切合作业题旨。
6、目的本课题旨在探索新的法医昆虫学种属鉴定方法。题旨造句
7、所有杰作的秘诀全在这一点:题旨同作者性情符合。
8、市井风貌是小说题旨的外在表现,劝惩之旨突出小说文本的功能效应,泄愤说则为文本最为内在的题旨指向。
9、同时,“题旨结构”理论也为探究其他类似戏剧作品之思想内涵指出了一条可行之路。
10、也有网友表示,解此题并不难,该题旨在找出拟声词的规律。
问问造句1、我们是否知道我们心中的风筝到底在什么地方,人生错过就不会再得到,也许我们会忏悔,会救赎,但这些似乎都已经晚了,每当天空放飞起风筝的那一刻,我们是不是应该问问自己我们是否真的珍惜我们所拥有的一切。
2、他突然很想问问皇帝,这处变不惊的容颜之下,到底有多少张令人害怕的脸?弄简
3、在买鱼时不妨找找上面有没核对标志在上面,或问问鱼商他们是否还拥有这个标志。
4、顺便问问,你有她的电子信箱地址号吗?
5、我下了飞机,却找不到那个喷水池,所幸时间还早得很,我并不着急,我就想等一个中国人问问。
6、肚子痛了怎么办习惯性问问度娘。本兮
7、当我们问问题时,我们会在尾音时提高音调。
8、当你对于自己的病情仍有疑问时,要害怕再问问看其他人的意。它并会花费你太多钱,而且有时候你会得到一些同的答案。
9、你要经常问问自己,怎样才能成为劳拉的护花使者。
10、问题在于做自我称述的时候我们最后听起来会像在问问题;因为我们的音调在每句末尾升高。
问这问那造句1、刚下课,同学们就簇拥着老师问这问那。
2、乡亲们围着子弟兵,亲热地问这问那。
3、你经常问这问那,我都不厌其烦地回答,我是你的老师,一点都不掺假。教师节了,不要太破费,请我吃顿饭吧?然后恭敬地说声老师好,我发你一朵小红花!
4、如果你能停止问这问那,我会更喜欢。对所有想知道一切的人,我会像蚌蛤一样紧紧闭住。给你的,才是你的。毛尖
5、一俟暗娼和嫖客稍有争拗,他们就上场了,问这问那,推推搡搡。
6、周洲和卢小玲一左一右围着陶可可问这问那,而肖夏一个人走在前面,只时不时的回头冲几个小姐妹莞尔一笑。
7、小孙子每次来,他都会抓紧机会问这问那。
8、一路上,公交车司机师傅热情地问这问那,使得队员们绷紧的神经渐渐放松下来了。
9、她忍着泪水不停地问这问那,临走,又帮他把洗口缸牙膏用塑料袋装好带上。
10、看到卫士们不像往日那样主动说话,问这问那,而是不管见了谁,都板着面孔,没有一句话说,心情沉重。
问来问去造句1、有时候这种想象的情景会被问来问去,最终变成了“平步青云”的必要游戏。
2、但是他们不信邪总是问来问去,我只能说,在没有官方消息之前所有传言都是屁话。
3、排队办事,前面男子啰唆地问来问去,后面大叔等急了,嘟囔两句后两人揪打起来。
4、一些人仍是不明所以,也不管祝老二满面羞惭,问来问去。
5、我尽量告诉他一些我认为可以说的关于她的病情的话,他却问来问去,遇得我说出了与病因有关的大部分事实。
6、
7、
8、
9、
10、
问东问西造句1、来了炎威拳套,冯苇兴奋的跟在么么身后问东问西。
2、自己昨晚可是被老妈纠缠了一个晚上,问东问西的,自己没有办法,就稍微润色了一下和盘托出了,这才获得一夕安宁。
3、这是我们大人的事,你一个小屁孩问东问西,说长道短的,有意思么?
4、兰儿一路上就没有消停过,不停的问东问西,亲亲热热的学其他女孩一样挽着张成的胳膊,让张成很受用,长长的一段路感觉一会就到了。
5、嫌弃牛马耕种费时费事,眼羡别人的手扶拖拉机,没事就钻到曾在生产队修机械的舅舅家问东问西。
6、看着那些蠢蠢欲动的家长们,他心里清楚,再不走的话,很快就会被许多热情的人包围,问东问西,说长说短,头昏脑胀,穷于应付。
7、郭娟的丈夫死后,公公和婆婆痛苦万分,卧床不起,病塌上二老还时刻提防着儿媳是否有“外心”,整日装疯卖傻,向郭娟问东问西。
8、
9、
10、
问了问造句1、今天的比赛后,我站在湖人队以及整个NBA的立场,问了问艾佛森这样一个问题。
2、先到同文馆问了问周广元和詹天佑的学习情况,督促他们好好学习,接着黎元方就转去了督署前的华宁里。
3、首先视察了畜牧场,然后走到村边的瀑河岸上,问了问瀑河的情况,并建议在河中筑闸提高水位,以便利自流灌溉和行船、发电。
4、问了问批发、另售价格,就折回宾馆。
5、虽然已经知道书是谁的了,可燕小遥还是妆模作样的问了问林馨秀。
6、随便拽个人问了问,才知道今儿个是秦王嬴政去王室宗庙祭祖,百姓们都前去看热闹,宗庙的御道那边早已开始净街了,所以人群都集中这里,从这边往那边赶。
7、金总点头问了问部门一些基本情况,咱是干资迅出身的对数字敏感,说一天销售在四十万左右,周六日在60万左右。
8、刘羽随意耸耸肩,也没在意老人的报答,然后开始处理公务了,问了问事发的经过。
9、郭露薇缓缓穿过军队,东张西望,发现这群流亡者之国的军士们望向她的时候都有一种又欢迎又畏惧的表情,于是问了问弗利辛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10、想当年某山的七武器,卖几十把就能换匹小马了,你们说乡下小服的情况不算数,于是我去问了问隔壁紫水的小伙伴。
凿壁文学网
本站所有资源文件均出自网络,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如有侵犯你的版权,请通知我们,本站将立即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