凿壁文学网

俳谑的意思

词语俳谑
解释【意思解释】1.诙谐戏谑。
组成 - -
拼音 [pái]  [xuè] 
单字 [俳]:俳〈名〉 (形声。从人,非声。本义杂戏,滑稽剧) 同本义 俳,戏也。…亦曰优,曰倡。--《说文》 俳,优乐也。--《三苍》 是时二世在甘泉,方作觳抵优俳之观。--《史记·李斯列传》 又如俳舞(杂戏歌舞) 伶人。指以舞乐杂戏为业的人 击鼓歌咏作俳倡。--《汉书·霍光传》 谐笑类俳倡。--汉·班固《汉书·枚乘传》 又如俳倡(俳优,伶人);俳长(俳优的头目);俳子(俳优之子);俳儿(俳优。亦指俳优之子) 对偶,骈俪 俳〈形〉 诙谐 俳pái〈古〉指杂戏、滑稽戏,也指演这类戏的人~优。〈引〉滑稽,幽默~谐。,● 俳pái ㄆㄞˊ◎ 古代指杂戏、滑稽戏:优俳。◎ 演杂戏的艺人:俳优。俳倡。
[谑]:谑 (形声。从言,虐声。本义尽兴地游乐) 同本义 谑,戏也。--《说文》 谑,浪笑。--《尔雅》 善戏谑兮,不为虐兮。--《诗·卫风·淇奥》 此乃今之轻薄子,好作谑词,嘲乡里之类,为一乡所疾苦者。--《朱子全书》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姿欢谑。--李白《将进酒》 又如谑亲(闹新房);姿欢谑(尽情地欢乐游玩) 取笑作乐 伊其相谑。--《汉书·地理志》。注戏言也。” 调笑来相谑。--李白《陌上桑》 嗜酒善谑,而好为诗。--《宋史》 又如谑戏(调笑戏弄);谑剧(调笑嬉戏);谑浪(戏 谑xuè开玩笑戏~。调笑来相~。,● 谑(謔)xuè ㄒㄩㄝˋ◎ 开玩笑:戏谑。谑浪(戏言放荡)。谐谑。&
近义词
反义词

俳谑相关的词语

俳谑造句

俳谑相关的成语

谑而不虐谑:开玩笑。开玩笑而不使人难堪。
谑浪笑傲形容戏谑笑闹。
谑浪笑敖形容戏谑笑闹。

俳谑相关的成语分类

俳谑相关的词语

俳嬉【意思解释】1.谑笑嬉戏。
俳语【意思解释】1.戏笑嘲谑的言辞。 2.讲究对偶的骈体文字。
俳倡【意思解释】1.俳优倡伎。 2.杂戏乐舞。
俳长【意思解释】1.俳优的头目。
剽戮【意思解释】1.杀戮。
剽裂【意思解释】1.摘抄;窃取。
剽便【意思解释】1.谓勇猛敏捷的士卒。
平仲【意思解释】1.银杏的别名。
平地风雷【意思解释】1.犹言平地一声雷。
平白无故【意思解释】1.凭空;无缘无故。
平正【意思解释】1.端正;平整。 2.公平正直。 3.犹言调整,调节。
骈生【意思解释】1.并列而生。
普覆【意思解释】1.普遍覆盖,包容。 2.谓普施恩惠。 3.指天。
普洽【意思解释】1.犹遍及;普施。
瓶簪【意思解释】1.见"瓶沈簪折"。
毗连【意思解释】1.亦作"毗连"。 2.相连接。
庞统骥【意思解释】1.《三国志.蜀志.庞统传》:"先主领荆州,统以从事守耒阳令,在县不治,免官。吴将鲁肃遗先主书曰:'庞士元非百里才也,使处治中﹑别驾之任,始当展其骥足耳!'"后因以"庞统骥"为称颂治世之才的典实。

俳谑相关的成语补全

俳谑相关的成语接龙

俳谑相关的标签

俳谑相关的句子

俳谑其他造句

俳优造句1、皇天若肯明昭报,男作俳优女作倡。
2、至于驵会庸流、么麽贱品,亦戴方头巾,莫知禁厉,其俳优隶卒,穷居负贩之徒,蹑云头履行道上者,踵相接而人不以为异。
3、以怪才王永梭为中心,有庄有谐,有雅有俗;并将谐剧与俳优、滑稽戏、傩戏、元杂剧作比较探讨,这是理论家写通俗文章不同于常人之处。
4、历史上,温州书会编写的《活捉王魁》、《张协状元》等,被认为倡始了中国的“俳优戏文”。
5、根据其语言特点又进一步分析了俳优对文学的影响。
6、瞍蒙和俳优是先秦时代的专业文艺工作者,他们对赋的形成作出了贡献。
7、本文以历史发展的眼光去把握俳优的定名。
8、俳优小说的品格有大俗大雅二重性,具有深刻的文学史和审丑的意蕴。
9、俗赋的题材则取自寓言和传说故事,它的形成同以表演、说笑愉悦人主和贵族的俳优有关。
10、
俳谐造句1、在禅宗“戏言近庄,反言显正”的思维方式影响下,词人创作出不少具有讽刺意味的俳谐词。
2、南北朝时期,一些南朝文人模拟公文形式创作了许多俳谐文。
3、在日本文学史上“风雅”一般指全体艺术,而贯穿在松尾芭蕉艺术之道的“风雅”为俳谐之意。
4、日本俳谐诗人松尾芭蕉所提倡的俳谐理念“不易流行”,实际上是在讲求俳谐的风体。
5、这些俳谐文的出现并非偶然现象,可以从当时特定的时代背景下文体的发展变化、文人的思想观念等方面找到其原因。
6、通过对大量词作的禅学观照,发现禅宗的影响是不少俳谐词呈现幽默诙谐风格的重要背景来源。
7、日本古代和歌界就将与典雅的正统和歌相对而言的,具有卑俗滑稽性的和歌,称作“俳谐歌”,并专设独立的部类。
8、夜半亭,即江户时代俳谐的一个流派,一世为早野巴人,师从蕉门十哲之一的宝井其角,号夜半亭宋阿。
9、从袁淑的性格谈起,分析其“为人”与“为文”的相关性,并以俳谐文为例论述其与众不同的写作风格与文章特色。
10、济豺獭之譬,虽似俳谐,然其义旨,有可求焉。
俳句造句1、春雨透轻寒,嘉客有临无寂寥,俳句相推敲。土方岁三
2、日本俳句的格式影响了意象派诗人聚焦于于单个意象。
3、俳句是一种有特定格式的诗歌。
4、还有很多俳句竞赛,有的是由上面这些会社举办的。
5、讨论诗歌特点;讨论童谣、清单诗、五行诗、俳句诗、唐诗。
6、一天晚上,在学生们为他举行的聚会上,芭蕉创作了一百首俳句!
7、例如,独立看,仅有节的俳句很难让人理解。
8、水原秋樱子,八十八岁,医学博士,俳句师从高滨虚子,任俳人协会会长。
9、日本俳句借用活用最多的是唐诗,因为唐诗中含“禅寂”。
10、衣裳如画,是浩荡一片雪野,淡白芦花自底部生起,最出色是背后一只简笔归鹤,单足踏雪,翅膀向后展到尽,扬起雪尘,如舞。看时觉有风来。宛如松尾芭蕉俳句,简约至无可言说,是幽玄之美。石头花园的歌女
俳谐造句1、于是,在三十岁那年的春天,芭蕉遵循俳谐诗人的传统,出门旅行。
2、日本俳谐诗人松尾芭蕉所提倡的俳谐理念“不易流行”,实际上是在讲求俳谐的风体。
3、这些俳谐文的出现并非偶然现象,可以从当时特定的时代背景下文体的发展变化、文人的思想观念等方面找到其原因。
4、通过对大量词作的禅学观照,发现禅宗的影响是不少俳谐词呈现幽默诙谐风格的重要背景来源。
5、南北朝时期,一些南朝文人模拟公文形式创作了许多俳谐文。
6、夜半亭,即江户时代俳谐的一个流派,一世为早野巴人,师从蕉门十哲之一的宝井其角,号夜半亭宋阿。
7、济豺獭之譬,虽似俳谐,然其义旨,有可求焉。
8、从袁淑的性格谈起,分析其“为人”与“为文”的相关性,并以俳谐文为例论述其与众不同的写作风格与文章特色。
9、在日本文学史上“风雅”一般指全体艺术,而贯穿在松尾芭蕉艺术之道的“风雅”为俳谐之意。
10、在禅宗“戏言近庄,反言显正”的思维方式影响下,词人创作出不少具有讽刺意味的俳谐词。
俳句造句1、俳句是日本的一种古典短诗,由十七字音组成.
2、日本俳句的格式影响了意象派诗人聚焦于于单个意象。
3、讨论诗歌特点;讨论童谣、清单诗、五行诗、俳句诗、唐诗.
4、禅宗思想传入日本后对日本文学,特别是日本俳句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日本俳句蕴涵着自然空灵、清幽闲寂、凝炼含蓄的禅宗思想。
5、春雨透轻寒,嘉客有临无寂寥,俳句相推敲。土方岁三
6、俳句是以十七个音为一首的一种日本短诗.
7、日本和歌与俳句都很短小,这和喜欢小而精、小而巧的日本人的审美意识以及他们的传统的美学观念有着密切的关联。
8、网球之外的拿手好戏:心算,俳句,围棋,将棋,茶道。
9、水原秋樱子,八十八岁,医学博士,俳句师从高滨虚子,1962年任俳人协会会长。
10、俳句并没有年龄限制,日本俳人协会的老前辈鹰羽狩行,就是退休以后才开始写俳句的。
调谑造句1、清玉转过脸,目光在李思身上瞟了一眼,用调谑的语气说道:嗯,还好,看在你没有抵赖不认的份上,想来应该有救。
2、木红雨表情不大自然,楚承洛却如平常那样调谑嬉笑道:蕊蕊,你来这里喝早茶?好巧啊。
3、随着路特的调谑,联军阵营里爆发出一阵哄笑。
4、被哥们调谑地告诫时,叶放不是很明白这句话的意思,什么叫“你所要做的就是把脚迈进去,剩下的事你就别管了”。
5、赵鑫又好气又好笑地调谑李明道。
6、最后一句略带调谑的话音让李杏有如古井般的心神起了点波澜,昨天早上的事情也如此的消息灵通。
7、
8、
9、
10、
谑称造句1、可是,他们的想法距离政府的主导意见相差甚远,这从“戏改局”被他们谑称为“戏宰局”即可见一斑。
2、人们谑称:“挖了煤炭,没了水;毁了植被,荒了山”、“黄龙、黑龙天上飞,污水、臭水地下流”。
3、四川省历史学会会长谭继和认为,这个谑称,其实也反映了当时国营企业经济转型时期,工人们的一种无奈的心情,诙谐中,也饱含心酸。
4、几乎所有与里根约会过的女人,均对里根赞不绝口,难怪里根谑称自己是“女人汤圆”。
5、常常因生意往返于约旦和纽约的旅客罗莉。迪富里欧谑称自己为“遗落女王”。
6、历史上,惠安县地瘠人贫,往往庄稼再怎么种都不够吃,长期被人谑称为“地瓜县”。
7、这是对当时女子剪短发、著时装的谑称,有守旧心态。
8、格雷先生,以擅长开罚单被谑称PC靓扣,对芒思尼先生已使用了手刹的说法,也拿出了三点处罚意见。
9、说话没有条理难以明白,可见已渐入“疯”境,更被林敏聪谑称为“四大癫王”之一。
10、遂曰:落地“一肩挑”,百姓谑称小工厂矣。
谐谑造句1、这些谐谑曲已不同于以往的谐谑曲体裁,不再限于嬉戏、玩闹而是隐含了深刻而复杂的思想内容。
2、无论叙事或状物,都佻巧而谐谑,取笑的对象简直无人能免;舌锋所及,不但坦然自嘲,而且均沾四周的朋友,连家人也不放过。
3、经常和这个作品一起演出的是一个节的谐谑曲的轮廓。
4、他的题画诗风格非常多变,有诗经古风体,有谐谑串联体,有流行歌曲体,有纯打油体……篇篇水到渠成,不乏打油打到浑然天成之气概。
5、诗作如此谐谑,颇值人们注意和研究。
6、想想第五交响曲的谐谑曲中奇怪终止的地方,当音乐突然停止时,定音鼓手轻轻的敲出C音,就像用手指轻敲方格一样。
7、谐谑曲也可以是很快的快板的。
8、散文也罢,小说也罢,共同的特点是玉想琼思,宏观博识,妙喻珠联,警句泉涌,谐谑天生,涉笔成趣。
9、这只是用歌舞谐谑来表达历史。
10、文章第一要务是溯源,爬梳嘲戏行为或谐谑情趣在诗歌中的发展脉络。
笑谑造句1、伯荣年已及笄,见环放诞风流,惹动情窦,免不得与他笑谑。
2、但她仍一本初衷,恭俭仁厚,谦让自抑,不喜笑谑,事上谨慎柔顺,处下矜惜慈爱,天下都称她为贤后。
3、他酒量甚宏,问这话时,已喝了十多碗酒,却仍神色如常,言笑自若,只是脸上带着几分酒意,侧目斜睨,颇含笑谑之意。
4、她定定看着神游物外的丈夫,眼神变幻。皇太子脸上带着一种仿佛睡去一样的宁静,唇角依然噙着平日常见的笑谑表情,那样随意而洒脱,温暖得令人安心——然而第一次,她觉得他的笑容里隐含着太多东西,无法看到底。沧月
5、袁淑笑谑之间,而王微吊词连牍,斯盖好名之士,欲以身为珪璋,皦皦然使尘玷之累,不能加也。
6、
7、
8、
9、
10、
嘲谑造句1、作品的内在情感尽管有忧伤、嘲谑的成分,但总体上是以欢乐为底色的。
2、言词能激起最大猛烈的情意,增进人的一切举动。不要嘲谑言词留心理医治之中的的用场。
3、他们互相调侃嘲谑,顾不上搭理其他人.
4、往往会招致社会各方面的非议,无法逃脱嘲谑和调侃,“老夫聊发少年狂”啦,“老牛吃嫩草”啦,“一树梨花压海棠”啦,什么说法都有,有的说法相当难听。
5、善明造席,遍论经史,兼以嘲谑,锡、缵随方酬对,无所稽疑,未尝访彼一事,善明甚相叹挹。
6、杨凡微微颔首,继而面无表情的望着对面的蔡猜,嘲谑的问:“蔡猜,你也是个有身份的前辈,对下面的晚辈动手算是什么!”。
7、男子不怒反笑,漆黑的瞳孔尽是嘲谑。
8、连城的嘴角微微抽动了一下,挤出抹嘲谑的笑容来。
9、同样是秃头,同样容易受到别人的揶揄和嘲谑,为什么不同的人得到的却是别人不同的认可,其间的缘故就是没有幽默感。
10、他那黄色的脑袋瓜儿马上皱起皮来,露出一抹嘲谑的浅笑。
凿壁文学网
本站所有资源文件均出自网络,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如有侵犯你的版权,请通知我们,本站将立即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