旒旌的意思 | |
词语 | 旒旌 |
解释 | 【意思解释】1.亦作"旒旍"。 2.有垂旒的旌旗。 3.指铭旌。 |
组成 | 旒 - 旌 - |
拼音 | [liú] [jīnɡ] |
单字 |
[旒]:旒〈名〉
旗子下边悬垂的饰物
旗十有二旒。--《礼记》。又如旒旌(有垂旒的旌旗);旒缀(旌旗的垂饰。系结于旌旗之上。喻附属);旒苏(旒旗的垂饰)
古代皇帝礼帽前后的玉串
天子玉藻,十有二旒。--《礼记·玉藻》
又如旒纩;旒紞(冕冠上悬垂的玉串);旒扆(借称帝王。扆为帝王座位后的屏风)
旒liú
⒈旗子上的飘带。
⒉〈古〉帝王礼帽前后悬垂的玉串。,● 旒liú ㄌㄧㄡˊ◎ 古代旌旗下边或边缘上悬垂的装饰品:“旌旗垂旒”。◎ 古代帝王礼帽前后悬垂的玉串:“冕而前旒”。 [旌]:旌 (形声。本义古代用牦牛尾或兼五采羽毛饰竿头的旗子) 同本义 旌,游车载旌析羽。--《说文》 位所谓緌有虞氏旌也。--《礼记·明堂位》 建旌提鼓。--《国语·吴语》 又如旌旄(古代用牦牛尾与羽毛装饰的军旗,或代指各种旗帜);旌羽(旌旗。因有羽饰,故称) 古代旗的总称 旌蔽日兮敌若云。--《楚辞·九歌·国殇》 旌麾南指,刘琮束手。--《资治通鉴》 又如旌旃(泛指旗帜);旌幡(泛指旗帜);旌帜(旗帜);旌幢(旗幡);旌头(旗杆顶端的矛头) 旌节,古代使者所持的节 王婆道眼望旌节至,耳听到消息。”╠ 旌jīng ⒈〈古〉用五色羽毛装饰的一种旗子建~提鼓。又是旗子的通称~旗招展。 ⒉表扬以~其美(美美德)。 ⒊,● 旌jīng ㄐㄧㄥˉ◎ 古代用羽毛装饰的旗子。又指普通的旗子:旌旗。旌铭(旧时丧礼,柩前书死者姓名的旗幡)。◎ 表扬: |
近义词 | |
反义词 |
旒旌相关的词语
- 采旒
- 辰旒
- 宸旒
- 彩旒
- 垂旒
- 蔽旒
- 画旒
- 冕旒
- 旄旒
- 凝旒
- 丹旒
- 九旒冕
- 旌旒
- 旒翣
- 旒苏
- 旒旐
- 旒紞
- 旒纩
- 旒缀
- 旒旗
- 宠旌
- 翠旌
- 表旌
- 凫旌
- 风旌
- 竿旌
- 弓旌
- 告善旌
- 干旌
- 匦旌
- 获旌
- 回旌
- 虹旌
- 弧旌枉矢
- 行旌
- 麾旌
- 铭旌
- 靡旌
- 茅旌
- 旄旌
旒旌造句 |
旒旌相关的成语 | |
旌旗蔽日 | 旌旗:旗帜的通称,这里特指战旗。战旗遮住了日光。形容军队数量众多,阵容雄壮整齐。 |
旌旗卷舒 | 舒:展开。战旗随风飘动,有时卷起,有时展开。比喻战事持续。 |
悬旌万里 | 比喻军队远征。 |
心旌摇曳 | 旌:旗子;摇曳:摆动。指心神不安,就象旌旗随风飘荡不定。形容情思起伏,不能自持。 |
心旌摇摇 | 心神不定,情思起伏,就像旌旗随风飘摇一样。 |
心如悬旌 | 形容心神不定。 |
旒旌相关的成语分类
- 形容打仗厉害的成语_词语
- 形容战事激烈的成语_词语
- 形容十分整齐的成语_词语
- 形容战争激烈的成语两个字_词语
- 形容战争很大的成语有哪些_词语
- 形容边疆不平静的成语_词语
- 子弹很多用一个成语形容_词语
- 形容吴亦凡的成语_词语
- 形容不停放鞭炮的成语_词语
- 包含旌字的成语_包含旌字的词语
- 包含舒字的成语_包含舒字的词语
- 包含旌字的成语_包含旌字的词语
- 形容心旌摇曳的成语_词语
- 形容婚纱唯美的成语_词语
- 形容裙摆摇曳的成语_词语
- 包含旌字的成语_包含旌字的词语
旒旌相关的词语 | |
漓湘 | 【意思解释】1.漓江与湘江的并称。 |
梨英 | 【意思解释】1.梨花。 |
梨元 | 【意思解释】1.亦作"棃元"。 2.黎元,民众。梨,通"黎"。 |
泷泷 | 【意思解释】1.下雨貌。 2.水流声。 |
泷漉 | 【意思解释】1.犹淋漓。 |
泷船 | 【意思解释】1.亦称"泷舡"。 2.南方一种能在急流中行驶的轻舟。 |
泷冈表 | 【意思解释】1.即宋欧阳修的《泷冈阡表》。 |
泷吏 | 【意思解释】1.长驻急流边以保行舟安全的小吏。 2.指唐韩愈的《泷吏》诗。 |
沥沥淅淅 | 【意思解释】1.液体不断滴落貌。 |
沥觞 | 【意思解释】1.谓倾杯洒酒。 |
沥胆隳肝 | 【意思解释】1.沥胆披肝。 |
沥胆堕肝 | 【意思解释】1.见"沥胆隳肝"。 |
楞头葱 | 【意思解释】1.楞头青。 |
楞缘 | 【意思解释】1.楞角边缘。 |
楞磕磕 | 【意思解释】1.见"楞柯柯"。 |
浏栗 | 【意思解释】1.象声词。 |
柳鑵 | 【意思解释】1.见"柳桊"。 |
旒旌相关的成语补全
旒旌相关的成语接龙
旒旌相关的标签
旒旌相关的句子
旒旌其他造句 | |
冕旒造句 | 1、中一尸冕旒如王者,白须伟貌,见风悉化为灰。 2、殿内泥塑的舜帝坐像,头戴冕旒,身着衮服,神态庄严,栩栩如生。 3、辇金京师,拜魏忠贤为父,塑冕旒像于岛中,十当斩。 4、大殿正中御座上,端坐着秦二世皇帝胡亥,冕旒衮服,佩太阿之剑,和秦始皇帝当年的装束一模一样,只是全然没有帝王气度,沐猴而冠,扬扬自得。 5、案后龙椅之上端坐一人,头戴冕旒冠,身穿赭黄袍,一张四方大脸,豹头环眼,狮鼻阔口,海下一副扎蓬蓬的短钢髯。 6、冕旒就是西汉皇帝头上戴的帽子,一根根珠子垂下来的那种。 7、这是最好的时代,大唐帝国步入了最强盛的巅峰,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 8、九天闾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王维 9、九天阊闾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 10、你在耶和华的手中要作为华冠;在你神的掌上必作为冕旒。 |
旌旗造句 | 1、他的铁手,撕开一层层遮他视线的锦绣丝衣、各路旌旗;一个个衣冠禽兽,披毛带兽之辈,都将被他挫骨扬灰。 2、飞机按照导航台旌旗灯号下降。 3、秋风宝剑孤臣泪,落日旌旗大将坛。李鸿章 4、无锡人于中秋夜要烧斗香,香斗四周糊上纱绢,绘有月宫中的景色,也有香斗以线香编成,上面插有纸扎的魁星及彩色旌旗。 5、于是,济尔哈朗爬上兴京附近的灶突山观察,好不容易才现在大片大片的旌旗之中现了满清的军旗。 6、庆典仪式当天,项目广场旌旗飘展,黄金礼炮器宇轩昂。 7、相较魏博军队兵强马壮,那支军队落魄得多,甲衣旌旗黯淡,人与战马垂头踽踽而行,然纪律严整,维持着军容不涣散。 8、入眼处,千乘万骑,旌旗招展,煞是雄壮。 9、遥想当年,威海湾刘公岛前舳舻相接,旌旗招展,盛极一时。 10、四月,汉献帝命曹操设天子旌旗,出入称警跸。 |
旌旗造句 | 1、他的铁手,撕开一层层遮他视线的锦绣丝衣、各路旌旗;一个个衣冠禽兽,披毛带兽之辈,都将被他挫骨扬灰。 2、飞机按照导航台旌旗灯号下降。 3、秋风宝剑孤臣泪,落日旌旗大将坛。李鸿章 4、无锡人于中秋夜要烧斗香,香斗四周糊上纱绢,绘有月宫中的景色,也有香斗以线香编成,上面插有纸扎的魁星及彩色旌旗。 5、于是,济尔哈朗爬上兴京附近的灶突山观察,好不容易才现在大片大片的旌旗之中现了满清的军旗。 6、庆典仪式当天,项目广场旌旗飘展,黄金礼炮器宇轩昂。 7、相较魏博军队兵强马壮,那支军队落魄得多,甲衣旌旗黯淡,人与战马垂头踽踽而行,然纪律严整,维持着军容不涣散。 8、入眼处,千乘万骑,旌旗招展,煞是雄壮。 9、遥想当年,威海湾刘公岛前舳舻相接,旌旗招展,盛极一时。 10、四月,汉献帝命曹操设天子旌旗,出入称警跸。 |
旌表造句 | 1、唐贞观二十三年,为旌表蜀国宰相诸葛亮奉刘备“托孤寄命,临大节而不可夺”的忠君爱国品质,更名为奉节县,一直沿用至今。 2、一种有柱子像门形的建筑物,旧时多见于路口或要道,以为装饰。最初用于旌表节孝的纪念物,后来在园林、寺观、宫苑、陵墓和街道均有建造,北京是中国牌楼最多的城市。 3、树碑立传是旌表英雄的一种方法。 4、不光匾额,抱柱对儿也是这样,旌表之意萃于一堂。 5、它旌表品牌的卓越传统,凭着精邃的工艺与睿智,别树一帜地荟萃多种特别研发的质料。 6、为旌表蜀国宰相诸葛亮奉刘备“托孤寄命,临大节而不可夺”的忠君爱国品质,更名为奉节县,一直沿用至今。 7、唐贞观二十三年,为旌表蜀国丞相诸葛亮奉刘备“托孤寄命,临大节而不可夺”的忠君爱国品质,更名为奉节县,一直沿用至今。 8、登朝献俘于圣主,旨诏命碎剐献贼,以祭先明帝,慰其升天之灵,然后大封功臣仕官,赐爵蟒袍玉带,所有殉难死节者,俱受追封旌表。 9、横眉南北分别刻有“旌表已故儒童陈让妻阴氏节孝坊”、“赐进士出身署荥阳县事山右张翼立”字样,浮雕精美。 10、唐贞观二十三年为旌表蜀国宰相诸葛亮奉刘备“托孤寄命,临大节而不可夺”的忠君爱国品质,更名为奉节县,一直沿用至今。 |
旌节造句 | 1、在此基础上,综合各方面的证据,对旌节花科进行了全面的分类学修订,完善了该科的分类系统。 2、苏武手持旌节在北海度过了十九个艰苦的岁月,他坚强不屈永不失节的事迹至今仍传为佳话。 3、旌节花属一新种附李惠林氏种检索表。 4、我想到,屈原恋念故土,将一条清凌凌的江水定格为一座煌煌巨冢;苏武坚守节操,将一支光秃秃的旌节升华为一段千古传奇。 5、绝顶之上,上仙旌节引着八匹白鹿拉着硕大无朋的羽盖仙车凌天掠过。 6、 7、 8、 9、 10、 |
旌节造句 | 1、旌节花属一新种附李惠林氏种检索表。 2、在此基础上,综合各方面的证据,对旌节花科进行了全面的分类学修订,完善了该科的分类系统。 3、苏武手持旌节在北海度过了十九个艰苦的岁月,他坚强不屈永不失节的事迹至今仍传为佳话。 4、绝顶之上,上仙旌节引着八匹白鹿拉着硕大无朋的羽盖仙车凌天掠过。 5、我想到,屈原恋念故土,将一条清凌凌的江水定格为一座煌煌巨冢;苏武坚守节操,将一支光秃秃的旌节升华为一段千古传奇。 6、 7、 8、 9、 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