緑绶的意思 | |
词语 | 緑绶 |
解释 | 【意思解释】1.见"緑綟绶"。 |
组成 | 緑 - 绶 - |
拼音 | [lǜ] [shòu] |
单字 |
[緑]:● 緑lǜ ㄌㄩˋ● 緑lù ㄌㄨˋ◎ 均见“绿”。 [绶]:绶 (形声。从糸,受声。本义丝带。古代用以系佩玉、官印等。绶带的颜色常用以标志不同的身分与等级) 同本义 绶,绂维也。--《说文》 绂谓之绶。--《小尔雅》。按,绶者,组带之大名。 掌帷幕幄帟绶之事。--《周礼·幕人》。司农注组绶所以系帷也。” 天子佩白玉而玄组绶。--《礼记·玉藻》 古者君佩玉,尊卑有序。及秦,以采组连结于纙,谓之绶。--《董巴舆服志》 守邸与共食,食且饱,少见其绶。--《汉书·朱买臣传》 怀黄金之印,结紫绶于要。--《史记·范睢蔡泽列传》 绶shòu丝带。〈古〉用来拴玉、印或帷幕印~。,● 绶(綬)shòu ㄕㄡˋ◎ 一种丝质带子,古代常用来拴在印纽上,后用来拴勋章:印绶。绶带。 |
近义词 | |
反义词 |
緑绶相关的词语
- 花花緑緑
- 緑花緑叶
- 緑叶緑花草
- 除红捉緑
- 采緑
- 赤緑
- 穿红着緑
- 翠緑
- 葱緑
- 惨緑少年
- 愁红怨緑
- 澄緑
- 草緑
- 惨緑年华
- 惨緑
- 愁红惨緑
- 惨緑愁红
- 暗緑稀红
- 碧緑
- 柏枝緑
- 陈洪绶
- 赤绶
- 螭绶
- 艾绶
- 宝绶
- 挂绶
- 公绶
- 冠绶
- 狗带绶
- 花绶
- 槐绶
- 黑绶
- 黄绶
- 墨绶
- 弹冠结绶
- 金章紫绶
- 金印紫绶
- 锦绶
- 金绶
- 解印绶
緑绶造句 |
緑绶相关的成语 | |
弹冠结绶 | 朋友之间互相援引出仕。 |
金印紫绶 | 黄金印章和系印的紫色绶带。古代相国、丞相、太尉、大司空、太傅、太师、太保、前后左右将军及六宫后妃所掌。后代指高官显爵。 |
金章紫绶 | 紫色印绶和金印,古丞相所用。后用以代指高官显爵。 |
印累绶若 | 形容官吏身兼数职,声势显赫。 |
紫绶金章 | 紫色印绶和金印,古丞相所用。借指高官显爵。 |
紫绶金章 | 紫色印绶和金印,古丞相所用。借指高官显爵。 |
緑绶相关的成语分类
- 包含绶字的成语_包含绶字的词语
- 形容很忙没时间的成语_词语
- 形容心里想的事情多的成语_词语
- 形容事务繁多的成语_词语
- 形容没时间说话的成语_词语
- 形容高贵美丽的成语_词语
- 形容政务繁忙工作辛苦的成语_词语
- 形容时间很忙的成语_词语
- 形容许多事情的成语_词语
- 形容忙的没时间的成语_词语
- 形容忙得没有时间的成语有哪些_词语
- 包含绶字的成语_包含绶字的词语
- 第一个字是印的成语_词语
- 包含绶字的成语_包含绶字的词语
- 包含绶字的成语_包含绶字的词语
- 包含绶字的成语_包含绶字的词语
緑绶相关的词语 | |
緑绮 | 【意思解释】1.古琴名。 2.泛指琴。 3.绿色的丝绸。 |
緑翠 | 【意思解释】1.青翠色。 |
緑惨红愁 | 【意思解释】1.指妇女的种种愁恨。绿﹑红,谓黑鬓红颜。 |
緑尘 | 【意思解释】1.绿色尘末。 2.喻茶叶末。 3.指曲表面所生绿色毛状的菌。 |
趔趄 | 【意思解释】1.身体摇晃,脚步不稳。 |
緑帻 | 【意思解释】1.绿色头巾。古代供膳仆役所服,也是一般地位卑贱者的服式。 2.以绿帻为宠臣之冠。 3.用以指浮薄少年的冠服。 |
緑茗 | 【意思解释】1.即绿茶。 2.指绿色的茶树。 |
緑茵茵 | 【意思解释】1.碧绿鲜润貌。 |
緑茸茸 | 【意思解释】1.碧绿而繁密貌。 |
緑弦 | 【意思解释】1.指弓弦。 2.指绿沈弓。 |
緑房 | 【意思解释】1.指花苞。花未开时,花苞为绿色,故称。 2.指莲房。 3.指槟榔的果实。 |
緑油油 | 【意思解释】1.碧绿光润貌。 |
緑肥红瘦 | 【意思解释】1.谓绿叶繁茂,红花凋谢。 |
緑字 | 【意思解释】1.古代石碑上刻的文字,填以色漆,故称绿字。 2.河图上的绿色文字。 |
緑衣使者 | 【意思解释】1.鹦鹉的别名。唐代长安豪民杨崇义被妻刘氏和邻人李弇谋杀,县官至杨家勘察,架上鹦鹉忽作人言,说杀害家主的是刘氏和李弇,案情于是大白。唐玄宗因封鹦鹉为"緑衣使者",交付后宫喂养,张说并为之作《绿衣使者传》。事见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鹦鹉告事》。后因以"緑衣使者"为鹦鹉之别名。 2.绿毛龟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介一.绿毛龟》。 3.今邮递员着绿色制服,亦称绿衣使者。 |
緑竹 | 【意思解释】1.菉草与萹竹。 |
緑耳梯 | 【意思解释】1.南唐李从谦乘马采高枝桃花,因自称其马为"緑耳梯"。 |
緑绶相关的成语补全
緑绶相关的成语接龙
緑绶相关的标签
緑绶相关的句子
緑绶其他造句 | |
绶带造句 | 1、裁判举起霍梅尔斯的手宣告胜利,霍梅尔斯戴上冠军绶带。 2、而在齐王左侧的椅上,坐着一个青袍绶带的儒雅男子,虽然是灰发霜鬓,却是神采奕奕,淡凝从容的气度,便在银安殿气势汹汹的众多武将猛士之中,也丝毫不显得逊色。 3、画面中绶带是长尾山禽,以飞翔姿态烘托山中之花的气氛。深谙大自然纯真、美丽、和谐。 4、头戴二梁朝冠,素银腰带,练鹊三色绶带,身穿青色鸂鶒补子的官服,一手扶着城墙垛口看着远方的幢幢人影,一边听着早他一步就登上城头的张把总禀报。 5、据介绍,这种鸟叫绶带鸟,是一种森林益鸟,以前公园里很少见,即使有一两只,也是看见人就飞得远远的。 6、绶带鸟象征长寿,老人的一片拳拳之心,尽在不言之中。 7、到了晚上,墨西哥总统身披绶带,站在国民宫的阳台上高举国旗带头呼喊:“墨西哥万岁!”在场群众跟着一起呼喊,在电视机前看直播的人也跟着呼喊。 8、我获得五条绶带。 9、我很荣幸地将这种异常光荣的绶带,授给两位统帅。 10、沈河交警大队青年大街中队袁硕副中队长说,这两处岗值勤的交警在上岗时必须佩戴绶带是从开始的,这使这两处景观岗的岗勤提升到了礼仪化的高度。 |
印绶造句 | 1、当年仲夏,翼公“乃解印绶谢诸僚友”,乘船沿赣江下行,自觅归隐躬耕之地。 2、臣又手书申喻,开示生路,群寇困逼,知命穷数尽,解甲投戈,面缚委质,印绶万数,资器山积。 3、在诸葛亮第五次北伐中,诸葛亮因病于五丈原去世,按照诸葛亮的遗嘱,刘禅将其安葬于定军山,并赠送诸葛亮丞相武乡侯印绶,谥号忠武侯。 4、一面遣人起送董后;一面点禁军围骠骑将军董重府宅,追索印绶。 5、那不是所谓的传国玉玺,而是私人的印绶。 6、主公言之有理,不过,既便如此,也不用关押,依我看来,只需削弱二公子权柄,让他交出左将军阳翟侯印绶,投闲置散就可以了。 7、陆逊伯言平静的跪在封将坛上,从主公手中接下印绶兵符,此刻的他,即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殊荣。 8、李威又冲着掌管内宫印绶的掌书说道:去将司闺的印符拿过来。 9、最终,关羽发完牢骚,也就拜受印绶。 10、’臣虽自展竭,无益庶政,谨上印绶节钺,退还田里,以避贤路。 |
印绶造句 | 1、云出寨迎接,待以宾礼,置酒共饮,纳了印绶,酒至数巡,范曰:将军姓赵,某亦姓赵,五百年前,合是一家。 2、当年仲夏,翼公“乃解印绶谢诸僚友”,乘船沿赣江下行,自觅归隐躬耕之地。 3、印绶由官员随身佩带,除非因犯法、罢官等缘故例应追缴外,升官调职或告老病殁,都可带走。 4、那不是所谓的传国玉玺,而是私人的印绶。 5、印绶上醒目的东阳二字旁边,栩栩如生的金龙似要飞腾而出,吓的罗浮扑通一下跪在地上,颤声道:“不知贵客到此,有失远迎,还请恕罪!”。 6、叶罗两家都有越王府的印绶,可又能怎么样,没有金丹真人坐镇,他们也入不了王府的法眼,自然就得不到青霞宫的厚待,勉强也就比徐金两家稍微好一点。 7、最终,关羽发完牢骚,也就拜受印绶。 8、’臣虽自展竭,无益庶政,谨上印绶节钺,退还田里,以避贤路。 9、陆逊伯言平静的跪在封将坛上,从主公手中接下印绶兵符,此刻的他,即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殊荣。 10、李威又冲着掌管内宫印绶的掌书说道:去将司闺的印符拿过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