趔趄的意思 | |
词语 | 趔趄 |
解释 | 【意思解释】1.身体摇晃,脚步不稳。 |
组成 | 趔 - 趄 - |
拼音 | [liè] [jū] |
单字 |
[趔]:趔趄
趔liè,● 趔liè ㄌㄧㄝˋ◎ 〔趔趄(qiè)〕身体歪斜,脚步不稳的样子。 [趄]:趄 趄,行不进的样子 阻隔 经匣…上用趄尘眏顶,陷顶开带,四角打卯。--《营造法式》 趄 qie 倾斜 宋江已有八分酒,脚步趄了,只顾踏去。--《水浒全传》 又如趄趄(侧身而行,恭敬趋奉貌);趄趄趔趔(步履歪斜的样子) 趄,翘起也。昆明俗语指把屁股趄着。--徐嘉瑞《金元戏曲方言考》 斜靠,身斜 席上正喧哗,不道玉人低趄。--元·王实甫《西厢记》 又如趄着身子 趄jū ⒈ ⒉见qiè。 趄qiè ⒈倾斜~坡。~着身体。 趄qiē 1.见"趄避"。,● 趄qiè ㄑㄧㄝˋ◎ 〔趔趄〕见“趔”。◎ 倾斜: |
近义词 | |
反义词 |
趔趄相关的词语
趔趄造句 |
趔趄相关的成语 | |
趑趄不前 | 趑趄:迟疑不敢前进。形容犹豫畏缩不敢前进。 |
趑趄嗫嚅 | 欲进又退,欲言又止。形容奴颜婢膝,畏缩不前的样子。 |
趑趄不前 | 趑趄:迟疑不敢前进。形容犹豫畏缩不敢前进。 |
趑趄嗫嚅 | 欲进又退,欲言又止。形容奴颜婢膝,畏缩不前的样子。 |
趔趄相关的成语分类
- 鼓励自己前进的成语_词语
- 包含趑字的成语_包含趑字的词语
- 包含趄字的成语_包含趄字的词语
- 包含趑字的成语_包含趑字的词语
- 包含嚅字的成语_包含嚅字的词语
- 包含嗫字的成语_包含嗫字的词语
- 包含趄字的成语_包含趄字的词语
- 鼓励自己前进的成语_词语
- 包含趑字的成语_包含趑字的词语
- 包含趄字的成语_包含趄字的词语
- 包含趑字的成语_包含趑字的词语
- 包含嚅字的成语_包含嚅字的词语
- 包含嗫字的成语_包含嗫字的词语
- 包含趄字的成语_包含趄字的词语
趔趄相关的词语 | |
緑帻 | 【意思解释】1.绿色头巾。古代供膳仆役所服,也是一般地位卑贱者的服式。 2.以绿帻为宠臣之冠。 3.用以指浮薄少年的冠服。 |
緑茗 | 【意思解释】1.即绿茶。 2.指绿色的茶树。 |
緑茵茵 | 【意思解释】1.碧绿鲜润貌。 |
緑茸茸 | 【意思解释】1.碧绿而繁密貌。 |
緑弦 | 【意思解释】1.指弓弦。 2.指绿沈弓。 |
緑房 | 【意思解释】1.指花苞。花未开时,花苞为绿色,故称。 2.指莲房。 3.指槟榔的果实。 |
緑油油 | 【意思解释】1.碧绿光润貌。 |
緑肥红瘦 | 【意思解释】1.谓绿叶繁茂,红花凋谢。 |
緑字 | 【意思解释】1.古代石碑上刻的文字,填以色漆,故称绿字。 2.河图上的绿色文字。 |
緑衣使者 | 【意思解释】1.鹦鹉的别名。唐代长安豪民杨崇义被妻刘氏和邻人李弇谋杀,县官至杨家勘察,架上鹦鹉忽作人言,说杀害家主的是刘氏和李弇,案情于是大白。唐玄宗因封鹦鹉为"緑衣使者",交付后宫喂养,张说并为之作《绿衣使者传》。事见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鹦鹉告事》。后因以"緑衣使者"为鹦鹉之别名。 2.绿毛龟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介一.绿毛龟》。 3.今邮递员着绿色制服,亦称绿衣使者。 |
緑竹 | 【意思解释】1.菉草与萹竹。 |
緑耳梯 | 【意思解释】1.南唐李从谦乘马采高枝桃花,因自称其马为"緑耳梯"。 |
緑耳 | 【意思解释】1.亦作"緑駬"。 2.古骏马名。传说为周穆王八骏之一。 |
緑老 | 【意思解释】1.眼睛的俗称。 |
緑白 | 【意思解释】1.草名。苦参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二.苦参》。 |
緑石砚 | 【意思解释】1.一种名贵的砚台。参见"緑石"。 |
緑甘 | 【意思解释】1.矿石名。可作建筑材料。 |
趔趄相关的成语补全
趔趄相关的成语接龙
趔趄相关的标签
趔趄相关的句子
趔趄其他造句 | |
趑趄造句 | 1、在机遇面前,可不能趑趄不前,否则坐失良机,那就晚了。 2、别要做出一副趑趄不前的模样。 3、不由自主的便上了包车,仍回到鸿仁里,望着自己门口,倒有点趑趄不前之态。 4、文献学的范围很广博,有些人不免望洋兴叹,趑趄不前,这是很自然的事。 5、现在到了底,大部分医疗工作仍在老路上趑趄不前,固步自封。 6、他望着自己门口,倒有点趑趄不前之态。 7、文学史研究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趑趄不前,有它深刻的学术史内部原因。 8、当皮埃尔在门口露面时候,她心里慌张起来,十分明显,她趑趄不前,向他走过去呢,还是等他走过来。 9、闻过饰非的人,极易在改革的道路上趑趄不前。 10、闻过饰非的人,极易在改革的道路上趑趄不前。不了或没有力量再支持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