凿壁文学网

笺启的意思

词语笺启
解释【意思解释】1.下达上的笺记﹑书启。
组成 - -
拼音 [jiān]  [qǐ] 
单字 [笺]:笺 (形声。从竹,戋声。本义注释) 同本义 笺,表识书也。…字亦作牋。--《说文》 笺,书也。--《广雅》 郑子诸经皆谓之注”,此言笺者……记识其事,故称为笺”。--孔颖达《毛诗正义》 又如笺释(犹笺注);笺疏(笺注);笺训(笺注训释) 笺 注释的文字 笺注纷罗,颠倒是非。--韩愈《施先生墓铭》 又如;笺记(古文体名) 供题诗、写信等用的(质量较高的)小幅纸张 中国古代写给帝王的书信 笺(箋)jiān ⒈精美的或小幅的纸张手~。便~。信~。〈引〉书信来~已阅。 ⒉注释~注。 ⒊〈古〉一种文体,写给尊贵者的书信投~求归。,● 笺(箋)jiān ㄐㄧㄢˉ◎ 注释:笺注。◎ 小幅华贵的纸张,古时用以题咏或写书信:便笺。信
[启]:启 (会意。从户,从口。甲骨文字形,左边是手(又),右边是户(单扇门);用手开门,即开启的意思◇繁化加口”,或省去手(又)而成启”。金文又加攴”成啓”。现简化为 启”。本义开,打开) 同本义 启,开也。--《说文》 经传皆作啟” 公将啟之。--《左传·隐公元年》 疆埸无主,则啟戒心。--《国语·晋语一》 凡啟塞从时。--《左传·僖公二十年》。注门户道桥谓之啟。” 啟户。--《仪礼·士虞礼》 门启而入。--《左传》 启窗而观。--明·魏学洢《核舟记》 不能启口。--清·林觉民《与妻书》 又如 启(啟、啓)qǐ ⒈开,打开,开发,开拓~开。~封。~地三千里。 ⒉开导~蒙。~示。~发。 ⒊开始~程。~用。 ⒋陈述,说明~事。~告。敬~者。 ⒌书信书~。小~。 ⒍ ①开口难于~齿。 ②笑。 ⒎,● 启(啓)qǐ ㄑㄧˇ◎ 打开:启封。启门。某某启。
近义词
反义词

笺启相关的词语

笺启造句

笺启相关的成语

鱼笺雁书泛指书信。
雁素鱼笺指书信。
不愤不启愤:心里想弄明白而还不明白。启:启发。指不到学生们想弄明白而还没有弄明白时,不去启发他。这是孔子的教学方法。
不遑启处没有闲暇的时间过安宁的日子。指忙于应付繁重或紧急的事务。
黜昏启圣贬退昏庸,开启圣明。
承前启后承:承接;启:开创。承接前面的,开创后来的。指继承前人事业,为后人开辟道路。
承上启下承接上面的,引起下面的。多用在写文章方面。
承先启后继承前代的,启发后代的。
光前启后犹光前裕后。形容人功业伟大。
狡焉思启指怀贪诈之心图谋侵人之国。
启宠纳侮指开宠端而招致侮慢。
启瞶振聋比喻唤醒糊涂与麻木不仁者。
元戎启行指大军出发。

笺启相关的成语分类

笺启相关的词语

笺草【意思解释】1.文书的草稿。
渐靡【意思解释】1.浸润感化。 2.谓依水的流势。
渐濡【意思解释】1.浸染,熏染。
渐泽【意思解释】1.低湿之地。 2.润泽,熏染。
渐磨【意思解释】1.见"渐摩"。
渐润【意思解释】1.浸润。
渐摩【意思解释】1.亦作"渐磨"。 2.浸润;教育感化。语本《汉书.董仲舒传》:"渐民以仁,摩民以谊。"颜师古注:"渐谓浸涧之﹐摩谓砥砺之也。"
渐台【意思解释】1.台名。在湖北省江陵县东。楚昭王出游,留夫人渐台之上。江水大至,台崩,夫人流而死。参阅汉刘向《列女传.楚昭贞姜》。 2.台名。在陕西省长安县。汉武帝作建章宫,太液池中有渐台,高二十馀丈,台址在水中,故名。汉末刘玄兵从宣平门入﹐王莽逃至渐台上﹐为众兵所杀。参阅《汉书.郊祀志下》﹑《王莽传下》﹐《三辅黄图.台榭》。 3.星名,在织女星旁。
渐涂【意思解释】1.低湿的道路。
渐涵【意思解释】1.犹浸润。引申为渍染,感化。
渐教【意思解释】1.佛教语。佛教各派对其教主释迦牟尼一生所说的教法,有不同的判教说,在我国如天台﹑法相﹑华严诸宗各异。一般以渐教和顿教判摄释迦一代的教法。所谓"渐",指说法的由浅入深阶梯。由渐到顿,即由小乘到大乘。 2.佛教语。指主张须经长期修习,才能把握佛教真理,即倡"渐悟"的教派。与主张"顿悟"的顿教相对。禅宗在诸派中属顿派;禅宗内部,北宗神秀侧重渐修,南宗慧能则提倡顿悟。
渐恧【意思解释】1.犹惭愧。渐,用同"惭"。
渐毒【意思解释】1.欺诈。
渐苒【意思解释】1.见"渐冉"。
湔湔【意思解释】1.水流貌;水流声。
湔浣【意思解释】1.清洗。 2.洗刷﹑除去过错。
湔洒【意思解释】1.见"湔洒"。

笺启相关的成语补全

笺启相关的成语接龙

笺启相关的标签

笺启相关的句子

笺启其他造句

笺注造句1、汉代经学家则为其注入伦理道德内涵,主要体现于经书笺注及用以干预现实政治伦理。
2、古圣人言,其旨微密;笺注纷罗,颠倒是非;闻先生讲论,如客得归。
3、观普贤菩萨行法经笺注,丁福保注。
4、清徐树?b、徐炯在此基础上进行了补充,两人分担了笺、注的工作,成书《李义山文集笺注》,是第一个比较完整的注本。
5、对于圣人之言决不敢越雷半步,这种笺注之学虽存朴实严谨之风,却有机械、支离、牵强的特点。
6、南北朝至隋唐大略沿袭并整理,孔颖达笺注群经,为当时经学南北融合作出贡献。
7、加以后世迷徒恣其臆说,将先圣典教妄行笺注,乖讹万状。
8、代初,《瞿秋白文集》、十卷本《鲁迅全集》中的注释,便多有笺注的问题了。
9、
10、
诗笺造句1、陈寅格对岑仲勉的学术成就也非常推崇,晚年所著的《元白诗笺证稿》中曾多次引用了他的学术成果。
2、陈寅恪先生曾对这种说法颇感稀奇,并在《元白诗笺证稿》中作了考证。
3、陈寅恪先生在《元白诗笺证稿》中指出:“所可注意者,乐史谓妃缢死于梨树之下,恐是受香山‘梨花一枝春带雨’句之影响。
4、陈寅恪的唐代三稿中的最后一篇《元白诗笺证稿》完成了。
5、诗人用珍藏多年的一块鸡血石,凭借艺术家的独运匠心和深邃读解,雕刻出一枚染血的诗笺花,那份温润剔透与高贵雅洁,令人心生无尽的怜惜与敬畏。
6、在出版的《元白诗笺证稿》中,陈先生提出了“史诗互证”的史学方法与理论。
7、其实小时候白天于幼稚园或小学等听七夕傅说或者看其书,唱七夕歌,将自己心愿写在由彩色纸来的诗笺上。
8、还有像上海古籍出版社版的《元白诗笺证稿》,我很久前花了钱左右买的,现在网上能卖到块,我在网上挂了块。
9、为人,更上层楼,风光自在无限;为志,一览众山,大气的诗笺;为情,沧海桑田,孕育坚贞的心愿;为爱,过尽千帆,枯木逢春亦相盼;为友,情谊如水,醇厚绵延。七夕佳节,送你美好心愿:愿你人格超远山,志存九州,情比石坚,爱传千年!
10、花笺,是一种精美的小幅手工纸,供文人墨客写信或题诗之用,俗称信笺、诗笺;因为多印制精美,遂有花笺、彩笺、锦笺的美誉。
短笺造句1、海伦收到一个短笺从而打断了她的演讲。什么是短笺上没有说的?
2、然后贝思写了张短笺,借助于劳瑞的帮忙,在老先生起床前,偷偷将之放到了他的书桌上。
3、里面是一张看上去建议会面的短笺,甚至可能是一次约会。
4、他在读那短笺之前,先给送信人小费。
5、一封手写的短笺总能很好地达到目的。
6、临别遗言一纸短笺:我爱她直至生命结束。
7、六年后,她又收到来自特迪的另一张短笺,说他以班级第二的成绩从高中毕业了,她仍是他一生中最好的老师。
8、正是在这封短笺中他创造了“波普艺术”这个短语。
9、仅以此短笺感谢您安排的美好的夜晚。
10、它那畅销的“鞋盒”短笺的生产时间缩短到三个月。
信笺造句1、申请人父母各自的雇主使用印有公司抬头信笺出具的雇佣证明信原件,注明父亲或母亲的职务、收入和起聘日期。
2、淡蓝色的相册里藏着温馨的回忆,甜蜜灿烂的笑容里藏着真纯的情意,浅紫色的信笺里藏着不变的牵挂,简单志质朴的话语里藏着暖暖的祝福。真心祝愿你天天开心,事事顺心。
3、黄纸信笺年岁久远,几处折缝已经开口,上边写有数排遒劲的毛笔小楷:华某山中小住,偶遇此子,救之。
4、一天天走远,一夜夜演变,一年年走远,一个回不去的童年。一次次想念,一封封信笺,一条条短信,送回你一个快乐的儿童节!
5、两行离别泪,沾染信笺愁,写出人生缱绻,绘画人生离合悲欢,镌刻了那得不到如沙已逝的感情。
6、因为时尚,布料少了;因为空调,汗水少了;因为应酬,亲情少了;因为宴会,食欲少了;因为竞争,悠闲少了;因为电话,信笺少了;因为想你,祝福多了!
7、好久以后,母亲才收到了儿子从军队寄来的信笺,尽管是片纸只字,但母亲心里得到了慰藉。
8、孟蕾伸手讨要女人留下的信笺,何久义再次打开他那时髦的皮包,从里头掏出一封信放在孟蕾手里,神气十足说道:“原封未动。
9、有打印的,有手写的;有复杂的,有简单的;有来自行业领袖的信笺,也有小学生在横格纸上写下的话。
10、秋风缠绵了思念,纷纷落叶是我的信笺;秋雨书写着爱恋,丝丝缕缕是我的留言;秋分好运把你伴,祝你幸福到永远。
花笺造句1、花笺,是一种精美的小幅手工纸,供文人墨客写信或题诗之用,俗称信笺、诗笺;因为多印制精美,遂有花笺、彩笺、锦笺的美誉。
2、后来,歌德还读了不少中国的戏曲、小说和诗歌,如《老生儿》、《好逑传》、《玉娇梨》、《花笺记》等。
3、眼下正写“礼拜六派”,倒很愿意汪涵这番闲适惹上礼拜六的韵致,淡中寻味,花笺幽情。
4、李龟年以歌擅一时之名,手捧檀板,拥众乐前,将欲歌之,上曰:‘赏名花,对妃子,焉用旧乐词为!’遽命龟年持金花笺,宣赐翰林学士李白立进《清平乐》词三篇。
5、醉拍春衫惜旧香,天将离恨恼疏狂。年年陌上生秋草,日日楼中到夕阳。云渺渺,水茫茫。征人归路许多长。相思本是无凭语,莫向花笺费泪行。晏几道
6、冬春秋夏,花节奏分明地开。而三月,给冬落了款,给一朵梅写了词,春天就被装订成一本诗集。山杏满树欢,为写一首词,零落骤如雨,寒雀便忙着四处送花笺。再迎来夏天葵花催云破,秋天菊黄调琴音,自得怡然。白音格力
7、你笑容绽放,那一片迷醉了的土地,撒在我的心里,清泉划过,浸透着相思的花笺,残留着我的记忆,生命中的美丽只因为你。
8、歌德对遥远的中国有浓厚的兴趣,他通过英法文译本读过中国游记和中国哲学方面的著作,比如《好逑传》、《玉娇梨》、《花笺记》、《今古奇观》等。
9、于是,叠了桃花笺,悄然启程,日夜兼程地赶往通州。
10、正欲往下念,孟昶示意将花笺传递入手,但见数行纤体唐楷,跳跃其间:“丹霞亭浸池心冷,曲沼门含水脚清。
启聪造句1、尽管家庭经济并不充裕,但父亲仍坚持让她在佛山启聪学校学习。
2、据*弯“中央社”报道,前台中启聪学校廖姓女老师前怀疑一名有智能障碍的女学生偷吃饼干,怒甩其巴掌。
3、启聪学校今年招,小学一年级。
4、肇庆湖南商会企业家到启聪学校向师生赠送月饼。
5、多名启聪学校的学生通过学习毕业后进入五星级酒店工作。
6、本次竞赛共有来自三江职校、九江职校、云浮学校和启聪学校的学生组队参赛,有选手参加了中餐热菜、雕刻冷拼、面点三大项目的比赛。
7、经过一个月的等待,昨日,高明荷城失明女孩小燕终于收到佛山市启聪学校的录取通知书。
8、也确实,篮球就像霍智能和冯健勤的“再生父母”一样,他们那年在佛山启聪学校读书时正式开启了自己的篮球“生涯”。
9、陈校长回国以后,与启聪学校全体教师分享了他在英国的感受和想法,对我校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10、第三,组织英国教师分别旁听自闭症个训课、*障英语课和启聪英语课,并上半节示范课,课后针对教学特点中英教师积极交流,共促进步。
启锚造句1、在巨济岛通往外岛的港口上,公共厕所被建筑成了一座即将启锚的游船模样,通身涂上了海蓝的颜色,绘有摇头摆尾的可爱小鱼,与风景融为一体【小学生网】。
2、这些孩子不光是在玩,而是熟练地在进行拴船、启锚等工作。
3、太仓自元代海运漕粮而兴起,明初伟大的航海家郑和七下西洋又以太仓为启锚地和归舶港。
4、德堡号从南沙港集装箱码头前沿水域启锚。
5、生活是一条长河奔腾不息淘尽人间善恶;生活是一首启锚的航船确定了航向便不再畏惧狂风恶浪;生活是一幕人人皆可做主角的戏剧你刚舞罢他登场尽显风流。
6、瑞典仿古帆船哥德堡号当地时间十三点三十分、北京时间十九点三十分在瑞典最大的港口哥德堡市启锚前往中国,她计划于明年七月下旬抵达广州。
7、下午,中国海监从三亚港启锚,与成编队航行。
8、新形象帮你重新找回自信,心情豁然开朗,人生的新航程自然随时可以启锚。
9、据此,刘湘命令舰队司令李逵率所部舰艇,务于晚上启锚,以舰炮掩护陆军攻打泸州。
10、直到下午多,渔船才开始启锚陆续驶入避风港。
启事造句1、公共关系部得职工称,大家对招聘启事有所误读,我们只是想给所有求职者平等的机会。
2、她在路上看到一家毛织厂的招聘启事。
3、于是,她只能采取最“笨”的方式,隔天一早,她就打印好数十张的招领启事,在移车地附近,一路贴过去。
4、一般还会在当地报约上刊登订婚启事。
5、同时不要健忘,不论出于何种复杂的启事,元朝统治阶级答应了这类抗争豪情的存在布满,答应了剧作家们的各类借古讽今,指桑骂槐,也是元朝文人得以创作创造出光辉的新艺术新文化,建筑出新的时代精力的条件条件。
6、寻母老虎启事:本人丢失纯种母老虎一头。特征:聪明贤惠,勤劳能干,身上带一部手机并在查阅短信:际,真的好想你!如果看过信息后,速给你的配偶回信息!
7、情人节征婚启事:至今,有神,半夜枕边无人,坚守基本原则,时分出门,不染,一周上班,仍还没有一撇,想念有情人。有意者请联系本人,随叫随到,手机
8、凡投稿者被视为认同并遵守本启事各项规定,本征稿启事解释权归书法大赛组委会。
9、一家阿拉伯文报纸日前报道说,“基地”组织在互联网上刊登招聘启事,欲招聘网络编辑帮助该组织在网上发表文字和制作视频节目。
10、凡投稿者均视为已确认并遵守本征稿启事的各项规定。
谨启造句1、谨启蓬莱天仙子,纯心妙道吕真人,誓佐踢师宣教化,巡游天下武灵,亲受钟离传秘法,誓将法力救群生。
2、信封上写着北京人民广播电台谨启。
3、凡我俦侣,幸毋忽诸!敬洁清尊,恭迟芳躅!南社同人谨启。
4、她在结尾用了惯常的“谨启”二字,没有提及她回来的日期。
5、以“谨启”或”致以最良好的祝愿”结尾。
6、谨启
7、恳祈恩台,大开慈隐,法外施仁,一语回天,得救归国,则恩台德海如山,西土众姓,无不衔恩於世世矣!临书不胜悚栗待命之至,谨启!
8、师妹谨启:闻道二哥近日流连洛阳,醉意插梅久久不去,故遣崎非等人前往。
9、
10、
谨启造句1、谨启蓬莱天仙子,纯心妙道吕真人,誓佐踢师宣教化,巡游天下武灵,亲受钟离传秘法,誓将法力救群生。
2、信封上写着北京人民广播电台谨启。
3、凡我俦侣,幸毋忽诸!敬洁清尊,恭迟芳躅!南社同人谨启。
4、她在结尾用了惯常的“谨启”二字,没有提及她回来的日期。
5、以“谨启”或”致以最良好的祝愿”结尾。
6、谨启
7、恳祈恩台,大开慈隐,法外施仁,一语回天,得救归国,则恩台德海如山,西土众姓,无不衔恩於世世矣!临书不胜悚栗待命之至,谨启!
8、师妹谨启:闻道二哥近日流连洛阳,醉意插梅久久不去,故遣崎非等人前往。
9、
10、
凿壁文学网
本站所有资源文件均出自网络,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如有侵犯你的版权,请通知我们,本站将立即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