凿壁文学网

狡焉什么什么的成语

补 全狡焉思启
相 关 狡焉什么什么 - 狡焉思什么 - 狡什么思什么 - 狡什么思启 - 狡什么什么启 - 什么什么思启 - 什么焉思启 - 什么焉思什么 -

狡焉什么什么的成语大全

狡焉思启指怀贪诈之心图谋侵人之国。
《左传·成公八年》:“夫狡焉思启封疆以利社稷者,何国蔑有?”
狡焉思肆指怀贪诈之心图谋侵人之国。同“狡焉思启”。
狡焉思逞指怀贪诈之心图谋侵人之国。同“狡焉思启”。

狡焉什么什么的相关词语

逞狡【意思解释】1.显示健壮有力。 2.肆行狡猾。
僄狡【意思解释】1.敏捷勇猛。
昏狡【意思解释】1.昏庸狡猾。
悍狡【意思解释】1.凶暴狡诈。
朦狡【意思解释】1.指愚昧狡诈的人。
狂狡【意思解释】1.狂妄狡诈。 2.指狂妄狡诈之徒。 3.指叛乱者。
刁狡【意思解释】1.狡猾。
狡讦【意思解释】1.犹诋毁。
狡幸【意思解释】1.犹狡狠。
狡勇【意思解释】1.狡诈勇悍。
狡很【意思解释】1.见"狡狠"。
狡性【意思解释】1.谓猜疑的心性。
狡狙【意思解释】1.狡猾奸诈。
狡兔死,良狗烹【意思解释】1.见"狡兔得而猎犬烹"。
狡妒【意思解释】1.猜疑妒忌。
狡抗【意思解释】1.狡顽违抗。
狡妄【意思解释】1.狡猾狂妄。
狡吏【意思解释】1.狡猾的官吏。
狡心【意思解释】1.狡猾之心。
狡竞【意思解释】1.犹好胜。
轮焉奂焉【意思解释】1.形容房屋高大众多。语出《礼记.檀弓下》:"晋献文子成室,晋大夫发焉。张老曰:'美哉轮焉!美哉奂焉!'"
蝉焉【意思解释】1.亦作"蝉嫣"。 2.岁阴名。卯年的别称。又称"单阏"。
恻焉【意思解释】1.犹恻然。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意思解释】不进老虎洞,哪能捉到虎仔。多比喻不历艰难就得不到收获。
割鸡焉用牛刀【意思解释】杀个鸡何必用宰牛的刀。比喻做小事情不值得用大的力量。
忽焉【意思解释】1.快速貌。
喟焉【意思解释】1.感叹貌。
嗒焉【意思解释】1.《庄子.齐物论》:"南郭子綦隐机而坐,仰天而嘘,荅焉似丧其耦。"陆德明释文:"'荅焉',本又作嗒。"后以形容怅然若失的样子。
狡焉思肆【意思解释】1.见"狡焉思启"。
狡焉思逞【意思解释】1.见"狡焉思启"。
眷焉【意思解释】1.回视貌。焉,词尾。
介焉【意思解释】1.细微貌。介,通"芥"。 2.耿介孤高貌。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意思解释】1.见"皮之不存﹐毛将安傅"。
飘焉【意思解释】1.飘然;轻捷貌。
阙焉【意思解释】1.缺少;不完备。 2.间断;延搁。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意思解释】1.见"塞翁失马,安知非福"。
杀鸡焉用牛刀【意思解释】1.喻不必大材小用或小题大做。语本《论语.阳货》:"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
少焉【意思解释】1.少刻﹐一会儿。
飒焉【意思解释】1.形容风声。 2.衰飒貌。 3.迅疾貌。
乌焉【意思解释】1.乌﹑焉字形相似,容易致误。泛指文字讹误。

相关成语接龙

相关成语分类

狡焉什么什么的相关成语

狡焉思逞指怀贪诈之心图谋侵人之国。同“狡焉思启”。
狡焉思启指怀贪诈之心图谋侵人之国。
《左传·成公八年》:“夫狡焉思启封疆以利社稷者,何国蔑有?”
狡焉思肆指怀贪诈之心图谋侵人之国。同“狡焉思启”。
轮焉奂焉形容房屋高大众多。
西汉·戴圣《礼记·檀弓下》:“美哉轮焉!美哉奂焉!”
狡兔三窟窟:洞穴。狡猾的兔子准备好几个藏身的窝。比喻隐蔽的地方或方法多。
《战国策·齐策四》:“狡兔有三窟,仅得兔其死耳。”
狡兔死,良狗烹烹:烧煮。兔子死了,猎狗就被人烹食。比喻给统治者效劳的人事成后被抛弃或杀掉。
《韩非子·内储说左下》:“狡兔尽则良犬烹,敌国灭则谋臣亡。”《史记·越王勾践世家》:“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狡兔死,良犬烹比喻给统治者效劳的人事成后被抛弃或杀掉。同“狡兔死,良狗烹”。
《东周列国志》第八三回:“吾闻‘狡兔死而良犬烹’。敌国如灭,谋臣必亡。”
狡兔三穴比喻隐蔽的地方或方法多。同“狡兔三窟”。
矢口狡赖死也不肯承认。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焉:怎么。不进老虎窝,怎能捉到小老虎。比喻不亲历险境就不能获得成功。
《后汉书·班超传》:“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割鸡焉用牛刀杀只鸡何必用宰牛的刀。比喻办小事情用不着花大气力。
《论语·阳货》:“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焉:哪儿;附:依附。皮都没有了,毛往哪里依附呢?比喻事物失去了借以生存的基础,就不能存在。
《左传·僖公十四年》:“皮之不存,毛将安傅?”
杀鸡焉用牛刀杀只鸡何必用宰牛的刀。比喻办小事情用不着花大气力。
《论语·阳货》:“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比喻一时虽然受到损失,也许反而因此能得到好处。也指坏事在一定条件下可变为好事。同“塞翁失马,安知非福”。
乌焉成马乌、焉、马三字字形相近,几经传抄而写错。指文字因形体相似而传写错误。
《周礼·天官·缝人》“丧,缝棺饰焉”汉郑玄注:“故书焉为马,杜子春云‘当为焉’。”古谚:“书经三写,乌焉成马。”
心不在焉心思不在这里。指思想不集中。
《礼记·大学》:“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
习焉不察习:习惯;焉:语气词,有“于此”的意思;察:觉察。指经常接触某种事物,反而觉察不到其中存在的问题。
《孟子·尽心上》:“行之而不著焉,习矣而不察焉,终身由之而不知其道者,众也。”
语焉不详指虽然提到了,但说得不详细。
唐·韩愈《原道》:“荀与杨也,择焉而不精,语焉而不详。”
终焉之志在此安身终老的想法。
南朝梁·沈约《宋书·傅隆传》:“义熙初,年四十,始为孟昶建威将军,员外散骑侍郎。坐辞兼,免。复为会稽征虏参军。家在上虞,及东归,便有终焉之志。”
终焉之志在此安身终老的想法。
南朝梁·沈约《宋书·傅隆传》:“义熙初,年四十,始为孟昶建威将军,员外散骑侍郎。坐辞兼,免。复为会稽征虏参军。家在上虞,及东归,便有终焉之志。”

相关的句子

相关的造句

狡计造句1、裴立新狡计得逞,不由意气飞扬,满脸春风,心里想着的却是这下断了那林钰的念想,只怕只得死心和跟着自己了。
2、小偷以狡计骗过警察带着赃物逃跑了。
3、有人狡计挖走我们的市场主管,面对这种德性困难,她举办了剧烈的思惟斗争。
4、生涯生计规划的前提在于:主角是自己,愿意改变自己,要量力适性,参考家人定见,有求好心,有狡计心,有步履决心。
5、秦饥晋闭之籴,同好犹然,况属夷为异类,狡计叵测,而高台之粟转市塞外,我挽输之难,车殆马烦,十致其五。
6、鼠:吸收力,社才华,影响力,智力,俭省,魅力,紧急,权柄欲,赘言,狡计,贪得,干与。
7、什么是黑格尔的理性的狡计?怎么回答这一问题?
8、用狡计去害友人的人,自己将陷于危险埋伏之中。伊索。
9、它跳上桌子,把笼子掀倒,狡计抓住我。
10、用狡计去害友人的人,自己将陷于危险埋伏之中。伊索
狡谲造句1、中年男人的笑,带上几分无邪,容易被视为狡谲,而穿越江湖的笑,却可以化解关隘地段的险象迷情。
2、他为人狡谲,所以没什么朋友。
3、多么狡谲啊,说出来的都是真话。
4、颠倒之味,如玩蹦极,把头、脚和身躯交付给时空,虽然内心还在胆怯,但双臂已经展开,有“风光在险峰”的无限神秘,更有孩童狡谲的顽皮活在其中。
5、乌贼王也相当狡谲,它不仅有鹰一样敏锐的眼睛,还能够喷水蹿腾,是最为出众的速泳高手。
6、就一分钟?他很是狡谲地看看我,这才戏谑地说,一分钟可以做几个俯卧撑吧,也可以做一套简易操吧,这只是一种习惯,也是一种态度。
7、张献忠性格狡谲嗜杀,一天不杀人就悒悒不乐。
8、她的嘴角垂下,显得深沉,有一种不自觉的狡谲神情。
9、有高丽人金某,极狡谲善贾,素营此物,货仓中堆积如山,而问津者渺无一人。
10、
狡兔造句1、你一下说住台中,一下又说住台北,究竟住在哪裡呢?人家说狡兔三窟,我看你大概不只吧!
2、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司马迁
3、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民谚
4、这孩子像狡兔一样灵敏。
5、更何况对于酷吏们来说,“蜚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也是他们无法解套的魔咒。
6、所谓狡兔三窟,如果不出意外,鹤姊姊说的西南方,也还有个一模一样的。
7、没想到,罗云汉疾如狡兔般地一缩身形,便匪夷所思地躲过了惊涛怒浪似的刀锋,轻如山猿似的扑步弹腿,朝长毛裆下狠命一脚。
8、狡兔有三窟,仅得免其死耳。
9、袁至罡已经没有办法去救那些人,从唐锲死去之时,他就知道,败局已定,不过狡兔有三窟,他除了儿子袁三卷这一招后手之外,还留了一个反败为胜的希望。[小学生网]
10、狡兔都有三窟,我说的你能一一记住吗?我准备了一张最新的南岭市地图,把他可能出现的地方都做了标记。
狡童造句1、如果说在古代,“好娈童、狎狡童”是达官贵人、文人雅士的病态趣味,那么今天这种做法已是涉嫌触犯刑法。
2、实际上,狂且、狂童、狡童等等,都是昵称,因为“男人不坏,女人不爱”。
3、山有扶苏,隰有荷华。不见子都,乃见狂且。山有乔松,隰有游龙,不见子充,乃见狡童。诗经
4、袁枚是为理学界定的“**狡童”倡言过,但那不是“魔道妖言”,是人道人言。
5、“狡童之歌,凄矣其悲”。是呀,我也这么觉得。马雁
6、所谓狡童,就是指商纣王,人们听到箕子的咏唱,无不痛哭流涕。
7、羡“有女同车”,颜如初开木槿花;慕“山有扶苏”,偏遇你这狡童来。
8、
9、
10、
狡童造句1、如果说在古代,“好娈童、狎狡童”是达官贵人、文人雅士的病态趣味,那么今天这种做法已是涉嫌触犯刑法。
2、实际上,狂且、狂童、狡童等等,都是昵称,因为“男人不坏,女人不爱”。
3、山有扶苏,隰有荷华。不见子都,乃见狂且。山有乔松,隰有游龙,不见子充,乃见狡童。诗经
4、袁枚是为理学界定的“**狡童”倡言过,但那不是“魔道妖言”,是人道人言。
5、“狡童之歌,凄矣其悲”。是呀,我也这么觉得。马雁
6、所谓狡童,就是指商纣王,人们听到箕子的咏唱,无不痛哭流涕。
7、羡“有女同车”,颜如初开木槿花;慕“山有扶苏”,偏遇你这狡童来。
8、
9、
10、
焉能造句1、吾岂匏瓜也哉,焉能系而不食?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
2、描来秘戏之图,袒裼裸裎,焉能不浼。
3、否则自身未了,尚受世间名闻利养种种束缚,焉能教化别人、普利众生?
4、出乎其类,拔乎其萃,不容于尧舜之世;未能事人,焉能事鬼,何必去父母之邦。
5、己不知,焉能断人是非?
6、对,如果没有那样的法术助你,你身上的伤恐怕半年都好不了,焉能一夜之间就行若无事了?
7、何况算在其中,利在其内,其乐陶陶,焉能与人道哉!netease。
8、已破章邯势莫当,八千子弟赴咸阳。新安何苦坑秦卒,坝上焉能杀汉王!玉帐深宵悲骏马,楚歌四面促红妆。乌江水冷秋风急,寂寞野花开战场。郑板桥
9、颜振喟然长叹:“不知弟子浊身,焉能进佛祖殿堂,与大师单独一谈,已解江湖尘子之惑。
10、……君子当自强不息,焉能坐视乾坤颠倒?英国公欲行谋逆之事,俺身受君恩不能因私谊误国,故今日……
焉知造句1、为人不可不知医,以命为重也。而命之所系,惟阴与阳,不识阴阳,焉知医理?此阴阳之不可不论也。夫阴阳之体,曰乾与坤;阴阳之用,曰水与火;阴阳之化,曰形与气。张景岳
2、人能弘道,焉知来者之不如昔也?
3、生活并不会遵从某个人的愿望发展。改变随时有可能降临,但积极地面对改变却会让你发现更好的奶酪,真的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4、或许,这不是坏事,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小摩擦后大契机,当做敲门砖也未尝不能嘛!
5、所以娘娘应当看开点,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至于梁怡被送过去,未必也是坏事。
6、所谓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正是由于这一天一夜心灵上的拷问,才让南宫老爷子找到了突破的契机,走上了人级高手的道路,并被称为“华夏第一高手”。
7、他被女方无理地拒绝了,我安慰他说:“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天涯何处无芳草?”。
8、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不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9、有时候,塞翁失马,焉知祸福。也许有一天,我们会感谢这两个正在受到指控的作奸犯科者。
10、哈哈哈,正所谓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胖爷不仅命不该绝,喜从天降。
焉得造句1、男儿在他乡,焉得不憔悴。你的他乡是我的故乡,你的故乡是我的他乡,而我们为何偏偏抛下了熟悉的一切,非要奔赴哪令人憔悴的远方?傅真
2、想发达就得有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精神准备。
3、既然本着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决心前来,不达目的绝不回头。
4、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所有的事情都是有风险的,再说我们这边大肆的搞城墙建筑想必陈后主也已经得到了消息,若派他人前往倒是显得没有诚意了!
5、俗话说,富贵险中求,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这是我们最好的机会,难道你就眼睁睁的看着冥教永远骑在我们头上吗?
6、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孔子
7、俗话说的好,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俺叶斌岂是那种贪生怕死的小人,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8、第一百三十二章,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第。
9、大丈夫顶天立地,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即使前面是刀山火海,我也要闯一闯。
10、咬咬牙,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拿剑拨开灌木丛钻了进去。
少焉造句1、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
2、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3、少焉,只听见刘协对曹操说道:“曹卿射回箭给朕看看!”。
4、少焉,帐外传来两个人说话的声音。
5、少焉,只听见魏续说道:“只是没个见面礼,不好见他。
6、少焉,那幽深廊道之中闪出一道白色光芒,紧接着又是一道赤红色身影。
7、少焉,兽群便如潮水般悄悄退去。
8、少焉,一轮明月已上林梢,渐觉风生袖底,月到被心,俗虑尘怀,爽然顿释。
9、少焉,推进螺旋,干青云而直上凭虚御风,或往或来,如蜻蜓之点水,如鹰隼之摩空,如风筝之入耳。
10、
焉有造句1、忍耐二字,真无穷受用哉!试观古来圣贤豪杰、大学问、大事业、何一不从忍耐中出?今人一不称意,便发躁舍去,焉有成熟之时乎?我辈为学,当切戒之。
2、人世间祸福难以预知,如果单凭眼前推断,正譬如以管窥天,焉有定準?
3、孤思深宫邃密之地,尘迹不到,焉有妖怪之理?大抵方士误人,孤为所卖。
4、举忠烈之庙于内,岂不近之昵爱也?焉有蔽聪昵爱,家范无制,而能垂法作程,宪章百度乎?谨按谥法,敬以直内,内而不肃,何以刑于外?宪者,法也。
5、元尊乃象道之母,斗极之祖,膝下儿孙众多,此等大事,焉有不贡献之理?
6、因缘请托,各立州郡,离大合小,公私烦费,丁口减于畴日,守令倍于昔时,且要荒向化,旧多浮伪,百室之邑,遽立州名,三户之民,空张郡目,循名督实,事归焉有。
7、姐妹日,祝福送,心与心,长相连,松知寒,焉有情,爱你心,永不变。姐妹日到了,幸福的高铁正在向你开动,愿你开心快乐每一天!
8、孙杰夫妇也久闻伯皋两位小姐都有才德,既然如此俯就,焉有推却之理,自然一口允许下来,仙赐也不敢再说甚的。
9、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
10、人世间祸福难以预知,如果单凭眼前推断,正譬如以管窥天,焉有定准?
凿壁文学网
本站所有资源文件均出自网络,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如有侵犯你的版权,请通知我们,本站将立即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