旌旄的意思 | |
词语 | 旌旄 |
解释 | 【意思解释】1.军中用以指挥的旗子。 2.泛指旗帜。 3.借指官兵。 |
组成 | 旌 - 旄 - |
拼音 | [jīnɡ] [máo] |
单字 |
[旌]:旌
(形声。本义古代用牦牛尾或兼五采羽毛饰竿头的旗子)
同本义
旌,游车载旌析羽。--《说文》
位所谓緌有虞氏旌也。--《礼记·明堂位》
建旌提鼓。--《国语·吴语》
又如旌旄(古代用牦牛尾与羽毛装饰的军旗,或代指各种旗帜);旌羽(旌旗。因有羽饰,故称)
古代旗的总称
旌蔽日兮敌若云。--《楚辞·九歌·国殇》
旌麾南指,刘琮束手。--《资治通鉴》
又如旌旃(泛指旗帜);旌幡(泛指旗帜);旌帜(旗帜);旌幢(旗幡);旌头(旗杆顶端的矛头)
旌节,古代使者所持的节
王婆道眼望旌节至,耳听到消息。”╠
旌jīng
⒈〈古〉用五色羽毛装饰的一种旗子建~提鼓。又是旗子的通称~旗招展。
⒉表扬以~其美(美美德)。
⒊,● 旌jīng ㄐㄧㄥˉ◎ 古代用羽毛装饰的旗子。又指普通的旗子:旌旗。旌铭(旧时丧礼,柩前书死者姓名的旗幡)。◎ 表扬: [旄]:旄 同本义 旄,幢也。--《说文》。本用妈犛牛尾,注于旗之竿首,故曰旄◇又用羽,或兼用氂与羽焉。 右秉白旄。--《书·牧誓》 建彼旄矣。--《诗·小雅·出车》 见羽旄之美。--《孟子》 总光耀之采旄。--《史记·司马相如传》 乐师有旄舞。--《周礼·旄人》 上将拥旄西出征。--岑参《轮台歌》 又如旄钺(本为旗帜和兵器。代指军权);旄麾(即旌麾。帅旗);旄象(饰以象牙的旌旗) 牦牛尾 羽旄齿革。--《国语·晋语》 又如旄羽(牦牛尾和雉羽);旄狄(即旄羽) 旄máo ⒈〈古〉用牦牛尾做装饰的旗帜。泛指大旗拥~出征。 ⒉牦牛尾~羽。 旄mào 1.年老。 2.眼睛昏花。 3.昏乱。,● 旄máo ㄇㄠˊ◎ 古代用牦牛尾装饰的旗子:“上将拥旄西出征,平明吹笛大军行”。● 旄mào |
近义词 | |
反义词 |
旌旄相关的词语
- 宠旌
- 翠旌
- 表旌
- 凫旌
- 风旌
- 竿旌
- 弓旌
- 告善旌
- 干旌
- 匦旌
- 获旌
- 回旌
- 虹旌
- 弧旌枉矢
- 行旌
- 麾旌
- 铭旌
- 靡旌
- 茅旌
- 旄旌
- 采旄
- 翠旄
- 白旄
- 秉旄
- 氛旄
- 幡旄
- 干旄
- 竿旄
- 旄麾
- 旄期
- 旄车
- 旄麈
- 旄端
- 旄节
- 旄象
- 旄星
- 旄丘
- 旄纛
- 旄毡
- 旄头
旌旄造句 |
旌旄相关的成语 | |
旌旗蔽日 | 旌旗:旗帜的通称,这里特指战旗。战旗遮住了日光。形容军队数量众多,阵容雄壮整齐。 |
旌旗卷舒 | 舒:展开。战旗随风飘动,有时卷起,有时展开。比喻战事持续。 |
悬旌万里 | 比喻军队远征。 |
心旌摇曳 | 旌:旗子;摇曳:摆动。指心神不安,就象旌旗随风飘荡不定。形容情思起伏,不能自持。 |
心旌摇摇 | 心神不定,情思起伏,就像旌旗随风飘摇一样。 |
心如悬旌 | 形容心神不定。 |
白旄黄钺 | 比喻有关征战的事。 |
旌旄相关的成语分类
- 形容打仗厉害的成语_词语
- 形容战事激烈的成语_词语
- 形容十分整齐的成语_词语
- 形容战争激烈的成语两个字_词语
- 形容战争很大的成语有哪些_词语
- 形容边疆不平静的成语_词语
- 子弹很多用一个成语形容_词语
- 形容吴亦凡的成语_词语
- 形容不停放鞭炮的成语_词语
- 包含旌字的成语_包含旌字的词语
- 包含舒字的成语_包含舒字的词语
- 包含旌字的成语_包含旌字的词语
- 形容心旌摇曳的成语_词语
- 形容婚纱唯美的成语_词语
- 形容裙摆摇曳的成语_词语
- 包含旌字的成语_包含旌字的词语
- 形容带黄的成语有哪些_词语
- 形容征战一生的成语_词语
- 形容很黄的三字成语有哪些_词语
- 有黄字的形容颜色的成语_词语
- 第三个字是黄的成语_词语
- 第三个字黄的成语_词语
- 什么黄什么绿的成语_词语
- 带黄字的成语有哪些_词语
- 成语接龙接不下去的成语_词语
- 黄的成语有哪些成语_词语
旌旄相关的词语 | |
旌夏 | 【意思解释】1.古时乐舞所用的大旗。 |
旌栧 | 【意思解释】1.树在船上的旌旗。 |
积行 | 【意思解释】1.累积善行。 |
积邪 | 【意思解释】1.指众多的奸佞小人。 |
积甲如山 | 【意思解释】1.见"积甲山齐"。 |
憰怪 | 【意思解释】1.奇异,怪异。 |
煎盐 | 【意思解释】1.煮盐。 |
煎烁 | 【意思解释】1.见"煎铄"。 |
煎镕 | 【意思解释】1.冶炼。 |
煎药 | 【意思解释】1.熬药。 2.汤药。 |
煎糜 | 【意思解释】1.熬烂。 |
煎憹 | 【意思解释】1.焦急。忧虑。 |
煎剂 | 【意思解释】1.汤药。 |
煎调 | 【意思解释】1.犹烹调。 |
煎销 | 【意思解释】1.熔化。 |
煎烦 | 【意思解释】1.焦灼苦恼。 |
煎督 | 【意思解释】1.严限督促。 |
旌旄相关的成语补全
旌旄相关的成语接龙
旌旄相关的标签
旌旄相关的句子
旌旄其他造句 | |
旌旗造句 | 1、他的铁手,撕开一层层遮他视线的锦绣丝衣、各路旌旗;一个个衣冠禽兽,披毛带兽之辈,都将被他挫骨扬灰。 2、飞机按照导航台旌旗灯号下降。 3、秋风宝剑孤臣泪,落日旌旗大将坛。李鸿章 4、无锡人于中秋夜要烧斗香,香斗四周糊上纱绢,绘有月宫中的景色,也有香斗以线香编成,上面插有纸扎的魁星及彩色旌旗。 5、于是,济尔哈朗爬上兴京附近的灶突山观察,好不容易才现在大片大片的旌旗之中现了满清的军旗。 6、庆典仪式当天,项目广场旌旗飘展,黄金礼炮器宇轩昂。 7、相较魏博军队兵强马壮,那支军队落魄得多,甲衣旌旗黯淡,人与战马垂头踽踽而行,然纪律严整,维持着军容不涣散。 8、入眼处,千乘万骑,旌旗招展,煞是雄壮。 9、遥想当年,威海湾刘公岛前舳舻相接,旌旗招展,盛极一时。 10、四月,汉献帝命曹操设天子旌旗,出入称警跸。 |
旌旗造句 | 1、他的铁手,撕开一层层遮他视线的锦绣丝衣、各路旌旗;一个个衣冠禽兽,披毛带兽之辈,都将被他挫骨扬灰。 2、飞机按照导航台旌旗灯号下降。 3、秋风宝剑孤臣泪,落日旌旗大将坛。李鸿章 4、无锡人于中秋夜要烧斗香,香斗四周糊上纱绢,绘有月宫中的景色,也有香斗以线香编成,上面插有纸扎的魁星及彩色旌旗。 5、于是,济尔哈朗爬上兴京附近的灶突山观察,好不容易才现在大片大片的旌旗之中现了满清的军旗。 6、庆典仪式当天,项目广场旌旗飘展,黄金礼炮器宇轩昂。 7、相较魏博军队兵强马壮,那支军队落魄得多,甲衣旌旗黯淡,人与战马垂头踽踽而行,然纪律严整,维持着军容不涣散。 8、入眼处,千乘万骑,旌旗招展,煞是雄壮。 9、遥想当年,威海湾刘公岛前舳舻相接,旌旗招展,盛极一时。 10、四月,汉献帝命曹操设天子旌旗,出入称警跸。 |
旌表造句 | 1、唐贞观二十三年,为旌表蜀国宰相诸葛亮奉刘备“托孤寄命,临大节而不可夺”的忠君爱国品质,更名为奉节县,一直沿用至今。 2、一种有柱子像门形的建筑物,旧时多见于路口或要道,以为装饰。最初用于旌表节孝的纪念物,后来在园林、寺观、宫苑、陵墓和街道均有建造,北京是中国牌楼最多的城市。 3、树碑立传是旌表英雄的一种方法。 4、不光匾额,抱柱对儿也是这样,旌表之意萃于一堂。 5、它旌表品牌的卓越传统,凭着精邃的工艺与睿智,别树一帜地荟萃多种特别研发的质料。 6、为旌表蜀国宰相诸葛亮奉刘备“托孤寄命,临大节而不可夺”的忠君爱国品质,更名为奉节县,一直沿用至今。 7、唐贞观二十三年,为旌表蜀国丞相诸葛亮奉刘备“托孤寄命,临大节而不可夺”的忠君爱国品质,更名为奉节县,一直沿用至今。 8、登朝献俘于圣主,旨诏命碎剐献贼,以祭先明帝,慰其升天之灵,然后大封功臣仕官,赐爵蟒袍玉带,所有殉难死节者,俱受追封旌表。 9、横眉南北分别刻有“旌表已故儒童陈让妻阴氏节孝坊”、“赐进士出身署荥阳县事山右张翼立”字样,浮雕精美。 10、唐贞观二十三年为旌表蜀国宰相诸葛亮奉刘备“托孤寄命,临大节而不可夺”的忠君爱国品质,更名为奉节县,一直沿用至今。 |
旌节造句 | 1、在此基础上,综合各方面的证据,对旌节花科进行了全面的分类学修订,完善了该科的分类系统。 2、苏武手持旌节在北海度过了十九个艰苦的岁月,他坚强不屈永不失节的事迹至今仍传为佳话。 3、旌节花属一新种附李惠林氏种检索表。 4、我想到,屈原恋念故土,将一条清凌凌的江水定格为一座煌煌巨冢;苏武坚守节操,将一支光秃秃的旌节升华为一段千古传奇。 5、绝顶之上,上仙旌节引着八匹白鹿拉着硕大无朋的羽盖仙车凌天掠过。 6、 7、 8、 9、 10、 |
旌节造句 | 1、旌节花属一新种附李惠林氏种检索表。 2、在此基础上,综合各方面的证据,对旌节花科进行了全面的分类学修订,完善了该科的分类系统。 3、苏武手持旌节在北海度过了十九个艰苦的岁月,他坚强不屈永不失节的事迹至今仍传为佳话。 4、绝顶之上,上仙旌节引着八匹白鹿拉着硕大无朋的羽盖仙车凌天掠过。 5、我想到,屈原恋念故土,将一条清凌凌的江水定格为一座煌煌巨冢;苏武坚守节操,将一支光秃秃的旌节升华为一段千古传奇。 6、 7、 8、 9、 10、 |
白旄黄钺造句 | 1、狄将军直率忠义的确可嘉,元帅身为宋室皇嗣,今节白旄黄钺,犹如天子,岂能亲自出迎,折我大宋皇威。 2、太宗十八举义兵,白旄黄钺定两京。 3、次日筑台三层,遍列五方旗帜,上建白旄黄钺,兵符将印,众诸侯首领请绍登坛。 4、第二天,大家依例命军士每人负土一?g修筑三层高台,遍列五方旗帜,上建白旄黄钺,兵符将印,请朱?y登坛。 5、次日,筑台三层,遍列五方旗帜,上建白旄黄钺,兵符将印,请短角鬼王登坛。 6、况主公受天子白旄黄钺,得专征伐,原为禁暴除奸;似这等权奸蛊国,内外成党,残虐生民,以白作黑,屠戮忠贤,为国家大恶。 7、次日筑台三层,遍列五方旗帜,上建白旄黄钺,兵符将印,请绍登坛。 8、次日筑台三层,遍列五方旗帜,上建白旄黄钺,兵符将印,请袁绍登坛。 9、玉简金书,威振三天称护法;白旄黄钺,灵通九地号降魔。 10、 |
节旄造句 | 1、苏武在北海,虽生活屡陷困顿,甚至掘野鼠窝,吃野鼠所藏草籽,但他"仗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仍不降匈奴,被羁留长达十九年。 2、武在冰天雪地中,掘草根以充饥,牧羊时手持汉节,节旄尽脱仍不释手。 3、自秦州经略使,授交趾节旄,联翩宠荣,汗漫富贵,未尝断绝,仅二十年。 4、的竹柄上,束有三重用牦牛尾制的节旄。 5、此处的“假”,意为给予;“节”是用竹与牦牛尾做成的节旄,是君主授权的特殊凭证。 6、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 7、假以节旄,必自陈力,不足以逆顺治之。 8、 9、 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