絶徼的意思 | |
词语 | 絶徼 |
解释 | 【意思解释】1.极远的边塞之地。 |
组成 | 絶 - 徼 - |
拼音 | [jué] [jiǎo] |
单字 |
[絶]:● 絶jué ㄐㄩㄝˊ◎ 见“绝”。 [徼]:徼〈动〉 窃取,抄袭 徼,抄也。--《广韵》 恶徼以为知者。--《论语》。孔注抄也。” 揭发 徼 〈动〉 通侥”。贪求不止 寡君愿徼福于周公鲁公。--《左传·文公二年》 患其徼一时之权。--《史记·匈奴列传》 又如徼伺(窥视希冀);徼冀(希求);徼觊(非分希冀);徼进(犹侥进。非分求进) 通缴”。纠缠,徼绕不明 徼 〈动〉 巡查 几为巡徼所陵迫死。--文天祥《指南录后 徼jiǎo ⒈求。 ⒉ ⒊见jiào;yāo。 徼jiào ⒈边界边~。 ⒉巡察~巡。 ⒊见jiǎo;yāo。 徼jiāo 1.抄袭。 2.激发。 3.揭发。参见"僥讦"﹑"僥驳"。,● 徼jiǎo ㄐㄧㄠˇ◎ 同“侥”。◎ 求。● 徼 |
近义词 | |
反义词 |
絶徼相关的词语
- 剿絶儿
- 错絶
- 钞絶
- 长絶
- 辞絶
- 诧絶
- 词穷理絶
- 超前絶后
- 超世絶俗
- 逴絶
- 逴俗絶物
- 惨絶人寰
- 巉絶
- 辍絶
- 超类絶伦
- 超絶
- 超逸絶尘
- 超世絶伦
- 篡絶
- 痴絶
- 楚徼
- 北徼
- 方徼
- 故徼
- 黄徼
- 荒徼
- 候徼
- 火徼
- 行徼
- 豪徼
- 南徼
- 款徼
- 丹徼
- 徼福
- 徼道
- 徼谻
- 徼恩
- 徼利
- 徼劫
- 徼名
絶徼造句 |
絶徼相关的成语 | |
行险徼幸 | 指冒险行事以求利。 |
离本徼末 | 犹言舍本逐末。比喻不抓根本环节,而只在枝节问题上下功夫。 |
絶徼相关的成语分类
絶徼相关的词语 | |
絶缘 | 【意思解释】1.断绝因缘。 2.不发生接触;不相关连。 3.隔断电流,使不能通过。具有极高电阻的物质可以用来绝缘,如橡胶﹑玻璃﹑云母等。 |
絶涧 | 【意思解释】1.亦作"絶磵"。 2.高山陡壁之下的溪涧。 |
絶影 | 【意思解释】1.见"絶景"。 |
絶绪 | 【意思解释】1.绝嗣,没有后代。 2.指史事头绪中断,无人继续撰述。 |
絶端 | 【意思解释】1.断绝端绪。 2.极端。 |
絶叹 | 【意思解释】1.极为感叹。 |
絶阴 | 【意思解释】1.阴气竭尽。阴阳家称农历四月戊辰日为绝阴之日,百事不宜。见《协纪辨方书.义例二》。 |
絶席 | 【意思解释】1.与他人不同席。独坐一席,以示尊显。 |
絶倒 | 【意思解释】1.佩服之极。 2.谓折服。 3.大笑不能自持。 4.因昏厥而仆倒。 5.古代杂技名。 |
絶哭 | 【意思解释】1.悲痛哭泣。谓伤心之极。 |
絶韦 | 【意思解释】1.《史记.孔子世家》:"﹝孔子﹞读《易》,韦编三絶。"后因以"絶韦"为勤学钻研之典。 |
絶迹 | 【意思解释】1.亦作"絶迹"。亦作"絶迹"。 2.不见踪迹。 3.无人迹处。 4.形迹与外界隔绝。 5.指卓越的功业事迹。 |
絶后 | 【意思解释】1.绝嗣,没有后代。 2.谓今后不会再有。 |
絶垠 | 【意思解释】1.极远的地方。 |
絶服 | 【意思解释】1.古代礼制,称五服(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以外不再服丧之亲属。 |
絶命 | 【意思解释】1.犹死亡。 |
絶岩 | 【意思解释】1.见"絶岩"。 |
絶徼相关的成语补全
絶徼相关的成语接龙
絶徼相关的标签
絶徼相关的句子
絶徼其他造句 | |
徼幸造句 | 1、秦王坚每得反者辄宥之,使其臣狃于为逆,行险徼幸,虽力屈被擒,犹不忧死,乱何自而息哉!《书》曰:威克厥爱,允济;爱克厥威,允罔功。 2、也就是因为这种姑息和徼幸的心情,已经延后一周的民进党全代会,至今还抓不住主轴,不知如何回应社会的批评和期待。 3、故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徼幸。 4、他还说,博戏容易“长行险徼幸之心,益凭陵叫嚣之气”,不如棋艺“专恃智力,以决胜负,胜固欣然,败亦可喜,所谓‘其争也君子。 5、经过半个世纪的压迫、剥削和宰割,偶然还能生存的,不是依靠他们的能力而只是依靠他们的徼幸。 6、中国古人说忠孝之子要“居易以俟命,不兴险行以徼幸”,这在全球化迅猛发展的今天肯定是行不通了。 7、 8、 9、 10、 |
徼幸造句 | 1、秦王坚每得反者辄宥之,使其臣狃于为逆,行险徼幸,虽力屈被擒,犹不忧死,乱何自而息哉!《书》曰:威克厥爱,允济;爱克厥威,允罔功。 2、也就是因为这种姑息和徼幸的心情,已经延后一周的民进党全代会,至今还抓不住主轴,不知如何回应社会的批评和期待。 3、故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徼幸。 4、他还说,博戏容易“长行险徼幸之心,益凭陵叫嚣之气”,不如棋艺“专恃智力,以决胜负,胜固欣然,败亦可喜,所谓‘其争也君子。 5、经过半个世纪的压迫、剥削和宰割,偶然还能生存的,不是依靠他们的能力而只是依靠他们的徼幸。 6、中国古人说忠孝之子要“居易以俟命,不兴险行以徼幸”,这在全球化迅猛发展的今天肯定是行不通了。 7、 8、 9、 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