凿壁文学网

鞫劾的意思

词语鞫劾
解释【意思解释】1.审问判决。
组成 - -
拼音 [jū]  [hé] 
单字 [鞫]:鞫 审问 鞫 贫穷 鞫哉庶正,疚哉冢宰。--《诗·大雅》 穷尽 鞫 水涯的末端 止旅乃密,芮鞫之即。--《诗·大雅》 姓 晋有鞫居 鞫jū ⒈审讯,审问~讯。 ⒉穷困~哉庶正(庶正指众官之长)。,● 鞫jú ㄐㄩˊ◎ 审问犯人:鞫讯。◎ 穷究。
[劾]:劾〈动〉 (形声。从力,亥声。本义审理,判决) 同本义 劾,法有辜也。--《说文》 上其鞫劾文辞。--《书·吕刑》传 疏汉世问罪谓之鞫,断狱谓之劾。” 又如劾死(判决死罪);劾治(审理治罪);劾按(审理核实罪状);劾捕(审查其罪,加以逮捕);劾验(审理查验) 检举揭发罪状 劾大不敬。--《汉书·李广苏建传》 遣其劾帅。--清·梁启超《谭嗣同传》 齐康所劾。--《明史》 戴凤翔劾瑞。 弹劾不避权贵。--《金史·雷渊传》 又如弹劾;劾状(弹劾,举发罪状);劾奏(检举或弹劾其罪状) 劾 〈名〉 检举揭发的 劾hé揭发罪状弹~。为在事者所~(在事者当权的人)。 劾kài 1.勤;快。,● 劾hé ㄏㄜˊ◎ 揭发罪状:弹(tán )劾。参(cān )劾。&
近义词
反义词

鞫劾相关的词语

鞫劾造句

鞫劾相关的成语

鞫为茂草指杂草塞道。形容衰败荒芜的景象。

鞫劾相关的成语分类

鞫劾相关的词语

鞫决【意思解释】1.审讯判决。
鞫考【意思解释】1.审讯拷问。
鞫囚【意思解释】1.审理罪案。
鞫正【意思解释】1.审理纠正。
鞫引【意思解释】1.穷究株连。
鞫人【意思解释】1.惯于恶语中伤他人的奸邪之人。 2.审讯犯人。
靳薄【意思解释】1.厌恶鄙薄。
靳啬【意思解释】1.吝啬。
靳靳【意思解释】1.吝啬貌;吝惜貌。 2.固执;坚持。
靳道【意思解释】1.方言。犹筋道。指食物有韧性,耐咀嚼。
鞠通【意思解释】1.虫名。
鞠讯【意思解释】1.审讯。鞠,通"鞫"。
鞠院【意思解释】1.古代球场。四周以墙围成院,故称。
鞠室【意思解释】1.古代蹴鞠的区域﹑场所。
鞠治【意思解释】1.审问定罪。鞠,通"鞫"。
鞠育【意思解释】1.抚养;养育。语本《诗.小雅.蓼莪》:"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长我育我。"毛传:"鞠﹐养也。"郑玄笺:"育﹐覆育也。" 2.犹生育。
鞠杖【意思解释】1.古代打球的棍棒。

鞫劾相关的成语补全

鞫劾相关的成语接龙

鞫劾相关的标签

鞫劾相关的句子

鞫劾其他造句

鞫问造句1、朝鲜国王李昖下令“国罪不容恕”要求“鞫问至自白为止”。
2、主考官向他解释词意是“彻查或探究”后,他先写出了“穷”字,后又通过之前在阅读过程中遇到的“鞫问”一词,推理出题目应该就是这个“鞫”字。
3、若只靠着鞫问一节,尽有屈杀了再无说处的。
4、且看包公问案的程序,在接到冤魂以乌盆为载体告状,鞫问丁千、丁万无果后,又鞫问他们的妻子。
5、拯领旨,即差张千、李万去拿陈世美、赵伯纯到庭鞫问、拷打一番。
6、袁崇焕鞫问明白,即着前去边塞立功,另议擢用。
7、
8、
9、
10、
鞫讯造句1、他又以四大名捕为其爪牙,擅自鞫讯,诬陷忠良,便渔百姓,矫旨受赂,不附者均尽斥去,纳贿攀附者无不以超升,这等气焰,如此大害,怎可不除?
2、顺帝也为所迷,派有司从严鞫讯,二日中传考四狱,狱吏劝诩自裁,诩奋然道:“宁伏欧刀,表示远近,不愿轻自捐生!”。
3、逮汉文伤不辜之罚,除相坐之令,孝宣倍深文之吏,立鞫讯之法,当是时也,号令刑存。
4、我会晓告主事者,不能漏泄制诏内容,以防罪囚曲解诏书,有妨公平鞫讯。
5、迨至酒醒,由省臣鞫讯,尚是咆哮不服。
6、
7、
8、
9、
10、
弹劾造句1、不过,两人并非在任期间遭弹劾,事后“公惩会”也仅对苏做出申诫处分。
2、仕宦,则或以宣勅,给由文移表章,申详之失,或因讥讽弹劾致祸也。
3、这位号称青天的人物,在弹劾国丈张尧佐的时候敢用吐沫星子喷仁宗皇帝一脸,可见包拯之刚烈,但是除了包拯的刚烈,也能看出仁宗皇帝的容人之量。
4、总统弹劾案在美国历史上是很少见的。
5、而弹劾严嵩的正是通政司使兼工部侍郎赵文华,他是严嵩的干儿子,正宗的严党成员。
6、在进行的参议院的投票中,该州参议院以0票通过了弹劾案。
7、菲律宾总统约瑟夫。阿斯特拉达星期一被该国众议院弹劾。
8、梅雷兹党议员泽哈娃·加隆说,截至下午,已有议员签字支持弹劾动议。
9、以投票弹劾威胁你的网际网路供应商。
10、众议院应选举本院议长和其它官员,并独自享有弹劾权。
参劾造句1、同治五年,国荃甫任湖北巡抚,即参劾总督官文,得罪朝野上下不少人,明年,受不住各方压力,不得不辞职归里。
2、限于篇幅,这里单说说他参劾“老饕”庆亲王奕劻的事迹。
3、内荐魏忠贤修城建坊荫袭;参劾孙承宗欺君误国,乞赐罢谴。
4、当日,端方则参劾赵尔丰已与王人文“沆瀣一气”,“庸懦无能,实达极点”,建议中央政府先派重臣赴川查办,另派袁世凯出任四川总督,要求果断行动。
5、自中宗登基之日起,参劾她韦后干政的大臣就没断过,一些自命忠直之人,如左拾遗京兆辛替否等,屡屡直言极谏,痛陈皇后垂帘的失政之处。
6、公元1256年,佞臣丁大全得宠于理宗皇帝,迫使董相辞职,刘黻和陈宜中等五人参劾了丁大全一本。
7、他平时不太与人纷争和结怨,若是偶尔与人发生恩怨时,都是明来明去,明打明敲,极少使什么小动作或是去奏本参劾。
8、
9、
10、
凿壁文学网
本站所有资源文件均出自网络,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如有侵犯你的版权,请通知我们,本站将立即改正。